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暗衛見容雲鶴在聽完自己的話後,竟是半晌也不曾開口,僅是緊皺眉頭立於院落中,心底不知在想些什麼。

  只是,端看容雲鶴神色肅穆帶著嚴謹之色,便知他此時定是在考量極為重要的事情。

  暗衛也不催促容雲鶴立即下定決心,只是安靜地守在他的身旁,以防有人行刺。畢竟,蘇啟與廣威將軍在通州破城時便失去了蹤影,如今他們在明,蘇啟等人在暗,自然是要萬分小心。

  「你身上,可有攜帶西楚地圖。」容雲鶴沉思半晌,終於緩緩開口,心思沉重讓他出口的話音也帶著一抹凝重,如這清晨的霧珠般透著沁心的涼意。

  「有。公子是想熟悉西楚地形再定奪行程?」那暗衛極其靈敏,容雲鶴的話剛說出口,他便已了解了容雲鶴的心思。

  聞言,容雲鶴抬眼看了他一眼,心中卻不得不佩服楚飛揚手下之人皆是可堪大用之人。

  慎重地點了點頭,容雲鶴與那暗衛一同踏進屋子。只見那暗衛極其快速地從衣袖中掏出一張羊皮地圖攤在八仙桌上,兩人同時低頭看向地圖上的山脈城池。

  與此同時,那暗衛亦耐心地對容雲鶴講述已經被海王攻下的城池,將官道山路水路等一應詳盡地分析了一遍。

  「容公子請看,海王如今攻占了通州、鄭州、義城等東南西北四座城池,連帶著這四座城池周邊的城池也被攻下無數,這已經形成了一個包圍圈。」說著,暗衛有力的手指以那四座城池為頂點,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四方形,繼而繼續說道:「海王控制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交通要道,不管是圈內還是圈外,皆可掌握主動權,也因此可在官道上阻攔王爺援軍的到來以及糧草的供給。」

  「若是走小道呢?」聽著暗衛詳細的解釋分析,容雲鶴眉頭微皺,目光已是轉向用藍線標明的羊腸小道或者山間小路上。只是不等那暗衛開口,容雲鶴的眼底便已浮現出一抹不滿與否定。

  暗衛瞧出容雲鶴神色間的轉變,面色也緊跟著嚴肅了起來,繼而開口,「小道自是可以走,可一來這些小道均是沒有修葺的,路面窄地面凹凸不平不說,相較於官道卻已是繞出了極大的圈子,這對於行軍打仗時間便是一切而言,這一般是不會被將領們所採用的。二來,想來海王定也是已經想到了這一層,只怕這些小道上,定也是埋伏重重,糧草援軍能不能到達目的地,恐怕要二說了。」

  一通分析下來,容雲鶴抬眸看向那暗衛,心底微微詫異,臉上卻平靜淡然道:「你倒是成你家王爺的說客了。」

  暗衛自是明白容雲鶴話里話外的意思,但他心中卻也知容雲鶴並無惡意,臉上的神色依舊肅穆凜然,視線始終放在地圖上,淡淡地開口,「容公子心中也知,辰王心中最計較的一為皇位、二為咱們王妃。如今辰王逼宮,京城內盡數是辰王的城防軍,最不安全的地方,便是楚相府。王爺離京前,曾將所有暗衛集中起來保護王妃,可王妃心中卻放不下輔國公府、雲相府與容府,生生將暗衛分了幾撥去保護這三個府邸……」

  「你說什麼?」聞言,容雲鶴心神巨驚,從未想過雲千夢在此時還能想著容府,心底不禁划過一絲暖流,卻又有些氣她不懂保護自己。畢竟,與容府相比,雲千夢的處境更加艱難,辰王斷是不可能放過這樣一個大好的機會的。

  只見容雲鶴的臉色漸漸被抽白,素來充滿寡淡目光的眼底也急速地聚集焦急之色,驟然低下頭來,雙目帶著急迫地細細查看著桌上的地圖,修長白皙的手指在自己此時所處的方位輕敲著,遂又滑向周邊的城池,沉穩的氣勢之下隱藏的是不易察覺的睿智與精明的心思。

