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白溪石見她笨嘴拙舌,反倒笑了,「也是,清者自清,小娘子說的很是。」
蘇月復又向他行了個禮,「卑下還有排演,先行告退了。」
白溪石點了點頭,看她抱著琵琶,快步走開了。
關於去公主私宅這個差事,蘇月還是十分期待的。漢陽長公主並不是皇帝胞姐,應當是關係較為親近的堂姐,立國之後分封族親,這位堂姐便也得了長公主的封號。
長公主是外嫁女,聽說嫁到了餘杭,離姑蘇遠,想必不知道辜家拒婚那件事。因此蘇月很是安心,只等走出宮門,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十四日一早,來接人的車馬就停在了德猷門外,蘇月隨眾人魚貫登上馬車,一路向南進發。大約穿過了三條街市,馬車停在一個面朝直道的大宅子前,看這宅子很氣派,足占了半個裡坊,門前老大兩對石獅子,齜牙咧嘴,嘴裡銜著紅綢紮成的花。
府里的司馬出來迎接,對領隊的太樂丞道:「後堂辟出了樂室,請隨我來吧。」
長公主府上對應邀的樂工很客氣,各色茶點招待著,但上場之前大家仍是不敢隨意吃喝的,至多是烤烤火,喝上半杯茶。
因為來得早,賓客還沒到,大家閒坐的時候,司馬打起了門帘,引身後的人進來。
進門的女子約摸三十來歲光景,生得很端莊,打扮也不甚華貴,通過司馬之口得知,她就是漢陽長公主。
長公主的脾氣很溫和,含笑道:「今日有勞各位了,到我府上奏樂。還請盡力而為,事後必定有賞。」
眾人俯首應是,心下不免嘀咕,這位長公主一點沒有皇親國戚的派頭,新官上任毫不浮躁,真是難能可貴。
然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還在後頭,長公主從樂室出去不多久,就聽見對面廊子上傳來不高不低的說話聲,語氣很不好,隱約說什麼「今日宴客,也不拾掇拾掇。怎麼,要讓賓客們看看,你在婆家受了欺辱」云云。
大家按捺不住好奇心,悄悄推窗朝外看,見長公主正低頭聆訓,對面站著個穿綾羅的老婦人,一臉嫌惡的模樣。看來平時就是這樣管教兒媳的,即便兒媳成了大梁的長公主,也照舊積重難返。
第15章
大家面面相覷,忙關上了窗戶。
然而那老婦人中氣很足,嗓門響亮,說話的內容也還是傳進樂室里來。起先是不滿族中遠房的親戚沒有下帖子,後又對長公主不加掩飾地挑剔,「囑咐你的事,一樣也辦不好……不過你水漲船高,我也說不得你了。以前在餘杭,你可不是這副模樣,做人不能忘本……」
說得屋裡坐著的眾人直伸舌,人家如今貴為長公主,都要受她這頓喧排,要是換作以前,恐怕日子更難熬吧!
