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得到一次出宮的機會,且又不用付錢,真是皆大歡喜。蘇月興沖沖回去了,踏入好望山的院門,就見那些女郎們照舊躲避瘟神一樣躲避她。她以前是不怎麼願意理睬她們的,但今天有些忍不住,乾脆站定了腳,笑著說:「我剛從乾陽殿回來,陛下向我打聽女郎們的消息呢。你們不要躲著我,莫如和我交好,我向陛下舉薦你們呀。」
這話不說還好,一說立刻作鳥獸散。因為上一個被她舉薦的居娘子已經出宮了,前車之鑑就在眼前,誰敢!
蘇月看著空空的庭院,不由意興闌珊,這些女郎們真是奇怪,膽子那么小,卻又一個個都想做人上人。自己是心情好,才想著逗逗她們,這日子可真是閒出蛆來,若沒有明天的安排,她八成又要回去睡覺了。
不過好望山也有章程,每天傍晚都得上安福殿聽令,以防太后有示下。平時大多都是傅姆出來傳個話,就讓她們回去了,但今天單獨叫住了蘇月,把她帶進殿裡,送了套女官的袍服給她。
太后搖著沉香木扇,從內寢慢慢踱出來,偏頭道:「陛下說明日要帶你去郊社,尋常女郎是不便去那種場合的,你明白吧?」
蘇月說是,「卑下跟著去侍奉陛下,想是那日陛下不豫,覺得卑下照顧得尚可吧。」
說起這個,太后就犯頭疼,天底下怎麼會有那樣的呆子!據國用說,當時人都已經進了帳中,孤男寡女共處一榻,論理什麼都該發生了,可他居然再一次錯過了好時機,眼睜睜看著到嘴的鴨子飛了。
「為什麼呀!」太后簡直覺得自己要被他氣中風了,白天他來,母子兩面對面坐著,太后愁腸百結,「你是男子,她是女郎,她就在你榻上,你怎麼……怎麼……」
話不太好說,世上也沒有做母親的,教兒子怎麼對女郎下手的。
後來太后開始反思,從身到心對他作了一番剖析,以防他不知其中緣故,讓人給他送了一套圖冊。然後轉念想想又情有可原,畢竟他是他爹的親兒子,這副模樣,和高祖當年一樣。
武將人家要娶媳婦,著實是有些難,他父親略比他好些,二十五歲娶親,但也是笨嘴拙舌,不會討女郎喜歡。還記得成婚的當夜,他竟然抱了兩本新兵名冊上床,氣得她一腳將他踹翻,現在想來大郎是得了他父親的真傳。難怪當上皇帝之後,竟連一個找上門的相好都沒有,他這幾年真是全心全意只顧造反,除了這個什麼都沒幹。
傻兒子指望不上,太后決定還是從女郎這頭使勁兒,便著力誘勸著,「三年前你阿爹說齊大非偶,三年後不會再有這個困擾了。辜娘子,陛下對你還是有幾分好的,否則也不會特意帶你去郊社。我想著,你們這些女郎收在我這裡,不就是為著日後擴充掖庭嗎,對旁人,老身還要繼續考量,但你是知根知底,可說放心非常。這回你跟著陛下去了,就不要再回安福殿了,留在陛下身邊吧,免得日日走動麻煩。你放心,我們權家從來不欺人,不會虧待了你,該給的名分自然會給你,至於能爬到什麼位置,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這算是又一次的撮合,已經屹立在萬萬人之上的太后,可以說是穩操勝券,心想著這回總成了吧,朝夕相處,還不能把他們湊成一雙?
蘇月訕訕,其實就算是三年之後,權家大郎也未必能入阿爹的眼。
她只好再同太后打商量,誠心誠意地說:「卑下還是更喜歡侍奉您老人家。」
太后覺得很慰心,「老身知道你有孝心,但人生大事要緊,還得先緊著陛下。」說罷回過味來,又拉長了臉,「難道你不願意?」
蘇月忙說不敢,「卑下只是自慚形穢,我是小城商戶女,這樣的出身,實在不配伴在陛下身邊啊。」
有這顧慮是正常的,說明女郎很有大局觀,太后便溫存地開解:「英雄不問出處麼,後世的君王定會注重門第,但陛下是開國之君,大梁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一切皆有可能,你不用如此灰心。」
蘇月張了張口,發現反駁無效,只好怏怏閉上了嘴。
太后則為她鼓勁,「去吧去吧,到了陛下身邊好生侍奉,拿出手段來。」
蘇月只好啞然抱著袍服回了臥房,第二日一大清早趕往徽猷殿,立在殿前廊廡上等候。等了不多時,就見皇帝穿戴整齊,從正殿裡邁了出來。
今日有大典,他穿著袞冕,因身量高大,很有煊煌的帝王氣度。蘇月見他肅容看向自己,忙低頭向邊上退讓了兩步,國用把挑著香爐的挑干送到她手裡,朝她使使眼色,示意她隨著一眾宮人在前面開路。好在隨行的人不少,她混跡在隊伍里,只要依著旁邊的人行事,就不會出錯。
浩浩蕩蕩的隊伍穿過端門,順著銅駝街一路往南,從紫微城到郊社的場地有很長的一段路,御道兩邊早就圍起了黃櫨的行障,看不見半點街景,只聽見齊整的腳步,和馬蹄清脆的踏地聲響。
郊社的場地設在建春門外,甫一出城門,就是更大的一番排場,早有穿著朱衣的緹騎,鐵桶一樣把守住了四方。
蘇月還是第一次,由頭至尾目睹皇帝凌駕於萬物之上。行郊社之禮時,閒雜人等須得退到禁區之外,但可以遠觀大禮的流程。只見半跪的司天台神官在台上引領,滿朝文武匍匐在地,只有他,手執笏板站在神台最高處。這是人與天相距最近的時候,也只有這回,讓她真真切切感受到什麼是人間帝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話不說還好,一說立刻作鳥獸散。因為上一個被她舉薦的居娘子已經出宮了,前車之鑑就在眼前,誰敢!
