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地母......」
丫頭低頭看腳下繚繞的,很淺淡的一層霧氣,茫然了。
那地母得有多忙啊?管所有人的錢?
遠處碼頭大船發出嗚嗚的鳴笛聲,一隊人馬腳步匆匆地與丫頭擦肩而過,有男有女,服制整齊,上頭繡著波浪般的紋路。
「他們是什麼?是官府的人嗎?」
「是地母的航隊。」那人回答:「又要出海了。」
又是地母。
丫頭猶豫片刻,道:「恕我冒昧,這裡是皇帝大,還是地母大?」
使者噗嗤一聲笑出來:「大昭原先是有皇帝的,最後一名皇帝——喔,她就在那裡,賣香料的那個便是。店名叫『朕』。後來皇帝認為這個位子實在是沒意思,還要被大臣隔三岔五地上書罵,便退了位。然而雖說她皇帝做得差強人意,但配香卻是一絕,敢稱第二,無人能稱第一。因此買主絡繹不絕。」
???
皇帝賣香料?
丫頭目瞪口呆,猛地扭頭去看。
使者所示意的方向果然有個女人,支著一個小桌椅給人配香。
買主質疑她配的量,她便勃然大怒:「你質疑朕的香方不成!去去去,便不賣你!」
買主也勃然大怒,說著「當過皇帝了不起,現在就跟地母檢舉你態度惡劣」云云,要與她辨個高下。
丫頭:?
她揉了揉眼睛,以為自己在做夢。
「大昭...沒有皇帝了麼?」
使者平和地說:「想當可以噹噹看啊。然而,大昭既沒有奴隸,做了皇帝也不能唯我獨尊,就算做了又有什麼好?只剩下處理不完的政務。」
那個賣香料的女人和買主辯著辯著忽然一頓,做了一個閉嘴的手勢,隨後沉默下來像是在傾聽什麼。
片刻後她傲然地一掀衣袍:「朕與你沒什麼好說的,這便進宮同地母商議北地的泄洪事宜了。去去去!」
馬蹄聲由遠而近,馬夫在香料店前停下,女人便登上馬車,沒有一句多餘的話。
這裡是緊靠碼頭的小鎮,自然離京城非常遠了。然而使者說這裡修有海宮,供偏遠的官員齊聚商論事宜,問丫頭想不想去一見。
丫頭自然蠢蠢欲動。
去了又見到那個做過皇帝的女人與其他官員大吵——說來這裡的官員大概是來的匆匆忙忙,竟然有人沒穿官服,有人一身下地的農夫打扮,有人腰間還掛著刮魚鱗的刀。
彼此一邊爭論一邊匆匆忙忙套上官服,完成了從在地里干農活到成為朝廷命官的轉變。
「這筆稅款若填不上,就叫北地的那些人自掏腰包吧!我們一年光是造船就花費了多少銀兩,別說還有出海的開銷——」
「難道這筆開銷不能以商貿的收益來彌補麼?莫要哭窮!」
「你們北邊打仗就沒有進項?早就富得流油,還要為了這樣一筆錢同我們牽扯不休!」
丫頭心想這是我能聽的麼?在場爭吵的一邊是南邊的官員,一邊是北邊的官員,可是北地的官員為什麼會來到這裡,長得南方人的面孔,操著北方的口音?!
雙方哭窮哭得停不下來,都說自己沒錢。
南方說北方打仗不知已經搜颳了多少金銀珠寶,如今只不過要再挖一個橫貫南北的大河道,就不願意多出錢,這也未免太守財奴。
北方說打仗開銷流水似的花銀子,賺得多也花的多怎麼了?有本事你問陳將軍要錢去啊!你叫他別打了啊!你們不還有一個柳家軍麼?再者你們那個造船的帳目想必也有些問題!
南方又說造船的帳目是由李盡意李大人過目的,你要質疑李大人不成?
北方說李大人成日在山林里久不露面,誰知道是在管事還是玩樂。
那個當過皇帝的女人冷笑:「你們說的兩個大人沒一個好東西,全是一門心思討好地母的.....要查就兩邊的帳目都查好了!」
還有一個操著中原口音的,聲嘶力竭:「河道不准淹俺們的田!」
丫頭聽明白了。
為解決北方時旱時澇的問題,地母決議再挖一條河道,然而因為工程量過大,各地因為款項和路線產生了爭議。
各路官員在地母的連接下齊聚一堂,吵得雞飛狗跳。
「說著北方口音的官員,竟然遠赴千里來此麼?」
「不,那就是當地人。」
「咦?」
「只是那官員現在連到了當地人身上。」
使者笑著指了指自己的腦袋:「大昭人的這裡,是連接在一起的。」
「在大昭,所有人誕生的那一刻,便被地母所接納,被與國人連接。大昭有統一的育兒堂與學堂,所有人都會在這兩個地方度過孩童與年少時期,成人後便自擇出路,或是繼承家學,或是另覓出路。若是想要做官,便可在立業後考一個職位,多領一份薪水。」
「然而做了官是不會有人前後奉承著叫老爺的。」使者說:「有人做官為抱負,有人做官為多掙薪水。官做的不好,一旦被檢舉到地母那裡,便要受處罰。即便能做到瞞天過海,騙得了世人,也騙不了地母。」
使者指一指頭頂:「地母在看著我們呢。祂無處不在。」
丫頭打了個激靈:「她也看到我了嗎?」
「是啊。」使者忽然變了一個語氣:「早在你們上岸的第一日,我們便已經相見。」
在小丫頭驚愕的眼神中,使者彎下腰來,露出了一個陌生而溫和的笑容:「如何?大昭,讓你們滿意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丫頭低頭看腳下繚繞的,很淺淡的一層霧氣,茫然了。
那地母得有多忙啊?管所有人的錢?
