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魯國夫人沒想到她這麼直率,甚是意外地牽了她的手,「自然、自然。娘子離家千里,想念父母親人,本就情有可原,我怎麼能夠不體諒呢。好在如今陛下將梨園交由娘子料理,樂師們不再受人欺壓,娘子也能自由行動了,時候一久,自然能適應上都的生活。」
蘇月說是,「全賴陛下成全,卑下定會潛心報效陛下,不辜負陛下厚望。」
魯國夫人狡黠地眨眨眼,偏過頭輕聲在她耳邊說:「要報效陛下,潛心經營梨園是一項,另一項更要緊,把以前斷了的姻緣再續上,就是對陛下最大的回報了。」
蘇月不由乾笑,「夫人打趣了,卑下微末,不敢作他想。」邊說邊端起杯子朝她舉了舉,「卑下敬夫人一杯吧,多謝夫人對我的關照。」
既然舉杯,當然不能只敬魯國夫人,在座的諸位都要意思意思。她目光遊走,手裡的杯盞屢屢輕抬,這東院裡因為都是權家人,並不遵循男女不同桌的規矩。大家都是散坐,通共也就五六桌人,用一杯酒就能同所有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不過很意外,在座的都是姑蘇人,一圈看下來,居然一個都沒見過。尤其其中有位年輕的郎君,約摸二十出頭的樣子,雙眸溫潤,如月亮落入了深泉。他向她望過來,目光專注而和善,只是臉色相較別人顯得蒼白,身形也單薄。所有人面前都放著酒爵,只有他手裡握的是茶盞,可見身體不大好,連酒都喝不了。
蘇月到現在才知道,自己是個重色的人,看見漂亮的郎君會移不開眼。尤其這種病弱的貴公子,無端有種莫名的吸引力,讓人想一探究竟。
可惜視線在人家身上停留太久怕失禮,她只好強行移開,待和大家共飲了一杯,才又忍不住朝他望過去。
這時他已經坐正了身子,正與同桌的人說話,側臉看上去同樣優異,大概感覺到有人看他,慢慢轉過頭來。不知是不是因為體弱的緣故,眨動眼睛的速度好像都比平常人慢一些,略一頓,輕輕浮起一個笑,那唇角的弧度似曾相識,竟和權大一模一樣。
一旁的魯國夫人見他們互望,偏頭問:「小娘子可認得他?他是齊王,陛下的胞弟。」
蘇月吃了一驚,因為早前沒有考慮過權家,對他家的境況和人口並不了解。
「我以為太后只生了陛下一個,沒想到陛下還有同胞兄弟。」
魯國夫人道:「不怪你不知道,齊王身體弱,一直在家靜養,很少在人多的場合露面。這回也是礙於和新郎官交好,才破例來喝喜酒的。早前陛下心疼他,想接他在宮中居住,他說於理不合婉拒了,如今自己一人住在恭敬坊的王府里。」
「怎麼是一個人?沒有成家嗎?」蘇月好奇地問。
魯國夫人道:「大夫給他診治過,說他的身子不宜娶親,這也是沒法兒。齊王不能娶親,陛下這些年南征北戰,又耽誤了親事,太後至今沒有抱上孫子,難怪要著急。」
蘇月終於能夠理解太後的難處了。兩個兒子一個體弱,另一個雖然身強體壯,但對待女郎缺根筋。兩下里都沒娶上親,可不要對著好望山的女郎們直發愁嗎。
「太後可還有別的兒女?」打了這麼久的交道,蘇月終於對他家產生了一點興趣。
魯國夫人詫異道:「小娘子擔任梨園使前,不是曾入選過好望山嗎,怎的還與陛下相識不深的樣子。太後生了兩兒一女,頂小的女兒幼年病故了,只有陛 下與齊王長大成人。前陣子立國,陛下追封了長公主,若那位妹妹還活著,應當與你差不多年紀。」
所以太後才對找兒媳這件事如此孜孜不倦,大約也是為了安慰自己失去女兒的痛苦吧。
這裡正說話,那廂新郎官進來敬酒了,外面起鬨,強給他灌酒,東院裡都是自己人,每桌只消敬上一杯,大家並不強求他。蘇月倒很喜歡權家這種骨肉至親,真心以待的感覺,和自家有點像。就是儘量周全,不忍讓新郎官新婚夜弄得酩酊大醉,一怕慢待新婦,二也怕傷身。
新郎來這桌舉杯了,嘴裡敬謝不止,阿叔阿嬸、阿兄阿姐叫了一圈。叫到蘇月的時候,發現這位並不相熟,一時噎住了。
大家便笑著引薦,「這是梨園使大人,來賀你新婚之喜。」
這麼一說,新郎官立刻瞭然,十分鄭重地單敬了她一杯,「承蒙厚愛,多謝多謝。」
蘇月實則很尷尬,這不親不故的,已經被權家人認了個遍。如此騎虎難下,將來不嫁進權家,好像會在上都寸步難行。
趕緊逃吧,賀過了人家新婚,已然盡了心意了,蘇月向同桌的皇親國戚們致歉,「樂工們還在奏演,我若不在邊上坐鎮,實在有些不放心。卑下就此告退了,請貴人們見諒。」
她有要務在身,自然不便強留,大家表示理解,直說差事要緊,放她離開了。
蘇月臨走向眾人伏伏身,目光掃過齊王時,他那種謙和溫軟的笑意像滴落在宣紙上的水墨,以驚人之勢暈染。蘇月從東院退出來的時候還在想,要是權大能像他一樣,何愁彼此不能和平共處啊。明明是一母所生,為什麼阿弟如此守禮溫柔,而阿兄的嘴卻像淬了毒,懟誰誰死。
