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蘇月搖了搖頭,眼裡黯淡的光逐漸重燃,撐著桌角站起身問:「裴忌的人馬還在嗎?齊王走了多時,想必已經同他曉以利害了。」
國用很振奮,說在,「奴婢問過萬里,他說南宮外仍有金吾衛駐守,並無退卻的跡象。太后沒有下令,裴將軍定會堅守到最後,大娘子放心。」
蘇月暗鬆了口氣,轉頭看向案上的更漏。已經子時了,天一亮,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她舉步重新回到床榻前,仔細看著他,要把他的樣子刻進腦子裡。復又抬手撫撫他的臉,輕聲道:「大郎,我不會讓你蒙冤的,放心。」
可喜的是,後半夜沒有發生她最害怕的事,但齊王已經等不及了,辰時前後把臣僚都召集進了乾陽殿。
他們在前殿竊竊私議,蘇月從後殿走出來,眾人立刻怔怔望向她,她掃視了一圈,視線落在角落裡的官員身上,哂笑道:「禮讚官都來了……」
只等皇帝一咽氣,就昭告天下嗎?
臣僚們臉上神情晦暗,宰相問:「大娘子,聖駕怎麼樣了?」
蘇月沒有回答,只是偏頭吩咐淮州:「去把太后攙出來。」
已然要請太后出面了,必定是有變啊,眾人在一片悽惶中望向前後殿之間的通道,等著太后接見眾臣,交代接下來的安排。
然而太后不會對還有一口氣在的兒子,說出任何一句不利的話。面對眾人,鐵青著臉問:「陛下無恙,你們不在衙門務政,都跑到乾陽殿來做什麼?難道還要臥病在床的陛下,給你們一個交代不成?」
眾人覷了覷齊王,陛下的病情,他都已經據實告知了,昨晚病危,剩下的只是延捱時間而已。
齊王過去攙扶母親,輕聲道:「還是早作打算……」
蘇月接過了他的話頭,「依大王之見,應當作什麼打算?」
齊王面色不豫,對於這個屢屢與他唱反調的人,已經逐漸失去耐心了。
這時眾人卻見蘇月在太后面前跪了下來,拱手道:「陛下若有閃失,料臣也不能活命。臣求太后保全臣的家人,如此臣心裡有話,才敢如實說出來。」
太后被她這一舉動弄得發懵,忙伸手把她扶起來,「這是怎麼話說的,如何還牽扯上了家人?」
蘇月堅定地望住太后,「求太后答應臣。」
太后點頭不迭,「自然自然。」
她這才轉身又向眾臣拱手,「也請諸位大人,為我作個見證。」
眾臣忙振袖,肅容還了一禮。
朝殿外看,殿外的官道上走來兩個人,是大理寺卿與司隸校尉。蘇月舒了口氣,娓娓對眾人道:「陛下遭人毒害,我命司隸校尉協助大理寺查案,大理寺審問了檔頭和司膳,卻一無所獲。人人都是遵著御前的規矩行事,且從製作到查驗,每一道步驟都有三人在場,膳司中的人絕無機會下手。如此唯一的可能,就是運送的過程中出了紕漏,但再三盤問司膳,都說一切如常……」她說著,目光調轉向了權弈,「唯一的意外,是中途遇見了齊王。」
這番話,引得所有人都望向齊王,連太后也大惑不解。
而齊王給出的解釋很合理,「我離席如廁,恰巧遇上,這有什麼可奇怪的?陛下遭逢大難,我知道辜娘子悲痛,但不能因此就胡亂猜忌,質疑我與陛下的兄弟之情。」