  只瞅著容雲鶴的手指在幾個並不顯眼相對安全的城池上多點了幾下,隨即抬起頭來看向暗衛,這才重新開口,「王爺身邊有你這樣的人,當真讓容某欽羨不已。方才你話中的意思,我已明白,雖說辰王逼走了皇上,可在天下百姓與百官心中,此時這西楚的皇帝依舊是玉乾帝。百官依舊是聽命於玉乾帝。蘇啟又因聖旨而遠離京城逃過一劫,又與忠於皇上的廣威將軍在一塊,想必定會趁機為難王爺。若是他這個漕運使趁機拖延糧草運輸的時間,即便王爺有通天的本領,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屆時定是連累了整個楚王軍吃敗仗。我容家別的沒有,銀子糧食倒是足矣充足。且西楚各地均有我容家的錢莊與米鋪,想要周轉大軍的軍糧,倒是可以先用容家的,不但放心且能夠節省時間。」

  暗衛不想容雲鶴竟是這般爽快,立即朝著容雲鶴抱拳,朗聲道:「多謝容公子鼎力相助。今日一事,是卑職多嘴了,還望容公子莫要見怪。」

  容雲鶴卻是舉起一手制止暗衛自責的話語,帶著一絲悵然道:「並非是因為你方才的話才讓我下定此決心的。容家自很久以前,便已與王妃、與楚王聯繫在一起。這樣的時刻,若咱們不團結一致拼得一個前程,只怕將來大家都不會有好下場。你且告訴王爺,我暫時哪也不去,江南調糧一時便交給我吧。順便替我通知肆兒,讓他儘快趕去北方,督促梅、左二人。」

  話並未說明,只點到為止,但容雲鶴卻相信暗衛能夠聽明白。

  暗衛心頭一緊,遂對容雲鶴點了下頭,便轉身步出正屋……

  皇宮中。

  兩軍交戰,兵戎相見,硝煙四起,殿堂樓閣內外儘是屍體,金碧輝煌的皇宮已是血流成河,四處是宮女太監逃竄的身影,尖叫大喊求饒聲不絕於耳,人間慘象盡數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激戰過後,辰王軍殲滅禁衛軍兩萬六千多人,己方損傷不到八千人,實力懸殊讓人咋舌。只怕無人能知,平日裡只會嚴守城門的城防軍,竟隱藏著這樣的實力。

  「王爺,除去禁衛軍副統領夏吉被我們生擒,其餘人等盡數被殲滅。」寧鋒手持長劍走到辰王的身邊,稟報著戰況。

  而一旁早有侍衛押著夏吉走上前,兩名侍衛死壓住夏吉的肩頭,想讓夏吉對辰王行跪拜大禮。

  不想夏吉骨頭極硬,不但直射向辰王的眼中帶著冷漠與譏諷,雙腿更是站立地筆直,任由兩名侍衛怎樣按壓他,卻始終不肯屈膝跪下。

  「好一個硬骨頭,到了這個時候,竟還不肯屈服本王。」辰王一身盔甲上早已沾染了無數的鮮血,殺紅了眼的他即便此時已經盡數掌握了皇宮,眼底的殺氣與身上的戾氣依舊濃烈縈繞在眼底周身,望之讓人心生膽顫,不敢再直視這樣一名猶如從地獄中走出的勾魂者。

  可偏偏夏吉卻也是殺紅了眼,加之江沐辰殺了他全家,使得夏吉心中對江沐辰恨之入骨,自然是不懼辰王的威壓,雙目瞪大地射向江沐辰,恨不得將辰王扒皮抽筋。

  見辰王到了此刻竟還奢望自己跪拜於他,夏吉頓時仰天大笑三聲,隨即冷寒下一張沾滿血跡的臉,朝著辰王怒道:「亂臣賊子,竟還望向本將跪拜於你,你自己想當叛賊,卻少把本將拖下水!你於皇上不忠、於百姓尚無半點憐憫之心,將本將一家趕盡殺絕,還妄想本將下跪求饒,辰王,你死了這份心吧!本將誓死也不會跪你這等卑鄙無恥的小人!本將不屑於你說話,呸!」

