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那是一個春日,御花園百花盛開,宮中舉辦春宴。他站在花海中,低頭溫柔地用視線撫過嬌嫩的花瓣,似乎並不把她的話放在心上。
「小堇,此地並無外人,我不是太后,你不是尚書,今日站在這的只是裴家人。我問你,倘若大軍壓境,你有何對策。」
「你知道,我好不容易坐上這個掌權的位置,裴家好不容易站在今日的高度,難道就因一個藩王而顛覆嗎?」
「你我難道不想更自在地在世上活著嗎?」
句句刺耳。
自在地在世上活著。
但是太后始終看不透裴問禮,她以為他是嘗到權力的味道就捨不得丟棄的世俗人,但後者真正所追求的自在活著,是和他所愛之人執手歸隱山田。
「太后娘娘,日月暉於外,其賊在於內。謹備其所憎,而禍在於所愛。」裴問禮眸色微沉,看著眼前身著深色鳳裝的女人,緩慢開口,「權力在手中待久了,覺得全天下都是你的掌中之物?你別忘了,我和你只不過是互相利用,別把我也看成你的傀儡。」
「什麼?!」太后柳眉倒豎,不喜他的語氣。
「我給你鋪好了退路,走不走,是你的事。除此之外,你無權過問,我也無可奉告。」
那日是他們利用關係的破裂,今後她也沒再問過裴問禮了。
她再一抬眼,眼眸里透露著不甘心。這位置她都沒坐熱,太后的手細細撫摸過寶座上的雕花紋路,陡然抓緊。
她不能就這麼算了。
下朝後,憂慮滿滿的官員們見裴問禮單影形只,猶豫片刻,咬咬牙跟上去,鼓起勇氣堵住他前行的道路。
他們先是行禮問好,裴問禮微微頷首,接著就聽到為首的官員說道:「裴大人,你難道就干看著江山淪陷嗎?世人皆道你『淵渟岳峙,沂水春風』,你熟讀聖賢書,算透半邊天,怎麼可能一點辦法也沒有!」
裴問禮神情無動於衷,他懶懶地掀開眼皮。敵軍壓城,的確很緊迫,他能解這些人的焦急恐懼。
這些日來裴府問詢的人比過節送禮的還多,只是他沒有像過節送禮一樣攔他們,而是將他們請了進來。
裴問禮多心淡薄,他簡單地挑選焚香,熏煙飄散在空中,透過白煙所有來問話的人都顯露出原有的樣子。
借國家大義逼他想法子的,大難當頭想苟且偷安的,一言不合就抓著芝麻大點事辱罵他的……層出不窮。
但更多的還是抨擊他在世道人眼裡的樣子。
「你們不也是才子嗎,一人智謀短,眾人智謀短,沒聽過?」裴問禮語氣不掩嘲諷,他冷笑一聲,都能猜到他們下一句要說什麼,頭也不回就走了。
「哼,什麼探花郎,不過就那樣!」
「連他都沒主意,我們完了……」
「好啊,等著瞧,我們想出法子,你就讓出尚書之位!」
「……」
他就靜靜地走在宮道上,長贏末尾的蟬聲嘔啞嘲哳,樹影龐大密集,遮擋一半炎熱。
一年、兩年、三年……
同他的姑姑那般,他也不知被宮牆廟宇困了多少年。陽春為序,仰落驚鴻。朱夏執續,俯引淵魚。商秋點睛,久觀霜葉。清冬至末,雲捲雲舒。
他在這條望不到盡頭的宮道上,走過春秋,也熬過夏冬。若有幸能走出宮牆,他是真的想離開皇城,去看不被拘束的世間,去騎馬和封長訣看花觀雲。
快了,一切都要安定下來了。
恍惚間,他好像在宮道盡頭看見穿著紅裝的少年,朝他用力揮著手。
薰風解慍,裴問禮如是想,腳下不自覺地往前走,想靠近臆想中的男人。
他幻想著,和封長訣肩並肩,又或是手牽手走過宮道,走出皇城。封長訣腳程快,總是比他快半步,拉著他往巫山滄海走。
「去哪?」
「去看外邊的世間嗎?」
裴問禮輕聲問,他知道身旁的人不會回話,也知道自已臆想犯了好些年,從手臂上的那道傷疤開始,他就不對勁了。
但是被牽住的手力度加大了,就足夠讓他安下心。
「好,你去哪我都跟著。」
第123章 鶴羽落松
「鎮國將軍陣亡了!」
前線的消息無疑成為了決堤之水,京城的人們聞言如驚弓之鳥逃逸出城,一時間,京城空蕩大半。
起初元武將軍還派兵攔截出城口,到後來一些百姓求生欲望太強,挖地道逃出去的都不是個例,也漸漸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更有部分官員捨棄身家出城逃命的。
穆南桉帶領的三萬赤膽營土兵在江陵泛洪水期間,沒折返去關中幫助鎮國將軍反倒在江北守到洪水退散,和封長訣匯合。在百姓眼裡,坐實了封長訣要自成一家的傳言。
南平將軍也相當不解女兒此舉,明明可以去前線幫戰,卻去東邊和封長訣合夥。
關中地區被攻陷,直搗京城。
百姓們沒想到,守邊將土防住了匈奴,大辛卻將要從內里滅亡。
長樂宮略顯冷清,宮女們忙著收拾太后娘娘的衣物,去往裴氏別院躲一陣風頭。
「這些都是娘娘最喜歡的物件,一件不能落下。」
貼身宮女站在台階上指揮收拾偏殿宮女們,她們擰眉不悅,不滿地小聲說話。
「還想著當太后呢。」
