第217頁
辜夫人打趣,「你如今是要修道了,忽然大徹大悟起來。」
辜祈年忖了忖,又訕笑,「不過這個買賣對我家來說不合算,還沒品出滋味就遭連坐,那也太冤了。」
當然這是夫妻間的玩笑話,政權上的博弈哪來的公平可言,不都是各憑運氣嗎。好在沒出紕漏,皇帝女婿平安,女兒也跟著平安。只要平安,其他還有什麼可奢求的。
至於宮中呢,雖然剛經歷過一場變故,但適逢年下,還是得好好過節。
按著小時候的習慣,除夕要收拾好自己。吃年夜飯前梳洗妥當,換上新衣,等到天擦黑的時候在院子燃起火堆,把舊年穿過的鞋子扔進去燒了,這叫除舊跡,可以把走過的窮途斬斷。
皇帝和蘇月趕到安福殿,陪著太后吃年夜飯,太后的心情還是很低落,勉強打起精神支應他們,「上年不好的事,都讓它過去吧,以後就都是坦途了。你們會把這國家經營得越來越好,將來我去見了高祖皇帝,也能痛快向他誇獎你們了。」
皇帝給母親布菜,嘆息道:「阿娘這樣,讓兒很是自責。是不是兒不該讓大理寺把二郎帶走,應當讓他有機會,同阿娘吃完這頓年夜飯。」
蘇月心下蹦了蹦,她是真有些懼怕,實在不想再見到權弈了。
太后面色肅穆,心裡未必不動盪,但最後還是搖了搖頭,「面對著他,我怕是愈發吃不下去了。其實我應當高興的,我的大郎還活著,二郎也保住了性命,我沒有失去任何一個兒子,還有什麼不知足。以前我啊,只知道享兒子的福,你出息了,我做個衣食無憂的老封君就好,從未想過要去擔什麼責任,更不懂站於山巔,也要經受罡風刺骨。現在明白了,天底下哪有光享福不擔責的,我要是那麼不講理,怕是老天爺都看不慣我。」邊說邊舉起了筷子,「來吃,什麼都別想,過了今日,明天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二郎不過是不能回京,我若身子好能走動,時不時還可以過去罵他兩句,他活著就行。」
蘇月見太后這樣,到底也覺得難過,溫聲道:「阿娘,我們明日回家去,您同我們一道去吧。陛下在東邊建了個十泉里,我陪您去採買,帶您去散散心。」
太后果然重新展開了笑,對皇帝道:「你瞧你這一折騰,倒讓我們娘倆更貼心了。她管我叫阿娘,我這哪是聘了個兒媳,誠是多了個女兒啊。明日何時動身,打發人來知會我,我今晚可得早些睡。這幾日弄的心力交瘁,再不好好補覺,明日臉色不好,不能見親家。」
氣氛終於活躍起來,堆積的陰霾也逐漸消散了,沒有歌舞昇平,僅僅是一餐簡單的辭歲飯,欠缺排場,但生動。
吃罷飯出來,正趕上城內心急的人家放焰火,砰地一聲蹦上半空,又急赤白臉地綻開,在黑黑的夜幕上噴灑出一串五顏六色的火花。
皇帝探手過來,緊緊握住她,「辜大人,這是咱們一起過的頭一個新年,往後歲歲年年都是如此。」
蘇月暗笑,經歷了一場變故,他好像開竅了,懂得怎麼說話了。每常蹦出一句來,也能讓她感覺到平凡的快樂。
宮中沒有大宴群臣,但過節還是得有過節的樣子。乾陽門外早就架好了焰火大陣,等到辭歲的鐘聲響起來,內侍們便一同上前點火。
轟隆隆的動靜,即便離了六七丈遠,依舊覺得震耳欲聾。震動過後便見接連的焰火衝上夜空,仿佛得了號令,城中的家家戶戶也緊隨其後,滿城都是四散的金芒,還有風中隱約傳來的歡呼聲。
皇帝望著這一切,斑斕的火光映照在他臉上,自言自語著,「朕起兵之前曾有個夢想,想在除夕的夜裡看見萬家燈火,普天同慶。經歷了這些年,終於做到了,我為大梁百姓奮戰過,不枉此生。」