  一通淋漓盡致的謾罵,頓時讓夏吉舒緩了心中的積怨,臉上浮現大快人心的表情。

  但寧峰等人聽完夏吉的話後,手心均是不由得冒出冷汗,一道道冷光射向面前勢單力薄的夏吉,想以此壓制住夏吉的張狂。

  卻不想,夏吉如今孤家寡人一個,自是什麼都不怕,照單全收四周射過來的兇狠目光,逕自笑得囂張灑脫。

  寧峰立即閃身來到夏吉的身後,右腳猛地朝著夏吉筆挺的腿彎處踢去……

  『咚……』眾人只聽見一聲極其清脆的觸地之聲,夏吉竟已是單膝跪在了辰王的面前。

  見辰王等人欺人太甚,夏吉忍著膝蓋上的劇痛扭頭瞪了寧峰一眼,隨即轉頭怒視辰王,即便是跪著,可他的身上卻依舊是不卑不亢的氣勢,只見夏吉仰高頭顱張口便罵道:「爾等想逼本將就範,即便本將跪了你又如何?本將心中不服,本將絕不會認你這叛王為君主!辰王,你死了這份心吧!你我之間不共戴天!」

  江沐辰卻是不言不語任由夏吉罵個夠,只見他立於金鑾殿外,目光遠視前方,看著自己的將士們還在浴血奮戰之中,江沐辰猛地收回視線轉向一臉不屈不服的夏吉,帶著一身冰寒氣息地上前一步,寒聲道:「你倒是忠心於玉乾帝,放心,本王會讓你死得其所的!」

  「哼,有本事現在就殺了本將!」夏吉早已看透生死,豈會怕了辰王話語中的生生死死、砍砍殺殺?

  「現在就殺了你?哼,本王會讓你死得有價值!待本王整頓好這皇宮,本王會親自操刀將你的人頭砍落祭旗!」一聲冷哼,辰王便揮手讓侍衛將夏吉拖了下去。

  而辰王卻是轉身,抬眸看著面前莊嚴肅穆的金殿,一步一步踏上台階,踩著染血的紅毯走向金殿。

  紅毯的兩旁早已站立著與辰王出生入死的將領們,眾人恭迎辰王一步步走進金殿,一步步迎向那至高無上的九龍寶座。

  辰王每踏出一步,靴子底部便會沁出絲絲鮮血來,而他面色冷肅帶著還未褪去的殺氣,混合著與生俱來的貴氣,在眾人的注目中踏進金殿,那雙鷹隼般的冷眸瞬間射向十丈之外的九龍寶座。

  為了這一天,他走了整整二十四年,其中的艱辛無人能知。

  為了這一把九龍寶座,他付出了太多,甚至是錯失了雲千夢這樣絕無僅有的女子。

  只不過,只要他坐上那把九龍寶座,這西楚的天下便盡數掌握在他的手中,即便雲千夢逃到天涯海角,他也不會再放開她。即便他與雲千夢之間隔著一個楚飛揚,他也會先將楚飛揚挫骨揚灰,將雲千夢搶回來。

  思及此,冷凝地眼眸中划過一抹堅定,江沐辰走向玉階的腳步緩緩加快,眨眼間便已立在龍案前。

  只見他目光沉靜地盯著下面浴血奮戰的將士們,漸漸地舉起了手中的長劍……

  「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寧鋒第一個跪倒在辰王的面前,高呼聖上之名。

  「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其餘人見辰王身邊第一侍衛已經開口,立即緊跟著寧鋒下跪行跪拜大禮,高呼之聲直衝雲霄。