蘇月看著空空的庭院,不由意興闌珊,這些女郎們真是奇怪,膽子那么小,卻又一個個都想做人上人。自己是心情好,才想著逗逗她們,這日子可真是閒出蛆來,若沒有明天的安排,她八成又要回去睡覺了。
不過好望山也有章程,每天傍晚都得上安福殿聽令,以防太后有示下。平時大多都是傅姆出來傳個話,就讓她們回去了,但今天單獨叫住了蘇月,把她帶進殿裡,送了套女官的袍服給她。
太后搖著沉香木扇,從內寢慢慢踱出來,偏頭道:「陛下說明日要帶你去郊社,尋常女郎是不便去那種場合的,你明白吧?」
蘇月說是,「卑下跟著去侍奉陛下,想是那日陛下不豫,覺得卑下照顧得尚可吧。」
說起這個,太后就犯頭疼,天底下怎麼會有那樣的呆子!據國用說,當時人都已經進了帳中,孤男寡女共處一榻,論理什麼都該發生了,可他居然再一次錯過了好時機,眼睜睜看著到嘴的鴨子飛了。
「為什麼呀!」太后簡直覺得自己要被他氣中風了,白天他來,母子兩面對面坐著,太后愁腸百結,「你是男子,她是女郎,她就在你榻上,你怎麼……怎麼……」
話不太好說,世上也沒有做母親的,教兒子怎麼對女郎下手的。
後來太后開始反思,從身到心對他作了一番剖析,以防他不知其中緣故,讓人給他送了一套圖冊。然後轉念想想又情有可原,畢竟他是他爹的親兒子,這副模樣,和高祖當年一樣。
武將人家要娶媳婦,著實是有些難,他父親略比他好些,二十五歲娶親,但也是笨嘴拙舌,不會討女郎喜歡。還記得成婚的當夜,他竟然抱了兩本新兵名冊上床,氣得她一腳將他踹翻,現在想來大郎是得了他父親的真傳。難怪當上皇帝之後,竟連一個找上門的相好都沒有,他這幾年真是全心全意只顧造反,除了這個什麼都沒幹。
傻兒子指望不上,太后決定還是從女郎這頭使勁兒,便著力誘勸著,「三年前你阿爹說齊大非偶,三年後不會再有這個困擾了。辜娘子,陛下對你還是有幾分好的,否則也不會特意帶你去郊社。我想著,你們這些女郎收在我這裡,不就是為著日後擴充掖庭嗎,對旁人,老身還要繼續考量,但你是知根知底,可說放心非常。這回你跟著陛下去了,就不要再回安福殿了,留在陛下身邊吧,免得日日走動麻煩。你放心,我們權家從來不欺人,不會虧待了你,該給的名分自然會給你,至於能爬到什麼位置,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這算是又一次的撮合,已經屹立在萬萬人之上的太后,可以說是穩操勝券,心想著這回總成了吧,朝夕相處,還不能把他們湊成一雙?
蘇月訕訕,其實就算是三年之後,權家大郎也未必能入阿爹的眼。
她只好再同太后打商量,誠心誠意地說:「卑下還是更喜歡侍奉您老人家。」
太后覺得很慰心,「老身知道你有孝心,但人生大事要緊,還得先緊著陛下。」說罷回過味來,又拉長了臉,「難道你不願意?」
蘇月忙說不敢,「卑下只是自慚形穢,我是小城商戶女,這樣的出身,實在不配伴在陛下身邊啊。」
有這顧慮是正常的,說明女郎很有大局觀,太后便溫存地開解:「英雄不問出處麼,後世的君王定會注重門第,但陛下是開國之君,大梁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一切皆有可能,你不用如此灰心。」
蘇月張了張口,發現反駁無效,只好怏怏閉上了嘴。
太后則為她鼓勁,「去吧去吧,到了陛下身邊好生侍奉,拿出手段來。」
蘇月只好啞然抱著袍服回了臥房,第二日一大清早趕往徽猷殿,立在殿前廊廡上等候。等了不多時,就見皇帝穿戴整齊,從正殿裡邁了出來。
今日有大典,他穿著袞冕,因身量高大,很有煊煌的帝王氣度。蘇月見他肅容看向自己,忙低頭向邊上退讓了兩步,國用把挑著香爐的挑干送到她手裡,朝她使使眼色,示意她隨著一眾宮人在前面開路。好在隨行的人不少,她混跡在隊伍里,只要依著旁邊的人行事,就不會出錯。
浩浩蕩蕩的隊伍穿過端門,順著銅駝街一路往南,從紫微城到郊社的場地有很長的一段路,御道兩邊早就圍起了黃櫨的行障,看不見半點街景,只聽見齊整的腳步,和馬蹄清脆的踏地聲響。
郊社的場地設在建春門外,甫一出城門,就是更大的一番排場,早有穿著朱衣的緹騎,鐵桶一樣把守住了四方。
蘇月還是第一次,由頭至尾目睹皇帝凌駕於萬物之上。行郊社之禮時,閒雜人等須得退到禁區之外,但可以遠觀大禮的流程。只見半跪的司天台神官在台上引領,滿朝文武匍匐在地,只有他,手執笏板站在神台最高處。這是人與天相距最近的時候,也只有這回,讓她真真切切感受到什麼是人間帝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