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蘇月遲遲應著,「陛下能者多勞。」
話倒是挺會說,但無論怎麼旁敲側擊她都裝傻充愣。剛才明明那麼好的時機,她只要答一句對他有意,他明日就可以在朝堂上宣布,準備迎娶皇后了。可惜她就像個實心的大鼓,怎麼敲都沒有回聲,他不由感到氣餒,答應太后立春之前娶親的,這個承諾不知能不能兌現。
眼眸一轉,「辜娘子,你可是二月里的生辰?」他好聲好氣打探。
蘇月說可不,「春暖花開的好時節呀。」
「那你明年二月就年滿二十了,照著姑蘇嫁女的習慣,不宜再蹉跎了,是麼?」
其實辜家人對女兒成不成婚這件事,向來沒有什麼執念,遇見好的嫁了,遇不見好的常養閨中,也是小事一樁。主要辜家上一輩的兩位老姑母,婚後都很不幸,大姑母嫁了富商,娘家家底不如人,被婆家看不起。二姑母的郎子隔灶飯香,愛與別人的妻子不清不楚,連好友房裡的人都勾搭。二姑母臨盆那日,他被人捉了奸,寒冬臘月扒光了綁在院子裡,差人回家要錢贖身。二姑母受了刺激大血崩,雖然後來救活了,但月子裡的病醫不好,熬到二十八歲還是死了。
有那麼悽慘的先例,阿爹便與阿娘說,別人家的女兒娶進門,自家能盡心善待,自己的女兒送到人家,好與不好都由人家說了算,心裡終歸不踏實。所以要找個離得近,講理的讀書人,退一萬步,這讀書人要是不上道,娘家出馬還能揍他。倘或嫁給了武將,她那幾位哥哥不夠人家一指頭,仔細掂量過拳腳手段毫無勝算,所以權家派來的媒媽媽一登門,阿爹的腦袋就搖成了撥浪鼓。
現在他又來刺探消息,梨園剛上手,何談兒女私情!
「不是說過麼,我的婚事自己不能做主,得問過阿爹阿娘。」她儘可能地拖延糊弄,「等什麼時候我得了空,回姑蘇一趟,看看阿爹阿娘怎麼說,再回來告訴陛下。」
她滿以為自己很高明,卻不知道這個藉口用不了幾日了。辜家全族已經到了上都城外七十里,至多還有兩日就進城了。
皇帝心裡大笑三聲,自覺勝利就在眼前,真是迫不及待想看她目瞪口呆的樣子。但眼下還得按捺,遂故作深沉地點點頭,「說得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娘子是個守舊的人,和朕一樣。」
蘇月看向他,總覺得和風細雨的外表下,藏著深不可測的陰險狡詐。可她不敢往深了探究,也不敢追問,天曉得他會蹦出什麼驚人的點子來。
反正今日被彈劾一事,也算圓滿解決了。她受了御史台官員的擠兌,但罰俸並未真正實行,傷害並不大。
「那臣這就回梨園了。」蘇月道,「我要回去重擬章程,徹底根治這個毛病。樂工雖苦,也要自愛,不能讓那些狗眼看人低的言官拿住了把柄,以此貶低我們。」
皇帝也不相留,「去吧,朕等著看你整頓的結果。對了,你的那條巷道,朕讓人加了半邊頂棚,如此暑天曬不著,雨天淋不著,走起來越發順暢,你想見朕時可以說走就走。」
蘇月聽了,百感交集。平心而論,皇帝陛下是真的盡心了,可是他的身份,卻比當年的權家大郎更令辜家人畏懼啊。
帝王的恩寵能維持多久,很難說。彼此相識不過半年,興頭上花好稻好,心都能掏出來,過上幾年捫心自問,又後悔自己瞎了眼。她明白一個道理,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與其將來被丟在一旁,不如做陛下心頭的硃砂痣吧。一面占盡便利,一面自由自在,不比困守掖庭生孩子強多了。
祖傳做生意的頭腦,清醒且能明確分辨賺賠,蘇月嘴裡道著謝,預備退出乾陽殿。
皇帝含笑,「朕送你到門上。」
心裡可說是高興壞了,對過兩日局勢的驚天逆轉充滿期待。
蘇月見他眉眼裡都是舒稱,實在不明白他到底在歡喜什麼。他要送,不能拒絕,便跟在他身旁邁出了乾陽殿,在他黏膩的目光下辭別,只想脫身。
「朕真是不忍與你分開。」他忽然說,「要不然你別住在梨園官舍了,朕每日派小轎過去抬你吧。」
蘇月說:「陛下,君臣之間是不興這樣的。」
就知道她不會答應,這人一副鐵石心腸。皇帝只得作罷,又問:「外面日頭這麼大,你不曾打傘嗎?」
萬里來傳話,她料想出大事了,心慌意亂什麼都顧不上,還打什麼傘。便搖搖頭,「我耐曬,扛得住,陛下不必擔心。」
皇帝左右的人都極有眼色,話音方落,淮州就送來了一把油紙傘,「娘子路上撐吧,油紙底下墊了深綢,能擋雨也能遮陽,是陛下下令為您特製的。」
蘇月訝然接過來,「陛下有心了。」
皇帝雲淡風輕,「你在圓璧城辦事,難免要外出,這傘輕便易攜帶,可以伴你每個艷陽高照,和狂風暴雨的日子。」
蘇月聽了,把傘撐開,見柳青的傘面上畫了一枝雨過梨花,地上還有打落的零星花瓣。更玄妙的是花枝上端有落款,標註著做成的時日,及一枚鮮亮的硃砂印章。仔細看,落印是「政通」二字,政通是當下的年號,她就明白了,這畫作必定是皇帝陛下的手筆,難怪他一副心高氣傲的模樣,也不說破,等著她來誇讚。<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話倒是挺會說,但無論怎麼旁敲側擊她都裝傻充愣。剛才明明那麼好的時機,她只要答一句對他有意,他明日就可以在朝堂上宣布,準備迎娶皇后了。可惜她就像個實心的大鼓,怎麼敲都沒有回聲,他不由感到氣餒,答應太后立春之前娶親的,這個承諾不知能不能兌現。