  「傳朕的命,昭告天下,先帝玉乾帝不幸染病暴斃,將皇位傳於辰王,從今日開始,改元德夕!」冰冷的聲音自江沐辰的口中吐出,而他眉宇間的堅定更如千年玄冰無法融化。

  可聽到『德夕』二字的寧鋒,表情卻是一怔,眉頭不著痕跡地皺了一下,一顆心頓時咯噔一下。

  楚王妃閨名雲千夢,『夢』字乃一個『夕』加兩個『木』。而『德』與『得』同音。皇上竟是定年號為『德夕』,這是不是說明王爺打算對楚王妃動手?

  因為江沐辰所說的年號,寧鋒背後竟沁出一層冷汗,皇上若是奪人之妻,只怕將來會受盡世人的詬病,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臣叩首,拜見德夕帝。

  「稟。」只是,原本在宮內搜查玉乾帝等人下落的侍衛匆匆跑進大殿,雙膝跪下稟報,「皇上,卑職們已將皇宮搜查了一遍,卻沒有發現先帝、太后皇后等人的行蹤。此時已將先帝的其餘妃嬪聚集在鳳翔宮中,等候皇上發落。」

  「哼,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廟,他以為逃離了皇宮,朕就拿他沒有辦法了?傳朕的旨意,遇到玉乾帝、太后皇后三人,格殺勿論。」冷哼一聲,江沐辰已發出第二道聖旨。

  「皇上,其餘的大臣呢?咱們此次殲滅的禁衛軍不足半數,想必其餘的禁衛軍定是隨著先帝逃了出去。」消失的可不僅僅只有那三人,還有朝中不少重臣,這些人在朝野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

  一如端王,他雖鮮少參與政派之爭,對於朝政之事也沒有多大的野心,但此人卻深受百姓的愛戴。

  一如文家的文攜,文家名滿天下,西楚儒生大多是出自文家,若是文家在外散播留言,於皇上地位的鞏固卻是極大的不利。

  皇上此番倉促登基,天下儒生定會有所懷疑,到時候文章橋段流出,定會有損龍威。

  但若是有端王等人的共同作證,相信這樣的流言定會被很快地壓制下去,皇上的龍椅才能坐得順暢。

  更何況,那五萬人的禁衛軍竟在一夜之間隨著帝後消失無蹤,這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著實讓人放不下心來。

  江沐辰顯然也已想到了這一層,只見他斂目沉吟半晌,冷聲道:「其餘人等只得生擒,待朕見過他們後再下定論。先帝的妃嬪以及身邊伺候的宮女,盡數賜一碗紅花湯,全部打入冷宮,有不服者就地正法。至于禁衛軍定是會貼身保護玉乾帝等人,若是被我軍遇到,格殺勿論,不可放過一個!」

  「吾皇英明、吾皇萬歲。」眾人再次高呼。

  「皇上,京城的百姓應如何處置?如今楚王是二十五萬人馬和海沉溪的幾萬人馬依舊駐紮在城外,以一敵二對咱們而言實在是不利。」寧鋒始終擔憂城外的那幾十萬大軍會把矛頭轉向京城。

  儘管王爺手中如今握有一百二十萬大軍,可這些兵力卻是分布在西楚的東南西北,短時間內想要聚集起來,實則是極其困難的事情。

  江沐辰平靜地聽著寧鋒的分析,任由下面的武將們各抒己見,心頭則已有了一個腹案。

  「皇上,這城門是絕對不能打開的。微臣早已統計過京城內的存糧,足夠京城百姓生活一年有餘。」此時,曲炎滿面笑容地走上前,稟報著自己手上所掌握的數據。

  聞言,江沐辰冷淡地點了點頭,卻又下命道:「軍糧物資是重中之重,切記不可出任何的紕漏。海全楚飛揚均是極其狡猾之人,在戰場上亦是無所不用其極,想要擊敗他們,首先便是防備他們有所行動。」

