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太子妃生產那日,他一直都在,曾聽產婆說,孩子有些大,已呈難產之兆。
心中急亂之際,他莫名想起,太子妃生產前三月左右,太醫曾
好言告誡,讓太子妃千萬不要再進補,還要少食,勤加走動。
之後一月再次診脈,白鬍子太醫直接惱了,頗有些嚴厲地斥責宮人。
「太子妃有孕四月之時,我就叮囑你們,要開始控制太子妃飲食,以防日後胎兒過大,不好生產。為何兩月多過去,你們就忘了,又開始給太子妃進補!你們知不知道這樣有多危險!」
近身伺候的宮人都很委屈,為自己喊冤。
他詢問之後才知,他們一直都遵守太醫的叮囑,從來不敢馬虎,從第四月開始,就未再給太子妃進補過。
太子妃自己也很重視,每日只食一些平常飯菜。
他覺得此事奇怪,特意去問了太醫。
太醫聞言,也頗為疑惑,說脈像上雖不明顯,但確實有進補過的痕跡。
他們都不敢大意,最後商討決定,他命人好好盯著太子妃的飲食,太醫則每兩日去一趟東宮。
之後一月多的時間,太醫便沒再診到補過的脈象。
即使如此,太子妃依舊因胎兒過大難產了。
雖然最後天降異象,保他們母子平安,可這件怪事始終縈繞在他心頭,他便命人暗中去查。
正巧在今日,徹底查出了結果。
皇后平靜注視兒子的眼眸中,出現一絲波瀾。
她捕捉到了,兒子朝裴老夫人所在方向看去的那一眼。
想到裴老夫人曾求她選裴家女做太子妃,被她拒絕一事,她心中「咯噔」一下。
同時聽太子道:「是裴老夫人收買了宮女,讓其將一種藥粉,下在了太子妃的飯食中。」
「經太醫查驗,此藥雖無毒,卻能助胎兒獲得母體更多養分,以超乎正常的速度長大,最後難以降生,以致一屍兩命。」
「那宮女招供,說裴老夫人告訴她,藥粉是民間的偏方,會讓胎兒長得更壯實,是裴老夫人作為干外祖母的心意,想默默而為,讓她不要告訴別人。」
「那宮女也是個蠢傻的,以為這干外祖母必定不會害太子妃,拿了錢便開始尋機做事。直到兒臣與太醫察覺不對,嚴加看管後,她有些害怕了,才沒再繼續。」
他頓了頓:「之後,母后也看到了,太子妃險些難產……」
他沒再說下去。
皇后的指甲,已深深掐入掌心的肉中。
原來裴老夫人早就要對太子妃和孩子動手了,只是沒能成功,才在今日繼續為之。
裴崢亡故的真相,裴老夫人心知肚明,卻依舊能理直氣壯怨怪、指責她二十幾年,好似她是殺了裴崢的兇手,裴老夫人只有喝她血食她肉,讓她不得好死,才能一解心頭之恨。
這些年,她雖極力阻止裴老夫人纏上兒子,也告訴兒子不必對裴老夫人客氣,可在權衡之中,她還是傷害到了無辜的兒子和他所愛之人。
「母后,她犯下滔天大罪,您不能再護她了。在大殿上,您保她一次,加上您這二十幾年來對裴家的照拂,足以還清那救命之恩。」太子還不知真相,極力勸說著。
他心中已做下決定,無論母后的選擇是什麼,他都務必要讓裴家與裴老夫人付出慘痛代價。
他作為太子,若都不能為自己妻兒討一個公道,日後要如何做這一國之君,護佑整個國家的百姓。
皇后壓制著心中涌動的情緒,低聲道:「母后明日就會去靜心庵,徹底入佛門。你與你父皇想如何處置他們都好,母后不會再過問。」
賀承璋沒想到,母親會這樣說,眼底閃過一絲意外。
相較此事,他對母親會入佛門一事,反而不意外。
從小到大,他看過太多次,裴老夫人如何像惡鬼般,纏著母親,折磨母親,吸食母親所有生氣。
因那救命之恩,母親似乎失去了拒絕的權利,只能忍受。
其實他看到過,母親曾想選擇另一種方式,徹底斷了那無盡的折磨,但母親決定飲下毒酒時,看到了藏在角落裡的他。
從那之後,母親開始信佛,再未端起毒酒。
想到此,賀承璋沒說勸阻之言,只道:「兒臣會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夢兒和孩子,願母后順心安泰。」
皇后輕笑著垂眸,拂去滑落的淚水,沒再繼續停留。
賀承璋回身望著母親的背影,到那身影消失,才收起哀傷情緒,肅然向文華殿走去。
父子二人在殿中談了許久,直至為裴家與裴老夫人定好罪,才走出文華殿。
殿外跪著的裴老夫人,已因傷痛昏厥。
皇帝漠然瞥了一眼,冷聲吩咐:「叫太醫。今日大喜的日子,別讓她死了。」
說完,與太子一同回了延慶殿,為小皇孫慶賀滿月,好似無事發生。
大殿中的眾人雖奇怪,卻也無人敢問,皆為小皇孫慶賀著,吉祥話不斷。
裴家眾人的座位,卻空空蕩蕩。
另外還有一個無人的席位,則是賀川的。
此刻的賀川,正帶著自己的人,以清掃火災隱患為名,大搜皇宮。
前陣子,他與皇帝說了自己的猜測,說怎樣都找不到的方萋萋,或許就在他們眼皮底下。