「這裡不是長公主府邸嗎?」有人小聲嘀咕,「婆母反客為主,犯不犯律法?」
也許在駙馬母親的眼裡,長公主是嫁到她們家的,既進了他家的門,不論榮譽還是賞賜所得的房產田地,都應當歸夫家所有。所以住進了這長公主府,全然沒有寄人籬下的不便,長公主再怎麼了不起,也還是他家的兒媳。
一位早前曾經到慶國公府上出演的宮人,道出了其中原委,「據說長公主成婚十年沒有生育,因此駙馬的母親才百般挑剔,每每給小鞋穿。」
大家不以為意,「不能生育又怎麼樣,闔家的榮華富貴全仗著長公主,還如以前一樣欺負人,恐怕不合適了吧!」
「民間不知輕重的老婦,不都是這樣麼。婆母挑剔兒媳是天經地義,管你身份何等尊貴。」
有人撇嘴,「怕也只有這位,生得這樣張狂。」
太樂丞聽到這時才遲遲出言阻止,「行了,怎麼議論起主家長短來了。不許再說了,都住嘴。」
樂室內一時安靜下來,大家閒來無事,撥弦調校音色,長長短短的樂聲,把外面的動靜掩蓋住了。
今日長公主府上的宴飲有兩場,中晌簡單些,來的都是族中的親眷,用小調和歌舞助個興就行了。到了晚宴是重頭,到時候得用雅樂,場面宏大掙足臉面,才彰顯皇親國戚的威風和特權。
因為有了先前的小故事,大家登場的時候尤其關注那位皇婆母。這老太太是個好面子,講排場的人,想必在餘杭是尋常人家,一朝翻身,揚眉吐氣,那份迫不及待要向眾人展示的心,簡直溢於言表。
然而這麼愛顯擺,卻忘了飲水思源,長公主坐在她的下首,尊卑全都亂了。她高談闊論時,每每引來鄙夷的目光,她自動轉化,理解成了別人對她的艷羨。
「我這兒媳,還是孝敬我的。我說剛到上都,家裡亂糟糟的,就不辦壽宴了吧,可她偏不答應,自作主張給大家下了帖子,勞動親友們大節下趕來,實在叫我不好意思得很啊。」
權家赴宴的都沒說話,極力捧場的是駙馬葛家的族親。
原本新帝即位,和他們八竿子打不著,但就是仗著長公主這層關係,硬生生全擠進了上都。
葛家人要巴結皇婆母,自然順著她的心意說,「您老就是好福氣,三郎孝順,長公主殿下又愛戴。如今恰逢大壽,為您慶生是兒女的孝道,快些領情就是了,推辭什麼,是怕短了錢場,還是怕短了人場?」
皇婆母果然很受用,「也是,平常持家辛苦,難得享樂一回,不犯王法。」
這時小調起,宮人揚扇唱起來:「尊家生辰好風煙,柳暖花春二月天,去歲親前捧壽杯,今日萬里獻誥授。」<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蘇月復又向他行了個禮,「卑下還有排演,先行告退了。」
白溪石點了點頭,看她抱著琵琶,快步走開了。
關於去公主私宅這個差事,蘇月還是十分期待的。漢陽長公主並不是皇帝胞姐,應當是關係較為親近的堂姐,立國之後分封族親,這位堂姐便也得了長公主的封號。
長公主是外嫁女,聽說嫁到了餘杭,離姑蘇遠,想必不知道辜家拒婚那件事。因此蘇月很是安心,只等走出宮門,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十四日一早,來接人的車馬就停在了德猷門外,蘇月隨眾人魚貫登上馬車,一路向南進發。大約穿過了三條街市,馬車停在一個面朝直道的大宅子前,看這宅子很氣派,足占了半個裡坊,門前老大兩對石獅子,齜牙咧嘴,嘴裡銜著紅綢紮成的花。
府里的司馬出來迎接,對領隊的太樂丞道:「後堂辟出了樂室,請隨我來吧。」
長公主府上對應邀的樂工很客氣,各色茶點招待著,但上場之前大家仍是不敢隨意吃喝的,至多是烤烤火,喝上半杯茶。
因為來得早,賓客還沒到,大家閒坐的時候,司馬打起了門帘,引身後的人進來。
進門的女子約摸三十來歲光景,生得很端莊,打扮也不甚華貴,通過司馬之口得知,她就是漢陽長公主。
長公主的脾氣很溫和,含笑道:「今日有勞各位了,到我府上奏樂。還請盡力而為,事後必定有賞。」
眾人俯首應是,心下不免嘀咕,這位長公主一點沒有皇親國戚的派頭,新官上任毫不浮躁,真是難能可貴。
然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還在後頭,長公主從樂室出去不多久,就聽見對面廊子上傳來不高不低的說話聲,語氣很不好,隱約說什麼「今日宴客,也不拾掇拾掇。怎麼,要讓賓客們看看,你在婆家受了欺辱」云云。
大家按捺不住好奇心,悄悄推窗朝外看,見長公主正低頭聆訓,對面站著個穿綾羅的老婦人,一臉嫌惡的模樣。看來平時就是這樣管教兒媳的,即便兒媳成了大梁的長公主,也照舊積重難返。
第15章
大家面面相覷,忙關上了窗戶。
然而那老婦人中氣很足,嗓門響亮,說話的內容也還是傳進樂室里來。起先是不滿族中遠房的親戚沒有下帖子,後又對長公主不加掩飾地挑剔,「囑咐你的事,一樣也辦不好……不過你水漲船高,我也說不得你了。以前在餘杭,你可不是這副模樣,做人不能忘本……」
說得屋裡坐著的眾人直伸舌,人家如今貴為長公主,都要受她這頓喧排,要是換作以前,恐怕日子更難熬吧!