蘇月說是,「大梁百姓都會感激你的,你瞧那些焰火,不是奉承和討好,是真心實意的追隨。」
皇帝偏頭問她:「你怎麼知道?」
蘇月說:「要是忌憚你的淫威,就沒有那些先紫微城一步燃放的人家了。大梁開明,雖說看不見的地方也有不公,但我相信以後定會越來越好的,誰讓這國家有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呢。」
他頓時來了興致,「我發現你說話變得愈發中聽了。」
蘇月沖他笑了笑,兩個人相處日久,有些習慣在慢慢靠攏,這本身就很神奇。
而陛下的腦子此時空前活躍,他牽腸掛肚的是更為要緊的一件事。
呵出一口氣,立刻吐氣成雲,他搓了搓手道:「天真冷啊,我們還是進去吧。」
焰火還沒放完,她不想挪步,「接著看呀,後面還有一個焰皇。」
身邊的人說:「焰皇有什麼好看的,不如看朕這個人皇。」說完連哄帶拽地,把她拉進了後殿。
好在後殿有窗,雖然是北向的,但城北百姓燃放焰火的勁頭,不比南城的差。
大床就靠在窗台前,蘇月洗漱過後爬上去,芙蓉帳的四面垂簾高綰,窗半開,她倚著床圍,不耽誤看外面的光景。
看著看著,看出了滿心唏噓,前朝末年百姓生計艱難,再加上多年戰亂,她記得從十二歲以後,就沒再體會過這種後顧無憂的熱鬧。那些焰火就像久別重逢的老友,讓她一面驚詫於驚人的美貌,一面又慶幸彼此都健在。前兩天的驚心動魄已經不想回憶了,如果那時真有個閃失,現在的自己又該是怎樣的處境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辜祈年忖了忖,又訕笑,「不過這個買賣對我家來說不合算,還沒品出滋味就遭連坐,那也太冤了。」
當然這是夫妻間的玩笑話,政權上的博弈哪來的公平可言,不都是各憑運氣嗎。好在沒出紕漏,皇帝女婿平安,女兒也跟著平安。只要平安,其他還有什麼可奢求的。
至於宮中呢,雖然剛經歷過一場變故,但適逢年下,還是得好好過節。
按著小時候的習慣,除夕要收拾好自己。吃年夜飯前梳洗妥當,換上新衣,等到天擦黑的時候在院子燃起火堆,把舊年穿過的鞋子扔進去燒了,這叫除舊跡,可以把走過的窮途斬斷。
皇帝和蘇月趕到安福殿,陪著太后吃年夜飯,太后的心情還是很低落,勉強打起精神支應他們,「上年不好的事,都讓它過去吧,以後就都是坦途了。你們會把這國家經營得越來越好,將來我去見了高祖皇帝,也能痛快向他誇獎你們了。」
皇帝給母親布菜,嘆息道:「阿娘這樣,讓兒很是自責。是不是兒不該讓大理寺把二郎帶走,應當讓他有機會,同阿娘吃完這頓年夜飯。」
蘇月心下蹦了蹦,她是真有些懼怕,實在不想再見到權弈了。
太后面色肅穆,心裡未必不動盪,但最後還是搖了搖頭,「面對著他,我怕是愈發吃不下去了。其實我應當高興的,我的大郎還活著,二郎也保住了性命,我沒有失去任何一個兒子,還有什麼不知足。以前我啊,只知道享兒子的福,你出息了,我做個衣食無憂的老封君就好,從未想過要去擔什麼責任,更不懂站於山巔,也要經受罡風刺骨。現在明白了,天底下哪有光享福不擔責的,我要是那麼不講理,怕是老天爺都看不慣我。」邊說邊舉起了筷子,「來吃,什麼都別想,過了今日,明天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二郎不過是不能回京,我若身子好能走動,時不時還可以過去罵他兩句,他活著就行。」
