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呂三宗眼睛直直地發愣像是沒有聽見一般,呂瑞怕得朝外面大喊:「管家快去找大夫,我爹摔倒了。」
兵荒馬亂的呂府直至深夜才安靜下來,呂瑞懊惱地坐在父親的床前,手裡捏著那封讓父親氣倒的信不肯鬆手。
時任大理寺主簿的魏賓在信里通知父親,常林的審訊轉由右相韓烈親自主審,並暗示父親常林揭發舉報他,讓他們父子趕緊想辦法應對。
怎麼會這樣呢?呂瑞不解。
刑部審訊什麼時候輪到內閣過問了,況且他的好兄弟的信里明明不是這樣說的啊。
臥床養病的呂三宗張大了嘴想說話,卻啊啊了半天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出來。
焦急無助如海水般淹沒了他。
想起剛才大夫把脈開藥時說過:「老相爺這是中風之症需要靜養,短時間內說話都不利索了。」
兩行老淚不由從眼角滑落,再轉頭看見這混帳兒子呆愣在一旁,風光大半輩子的呂三宗突然感到一陣絕望。
沒人比他更清楚右相主審常林的意義,韓烈如今是一點不裝了,這就要正式開始對呂家動手了。
他從前怎麼就沒發現韓烈會跟謝家有關係呢?
他張大了嘴又啊啊了幾聲,想問問誰能告訴他韓烈到底跟謝家有何關係,事情過了十八年了他竟然會插手,到底是為何?他自問從來沒有得罪過韓烈這個人呀。
呂瑞憤憤地從呆愣中回神,見父親張嘴說不出話來,急得滿臉泛紅。
「爹,兒子親自去京城,事情還沒到最壞的時刻,您怎麼能這麼不經事地倒下呢?」
呂瑞拿著那封信在空中揮了幾下手臂,他還是不信常林有辦法自證清白。
呂三宗被氣得臉色發白,口中說不出話來,只能用盡全力抓住他的衣袖,雙手死死地抓緊不讓他再去做蠢事。
他心裡知道,呂家怕是遲早要完了。
·
刑部大牢內,常林坐在草堆里麻木地看著地上的殘影,狹小的窗戶外是清冷的月光照進來,窗戶柱子一節節照映在泥地上。
進來好些日子了,常林終究清醒地知道他這回怕是栽了,而他前段時間一直向韓烈許恪示好,如今看來就是一場笑話。
那倆人一門心思想治他的罪,又如何會與他同流合污呢?
韓烈終究不是呂三宗呀。
回想起初入官場的那年冬天,他聽說呂三宗眼光高喜美人,為了得到呂三宗的信任他絞盡腦汁地給呂三宗送去美人。在他的忐忑不安中,呂三宗坦然接受了他的獻美,後來才會在酒宴上漸漸賞識他,直到謝家案里對他委以重任。
他曾經喜不自勝,以此為榮,自認為能被呂三宗利用也是一種能力。
等到真正踏入難以回頭的絕路上時,生死都綁在了人家的身上,掙脫不開任人擺布。
時過境遷,本以為他終於可以自掌生死,卻不想如今他的生死又系在了韓烈的一念之間。
韓烈這人油鹽不進,這回怕是下了大決心要給謝家翻案了。先帝已逝,新帝年幼,正是韓烈翻案的最好時候。
而他在謝家案子裡做下的那些事怕是活不了了。
「呵呵呵,還好還好。」
還好他這人心眼多,早就留了一手,只要能證明呂三宗才是主謀,他雖然左右不過是個死字,但常家上下總是有希望保住的。
人不到絕境是不會真心悔過的。
·
秋雨陣陣迎風寒,遠山近水間,一隊人馬頂著風雨沿著官道疾馳而來。
「都打起精神來跑快點,別誤了大人的事。」為首的人一襲黑色蓑衣頭戴雨笠,剛毅的方臉比雨水還冷硬。
「頭兒,這雨這麼大,我們的人是無所謂,就是怕這老小子要淋個雨病壞了。」
雨中一個同樣裝扮的人抬手指了指被他困在身前的中年男子,瘦小孱弱,正縮成一團瑟瑟發抖,一路行來被風吹雨打得像是隨時要掛掉一般。
「用油布給他裹嚴實了,別讓他死了。」為首的人猶豫片刻還是決定不停歇,這趟任務至關重要,容不得差池,他得儘快交了差才行。
「這賊人膽小如鼠,只能做些偷偷摸摸的骯髒事。」
「閉嘴,休要惹事上身。」
一行人馬不停蹄地進了京都城門,頂著暴雨一路往刑部衙門疾馳而去。
疾馳的馬隊驚起陣陣水花,街上行人匆匆躲避,倒是讓他們一路暢通無阻。
一陣馬蹄嘶鳴聲穿過雨聲,傳入衙門大院內,眾人紛紛往外瞧去。
只見一身整潔官袍的許恪出現在了大門口,那馬上的人紛紛下馬行禮。
為首的漢子朗聲道:「手下張寧遠見過許參知,常林家奴及證物皆帶回來了。」
許恪頷首,「起來吧,將人帶下去好生照顧,證物你繼續保管,先下去休息吧,等韓相來了再來回話。」
刑部各人紛紛側目,看向這位韓相的得意門生。
許恪這些日子都在刑部坐鎮,刑部尚書被革職關押了,四大輔政大臣商議先由許恪代管刑部,直到選出下一任刑部尚書。
刑部的官僚胥吏無不側目,許恪氣質出塵更是翰林學士出身,怎麼瞧也與刑部格格不入,起碼這些日子他在刑部坐鎮,連酷刑都少了許多,可就是這樣風清月朗的一個人,處理事情利落乾脆,短短三日便將常林口中所說之人和證物羈押回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兵荒馬亂的呂府直至深夜才安靜下來,呂瑞懊惱地坐在父親的床前,手裡捏著那封讓父親氣倒的信不肯鬆手。
時任大理寺主簿的魏賓在信里通知父親,常林的審訊轉由右相韓烈親自主審,並暗示父親常林揭發舉報他,讓他們父子趕緊想辦法應對。
怎麼會這樣呢?呂瑞不解。
刑部審訊什麼時候輪到內閣過問了,況且他的好兄弟的信里明明不是這樣說的啊。
臥床養病的呂三宗張大了嘴想說話,卻啊啊了半天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出來。
焦急無助如海水般淹沒了他。
想起剛才大夫把脈開藥時說過:「老相爺這是中風之症需要靜養,短時間內說話都不利索了。」
兩行老淚不由從眼角滑落,再轉頭看見這混帳兒子呆愣在一旁,風光大半輩子的呂三宗突然感到一陣絕望。
沒人比他更清楚右相主審常林的意義,韓烈如今是一點不裝了,這就要正式開始對呂家動手了。
他從前怎麼就沒發現韓烈會跟謝家有關係呢?