蘇月說對,「如廁不奇怪,但大王記錯了時間,並非是離席。那個時候甲板上所有人都在船艙內,大王此時應當正和朱娘子坐在屏風後奏曲,而你,卻出現在了下層通往上層的必經通道上。」
眾臣這回連議論都沒有了,個個眼觀鼻鼻觀心掖手而立,等著接下來,更多的內幕被發掘。
齊王呢,自然是氣憤的,眉眼間布滿了嚴霜。因為從未想到這樣一個無用的女郎,居然揪住了這件事不肯罷休。
「奏曲有先後,我奏的是前曲,朱娘子奏後曲時,我暫且離開,難道這便成為辜娘子將矛頭直指向我的證據了嗎?」
臣僚們也在思忖這個問題,兩邊都有理,蘇月接下來的話,一下撥開了迷霧,「如果兩段曲子,都是出自朱娘子之手呢?」
眾人譁然,似乎真相就在不遠的前方了。
齊王恨聲問:「這是辜娘子的猜測,還是朱娘子的證供?」
這場撕扯註定要兩敗俱傷,能不提及顏在,就讓她在這件事裡隱身吧,於是蘇月一口咬定,「大王的記性不太好,你們奏完落座,我就曾質疑過你們的指法過於相像。那時陛下還為你打圓場,說你們以樂定情,必有共通之處。且大王已經預備迎娶朱娘子了,她的證供,並不重要。」
齊王失笑,「也就是說,一切全是你的臆想?下毒總得有機會,你們大可審問司膳,我可曾接近過她們。」
這就輪到大理寺卿和司隸校尉登場了,大理寺卿道:「回稟太后,臣仔細盤查過,大王確實不曾與司膳有過任何接觸。」
太后此時腦子一團亂麻,長子不省人事,幼子又被質疑,她木木地站著,早就沒了主張。
接下來司隸校尉打開了隨身的匣子,取出一撮頭發和一塊木板,放在了面前的小案上。
眾人不解,探身過去查看,齊王腳下沒動,眼神微閃了閃。
司隸校尉條理清晰地向眾人解釋,「頭發和木板上,都查驗出了殘餘的鉤吻。諸位大人定然想不通這兩者間有什麼聯繫,但只要卑職一說出處,諸位便明白了。頭發,是司膳的頭發,木板,是通道上方的頂板……」邊說邊向眾人展示,「這木板表面有一層極淡的痕跡,不細看是看不出來的,但若翻轉過來,諸位便一目了然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國用很振奮,說在,「奴婢問過萬里,他說南宮外仍有金吾衛駐守,並無退卻的跡象。太后沒有下令,裴將軍定會堅守到最後,大娘子放心。」
蘇月暗鬆了口氣,轉頭看向案上的更漏。已經子時了,天一亮,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她舉步重新回到床榻前,仔細看著他,要把他的樣子刻進腦子裡。復又抬手撫撫他的臉,輕聲道:「大郎,我不會讓你蒙冤的,放心。」
可喜的是,後半夜沒有發生她最害怕的事,但齊王已經等不及了,辰時前後把臣僚都召集進了乾陽殿。
他們在前殿竊竊私議,蘇月從後殿走出來,眾人立刻怔怔望向她,她掃視了一圈,視線落在角落裡的官員身上,哂笑道:「禮讚官都來了……」
只等皇帝一咽氣,就昭告天下嗎?