遠處碼頭大船發出嗚嗚的鳴笛聲,一隊人馬腳步匆匆地與丫頭擦肩而過,有男有女,服制整齊,上頭繡著波浪般的紋路。
「他們是什麼?是官府的人嗎?」
「是地母的航隊。」那人回答:「又要出海了。」
又是地母。
丫頭猶豫片刻,道:「恕我冒昧,這裡是皇帝大,還是地母大?」
使者噗嗤一聲笑出來:「大昭原先是有皇帝的,最後一名皇帝——喔,她就在那裡,賣香料的那個便是。店名叫『朕』。後來皇帝認為這個位子實在是沒意思,還要被大臣隔三岔五地上書罵,便退了位。然而雖說她皇帝做得差強人意,但配香卻是一絕,敢稱第二,無人能稱第一。因此買主絡繹不絕。」
???
皇帝賣香料?
丫頭目瞪口呆,猛地扭頭去看。
使者所示意的方向果然有個女人,支著一個小桌椅給人配香。
買主質疑她配的量,她便勃然大怒:「你質疑朕的香方不成!去去去,便不賣你!」
買主也勃然大怒,說著「當過皇帝了不起,現在就跟地母檢舉你態度惡劣」云云,要與她辨個高下。
丫頭:?
她揉了揉眼睛,以為自己在做夢。
「大昭...沒有皇帝了麼?」
使者平和地說:「想當可以噹噹看啊。然而,大昭既沒有奴隸,做了皇帝也不能唯我獨尊,就算做了又有什麼好?只剩下處理不完的政務。」
那個賣香料的女人和買主辯著辯著忽然一頓,做了一個閉嘴的手勢,隨後沉默下來像是在傾聽什麼。
片刻後她傲然地一掀衣袍:「朕與你沒什麼好說的,這便進宮同地母商議北地的泄洪事宜了。去去去!」
馬蹄聲由遠而近,馬夫在香料店前停下,女人便登上馬車,沒有一句多餘的話。
這裡是緊靠碼頭的小鎮,自然離京城非常遠了。然而使者說這裡修有海宮,供偏遠的官員齊聚商論事宜,問丫頭想不想去一見。
丫頭自然蠢蠢欲動。
去了又見到那個做過皇帝的女人與其他官員大吵——說來這裡的官員大概是來的匆匆忙忙,竟然有人沒穿官服,有人一身下地的農夫打扮,有人腰間還掛著刮魚鱗的刀。
彼此一邊爭論一邊匆匆忙忙套上官服,完成了從在地里干農活到成為朝廷命官的轉變。
「這筆稅款若填不上,就叫北地的那些人自掏腰包吧!我們一年光是造船就花費了多少銀兩,別說還有出海的開銷——」
「難道這筆開銷不能以商貿的收益來彌補麼?莫要哭窮!」
「你們北邊打仗就沒有進項?早就富得流油,還要為了這樣一筆錢同我們牽扯不休!」
丫頭心想這是我能聽的麼?在場爭吵的一邊是南邊的官員,一邊是北邊的官員,可是北地的官員為什麼會來到這裡,長得南方人的面孔,操著北方的口音?!
雙方哭窮哭得停不下來,都說自己沒錢。
南方說北方打仗不知已經搜颳了多少金銀珠寶,如今只不過要再挖一個橫貫南北的大河道,就不願意多出錢,這也未免太守財奴。
北方說打仗開銷流水似的花銀子,賺得多也花的多怎麼了?有本事你問陳將軍要錢去啊!你叫他別打了啊!你們不還有一個柳家軍麼?再者你們那個造船的帳目想必也有些問題!
南方又說造船的帳目是由李盡意李大人過目的,你要質疑李大人不成?
北方說李大人成日在山林里久不露面,誰知道是在管事還是玩樂。
那個當過皇帝的女人冷笑:「你們說的兩個大人沒一個好東西,全是一門心思討好地母的.....要查就兩邊的帳目都查好了!」
還有一個操著中原口音的,聲嘶力竭:「河道不准淹俺們的田!」
丫頭聽明白了。
為解決北方時旱時澇的問題,地母決議再挖一條河道,然而因為工程量過大,各地因為款項和路線產生了爭議。
各路官員在地母的連接下齊聚一堂,吵得雞飛狗跳。
「說著北方口音的官員,竟然遠赴千里來此麼?」
「不,那就是當地人。」
「咦?」
「只是那官員現在連到了當地人身上。」
使者笑著指了指自己的腦袋:「大昭人的這裡,是連接在一起的。」
「在大昭,所有人誕生的那一刻,便被地母所接納,被與國人連接。大昭有統一的育兒堂與學堂,所有人都會在這兩個地方度過孩童與年少時期,成人後便自擇出路,或是繼承家學,或是另覓出路。若是想要做官,便可在立業後考一個職位,多領一份薪水。」
「然而做了官是不會有人前後奉承著叫老爺的。」使者說:「有人做官為抱負,有人做官為多掙薪水。官做的不好,一旦被檢舉到地母那裡,便要受處罰。即便能做到瞞天過海,騙得了世人,也騙不了地母。」
使者指一指頭頂:「地母在看著我們呢。祂無處不在。」
丫頭打了個激靈:「她也看到我了嗎?」
「是啊。」使者忽然變了一個語氣:「早在你們上岸的第一日,我們便已經相見。」
在小丫頭驚愕的眼神中,使者彎下腰來,露出了一個陌生而溫和的笑容:「如何?大昭,讓你們滿意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