「這裡不是長公主府邸嗎?」有人小聲嘀咕,「婆母反客為主,犯不犯律法?」
也許在駙馬母親的眼裡,長公主是嫁到她們家的,既進了他家的門,不論榮譽還是賞賜所得的房產田地,都應當歸夫家所有。所以住進了這長公主府,全然沒有寄人籬下的不便,長公主再怎麼了不起,也還是他家的兒媳。
一位早前曾經到慶國公府上出演的宮人,道出了其中原委,「據說長公主成婚十年沒有生育,因此駙馬的母親才百般挑剔,每每給小鞋穿。」
大家不以為意,「不能生育又怎麼樣,闔家的榮華富貴全仗著長公主,還如以前一樣欺負人,恐怕不合適了吧!」
「民間不知輕重的老婦,不都是這樣麼。婆母挑剔兒媳是天經地義,管你身份何等尊貴。」
有人撇嘴,「怕也只有這位,生得這樣張狂。」
太樂丞聽到這時才遲遲出言阻止,「行了,怎麼議論起主家長短來了。不許再說了,都住嘴。」
樂室內一時安靜下來,大家閒來無事,撥弦調校音色,長長短短的樂聲,把外面的動靜掩蓋住了。
今日長公主府上的宴飲有兩場,中晌簡單些,來的都是族中的親眷,用小調和歌舞助個興就行了。到了晚宴是重頭,到時候得用雅樂,場面宏大掙足臉面,才彰顯皇親國戚的威風和特權。
因為有了先前的小故事,大家登場的時候尤其關注那位皇婆母。這老太太是個好面子,講排場的人,想必在餘杭是尋常人家,一朝翻身,揚眉吐氣,那份迫不及待要向眾人展示的心,簡直溢於言表。
然而這麼愛顯擺,卻忘了飲水思源,長公主坐在她的下首,尊卑全都亂了。她高談闊論時,每每引來鄙夷的目光,她自動轉化,理解成了別人對她的艷羨。
「我這兒媳,還是孝敬我的。我說剛到上都,家裡亂糟糟的,就不辦壽宴了吧,可她偏不答應,自作主張給大家下了帖子,勞動親友們大節下趕來,實在叫我不好意思得很啊。」
權家赴宴的都沒說話,極力捧場的是駙馬葛家的族親。
原本新帝即位,和他們八竿子打不著,但就是仗著長公主這層關係,硬生生全擠進了上都。
葛家人要巴結皇婆母,自然順著她的心意說,「您老就是好福氣,三郎孝順,長公主殿下又愛戴。如今恰逢大壽,為您慶生是兒女的孝道,快些領情就是了,推辭什麼,是怕短了錢場,還是怕短了人場?」
皇婆母果然很受用,「也是,平常持家辛苦,難得享樂一回,不犯王法。」
這時小調起,宮人揚扇唱起來:「尊家生辰好風煙,柳暖花春二月天,去歲親前捧壽杯,今日萬里獻誥授。」<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