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蘇月這才想起來,「我忘了……再說這話也無從談起,我要是緊追不捨,人家會不會覺得我太冶盪,忽然看不起我了?」
春潮和顏在聽了,忍不住發笑,「 太冶盪,書上的詞兒都用上了。」
蘇月紅著臉正了正身子,小聲道:「反正我覺得這人很不錯,人品端正,也風趣健談。以前曾在姑蘇駐守過,要是那時結識了他,那該多好。」
這裡正說著,門上忽然出現了一個內侍打扮的人,站在檻前詢問:「哪一位是辜娘子?」
蘇月茫然站起身應承:「我是。不知中貴人有什麼吩咐?」
那位內侍向外比了比手,「有人托我轉稟,請小娘子借一步說話。」
蘇月便跟他到了外面的廊廡上。
本以為最壞不過太後傳見,這個坎兒應當早晚是要過一過的,厚著臉皮認罪挨數落,只要不往心裡去就行了,沒想到內侍的話更讓她如墜深淵。
胖臉的內侍笑眯眯地告訴她:「讓奴婢傳話的是陛下,陛下約小娘子大宴過後,在琉璃亭池相見,有幾個想不明白的問題,請小娘子當面為陛下解答。」
第21章
禍從天降, 匪夷所思,蘇月愣在那裡,忘了應該怎麼答話。
春潮她們一徑讓她約裴將軍在那個池子邊上相見, 自己沒找到機會邀約, 以為這事就這麼過去了。沒想到平地一聲雷, 炸得她眼冒金星,她終還是要往琉璃亭池去一趟的, 只不過見面的人不是裴忌,變成了權珩。
這是為什麼?今天登台, 並未出錯, 上回魯國夫人府上也沒有得罪他,難道自己和魯國夫人私底下的協商,被他知道了, 又要來找她的麻煩, 給她小鞋穿?
所以皇帝果真是皇帝啊, 懂得如何讓人六神不安,直白的傳令後, 她就得戰戰兢兢直到赴約。為什麼不能仁慈一點呢,哪怕謊稱是裴將軍相邀,起碼讓她笑著赴死啊。
心頭惆悵, 只差沒有當場嘆出聲來, 內侍當然看出了她的頹喪, 旋即體貼地告知她:「陛下說了,如果小娘子就此心情低落,難以登台奏曲, 向梨園使告假缺席,也是可以的。不過琉璃池之約一定要赴, 陛下在那裡等著您,無論如何,說好了不見不散。」
內侍說完,漂亮地行了個禮,揚長而去了,剩下蘇月望向儀鸞殿方向,端的是愁腸百結。
最痛苦不過這件事還不能告訴春潮她們,至於為什麼不能告訴,她也說不上來,可能是怕她們笑話吧!
所以這樁倒霉事只有自己默默承受,默默消化,下半晌的精神頭當然也顯見地不好了。顏在察覺了,問她怎麼回事,她胡亂搪塞著,說自己頭疼。
晚宴如期而至,不服輸的蘇月為了顯示自己沒有被影響,還是照常登了台。
御座上的人垂眼俯視,上一場奏演她左顧右盼,起先以為她只是好奇外邦使節的長相,卻沒想到原來是在找人。視線和人家對上了,便靦腆地紅了臉,再不敢細看了。皇帝很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坐在那裡,一眼就能看見,她卻從來不正眼瞧他。而裴忌,僅僅是有過一面之緣,翻遍了人海也要找到他。所以這女郎究竟長了一雙什麼樣的眼睛,活生生丟了西瓜撿芝麻。來上都半年了,胃口就不能練得大一點嗎?
越想越失望,晚間的雅樂似乎也糟爛得很,讓人聽得煩悶。
整整一個時辰的煎熬,他得端坐在那裡,四平八穩彰顯帝王的氣度。但若是盯著一個人,能讓她感覺到痛的話,她這刻八成已經血肉模糊了。
總算,這場令人無聊的大宴結束了,梨園的樂工按序行過禮,潮水一般退出了儀鸞殿。他心裡是不著急的,既然命人傳過了話,料想她不敢違抗……
但萬一違抗了呢?總不能追到梨園去吧!