眼眸一轉,「辜娘子,你可是二月里的生辰?」他好聲好氣打探。
蘇月說可不,「春暖花開的好時節呀。」
「那你明年二月就年滿二十了,照著姑蘇嫁女的習慣,不宜再蹉跎了,是麼?」
其實辜家人對女兒成不成婚這件事,向來沒有什麼執念,遇見好的嫁了,遇不見好的常養閨中,也是小事一樁。主要辜家上一輩的兩位老姑母,婚後都很不幸,大姑母嫁了富商,娘家家底不如人,被婆家看不起。二姑母的郎子隔灶飯香,愛與別人的妻子不清不楚,連好友房裡的人都勾搭。二姑母臨盆那日,他被人捉了奸,寒冬臘月扒光了綁在院子裡,差人回家要錢贖身。二姑母受了刺激大血崩,雖然後來救活了,但月子裡的病醫不好,熬到二十八歲還是死了。
有那麼悽慘的先例,阿爹便與阿娘說,別人家的女兒娶進門,自家能盡心善待,自己的女兒送到人家,好與不好都由人家說了算,心裡終歸不踏實。所以要找個離得近,講理的讀書人,退一萬步,這讀書人要是不上道,娘家出馬還能揍他。倘或嫁給了武將,她那幾位哥哥不夠人家一指頭,仔細掂量過拳腳手段毫無勝算,所以權家派來的媒媽媽一登門,阿爹的腦袋就搖成了撥浪鼓。
現在他又來刺探消息,梨園剛上手,何談兒女私情!
「不是說過麼,我的婚事自己不能做主,得問過阿爹阿娘。」她儘可能地拖延糊弄,「等什麼時候我得了空,回姑蘇一趟,看看阿爹阿娘怎麼說,再回來告訴陛下。」
她滿以為自己很高明,卻不知道這個藉口用不了幾日了。辜家全族已經到了上都城外七十里,至多還有兩日就進城了。
皇帝心裡大笑三聲,自覺勝利就在眼前,真是迫不及待想看她目瞪口呆的樣子。但眼下還得按捺,遂故作深沉地點點頭,「說得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娘子是個守舊的人,和朕一樣。」
蘇月看向他,總覺得和風細雨的外表下,藏著深不可測的陰險狡詐。可她不敢往深了探究,也不敢追問,天曉得他會蹦出什麼驚人的點子來。
反正今日被彈劾一事,也算圓滿解決了。她受了御史台官員的擠兌,但罰俸並未真正實行,傷害並不大。
「那臣這就回梨園了。」蘇月道,「我要回去重擬章程,徹底根治這個毛病。樂工雖苦,也要自愛,不能讓那些狗眼看人低的言官拿住了把柄,以此貶低我們。」
皇帝也不相留,「去吧,朕等著看你整頓的結果。對了,你的那條巷道,朕讓人加了半邊頂棚,如此暑天曬不著,雨天淋不著,走起來越發順暢,你想見朕時可以說走就走。」
蘇月聽了,百感交集。平心而論,皇帝陛下是真的盡心了,可是他的身份,卻比當年的權家大郎更令辜家人畏懼啊。
帝王的恩寵能維持多久,很難說。彼此相識不過半年,興頭上花好稻好,心都能掏出來,過上幾年捫心自問,又後悔自己瞎了眼。她明白一個道理,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與其將來被丟在一旁,不如做陛下心頭的硃砂痣吧。一面占盡便利,一面自由自在,不比困守掖庭生孩子強多了。
祖傳做生意的頭腦,清醒且能明確分辨賺賠,蘇月嘴裡道著謝,預備退出乾陽殿。
皇帝含笑,「朕送你到門上。」
心裡可說是高興壞了,對過兩日局勢的驚天逆轉充滿期待。
蘇月見他眉眼裡都是舒稱,實在不明白他到底在歡喜什麼。他要送,不能拒絕,便跟在他身旁邁出了乾陽殿,在他黏膩的目光下辭別,只想脫身。
「朕真是不忍與你分開。」他忽然說,「要不然你別住在梨園官舍了,朕每日派小轎過去抬你吧。」
蘇月說:「陛下,君臣之間是不興這樣的。」
就知道她不會答應,這人一副鐵石心腸。皇帝只得作罷,又問:「外面日頭這麼大,你不曾打傘嗎?」
萬里來傳話,她料想出大事了,心慌意亂什麼都顧不上,還打什麼傘。便搖搖頭,「我耐曬,扛得住,陛下不必擔心。」
皇帝左右的人都極有眼色,話音方落,淮州就送來了一把油紙傘,「娘子路上撐吧,油紙底下墊了深綢,能擋雨也能遮陽,是陛下下令為您特製的。」
蘇月訝然接過來,「陛下有心了。」
皇帝雲淡風輕,「你在圓璧城辦事,難免要外出,這傘輕便易攜帶,可以伴你每個艷陽高照,和狂風暴雨的日子。」
蘇月聽了,把傘撐開,見柳青的傘面上畫了一枝雨過梨花,地上還有打落的零星花瓣。更玄妙的是花枝上端有落款,標註著做成的時日,及一枚鮮亮的硃砂印章。仔細看,落印是「政通」二字,政通是當下的年號,她就明白了,這畫作必定是皇帝陛下的手筆,難怪他一副心高氣傲的模樣,也不說破,等著她來誇讚。<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