  「微臣明白,請皇上放心。」曲炎彎腰立於大殿上,踩著腳下的泊泊鮮血,心中卻是萬分得意。

  「如今京城百姓盡數掌握在我們手中,楚飛揚斷不可能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攻城。寧鋒,傳令下去,所有世家大族、官家王府,均派人緊盯,嚴禁任何人出入自家府邸,違令者斬。同時帶著勸進書前去,若他們不肯簽名,就將全族老小盡數關入大牢,直到他們簽名為止。」江沐辰當機立斷下命。

  遂見江沐辰坐到龍椅上,抽出一張空白的聖旨,執起龍案上的毛筆,在聖旨上揮灑筆墨,最後從龍案上拿出玉璽,在聖旨的左下角蓋上了大印。

  江沐辰將墨跡還未乾透的聖旨交給寧鋒,繼而起身郎朗開口,「此番詔書,一則向天下百姓交代玉乾帝已暴斃而亡,由辰王繼位。二則,楚王海王叛變,成為西楚叛賊,朕將攜西楚百姓擒賊擒王。望各位愛卿與朕同心協力,共同保衛西楚天下。」

  「吾皇英明,臣等願陪同皇上死戰到底。」事實到底如何,已不是殿上眾人所能關心的問題。他們的心中腦海中早已是幻想出自己即將到來的青雲直上,高官厚祿、美女環伺,已讓他們心中的欲望無限放大膨脹,迫不及待地向江沐辰表明忠心,以為自己謀一個好前程。

  寧鋒手捧江沐辰所書寫的聖旨,定睛一看,心中不禁詫異,不知從何時起,王爺竟能把玉乾帝的筆跡模仿地如出一轍惟妙惟肖,即便是再有經驗的學士,只怕也辨別不出這字跡的真偽。難怪王爺一踏進大殿便直衝龍椅而去,原來王爺早已做好了準備。

  如此一想,寧鋒不由得心潮澎湃,有了這道以假亂真的聖旨,所有的局勢將會逆轉,楚王海王將成為逆賊遭到天下百姓的唾罵,而王爺,哦,不對,是皇上則能夠名正言順的登基。

  與此同時,又能夠輕而易舉地解決掉玉乾帝,即便將來對方起兵聲討,只怕也無人能信。

  「現如今,叛王楚飛揚與海全始終對京城皇宮虎視眈眈,還不是咱們慶功的時候,各位愛卿切勿因為現下的勝利而忘形。希望各位愛卿始終記得咱們君臣曾經走過的艱苦歲月,待朕的江山穩定、四海昇平之時,朕定會重重獎賞各位愛卿。」江沐辰此言,既是安撫人心,亦是提醒大殿內的眾人。此時京城的門外還有兩頭猛虎緊盯著,切切不可因為眼前的勝仗而得意忘形,否則莫說將來封王拜相,只怕連性命也會不保。

  「臣等謹記皇上訓斥。」方才還為勝利沾沾自喜的眾人,因為辰王的話紛紛變了臉色,心中的姿態瞬間擺正,異口同聲地高呼。

  「皇宮中密道極多,寧鋒,你親自領著人一條條給朕檢查一遍。那些其餘人則隨朕出宮。」卻不想,江沐辰既然自行登基稱帝,為何捨棄華麗的皇宮,卻急著出宮呢。

  唯有跟隨江沐辰多年的寧鋒明白,現在皇宮雖然掌握在了他們的手中,但始終沒有找到玉乾帝等人逃生的那條密道,以防萬一,皇上是不會在皇宮久留的。更何況,宮外的情形也不見樂觀,楚王妃被關在城內,楚王定會有所行動,皇上自然要防範於未然。

  只是,想到皇上見到楚王妃時便會失去往日的冷靜自若,寧峰心頭卻又浮上一層深重的擔憂。

  抬頭看向已經走下玉階對群臣交代事情的德夕帝,寧峰只能恭送著江沐辰離開,自己則領著侍衛前往後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