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這番話說得人牙酸,一字排開的十二侍聽了,臉上千奇百怪,什麼神情的都有。
太后卻喜怒不形於色,撫著扶手沉吟:「原來是想入安福殿侍奉……」說著指了指一旁的十二侍,「可我身邊已經有了這些女官,恐怕再沒有差事指派給娘子了。」
蘇月面對這樣的刁難,很有迎難而上的決心,溫情的江南女郎,語調里也帶著柔婉的韻致,細聲道:「卑下什麼都做得,灑掃擦洗,跑腿傳信,只要太后有吩咐,沒有卑下做不了的活計。」
就是這種向上的生命力,不像那些嬌滴滴的女郎,這不行那不行。所以即便時隔三年,受了被拒婚的委屈,回過頭來,還是覺得當初的眼光不錯啊。
太后心下立刻又稱意了,臉上浮現的是勉為其難,無奈地嘆了口氣,扭頭吩咐傅姆:「既然如此,珍珠,命人安頓好她。這下十二侍變成十三侍了,諸位要想受封,可得更加精進些了喲。」
第32章
眾人俯首道是, 十二侍早就已經知道了自己的路該怎麼走,只有蘇月還迷茫著,她是進來做宮人的, 怎麼最後不明不白加入了她們, 十二侍就這麼變成十三侍了?
想向太后陳一下情, 道明自己的來意,然而向上覷覷, 忽然又沒了底氣。三年前已經拒過婚了,三年後再來一回, 她不懷疑太后會就此重新記恨上她, 對她來個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滿意地審視一下眾女郎,太后覺得心已經放回了肚子里, 再也不用為掖庭空空而發愁了。這些女郎將來是紫微城的中流砥柱, 綿延子嗣就靠她們了, 好飯不怕晚,雖然皇帝婚事一直未成, 但成起來花開數朵,也不耽誤什麼。
先前的十二侍,太后曾一一了解過家世, 第十三位姍姍來遲, 底細她也一清二楚, 但不能厚此薄彼,也要走個過場才好。
「讓她們先退下吧。」太后吩咐傅姆,又偏頭另外發了話, 「辜娘子留步,我還有幾句話要問。」
蘇月道是, 恭順地站在一旁,待十二侍都從殿裡退出去,才聽見太后發問:「你今年多大了?若是沒記錯,應當十九了吧!」
蘇月呵了呵腰,「回太后,卑下三月里年滿十九,年歲漸長,但有力氣,可以承辦宮中的各種差事。」
所以還得是江南的姑娘啊,享得了福,吃得起苦。尤其像那等商戶人家的孩子,自小懂得持家,就算照著現在的眼光來看,也合乎兒媳的各種標準。
不過太后一直有些想不通,「你是去年才入上都的,來時也十八了,家里一直沒有為你定親嗎?」
蘇月心道倒是想定來著,阿爹不是看上了街尾那位王謝出身的讀書人嗎,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還沒等派人說合,自己就給征入梨園了。
但實情不可說,那些旁支末節只會岔出更多的是非來,因此乖順道:「家里確實一直沒有給我定親。早前戰亂,一家人只圖不分離,家君說了,就算一輩子不嫁人,家里也不嫌棄。」
太后哼笑了聲,「你父親也真是古怪的人,哪有為人父母阻斷孩子姻緣的。他願意留你,卻不問問你願不願意做一輩子老姑娘。」
蘇月答得很委婉,「那時兵荒馬亂,不敢設想會有如今的安穩日子。父母之愛很簡單,無非把兒女留在身邊,拿命來護恃。」
她說這番話,讓太后對她又有了新的認識。好前程被葬送了,換作一般貪慕虛榮的女郎,只要把責任推給爹娘,就能撇清自己表明立場,討上最廉價的好。可她不一樣,她仍舊處處為父母周全,沒有半句怨怪父母的意思,太后頓時覺得這女郎有孝心,美麗隨和之外又添了一宗好處。
不過對於辜祈年,太后仍不能輕易原諒,不明白這麼市儈的商人,怎麼生出了如此重情義的女兒。
「我原先以為你早有了好姻緣,令尊拒了我們家的婚,合該是我們配不上你家。」
蘇月忙說不敢,「太后誤會了,後來也有幾家登門提親,家君照例一一婉拒了。並非我們對婚事挑肥揀瘦,實在是爹娘捨不得外嫁女兒,也怕我憨蠢,到了夫家惹公婆不快。」
如此說來,太后心里的疙瘩解開了一半,便笑吟吟問她:「你如今也見到陛下了,覺得他怎麼樣?」
蘇月真誠道:「陛下寬仁,偉岸,有雄才大略,乃是人中之龍,非凡品可比擬。」
太后又舒稱了幾分,倚著扶手再接再厲,「若現在再讓你選,你可還願意聽從父母之命,錯過這門好姻緣?」
所以說,太后和皇帝母子是真的有執念,不論出個子丑寅卯,過不去自己心里這關。
蘇月這人雖然也善騎牆,但只要提及父母,態度一向鮮明。太后的問話,她也直言不諱地回答了,「父母對我有養育之恩,我的婚事,理應要聽從父母之命,沒有越過爹娘,自己做主的道理。」
這下太后又氣不打一處來了,也就是說皇帝再好,她也不眼熱,還是要遵從父母之命。這女郎什麼都好,就是愚孝不好,這麼大的人,竟沒有一點自己的主張,真是白長了一張聰明面孔。
太后終於沒心力和她糾纏了,乏累地抬起手擺了擺,「下去吧,鬧得我頭疼。」<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太后卻喜怒不形於色,撫著扶手沉吟:「原來是想入安福殿侍奉……」說著指了指一旁的十二侍,「可我身邊已經有了這些女官,恐怕再沒有差事指派給娘子了。」
蘇月面對這樣的刁難,很有迎難而上的決心,溫情的江南女郎,語調里也帶著柔婉的韻致,細聲道:「卑下什麼都做得,灑掃擦洗,跑腿傳信,只要太后有吩咐,沒有卑下做不了的活計。」
就是這種向上的生命力,不像那些嬌滴滴的女郎,這不行那不行。所以即便時隔三年,受了被拒婚的委屈,回過頭來,還是覺得當初的眼光不錯啊。
太后心下立刻又稱意了,臉上浮現的是勉為其難,無奈地嘆了口氣,扭頭吩咐傅姆:「既然如此,珍珠,命人安頓好她。這下十二侍變成十三侍了,諸位要想受封,可得更加精進些了喲。」
第32章
眾人俯首道是, 十二侍早就已經知道了自己的路該怎麼走,只有蘇月還迷茫著,她是進來做宮人的, 怎麼最後不明不白加入了她們, 十二侍就這麼變成十三侍了?
