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這麼一梳理,所有難題都迎刃而解了。魯國夫人最首要的目標是把人送進宮,至於將來得不得寵,是賭一把的事兒,能成無本萬利,不能成,橫豎也不損失什麼。
接下來耐著性子等了五日,五日下來一點動靜都沒有,她就有些坐不住了,挑了個風和日麗的天氣,入安福殿拜見了太后。
太后彼時正看宮人翻曬坐臥的用具,幾個八重錦的繡墩成排擺在台階前,魯國夫人想入大殿還得繞行。
「姑母。」魯國夫人向上行禮,「好幾日沒來看您了,今日特地進來,向您請安。」
太后掖手一笑,「知道你忙,聽說你家裡辦了個酒坊,魯國夫人家的玉泉酒,在上都城中很是出名呢。」
魯國夫人「嗐」了聲,「本來是鬧著玩的,上都的酒太烈,喝不慣,這才自家想轍釀酒。沒想到送了幾壇出去,掙了個好名聲,要不是姑母滴酒不沾,我今日也打算帶些進來孝敬您呢。」
太后說不必了,「前幾日用暮食,我一時興起喝了半杯,夜裡渾身起了紅疹子,三日才徹底消退。這下子是不敢再沾染了,弄得那個模樣,萬一有人謁見,不好露面。」
魯國夫人說是,「索性不喝,也就不惦記了。」一面攙著太后入殿坐定,這才道,「姑母,我今日來,還有一件要緊事,要向姑母回稟。」
太后看了她一眼,「別又是給喬家的人討封,朝中官員的任命我管不了,也不能亂了規矩。」
魯國夫人說不是,「喬郎死了,替他侄兒討個官,已經很對得起喬家了,還能討個沒完嗎,我來是為陛下……」
太后聽她提起陛下,偏過頭道:「這幾日朝中有要事,我已經連著好幾日沒見到他了。你為他的事而來?他能有什麼事?」
魯國夫人正了正身子,小聲道:「私事。五日前我不是宴請陛下和原將軍,來我府里飲酒嗎,席間下帖子請了梨園的樂師隨席助興,不想樂師里正有辜家女郎……就是姑蘇城裡,辜祈年家的小娘子。當時陛下召她入席,我看著就不一般,後來陛下去換衣裳,和辜家女郎同處一室,少說也有一刻鐘工夫……姑母您說,這兩個人可是發生了什麼?陛下正值青春年華,美人在前,能無動於衷嗎?」
太后聽得連肩背都挺直了,「真的?召見了辜家的女兒?」
魯國夫人說千真萬確,「這種事,豈可拿來玩笑!姑母,倘或陛下臨幸了人家,就算以前提親鬧得不愉快,也得給人一個交代。若是宮裡不便處置,我來替陛下分憂也成,總不能讓好好的女孩兒落個無名無分,折辱了帝王家的顏面。再說若果真臨幸了,萬一懷上子嗣,那怎麼辦?」
說起子嗣,太后捂住了胸口,「天爺,關乎社稷!」
魯國夫人說可不是,「所以我等了好幾日,想看看陛下有何安排,誰料宮裡一點消息也沒有。我心裡著急,這才進來求見姑母,請姑母定奪。」
可是太后又有些遲疑了,「若當真侍了寢,陛下不會不聞不問的……」
「想是心裡不痛快,還為三年前的事惱火呢。」魯國夫人自然盡力替蘇月打圓場,「姑母,辜家拒婚,那也是辜祈年不識抬舉,和女郎無關。早前兩個人是沒見過面,要是見過,就憑咱們陛下的人品樣貌,辜家女郎必定滿口答應,哪還管什麼父母之命!」
太后對兒子還是很有信心的,頷首道那是定然,「不過陛下心裡是什麼打算,暫且也摸不清,我須得問過他,看看他預備怎麼安置那女郎,我才好替他把事辦圓滿。」
魯國夫人點頭不迭,「那姑母儘快打探,日子過起來快得很,別等身子有了反應再撈人,有損名聲。」
太后心裡有數,當晚就趕到了徽猷殿。只是新朝剛建立,皇帝有處理不盡的政務,這一等,等到將近亥時,才見他從外面回來。
他帶著滿身的疲憊,進門向太后行了個禮,「一時脫不開身,讓阿娘久等了。」
太后說不礙的,「朝政要緊,我今日也是閒著無聊,到處走走,忽然想起好幾日沒見你了,特地來瞧瞧你。」邊說邊含笑打量他,「珩兒,你身邊要是有個知冷熱的人伴著,阿娘也就不必事事操心了。」
同樣的邊鼓不知敲過了多少次,幾乎是一開口,皇帝就知道她的意思了。
宮人奉上茶,他親手接了放到太后面前,耐著性子道:「前幾年四處征戰,耽誤了年紀,阿娘擔心我的婚事,也在情理之中。但如今不一樣了,我的婚事是國家大事,得從長計議,暫且急不得。」
然而太后想抱孫子的心,誰也阻擋不了。不能說得太直白,可以欲揚先抑地表達,於是嘆息道:「是不急,挑選皇后要慎之又慎,但後宮嬪妃先收上幾個,不是易如反掌嘛。你年紀不小了,功建了,業也立了,要是子嗣有著落,那就更好了。你瞧三郎,胸無大志,他那王妃八月里就要生老四了,兒子多了不用愁,天塌下來,還有四個兒子頂著呢……」邊說邊招手,「你來,坐到阿娘身邊來,阿娘有幾句話要問你。」<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接下來耐著性子等了五日,五日下來一點動靜都沒有,她就有些坐不住了,挑了個風和日麗的天氣,入安福殿拜見了太后。