皇帝思索後決定,讓賀川在滿月宴當日,各宮娘娘不在後宮時,帶人好好搜查整座皇宮。<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心中急亂之際,他莫名想起,太子妃生產前三月左右,太醫曾
好言告誡,讓太子妃千萬不要再進補,還要少食,勤加走動。
之後一月再次診脈,白鬍子太醫直接惱了,頗有些嚴厲地斥責宮人。
「太子妃有孕四月之時,我就叮囑你們,要開始控制太子妃飲食,以防日後胎兒過大,不好生產。為何兩月多過去,你們就忘了,又開始給太子妃進補!你們知不知道這樣有多危險!」
近身伺候的宮人都很委屈,為自己喊冤。
他詢問之後才知,他們一直都遵守太醫的叮囑,從來不敢馬虎,從第四月開始,就未再給太子妃進補過。
太子妃自己也很重視,每日只食一些平常飯菜。
他覺得此事奇怪,特意去問了太醫。
太醫聞言,也頗為疑惑,說脈像上雖不明顯,但確實有進補過的痕跡。
他們都不敢大意,最後商討決定,他命人好好盯著太子妃的飲食,太醫則每兩日去一趟東宮。
之後一月多的時間,太醫便沒再診到補過的脈象。
即使如此,太子妃依舊因胎兒過大難產了。
雖然最後天降異象,保他們母子平安,可這件怪事始終縈繞在他心頭,他便命人暗中去查。
正巧在今日,徹底查出了結果。
皇后平靜注視兒子的眼眸中,出現一絲波瀾。
她捕捉到了,兒子朝裴老夫人所在方向看去的那一眼。
想到裴老夫人曾求她選裴家女做太子妃,被她拒絕一事,她心中「咯噔」一下。
同時聽太子道:「是裴老夫人收買了宮女,讓其將一種藥粉,下在了太子妃的飯食中。」
「經太醫查驗,此藥雖無毒,卻能助胎兒獲得母體更多養分,以超乎正常的速度長大,最後難以降生,以致一屍兩命。」
「那宮女招供,說裴老夫人告訴她,藥粉是民間的偏方,會讓胎兒長得更壯實,是裴老夫人作為干外祖母的心意,想默默而為,讓她不要告訴別人。」
「那宮女也是個蠢傻的,以為這干外祖母必定不會害太子妃,拿了錢便開始尋機做事。直到兒臣與太醫察覺不對,嚴加看管後,她有些害怕了,才沒再繼續。」
他頓了頓:「之後,母后也看到了,太子妃險些難產……」
他沒再說下去。
皇后的指甲,已深深掐入掌心的肉中。
原來裴老夫人早就要對太子妃和孩子動手了,只是沒能成功,才在今日繼續為之。
裴崢亡故的真相,裴老夫人心知肚明,卻依舊能理直氣壯怨怪、指責她二十幾年,好似她是殺了裴崢的兇手,裴老夫人只有喝她血食她肉,讓她不得好死,才能一解心頭之恨。
這些年,她雖極力阻止裴老夫人纏上兒子,也告訴兒子不必對裴老夫人客氣,可在權衡之中,她還是傷害到了無辜的兒子和他所愛之人。
「母后,她犯下滔天大罪,您不能再護她了。在大殿上,您保她一次,加上您這二十幾年來對裴家的照拂,足以還清那救命之恩。」太子還不知真相,極力勸說著。
他心中已做下決定,無論母后的選擇是什麼,他都務必要讓裴家與裴老夫人付出慘痛代價。
他作為太子,若都不能為自己妻兒討一個公道,日後要如何做這一國之君,護佑整個國家的百姓。
皇后壓制著心中涌動的情緒,低聲道:「母后明日就會去靜心庵,徹底入佛門。你與你父皇想如何處置他們都好,母后不會再過問。」
賀承璋沒想到,母親會這樣說,眼底閃過一絲意外。
相較此事,他對母親會入佛門一事,反而不意外。
從小到大,他看過太多次,裴老夫人如何像惡鬼般,纏著母親,折磨母親,吸食母親所有生氣。
因那救命之恩,母親似乎失去了拒絕的權利,只能忍受。
其實他看到過,母親曾想選擇另一種方式,徹底斷了那無盡的折磨,但母親決定飲下毒酒時,看到了藏在角落裡的他。
從那之後,母親開始信佛,再未端起毒酒。
想到此,賀承璋沒說勸阻之言,只道:「兒臣會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夢兒和孩子,願母后順心安泰。」
皇后輕笑著垂眸,拂去滑落的淚水,沒再繼續停留。
賀承璋回身望著母親的背影,到那身影消失,才收起哀傷情緒,肅然向文華殿走去。
父子二人在殿中談了許久,直至為裴家與裴老夫人定好罪,才走出文華殿。
殿外跪著的裴老夫人,已因傷痛昏厥。
皇帝漠然瞥了一眼,冷聲吩咐:「叫太醫。今日大喜的日子,別讓她死了。」
說完,與太子一同回了延慶殿,為小皇孫慶賀滿月,好似無事發生。
大殿中的眾人雖奇怪,卻也無人敢問,皆為小皇孫慶賀著,吉祥話不斷。
裴家眾人的座位,卻空空蕩蕩。
另外還有一個無人的席位,則是賀川的。
此刻的賀川,正帶著自己的人,以清掃火災隱患為名,大搜皇宮。
前陣子,他與皇帝說了自己的猜測,說怎樣都找不到的方萋萋,或許就在他們眼皮底下。
皇帝思索後決定,讓賀川在滿月宴當日,各宮娘娘不在後宮時,帶人好好搜查整座皇宮。<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