蘇月見太后這樣,到底也覺得難過,溫聲道:「阿娘,我們明日回家去,您同我們一道去吧。陛下在東邊建了個十泉里,我陪您去採買,帶您去散散心。」
太后果然重新展開了笑,對皇帝道:「你瞧你這一折騰,倒讓我們娘倆更貼心了。她管我叫阿娘,我這哪是聘了個兒媳,誠是多了個女兒啊。明日何時動身,打發人來知會我,我今晚可得早些睡。這幾日弄的心力交瘁,再不好好補覺,明日臉色不好,不能見親家。」
氣氛終於活躍起來,堆積的陰霾也逐漸消散了,沒有歌舞昇平,僅僅是一餐簡單的辭歲飯,欠缺排場,但生動。
吃罷飯出來,正趕上城內心急的人家放焰火,砰地一聲蹦上半空,又急赤白臉地綻開,在黑黑的夜幕上噴灑出一串五顏六色的火花。
皇帝探手過來,緊緊握住她,「辜大人,這是咱們一起過的頭一個新年,往後歲歲年年都是如此。」
蘇月暗笑,經歷了一場變故,他好像開竅了,懂得怎麼說話了。每常蹦出一句來,也能讓她感覺到平凡的快樂。
宮中沒有大宴群臣,但過節還是得有過節的樣子。乾陽門外早就架好了焰火大陣,等到辭歲的鐘聲響起來,內侍們便一同上前點火。
轟隆隆的動靜,即便離了六七丈遠,依舊覺得震耳欲聾。震動過後便見接連的焰火衝上夜空,仿佛得了號令,城中的家家戶戶也緊隨其後,滿城都是四散的金芒,還有風中隱約傳來的歡呼聲。
皇帝望著這一切,斑斕的火光映照在他臉上,自言自語著,「朕起兵之前曾有個夢想,想在除夕的夜裡看見萬家燈火,普天同慶。經歷了這些年,終於做到了,我為大梁百姓奮戰過,不枉此生。」
蘇月說是,「大梁百姓都會感激你的,你瞧那些焰火,不是奉承和討好,是真心實意的追隨。」
皇帝偏頭問她:「你怎麼知道?」
蘇月說:「要是忌憚你的淫威,就沒有那些先紫微城一步燃放的人家了。大梁開明,雖說看不見的地方也有不公,但我相信以後定會越來越好的,誰讓這國家有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呢。」
他頓時來了興致,「我發現你說話變得愈發中聽了。」
蘇月沖他笑了笑,兩個人相處日久,有些習慣在慢慢靠攏,這本身就很神奇。
而陛下的腦子此時空前活躍,他牽腸掛肚的是更為要緊的一件事。
呵出一口氣,立刻吐氣成雲,他搓了搓手道:「天真冷啊,我們還是進去吧。」
焰火還沒放完,她不想挪步,「接著看呀,後面還有一個焰皇。」
身邊的人說:「焰皇有什麼好看的,不如看朕這個人皇。」說完連哄帶拽地,把她拉進了後殿。
好在後殿有窗,雖然是北向的,但城北百姓燃放焰火的勁頭,不比南城的差。
大床就靠在窗台前,蘇月洗漱過後爬上去,芙蓉帳的四面垂簾高綰,窗半開,她倚著床圍,不耽誤看外面的光景。
看著看著,看出了滿心唏噓,前朝末年百姓生計艱難,再加上多年戰亂,她記得從十二歲以後,就沒再體會過這種後顧無憂的熱鬧。那些焰火就像久別重逢的老友,讓她一面驚詫於驚人的美貌,一面又慶幸彼此都健在。前兩天的驚心動魄已經不想回憶了,如果那時真有個閃失,現在的自己又該是怎樣的處境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