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頁
裴牧琢磨一番,當即不再猶豫,硃筆圈了幾個名字,將名單送去禮部。
收到衛辭被點為探花的消息,宋柏軒並不意外。
他自己手把手教出來的弟子,究竟有幾分實力,他最清楚不過,衛辭的才學不差,卻也沒那麼好,怕是多少沾了些出身的優勢。
新帝明顯更偏愛寒門舉子。
然而宋柏軒沒想到的是,隔日,一道聖旨傳至宋府。
傳聖旨的不是旁人,正是陳不遜。
「宋府千金宋蘊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宋氏女,淑慎溫良,妙手點香……著即封為永樂郡主,食邑千戶……」
宋蘊眼中皆是茫然。
早在裴牧登基之初,便送了不少賞賜給她,本以為來日再賞個誥命夫人的名頭便是極致,可竟是直接賜了郡主之位?
裴牧何時有了這等魄力?!
宋蘊還在愣神間,陳不遜便已將聖旨遞了過來,狀似不經意的提道:「皇上還惦記著他的千絲坊,來日有空,別忘了入宮謝恩。」
原來竟是這般緣故。
早在他們入京謀事之初,在裴牧最艱難的時刻,千絲坊便已落到了宋蘊手中。
千絲坊不止是做生意,但宋蘊只會做生意,也只管做生意。
如今裴牧怕是有了其他打算,她了解千絲坊,又會做生意,自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
念及此,宋蘊不再猶豫,當即俯首:
「宋蘊接旨。」
……
三年後,衛辭在京任期已滿,特意請旨外放。
彼時宋柏軒已成為京中有名的大儒,早在宋蘊被封為郡主之後,宋柏軒便已有了離開官場的打算,直至兩年前大盛文典修成,他才徹底安心,辭去了身上的官職,專心教書。
在他的努力下,京城的盛陽書院已小有規模,無數農家貧苦子弟受益,在京城掀起了好一股向學風氣。
但只有京城和金安府還遠遠不夠。
此次衛辭請旨外放便是一個極好的時機,不管衛辭外放至何處,盛陽數遍能在何處紮根。
任令才下發不久,衛辭便踏上了赴任之路,隨他一起的除了宋柏軒,還有奉旨巡查的永樂郡主。
生生不息的三年,在宋蘊的努力下,千絲坊的分店早已開遍大盛,如蛛網般深入每一個偏遠的縣城。
是一張巨大的生意網,更是獨屬於皇室的情報網。
宋蘊的本意是輕車簡行好趕路,但帶著一個四歲稚童,再輕便也輕便不到哪兒去。
四歲正是招人煩的年紀,宋蘊忍了又忍,還是決定打發他去陪父親解悶。
一行人離京的消息並未外傳,但城外卻已站滿了來相送的學子。
宋柏軒朝他們揮手,釋然的離去。
坐在他懷裡的四歲稚童滿目不解:「阿公,為何他們都來送我?」
宋柏軒樂不可支:「自然是因不舍你離開。」
「那可不成,」衛明赫板起小臉,「阿公我們快些走,我可是要去金陵的,娘親說了,金陵的鴨子是一絕,特別好吃。」
「想吃?」
「是娘親想吃。」
……
馬車搖搖晃晃,緩慢卻又堅定的踏上離京之路。
宋蘊望著京郊外熟悉的風景,陷入片刻的恍惚中,她險些以為,自己又要再次趕往慈水村,為自己尋一個歸處。
往事已隨雲煙散去,而今的她,已不懼霜雪,經得起任何風吹雨殘。
就像一隻林間的野鷓鴣,笨拙的迎來了她的春天。
—正文完—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收到衛辭被點為探花的消息,宋柏軒並不意外。
他自己手把手教出來的弟子,究竟有幾分實力,他最清楚不過,衛辭的才學不差,卻也沒那麼好,怕是多少沾了些出身的優勢。
新帝明顯更偏愛寒門舉子。
然而宋柏軒沒想到的是,隔日,一道聖旨傳至宋府。
傳聖旨的不是旁人,正是陳不遜。
「宋府千金宋蘊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宋氏女,淑慎溫良,妙手點香……著即封為永樂郡主,食邑千戶……」
宋蘊眼中皆是茫然。
早在裴牧登基之初,便送了不少賞賜給她,本以為來日再賞個誥命夫人的名頭便是極致,可竟是直接賜了郡主之位?
裴牧何時有了這等魄力?!
宋蘊還在愣神間,陳不遜便已將聖旨遞了過來,狀似不經意的提道:「皇上還惦記著他的千絲坊,來日有空,別忘了入宮謝恩。」
原來竟是這般緣故。
早在他們入京謀事之初,在裴牧最艱難的時刻,千絲坊便已落到了宋蘊手中。
千絲坊不止是做生意,但宋蘊只會做生意,也只管做生意。
如今裴牧怕是有了其他打算,她了解千絲坊,又會做生意,自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
念及此,宋蘊不再猶豫,當即俯首:
「宋蘊接旨。」
……
三年後,衛辭在京任期已滿,特意請旨外放。
彼時宋柏軒已成為京中有名的大儒,早在宋蘊被封為郡主之後,宋柏軒便已有了離開官場的打算,直至兩年前大盛文典修成,他才徹底安心,辭去了身上的官職,專心教書。
在他的努力下,京城的盛陽書院已小有規模,無數農家貧苦子弟受益,在京城掀起了好一股向學風氣。
但只有京城和金安府還遠遠不夠。
此次衛辭請旨外放便是一個極好的時機,不管衛辭外放至何處,盛陽數遍能在何處紮根。
任令才下發不久,衛辭便踏上了赴任之路,隨他一起的除了宋柏軒,還有奉旨巡查的永樂郡主。
生生不息的三年,在宋蘊的努力下,千絲坊的分店早已開遍大盛,如蛛網般深入每一個偏遠的縣城。
是一張巨大的生意網,更是獨屬於皇室的情報網。
宋蘊的本意是輕車簡行好趕路,但帶著一個四歲稚童,再輕便也輕便不到哪兒去。
四歲正是招人煩的年紀,宋蘊忍了又忍,還是決定打發他去陪父親解悶。
一行人離京的消息並未外傳,但城外卻已站滿了來相送的學子。
宋柏軒朝他們揮手,釋然的離去。
坐在他懷裡的四歲稚童滿目不解:「阿公,為何他們都來送我?」
宋柏軒樂不可支:「自然是因不舍你離開。」
「那可不成,」衛明赫板起小臉,「阿公我們快些走,我可是要去金陵的,娘親說了,金陵的鴨子是一絕,特別好吃。」
「想吃?」
「是娘親想吃。」
……
馬車搖搖晃晃,緩慢卻又堅定的踏上離京之路。
宋蘊望著京郊外熟悉的風景,陷入片刻的恍惚中,她險些以為,自己又要再次趕往慈水村,為自己尋一個歸處。
往事已隨雲煙散去,而今的她,已不懼霜雪,經得起任何風吹雨殘。
就像一隻林間的野鷓鴣,笨拙的迎來了她的春天。
—正文完—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