他張大了嘴又啊啊了幾聲,想問問誰能告訴他韓烈到底跟謝家有何關係,事情過了十八年了他竟然會插手,到底是為何?他自問從來沒有得罪過韓烈這個人呀。
呂瑞憤憤地從呆愣中回神,見父親張嘴說不出話來,急得滿臉泛紅。
「爹,兒子親自去京城,事情還沒到最壞的時刻,您怎麼能這麼不經事地倒下呢?」
呂瑞拿著那封信在空中揮了幾下手臂,他還是不信常林有辦法自證清白。
呂三宗被氣得臉色發白,口中說不出話來,只能用盡全力抓住他的衣袖,雙手死死地抓緊不讓他再去做蠢事。
他心裡知道,呂家怕是遲早要完了。
·
刑部大牢內,常林坐在草堆里麻木地看著地上的殘影,狹小的窗戶外是清冷的月光照進來,窗戶柱子一節節照映在泥地上。
進來好些日子了,常林終究清醒地知道他這回怕是栽了,而他前段時間一直向韓烈許恪示好,如今看來就是一場笑話。
那倆人一門心思想治他的罪,又如何會與他同流合污呢?
韓烈終究不是呂三宗呀。
回想起初入官場的那年冬天,他聽說呂三宗眼光高喜美人,為了得到呂三宗的信任他絞盡腦汁地給呂三宗送去美人。在他的忐忑不安中,呂三宗坦然接受了他的獻美,後來才會在酒宴上漸漸賞識他,直到謝家案里對他委以重任。
他曾經喜不自勝,以此為榮,自認為能被呂三宗利用也是一種能力。
等到真正踏入難以回頭的絕路上時,生死都綁在了人家的身上,掙脫不開任人擺布。
時過境遷,本以為他終於可以自掌生死,卻不想如今他的生死又系在了韓烈的一念之間。
韓烈這人油鹽不進,這回怕是下了大決心要給謝家翻案了。先帝已逝,新帝年幼,正是韓烈翻案的最好時候。
而他在謝家案子裡做下的那些事怕是活不了了。
「呵呵呵,還好還好。」
還好他這人心眼多,早就留了一手,只要能證明呂三宗才是主謀,他雖然左右不過是個死字,但常家上下總是有希望保住的。
人不到絕境是不會真心悔過的。
·
秋雨陣陣迎風寒,遠山近水間,一隊人馬頂著風雨沿著官道疾馳而來。
「都打起精神來跑快點,別誤了大人的事。」為首的人一襲黑色蓑衣頭戴雨笠,剛毅的方臉比雨水還冷硬。
「頭兒,這雨這麼大,我們的人是無所謂,就是怕這老小子要淋個雨病壞了。」
雨中一個同樣裝扮的人抬手指了指被他困在身前的中年男子,瘦小孱弱,正縮成一團瑟瑟發抖,一路行來被風吹雨打得像是隨時要掛掉一般。
「用油布給他裹嚴實了,別讓他死了。」為首的人猶豫片刻還是決定不停歇,這趟任務至關重要,容不得差池,他得儘快交了差才行。
「這賊人膽小如鼠,只能做些偷偷摸摸的骯髒事。」
「閉嘴,休要惹事上身。」
一行人馬不停蹄地進了京都城門,頂著暴雨一路往刑部衙門疾馳而去。
疾馳的馬隊驚起陣陣水花,街上行人匆匆躲避,倒是讓他們一路暢通無阻。
一陣馬蹄嘶鳴聲穿過雨聲,傳入衙門大院內,眾人紛紛往外瞧去。
只見一身整潔官袍的許恪出現在了大門口,那馬上的人紛紛下馬行禮。
為首的漢子朗聲道:「手下張寧遠見過許參知,常林家奴及證物皆帶回來了。」
許恪頷首,「起來吧,將人帶下去好生照顧,證物你繼續保管,先下去休息吧,等韓相來了再來回話。」
刑部各人紛紛側目,看向這位韓相的得意門生。
許恪這些日子都在刑部坐鎮,刑部尚書被革職關押了,四大輔政大臣商議先由許恪代管刑部,直到選出下一任刑部尚書。
刑部的官僚胥吏無不側目,許恪氣質出塵更是翰林學士出身,怎麼瞧也與刑部格格不入,起碼這些日子他在刑部坐鎮,連酷刑都少了許多,可就是這樣風清月朗的一個人,處理事情利落乾脆,短短三日便將常林口中所說之人和證物羈押回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