臣僚們臉上神情晦暗,宰相問:「大娘子,聖駕怎麼樣了?」
蘇月沒有回答,只是偏頭吩咐淮州:「去把太后攙出來。」
已然要請太后出面了,必定是有變啊,眾人在一片悽惶中望向前後殿之間的通道,等著太后接見眾臣,交代接下來的安排。
然而太后不會對還有一口氣在的兒子,說出任何一句不利的話。面對眾人,鐵青著臉問:「陛下無恙,你們不在衙門務政,都跑到乾陽殿來做什麼?難道還要臥病在床的陛下,給你們一個交代不成?」
眾人覷了覷齊王,陛下的病情,他都已經據實告知了,昨晚病危,剩下的只是延捱時間而已。
齊王過去攙扶母親,輕聲道:「還是早作打算……」
蘇月接過了他的話頭,「依大王之見,應當作什麼打算?」
齊王面色不豫,對於這個屢屢與他唱反調的人,已經逐漸失去耐心了。
這時眾人卻見蘇月在太后面前跪了下來,拱手道:「陛下若有閃失,料臣也不能活命。臣求太后保全臣的家人,如此臣心裡有話,才敢如實說出來。」
太后被她這一舉動弄得發懵,忙伸手把她扶起來,「這是怎麼話說的,如何還牽扯上了家人?」
蘇月堅定地望住太后,「求太后答應臣。」
太后點頭不迭,「自然自然。」
她這才轉身又向眾臣拱手,「也請諸位大人,為我作個見證。」
眾臣忙振袖,肅容還了一禮。
朝殿外看,殿外的官道上走來兩個人,是大理寺卿與司隸校尉。蘇月舒了口氣,娓娓對眾人道:「陛下遭人毒害,我命司隸校尉協助大理寺查案,大理寺審問了檔頭和司膳,卻一無所獲。人人都是遵著御前的規矩行事,且從製作到查驗,每一道步驟都有三人在場,膳司中的人絕無機會下手。如此唯一的可能,就是運送的過程中出了紕漏,但再三盤問司膳,都說一切如常……」她說著,目光調轉向了權弈,「唯一的意外,是中途遇見了齊王。」
這番話,引得所有人都望向齊王,連太后也大惑不解。
而齊王給出的解釋很合理,「我離席如廁,恰巧遇上,這有什麼可奇怪的?陛下遭逢大難,我知道辜娘子悲痛,但不能因此就胡亂猜忌,質疑我與陛下的兄弟之情。」
蘇月說對,「如廁不奇怪,但大王記錯了時間,並非是離席。那個時候甲板上所有人都在船艙內,大王此時應當正和朱娘子坐在屏風後奏曲,而你,卻出現在了下層通往上層的必經通道上。」
眾臣這回連議論都沒有了,個個眼觀鼻鼻觀心掖手而立,等著接下來,更多的內幕被發掘。
齊王呢,自然是氣憤的,眉眼間布滿了嚴霜。因為從未想到這樣一個無用的女郎,居然揪住了這件事不肯罷休。
「奏曲有先後,我奏的是前曲,朱娘子奏後曲時,我暫且離開,難道這便成為辜娘子將矛頭直指向我的證據了嗎?」
臣僚們也在思忖這個問題,兩邊都有理,蘇月接下來的話,一下撥開了迷霧,「如果兩段曲子,都是出自朱娘子之手呢?」
眾人譁然,似乎真相就在不遠的前方了。
齊王恨聲問:「這是辜娘子的猜測,還是朱娘子的證供?」
這場撕扯註定要兩敗俱傷,能不提及顏在,就讓她在這件事裡隱身吧,於是蘇月一口咬定,「大王的記性不太好,你們奏完落座,我就曾質疑過你們的指法過於相像。那時陛下還為你打圓場,說你們以樂定情,必有共通之處。且大王已經預備迎娶朱娘子了,她的證供,並不重要。」
齊王失笑,「也就是說,一切全是你的臆想?下毒總得有機會,你們大可審問司膳,我可曾接近過她們。」
這就輪到大理寺卿和司隸校尉登場了,大理寺卿道:「回稟太后,臣仔細盤查過,大王確實不曾與司膳有過任何接觸。」
太后此時腦子一團亂麻,長子不省人事,幼子又被質疑,她木木地站著,早就沒了主張。
接下來司隸校尉打開了隨身的匣子,取出一撮頭發和一塊木板,放在了面前的小案上。
眾人不解,探身過去查看,齊王腳下沒動,眼神微閃了閃。
司隸校尉條理清晰地向眾人解釋,「頭發和木板上,都查驗出了殘餘的鉤吻。諸位大人定然想不通這兩者間有什麼聯繫,但只要卑職一說出處,諸位便明白了。頭發,是司膳的頭發,木板,是通道上方的頂板……」邊說邊向眾人展示,「這木板表面有一層極淡的痕跡,不細看是看不出來的,但若翻轉過來,諸位便一目了然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