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只是以前的辛酸,早就不想對人訴說了,偶爾提及前事也是輕輕揭過,不可深究。
皇帝思緒萬千的時候,蘇月又有了新的揣測,「十三歲前都在姑蘇,那我是不是曾經見過您?」
皇帝那股沒來由的自信又發作了,「想必沒有,若是見過,你肯定記得朕。」
蘇月忍不住想撇唇,難道他就那麼特別,值得她過目難忘?
「江南出美人,也出才俊。」她耿直地說,手裡的扇子早就撂在了一旁,「像我們昇平街那一片,有兩家的兒郎格外鮮煥,我阿娘還是其中一個的乾娘。」
她這是什麼意思?暗中嘲諷他不如那兩個小子?正經男子,誰會用上鮮煥這個詞,可見定是脂粉氣十足,長得像個娘娘腔。
他不由支著腦袋撐起了身子,涼笑道:「原來娘子還有義兄,在家時來往很多嗎?離家的時候可曾專程道別?」
蘇月道:「有乾親,來往自然多,戰亂中兩家互相扶持,扛過了艱難的年月。不過我被徵集入梨園,當晚就要離家,走得很匆忙,來不及與親友道別。」
皇帝「哦」了聲,心道還好,若是留了充足的時間,沒準還要依依惜別一番。
略頓了片刻,他又不經意地打探,「你那義兄叫什麼名字?萬一日後入了仕途,朕也好關照。」
蘇月不疑有他,直言道:「他家姓王,王維舟,確實打算考科舉來著。我自小就聽大人說他讀書好,要不是後來打仗,他大約已經中了生員了。」
皇帝緩緩點頭,「維州……御前有個內侍,叫淮州。」
蘇月懷疑他在影射人家,頗為不滿地看了他一眼。
皇帝笑了笑,尷尬地搖起了扇子,「……真巧。」
蘇月見他有力氣胡諏,料想他已經沒有大礙了,便再次提出,「卑下可以回去了嗎?」
皇帝道:「朕內熱未散,萬一後半夜又發作起來,太后責問,朕怕你不好交代。」
還是走不脫,蘇月很想嘆氣,最後還是勉強忍住了。
其實她心裡是有數的,這權家大郎對她有意思。雖然幾次三番嘴硬否認,但行動上能看出來,堂堂的皇帝陛下只有情竇初開了,才會想方設法和你過不去,試圖引起你的注意。
但感情這種事,很難用身份地位來交換。開國皇帝的確令人敬仰,然而除了敬仰,對她來說好像也沒有其他了。
走不了,只好繼續胡侃,「我沒見過您,那您一定見過我。」八成一見鍾情念念不忘,這才讓他母親來求親的。
豈料皇帝說沒有,「姑蘇城說小不小,說大也不大,尤其兩家距離不算太遠,當年朕與同伴策馬走遍了姑蘇的大街小巷,卻從來沒有見過你,真是奇怪。」
也許是因為早前機緣沒到,不必急著遇見,後來在紫微城相逢,才是最好的時機。此時他大權在握,她也長成了大姑娘,不早不晚剛剛好,才有利於感情的發展。
唯一遺憾的是目下襄王有意,神女無情。當然彼此也有相談甚歡的時候,除了談不到一塊兒去,其他都挺好的。
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話,皇帝並不睏倦,蘇月卻要抬不起眼皮來了。她坐在榻上,調整了幾回姿勢,要不是有強大的毅力,簡直要覺得躺下來也不錯了。
「快要亥時了吧!」她朦朧著兩眼說,「您巡視了一天,想必也累了,莫如早些睡吧。」
自從大戰開啟,直到今天,皇帝都沒能在子時之前入睡過。這些年已經養成了習慣,亥時對他來說尚早,但他知道女郎受不了,便老實地躺回枕上,閉了眼道:「是有些困了,你也回去吧。」