他暗暗握住了拳,臉上還是一派笑意,曼聲道:「今夜明月千里,但願這清輝能將前朝遺留的污穢滌盪乾淨,還百姓以安定,賜朕以河清海晏,天下太平。外邦諸國在大梁立國之初,便遣使節出使過,第二次復入我中原,遠道而來,四方館當盡地主之誼,替朕盡心款待。大梁與各國互通商貿,陸路及海上的通道都要儘早打開,著令尚書省督促市舶司征榷、抽解,依律發給公憑,不得貽誤。」
尚書省官員們俯首領命,皇帝把該交代的都交代完了,這才撐著扶手站起身,操著溫存的口吻叮嚀:「時候不早了,今日的筵宴就到這裡吧,回去好生歇息,別耽誤了明日的公務。」
眾臣工道是,長揖下去恭送聖駕。
皇帝從容下了御座,又在內侍的侍奉下端方地邁出儀鸞殿。甫一出門,涼風撲面而來,腦子也瞬間清醒了。心裡還記掛著赴姻緣池之約,便屏退左右,獨自往南邊漸台方向去了。
那廂奏演散場後的蘇月回不去,眼睜睜看著同伴們跟隨太樂丞返回圓璧城,自己只能站在千步廊上干著急。
接下來迎接她的將會是什麼,推測不出來,也不敢胡思亂想。但願皇帝陛下能高抬貴手,別太為難她,她的人生剛有了一點追求和希望,還想興興頭頭走下去,盼著如願以償,盼著終得圓滿呢。
只不過想起那位陛下,確實很讓人困惑,都已經做上皇帝了,為什麼還是一副小肚雞腸的模樣。不時從天而降,嚇唬人之餘也給她帶來不少麻煩。今天約在琉璃亭池,不知又想暗示什麼,難道他也知道那個池子的傳說,要借著典故敲打她?<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春潮和顏在聽了,忍不住發笑,「 太冶盪,書上的詞兒都用上了。」
蘇月紅著臉正了正身子,小聲道:「反正我覺得這人很不錯,人品端正,也風趣健談。以前曾在姑蘇駐守過,要是那時結識了他,那該多好。」
這裡正說著,門上忽然出現了一個內侍打扮的人,站在檻前詢問:「哪一位是辜娘子?」
蘇月茫然站起身應承:「我是。不知中貴人有什麼吩咐?」
那位內侍向外比了比手,「有人托我轉稟,請小娘子借一步說話。」
蘇月便跟他到了外面的廊廡上。
本以為最壞不過太後傳見,這個坎兒應當早晚是要過一過的,厚著臉皮認罪挨數落,只要不往心裡去就行了,沒想到內侍的話更讓她如墜深淵。
胖臉的內侍笑眯眯地告訴她:「讓奴婢傳話的是陛下,陛下約小娘子大宴過後,在琉璃亭池相見,有幾個想不明白的問題,請小娘子當面為陛下解答。」
第21章
禍從天降, 匪夷所思,蘇月愣在那裡,忘了應該怎麼答話。
春潮她們一徑讓她約裴將軍在那個池子邊上相見, 自己沒找到機會邀約, 以為這事就這麼過去了。沒想到平地一聲雷, 炸得她眼冒金星,她終還是要往琉璃亭池去一趟的, 只不過見面的人不是裴忌,變成了權珩。
這是為什麼?今天登台, 並未出錯, 上回魯國夫人府上也沒有得罪他,難道自己和魯國夫人私底下的協商,被他知道了, 又要來找她的麻煩, 給她小鞋穿?