「京城都要亡了,還是放不下自已身份麼,出了京城,都是亡國人。」
「小堇,此地並無外人,我不是太后,你不是尚書,今日站在這的只是裴家人。我問你,倘若大軍壓境,你有何對策。」
「你知道,我好不容易坐上這個掌權的位置,裴家好不容易站在今日的高度,難道就因一個藩王而顛覆嗎?」
「你我難道不想更自在地在世上活著嗎?」
句句刺耳。
自在地在世上活著。
但是太后始終看不透裴問禮,她以為他是嘗到權力的味道就捨不得丟棄的世俗人,但後者真正所追求的自在活著,是和他所愛之人執手歸隱山田。
「太后娘娘,日月暉於外,其賊在於內。謹備其所憎,而禍在於所愛。」裴問禮眸色微沉,看著眼前身著深色鳳裝的女人,緩慢開口,「權力在手中待久了,覺得全天下都是你的掌中之物?你別忘了,我和你只不過是互相利用,別把我也看成你的傀儡。」
「什麼?!」太后柳眉倒豎,不喜他的語氣。
「我給你鋪好了退路,走不走,是你的事。除此之外,你無權過問,我也無可奉告。」
那日是他們利用關係的破裂,今後她也沒再問過裴問禮了。
她再一抬眼,眼眸里透露著不甘心。這位置她都沒坐熱,太后的手細細撫摸過寶座上的雕花紋路,陡然抓緊。
她不能就這麼算了。
下朝後,憂慮滿滿的官員們見裴問禮單影形只,猶豫片刻,咬咬牙跟上去,鼓起勇氣堵住他前行的道路。
他們先是行禮問好,裴問禮微微頷首,接著就聽到為首的官員說道:「裴大人,你難道就干看著江山淪陷嗎?世人皆道你『淵渟岳峙,沂水春風』,你熟讀聖賢書,算透半邊天,怎麼可能一點辦法也沒有!」
裴問禮神情無動於衷,他懶懶地掀開眼皮。敵軍壓城,的確很緊迫,他能解這些人的焦急恐懼。
這些日來裴府問詢的人比過節送禮的還多,只是他沒有像過節送禮一樣攔他們,而是將他們請了進來。
裴問禮多心淡薄,他簡單地挑選焚香,熏煙飄散在空中,透過白煙所有來問話的人都顯露出原有的樣子。
借國家大義逼他想法子的,大難當頭想苟且偷安的,一言不合就抓著芝麻大點事辱罵他的……層出不窮。
但更多的還是抨擊他在世道人眼裡的樣子。
「你們不也是才子嗎,一人智謀短,眾人智謀短,沒聽過?」裴問禮語氣不掩嘲諷,他冷笑一聲,都能猜到他們下一句要說什麼,頭也不回就走了。
「哼,什麼探花郎,不過就那樣!」
「連他都沒主意,我們完了……」
「好啊,等著瞧,我們想出法子,你就讓出尚書之位!」
「……」
他就靜靜地走在宮道上,長贏末尾的蟬聲嘔啞嘲哳,樹影龐大密集,遮擋一半炎熱。
一年、兩年、三年……
同他的姑姑那般,他也不知被宮牆廟宇困了多少年。陽春為序,仰落驚鴻。朱夏執續,俯引淵魚。商秋點睛,久觀霜葉。清冬至末,雲捲雲舒。
他在這條望不到盡頭的宮道上,走過春秋,也熬過夏冬。若有幸能走出宮牆,他是真的想離開皇城,去看不被拘束的世間,去騎馬和封長訣看花觀雲。
快了,一切都要安定下來了。
恍惚間,他好像在宮道盡頭看見穿著紅裝的少年,朝他用力揮著手。
薰風解慍,裴問禮如是想,腳下不自覺地往前走,想靠近臆想中的男人。
他幻想著,和封長訣肩並肩,又或是手牽手走過宮道,走出皇城。封長訣腳程快,總是比他快半步,拉著他往巫山滄海走。
「去哪?」
「去看外邊的世間嗎?」
裴問禮輕聲問,他知道身旁的人不會回話,也知道自已臆想犯了好些年,從手臂上的那道傷疤開始,他就不對勁了。
但是被牽住的手力度加大了,就足夠讓他安下心。
「好,你去哪我都跟著。」
第123章 鶴羽落松
「鎮國將軍陣亡了!」
前線的消息無疑成為了決堤之水,京城的人們聞言如驚弓之鳥逃逸出城,一時間,京城空蕩大半。
起初元武將軍還派兵攔截出城口,到後來一些百姓求生欲望太強,挖地道逃出去的都不是個例,也漸漸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更有部分官員捨棄身家出城逃命的。
穆南桉帶領的三萬赤膽營土兵在江陵泛洪水期間,沒折返去關中幫助鎮國將軍反倒在江北守到洪水退散,和封長訣匯合。在百姓眼裡,坐實了封長訣要自成一家的傳言。
南平將軍也相當不解女兒此舉,明明可以去前線幫戰,卻去東邊和封長訣合夥。
關中地區被攻陷,直搗京城。
百姓們沒想到,守邊將土防住了匈奴,大辛卻將要從內里滅亡。
長樂宮略顯冷清,宮女們忙著收拾太后娘娘的衣物,去往裴氏別院躲一陣風頭。
「這些都是娘娘最喜歡的物件,一件不能落下。」
貼身宮女站在台階上指揮收拾偏殿宮女們,她們擰眉不悅,不滿地小聲說話。
「還想著當太后呢。」
「京城都要亡了,還是放不下自已身份麼,出了京城,都是亡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