蘇月一喜,「陛下不用我伺候了嗎?」
皇帝「嗯」了聲,「朕怕自己這胳膊,打不了一夜扇。」
他說完這話,蘇月才發現那把團扇不知什麼時候到了他手裡,這半天都是他在給她扇風,頓時慚愧萬分,忙要去接,他卻說不必了,「你走吧,整夜留在朕這裡,外人會說閒話的。」
陛下忽來的體諒,不得不說令人有幾分感動。蘇月感激之餘決定不能抗旨,忙從榻上下來,仔細掖好紗帳後向他行禮,「卑下告退了。」
皇帝閉著眼,沒有再看她,故作冷漠了一番。
蘇月卻行從後殿退出來,發現國用他們並不在。嘴上說就在外面聽命,原來都是糊弄人的。
等穿過了中殿,才看見他們正聚在一起喝茶,濃得如藥汁一般的茶湯一口灌下去,還沒來得及品咂,趕緊放下杯盞上前迎訝。國用問:「娘子怎的出來了?陛下大安了嗎?」
蘇月說是,「陛下睏乏了,發話讓我回去。接下來勞煩班領了,我這就回安福殿,向太后復命。」
國用茫然「哦」了兩聲,一直把她送到殿外,尤不放心,謹慎地又追問了一句,「是陛下親口下令,讓小娘子回去的吧?」
蘇月失笑,「自然,否則卑下也不敢不辭而別,給自己找不痛快啊。」
國用聽罷方才放心,招了個小內侍來,讓他送辜娘子回安福宮。
蘇月跟著挑燈的內侍走在巷道里,半夜下來,確實是很疲乏了。無奈還不能立刻回好望山,得上後殿呈稟皇帝現狀。到了門前見長御正好邁出來,長御是太后跟前的女官班領,通共有兩位,一位白天當班,一位晚上值夜。蘇月便上前向她褔了福,把皇帝的情況告知長御,請她代為向太后稟報,等一切交代妥當,才從殿裡出來,回到自己的臥房。<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皇帝思緒萬千的時候,蘇月又有了新的揣測,「十三歲前都在姑蘇,那我是不是曾經見過您?」
皇帝那股沒來由的自信又發作了,「想必沒有,若是見過,你肯定記得朕。」
蘇月忍不住想撇唇,難道他就那麼特別,值得她過目難忘?
「江南出美人,也出才俊。」她耿直地說,手裡的扇子早就撂在了一旁,「像我們昇平街那一片,有兩家的兒郎格外鮮煥,我阿娘還是其中一個的乾娘。」
她這是什麼意思?暗中嘲諷他不如那兩個小子?正經男子,誰會用上鮮煥這個詞,可見定是脂粉氣十足,長得像個娘娘腔。
他不由支著腦袋撐起了身子,涼笑道:「原來娘子還有義兄,在家時來往很多嗎?離家的時候可曾專程道別?」
蘇月道:「有乾親,來往自然多,戰亂中兩家互相扶持,扛過了艱難的年月。不過我被徵集入梨園,當晚就要離家,走得很匆忙,來不及與親友道別。」
皇帝「哦」了聲,心道還好,若是留了充足的時間,沒準還要依依惜別一番。
略頓了片刻,他又不經意地打探,「你那義兄叫什麼名字?萬一日後入了仕途,朕也好關照。」
蘇月不疑有他,直言道:「他家姓王,王維舟,確實打算考科舉來著。我自小就聽大人說他讀書好,要不是後來打仗,他大約已經中了生員了。」
皇帝緩緩點頭,「維州……御前有個內侍,叫淮州。」
蘇月懷疑他在影射人家,頗為不滿地看了他一眼。
皇帝笑了笑,尷尬地搖起了扇子,「……真巧。」
蘇月見他有力氣胡諏,料想他已經沒有大礙了,便再次提出,「卑下可以回去了嗎?」
皇帝道:「朕內熱未散,萬一後半夜又發作起來,太后責問,朕怕你不好交代。」