所以皇帝果真是皇帝啊, 懂得如何讓人六神不安,直白的傳令後, 她就得戰戰兢兢直到赴約。為什麼不能仁慈一點呢,哪怕謊稱是裴將軍相邀,起碼讓她笑著赴死啊。
心頭惆悵, 只差沒有當場嘆出聲來, 內侍當然看出了她的頹喪, 旋即體貼地告知她:「陛下說了,如果小娘子就此心情低落,難以登台奏曲, 向梨園使告假缺席,也是可以的。不過琉璃池之約一定要赴, 陛下在那裡等著您,無論如何,說好了不見不散。」
內侍說完,漂亮地行了個禮,揚長而去了,剩下蘇月望向儀鸞殿方向,端的是愁腸百結。
最痛苦不過這件事還不能告訴春潮她們,至於為什麼不能告訴,她也說不上來,可能是怕她們笑話吧!
所以這樁倒霉事只有自己默默承受,默默消化,下半晌的精神頭當然也顯見地不好了。顏在察覺了,問她怎麼回事,她胡亂搪塞著,說自己頭疼。
晚宴如期而至,不服輸的蘇月為了顯示自己沒有被影響,還是照常登了台。
御座上的人垂眼俯視,上一場奏演她左顧右盼,起先以為她只是好奇外邦使節的長相,卻沒想到原來是在找人。視線和人家對上了,便靦腆地紅了臉,再不敢細看了。皇帝很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坐在那裡,一眼就能看見,她卻從來不正眼瞧他。而裴忌,僅僅是有過一面之緣,翻遍了人海也要找到他。所以這女郎究竟長了一雙什麼樣的眼睛,活生生丟了西瓜撿芝麻。來上都半年了,胃口就不能練得大一點嗎?
越想越失望,晚間的雅樂似乎也糟爛得很,讓人聽得煩悶。
整整一個時辰的煎熬,他得端坐在那裡,四平八穩彰顯帝王的氣度。但若是盯著一個人,能讓她感覺到痛的話,她這刻八成已經血肉模糊了。
總算,這場令人無聊的大宴結束了,梨園的樂工按序行過禮,潮水一般退出了儀鸞殿。他心裡是不著急的,既然命人傳過了話,料想她不敢違抗……
但萬一違抗了呢?總不能追到梨園去吧!
他暗暗握住了拳,臉上還是一派笑意,曼聲道:「今夜明月千里,但願這清輝能將前朝遺留的污穢滌盪乾淨,還百姓以安定,賜朕以河清海晏,天下太平。外邦諸國在大梁立國之初,便遣使節出使過,第二次復入我中原,遠道而來,四方館當盡地主之誼,替朕盡心款待。大梁與各國互通商貿,陸路及海上的通道都要儘早打開,著令尚書省督促市舶司征榷、抽解,依律發給公憑,不得貽誤。」
尚書省官員們俯首領命,皇帝把該交代的都交代完了,這才撐著扶手站起身,操著溫存的口吻叮嚀:「時候不早了,今日的筵宴就到這裡吧,回去好生歇息,別耽誤了明日的公務。」
眾臣工道是,長揖下去恭送聖駕。
皇帝從容下了御座,又在內侍的侍奉下端方地邁出儀鸞殿。甫一出門,涼風撲面而來,腦子也瞬間清醒了。心裡還記掛著赴姻緣池之約,便屏退左右,獨自往南邊漸台方向去了。
那廂奏演散場後的蘇月回不去,眼睜睜看著同伴們跟隨太樂丞返回圓璧城,自己只能站在千步廊上干著急。
接下來迎接她的將會是什麼,推測不出來,也不敢胡思亂想。但願皇帝陛下能高抬貴手,別太為難她,她的人生剛有了一點追求和希望,還想興興頭頭走下去,盼著如願以償,盼著終得圓滿呢。
只不過想起那位陛下,確實很讓人困惑,都已經做上皇帝了,為什麼還是一副小肚雞腸的模樣。不時從天而降,嚇唬人之餘也給她帶來不少麻煩。今天約在琉璃亭池,不知又想暗示什麼,難道他也知道那個池子的傳說,要借著典故敲打她?<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