唉,感慨良多,感慨不過來,索性不去想了。婚宴後來進行得很順利,洞房鬧過了,無非就是吃吃喝喝,聚在一起閒談海侃。<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蘇月說是,「全賴陛下成全,卑下定會潛心報效陛下,不辜負陛下厚望。」
魯國夫人狡黠地眨眨眼,偏過頭輕聲在她耳邊說:「要報效陛下,潛心經營梨園是一項,另一項更要緊,把以前斷了的姻緣再續上,就是對陛下最大的回報了。」
蘇月不由乾笑,「夫人打趣了,卑下微末,不敢作他想。」邊說邊端起杯子朝她舉了舉,「卑下敬夫人一杯吧,多謝夫人對我的關照。」
既然舉杯,當然不能只敬魯國夫人,在座的諸位都要意思意思。她目光遊走,手裡的杯盞屢屢輕抬,這東院裡因為都是權家人,並不遵循男女不同桌的規矩。大家都是散坐,通共也就五六桌人,用一杯酒就能同所有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不過很意外,在座的都是姑蘇人,一圈看下來,居然一個都沒見過。尤其其中有位年輕的郎君,約摸二十出頭的樣子,雙眸溫潤,如月亮落入了深泉。他向她望過來,目光專注而和善,只是臉色相較別人顯得蒼白,身形也單薄。所有人面前都放著酒爵,只有他手裡握的是茶盞,可見身體不大好,連酒都喝不了。
蘇月到現在才知道,自己是個重色的人,看見漂亮的郎君會移不開眼。尤其這種病弱的貴公子,無端有種莫名的吸引力,讓人想一探究竟。
可惜視線在人家身上停留太久怕失禮,她只好強行移開,待和大家共飲了一杯,才又忍不住朝他望過去。
這時他已經坐正了身子,正與同桌的人說話,側臉看上去同樣優異,大概感覺到有人看他,慢慢轉過頭來。不知是不是因為體弱的緣故,眨動眼睛的速度好像都比平常人慢一些,略一頓,輕輕浮起一個笑,那唇角的弧度似曾相識,竟和權大一模一樣。
一旁的魯國夫人見他們互望,偏頭問:「小娘子可認得他?他是齊王,陛下的胞弟。」
蘇月吃了一驚,因為早前沒有考慮過權家,對他家的境況和人口並不了解。
「我以為太后只生了陛下一個,沒想到陛下還有同胞兄弟。」
魯國夫人道:「不怪你不知道,齊王身體弱,一直在家靜養,很少在人多的場合露面。這回也是礙於和新郎官交好,才破例來喝喜酒的。早前陛下心疼他,想接他在宮中居住,他說於理不合婉拒了,如今自己一人住在恭敬坊的王府里。」
「怎麼是一個人?沒有成家嗎?」蘇月好奇地問。
魯國夫人道:「大夫給他診治過,說他的身子不宜娶親,這也是沒法兒。齊王不能娶親,陛下這些年南征北戰,又耽誤了親事,太後至今沒有抱上孫子,難怪要著急。」
蘇月終於能夠理解太後的難處了。兩個兒子一個體弱,另一個雖然身強體壯,但對待女郎缺根筋。兩下里都沒娶上親,可不要對著好望山的女郎們直發愁嗎。
「太後可還有別的兒女?」打了這麼久的交道,蘇月終於對他家產生了一點興趣。
魯國夫人詫異道:「小娘子擔任梨園使前,不是曾入選過好望山嗎,怎的還與陛下相識不深的樣子。太後生了兩兒一女,頂小的女兒幼年病故了,只有陛 下與齊王長大成人。前陣子立國,陛下追封了長公主,若那位妹妹還活著,應當與你差不多年紀。」
所以太後才對找兒媳這件事如此孜孜不倦,大約也是為了安慰自己失去女兒的痛苦吧。
這裡正說話,那廂新郎官進來敬酒了,外面起鬨,強給他灌酒,東院裡都是自己人,每桌只消敬上一杯,大家並不強求他。蘇月倒很喜歡權家這種骨肉至親,真心以待的感覺,和自家有點像。就是儘量周全,不忍讓新郎官新婚夜弄得酩酊大醉,一怕慢待新婦,二也怕傷身。
新郎來這桌舉杯了,嘴裡敬謝不止,阿叔阿嬸、阿兄阿姐叫了一圈。叫到蘇月的時候,發現這位並不相熟,一時噎住了。
大家便笑著引薦,「這是梨園使大人,來賀你新婚之喜。」
這麼一說,新郎官立刻瞭然,十分鄭重地單敬了她一杯,「承蒙厚愛,多謝多謝。」
蘇月實則很尷尬,這不親不故的,已經被權家人認了個遍。如此騎虎難下,將來不嫁進權家,好像會在上都寸步難行。
趕緊逃吧,賀過了人家新婚,已然盡了心意了,蘇月向同桌的皇親國戚們致歉,「樂工們還在奏演,我若不在邊上坐鎮,實在有些不放心。卑下就此告退了,請貴人們見諒。」
她有要務在身,自然不便強留,大家表示理解,直說差事要緊,放她離開了。
蘇月臨走向眾人伏伏身,目光掃過齊王時,他那種謙和溫軟的笑意像滴落在宣紙上的水墨,以驚人之勢暈染。蘇月從東院退出來的時候還在想,要是權大能像他一樣,何愁彼此不能和平共處啊。明明是一母所生,為什麼阿弟如此守禮溫柔,而阿兄的嘴卻像淬了毒,懟誰誰死。
唉,感慨良多,感慨不過來,索性不去想了。婚宴後來進行得很順利,洞房鬧過了,無非就是吃吃喝喝,聚在一起閒談海侃。<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