想向太后陳一下情, 道明自己的來意,然而向上覷覷, 忽然又沒了底氣。三年前已經拒過婚了,三年後再來一回, 她不懷疑太后會就此重新記恨上她, 對她來個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滿意地審視一下眾女郎,太后覺得心已經放回了肚子里, 再也不用為掖庭空空而發愁了。這些女郎將來是紫微城的中流砥柱, 綿延子嗣就靠她們了, 好飯不怕晚,雖然皇帝婚事一直未成, 但成起來花開數朵,也不耽誤什麼。
先前的十二侍,太后曾一一了解過家世, 第十三位姍姍來遲, 底細她也一清二楚, 但不能厚此薄彼,也要走個過場才好。
「讓她們先退下吧。」太后吩咐傅姆,又偏頭另外發了話, 「辜娘子留步,我還有幾句話要問。」
蘇月道是, 恭順地站在一旁,待十二侍都從殿裡退出去,才聽見太后發問:「你今年多大了?若是沒記錯,應當十九了吧!」
蘇月呵了呵腰,「回太后,卑下三月里年滿十九,年歲漸長,但有力氣,可以承辦宮中的各種差事。」
所以還得是江南的姑娘啊,享得了福,吃得起苦。尤其像那等商戶人家的孩子,自小懂得持家,就算照著現在的眼光來看,也合乎兒媳的各種標準。
不過太后一直有些想不通,「你是去年才入上都的,來時也十八了,家里一直沒有為你定親嗎?」
蘇月心道倒是想定來著,阿爹不是看上了街尾那位王謝出身的讀書人嗎,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還沒等派人說合,自己就給征入梨園了。
但實情不可說,那些旁支末節只會岔出更多的是非來,因此乖順道:「家里確實一直沒有給我定親。早前戰亂,一家人只圖不分離,家君說了,就算一輩子不嫁人,家里也不嫌棄。」
太后哼笑了聲,「你父親也真是古怪的人,哪有為人父母阻斷孩子姻緣的。他願意留你,卻不問問你願不願意做一輩子老姑娘。」
蘇月答得很委婉,「那時兵荒馬亂,不敢設想會有如今的安穩日子。父母之愛很簡單,無非把兒女留在身邊,拿命來護恃。」
她說這番話,讓太后對她又有了新的認識。好前程被葬送了,換作一般貪慕虛榮的女郎,只要把責任推給爹娘,就能撇清自己表明立場,討上最廉價的好。可她不一樣,她仍舊處處為父母周全,沒有半句怨怪父母的意思,太后頓時覺得這女郎有孝心,美麗隨和之外又添了一宗好處。
不過對於辜祈年,太后仍不能輕易原諒,不明白這麼市儈的商人,怎麼生出了如此重情義的女兒。
「我原先以為你早有了好姻緣,令尊拒了我們家的婚,合該是我們配不上你家。」
蘇月忙說不敢,「太后誤會了,後來也有幾家登門提親,家君照例一一婉拒了。並非我們對婚事挑肥揀瘦,實在是爹娘捨不得外嫁女兒,也怕我憨蠢,到了夫家惹公婆不快。」
如此說來,太后心里的疙瘩解開了一半,便笑吟吟問她:「你如今也見到陛下了,覺得他怎麼樣?」
蘇月真誠道:「陛下寬仁,偉岸,有雄才大略,乃是人中之龍,非凡品可比擬。」
太后又舒稱了幾分,倚著扶手再接再厲,「若現在再讓你選,你可還願意聽從父母之命,錯過這門好姻緣?」
所以說,太后和皇帝母子是真的有執念,不論出個子丑寅卯,過不去自己心里這關。
蘇月這人雖然也善騎牆,但只要提及父母,態度一向鮮明。太后的問話,她也直言不諱地回答了,「父母對我有養育之恩,我的婚事,理應要聽從父母之命,沒有越過爹娘,自己做主的道理。」
這下太后又氣不打一處來了,也就是說皇帝再好,她也不眼熱,還是要遵從父母之命。這女郎什麼都好,就是愚孝不好,這麼大的人,竟沒有一點自己的主張,真是白長了一張聰明面孔。
太后終於沒心力和她糾纏了,乏累地抬起手擺了擺,「下去吧,鬧得我頭疼。」<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