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臣還虎符,天命歸也。七年之期待帝成,奮戰沙場為帝爭。今終得天下黎民盡歡顏,內外安定鎮山河。

  國政事大,望帝悉知。重臣莫更迭,禮制不可疏。東西治江山,我大週可巍巍千年矣。

  臣還齊,上合天心,下安萬民。今去,舍兵甲,著布衣,對鏡妝,牧牛羊。不問朝事,不掌兵權。

  陛下天資聰穎,巧捷萬端,素有悲憫心腸,是為我大週之幸也。

  姬頌沉默良久,帶著一種極其複雜的情緒輕聲說了一句。

  「她……真的還給朕了。」

  邑洛,軍營內。

  「東揚,哭什麼,你已經是個男子漢了!你看你的個頭都比姐夫還要高了!」

  姜霂霖抬手在自己的頭頂上比劃了一下,然後灑脫地拍了拍姜東揚的肩膀。

  姜東揚抹了把眼淚,依舊擋不住淚水的滑落,不停的抱著姜霂霖抽泣著。

  「姐夫,姐夫——嗚嗚——」

  「東揚,我知道你自打入府以來,每年的年夜之時都要給那些流落在外的孩童救濟飯食。你既有善心又殺伐果斷。你有做大帥之才,萬不可妄自菲薄,須得不忘初心。」

  姜霂霖語重心長的交代這個少年。

  「東揚是跟著姐夫的,又不是跟著那個皇帝的!東揚要跟著姐夫回齊國去——嗚嗚——姐夫你帶上我——」

  「姐夫可是個女子,這樣拉拉扯扯可不妥。」姜霂霖逗了姜東揚一句,「你已經是二十歲的壯小伙兒了!是我姜家出來的將軍!你還有你的夫人,有你自己的府邸,有你自己的日子要過。」

  姜東揚聞言立即撒手,可還是哭個不停:「姐夫,你真的要回齊國去麼?」

  「我——」

  「姜霂霖!姜霂霖——」魏柏風也似得奔跑著過來,「姜霂霖,你要辭官?你要回齊國?怎麼回事兒?是鳳黎那邊兒出了什麼事嗎?」

  姜霂霖笑笑:「一切安好。我都和慕辰交代過了不讓他同你們說,他怎麼還是說漏嘴了啊——哎,這個慕辰!」

  「姜霂霖,我可是一直跟著你的,你一走我——」

  「你是大週的柱國,跟著我作甚,」姜霂霖安撫他道,「我不過是隻身回齊國,姜家還在邑洛,你也要在,我們的將士也要在!這裡是我大週的西都,是震懾蠻夷的有利之地!你要好好駐守!」

  鼻子一陣酸澀,魏柏極力勸阻:「姜霂霖,你不能就這麼走了!不就一個曲水嗎?她還是我——」魏柏正要說什麼,看到姜霂霖的眼色,掃了一眼身旁的姜東揚,轉而言之道,「她還是我魏柏的嫂嫂呢!我幫你找,直到找到她為止!」

  「我想找個清靜的地方。」

  「陳華錦可都知道這件事了!正往邑洛的方向趕來呢,你總得給她個交代吧!她娶得是你府上的人,也是你讓她娶了個女子,你總得——」

  「魏柏,」姜霂霖一臉正色道,「我不會忘記我們之間的情義,只是現在天下太平,走我一個姜霂霖沒那麼緊要。我想四處走走,看看我大週每一個地方的黎民百姓,然後回到齊國,去生活一段時間。」

  四處走走,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姜霂霖是要自己去找曲水。

  魏柏見無法說動姜霂霖,只得作罷:「我知道我攔不住你,可若是找到了她,可千萬要傳書告訴我一聲。」

  「放心吧。」

  來時身披戰甲,走時兩袖清風,這一遭山河大權,她姜霂霖拿的徹底,也放的徹底。

  家國的重任她皆已完成,今後的日子她要為自己而活了。孑然一身,尋找她靈魂的歸處。

  ————————————

  姬週十四年,姜易姜柱國病逝於邑洛。大週天子准其遺願,命太史梁闕重修史書,將其女姜霂霖一生功績皆記載於他一人之身,將這位女將軍的存在與她的婚史盡數抹去。

  梁闕的筆下,姜易一生功勳卓著,位居三公,輔佐兩朝天子,跟隨先皇姬睿打下謪國,為當朝天子射殺謪國遺姬,平定三監之亂,營建邑洛新都。社稷安定,萬民和睦,使大週刑措數十年不用,朝野上下,儘是歌頌太平盛世之聲。

  姜家嫡女,名姜姝,姬週四年入宮為妃,妃升繼後,姬週五年太子姬頌即位,復升為太后。姜家嫡子,名姜亦寒,位居齊國國君,常駐封地。

  姬週十七年,也就是姜易薨逝三年之後,東南淮夷再次叛亂。天子姬頌以柱國之首魏柏為帥,統領陰八師為中軍,慕辰為左軍,姜東揚為右軍,陳國國君陳醉領本族甲士為衛隊,前往征討。

  歷時三年擊敗淮夷。

  天子姬頌駕崩之後,其子即位,三公之中魏家獨大。姬頌託孤於魏柏輔佐,並囑咐其定要謹遵姜霂霖的治國之策:重臣莫更迭,禮制不可疏。東西治江山,我大週可巍巍千年矣。

  姬頌與其子當政時期,為大週最強盛的階段,被後世譽為「成康之世」。

  ————————————

  「魏愛卿,朕這裡有一個戲本子,你看看。」

  姬頌病臥榻上,勉強抬起手遞給林小茂一卷絹帛。林小茂小心地接過來,交到魏柏手中。

  魏柏遲疑著打開,原本無意的瞳孔在片刻後倏地放大:「這、這——」

  榻上的姬頌笑笑:「她不願把自己載入史冊,那麼寫到戲本子裡總是不會拒絕的吧……」

  魏柏終於明白過來,平定淮夷之亂的那三年間,為何他總覺得有一股暗中的力量在幫助他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