太后彼時正看宮人翻曬坐臥的用具,幾個八重錦的繡墩成排擺在台階前,魯國夫人想入大殿還得繞行。
「姑母。」魯國夫人向上行禮,「好幾日沒來看您了,今日特地進來,向您請安。」
太后掖手一笑,「知道你忙,聽說你家裡辦了個酒坊,魯國夫人家的玉泉酒,在上都城中很是出名呢。」
魯國夫人「嗐」了聲,「本來是鬧著玩的,上都的酒太烈,喝不慣,這才自家想轍釀酒。沒想到送了幾壇出去,掙了個好名聲,要不是姑母滴酒不沾,我今日也打算帶些進來孝敬您呢。」
太后說不必了,「前幾日用暮食,我一時興起喝了半杯,夜裡渾身起了紅疹子,三日才徹底消退。這下子是不敢再沾染了,弄得那個模樣,萬一有人謁見,不好露面。」
魯國夫人說是,「索性不喝,也就不惦記了。」一面攙著太后入殿坐定,這才道,「姑母,我今日來,還有一件要緊事,要向姑母回稟。」
太后看了她一眼,「別又是給喬家的人討封,朝中官員的任命我管不了,也不能亂了規矩。」
魯國夫人說不是,「喬郎死了,替他侄兒討個官,已經很對得起喬家了,還能討個沒完嗎,我來是為陛下……」
太后聽她提起陛下,偏過頭道:「這幾日朝中有要事,我已經連著好幾日沒見到他了。你為他的事而來?他能有什麼事?」
魯國夫人正了正身子,小聲道:「私事。五日前我不是宴請陛下和原將軍,來我府里飲酒嗎,席間下帖子請了梨園的樂師隨席助興,不想樂師里正有辜家女郎……就是姑蘇城裡,辜祈年家的小娘子。當時陛下召她入席,我看著就不一般,後來陛下去換衣裳,和辜家女郎同處一室,少說也有一刻鐘工夫……姑母您說,這兩個人可是發生了什麼?陛下正值青春年華,美人在前,能無動於衷嗎?」
太后聽得連肩背都挺直了,「真的?召見了辜家的女兒?」
魯國夫人說千真萬確,「這種事,豈可拿來玩笑!姑母,倘或陛下臨幸了人家,就算以前提親鬧得不愉快,也得給人一個交代。若是宮裡不便處置,我來替陛下分憂也成,總不能讓好好的女孩兒落個無名無分,折辱了帝王家的顏面。再說若果真臨幸了,萬一懷上子嗣,那怎麼辦?」
說起子嗣,太后捂住了胸口,「天爺,關乎社稷!」
魯國夫人說可不是,「所以我等了好幾日,想看看陛下有何安排,誰料宮裡一點消息也沒有。我心裡著急,這才進來求見姑母,請姑母定奪。」
可是太后又有些遲疑了,「若當真侍了寢,陛下不會不聞不問的……」
「想是心裡不痛快,還為三年前的事惱火呢。」魯國夫人自然盡力替蘇月打圓場,「姑母,辜家拒婚,那也是辜祈年不識抬舉,和女郎無關。早前兩個人是沒見過面,要是見過,就憑咱們陛下的人品樣貌,辜家女郎必定滿口答應,哪還管什麼父母之命!」
太后對兒子還是很有信心的,頷首道那是定然,「不過陛下心裡是什麼打算,暫且也摸不清,我須得問過他,看看他預備怎麼安置那女郎,我才好替他把事辦圓滿。」
魯國夫人點頭不迭,「那姑母儘快打探,日子過起來快得很,別等身子有了反應再撈人,有損名聲。」
太后心裡有數,當晚就趕到了徽猷殿。只是新朝剛建立,皇帝有處理不盡的政務,這一等,等到將近亥時,才見他從外面回來。
他帶著滿身的疲憊,進門向太后行了個禮,「一時脫不開身,讓阿娘久等了。」
太后說不礙的,「朝政要緊,我今日也是閒著無聊,到處走走,忽然想起好幾日沒見你了,特地來瞧瞧你。」邊說邊含笑打量他,「珩兒,你身邊要是有個知冷熱的人伴著,阿娘也就不必事事操心了。」
同樣的邊鼓不知敲過了多少次,幾乎是一開口,皇帝就知道她的意思了。
宮人奉上茶,他親手接了放到太后面前,耐著性子道:「前幾年四處征戰,耽誤了年紀,阿娘擔心我的婚事,也在情理之中。但如今不一樣了,我的婚事是國家大事,得從長計議,暫且急不得。」
然而太后想抱孫子的心,誰也阻擋不了。不能說得太直白,可以欲揚先抑地表達,於是嘆息道:「是不急,挑選皇后要慎之又慎,但後宮嬪妃先收上幾個,不是易如反掌嘛。你年紀不小了,功建了,業也立了,要是子嗣有著落,那就更好了。你瞧三郎,胸無大志,他那王妃八月里就要生老四了,兒子多了不用愁,天塌下來,還有四個兒子頂著呢……」邊說邊招手,「你來,坐到阿娘身邊來,阿娘有幾句話要問你。」<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