還是走不脫,蘇月很想嘆氣,最後還是勉強忍住了。
其實她心裡是有數的,這權家大郎對她有意思。雖然幾次三番嘴硬否認,但行動上能看出來,堂堂的皇帝陛下只有情竇初開了,才會想方設法和你過不去,試圖引起你的注意。
但感情這種事,很難用身份地位來交換。開國皇帝的確令人敬仰,然而除了敬仰,對她來說好像也沒有其他了。
走不了,只好繼續胡侃,「我沒見過您,那您一定見過我。」八成一見鍾情念念不忘,這才讓他母親來求親的。
豈料皇帝說沒有,「姑蘇城說小不小,說大也不大,尤其兩家距離不算太遠,當年朕與同伴策馬走遍了姑蘇的大街小巷,卻從來沒有見過你,真是奇怪。」
也許是因為早前機緣沒到,不必急著遇見,後來在紫微城相逢,才是最好的時機。此時他大權在握,她也長成了大姑娘,不早不晚剛剛好,才有利於感情的發展。
唯一遺憾的是目下襄王有意,神女無情。當然彼此也有相談甚歡的時候,除了談不到一塊兒去,其他都挺好的。
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話,皇帝並不睏倦,蘇月卻要抬不起眼皮來了。她坐在榻上,調整了幾回姿勢,要不是有強大的毅力,簡直要覺得躺下來也不錯了。
「快要亥時了吧!」她朦朧著兩眼說,「您巡視了一天,想必也累了,莫如早些睡吧。」
自從大戰開啟,直到今天,皇帝都沒能在子時之前入睡過。這些年已經養成了習慣,亥時對他來說尚早,但他知道女郎受不了,便老實地躺回枕上,閉了眼道:「是有些困了,你也回去吧。」
蘇月一喜,「陛下不用我伺候了嗎?」
皇帝「嗯」了聲,「朕怕自己這胳膊,打不了一夜扇。」
他說完這話,蘇月才發現那把團扇不知什麼時候到了他手裡,這半天都是他在給她扇風,頓時慚愧萬分,忙要去接,他卻說不必了,「你走吧,整夜留在朕這裡,外人會說閒話的。」
陛下忽來的體諒,不得不說令人有幾分感動。蘇月感激之餘決定不能抗旨,忙從榻上下來,仔細掖好紗帳後向他行禮,「卑下告退了。」
皇帝閉著眼,沒有再看她,故作冷漠了一番。
蘇月卻行從後殿退出來,發現國用他們並不在。嘴上說就在外面聽命,原來都是糊弄人的。
等穿過了中殿,才看見他們正聚在一起喝茶,濃得如藥汁一般的茶湯一口灌下去,還沒來得及品咂,趕緊放下杯盞上前迎訝。國用問:「娘子怎的出來了?陛下大安了嗎?」
蘇月說是,「陛下睏乏了,發話讓我回去。接下來勞煩班領了,我這就回安福殿,向太后復命。」
國用茫然「哦」了兩聲,一直把她送到殿外,尤不放心,謹慎地又追問了一句,「是陛下親口下令,讓小娘子回去的吧?」
蘇月失笑,「自然,否則卑下也不敢不辭而別,給自己找不痛快啊。」
國用聽罷方才放心,招了個小內侍來,讓他送辜娘子回安福宮。
蘇月跟著挑燈的內侍走在巷道里,半夜下來,確實是很疲乏了。無奈還不能立刻回好望山,得上後殿呈稟皇帝現狀。到了門前見長御正好邁出來,長御是太后跟前的女官班領,通共有兩位,一位白天當班,一位晚上值夜。蘇月便上前向她褔了福,把皇帝的情況告知長御,請她代為向太后稟報,等一切交代妥當,才從殿裡出來,回到自己的臥房。<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