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也不是什麼大錯,只不過是他點出了一件叫明德帝夜夜恐懼的事——丹藥有毒。

  明德帝年歲漸衰,寄情佛法。

  天子好佛,自然有人投其所好。

  於是,有名聲極大的高僧送來了仙丹,謂之有佛法加持,可以延年益壽,容顏煥發,長生不老。

  雖然太醫署查驗,只能辨出其中幾種藥材,更詳細的無法辨明。

  但帝王老去,怎麼能拒絕延年益壽、容顏煥發、長生不老幾個字。

  於是明德帝開始服用丹藥。

  一服便是一年。

  此刻,時暮卻說這一年來,明德帝身體日漸衰弱是因為這丹藥。

  哥兒大夫敢這樣說,是因為他不知道,這仙丹雖然是高僧送來,但高僧是二皇子帶到陛下面前的。

  這不是在明明白白地說,二皇子意圖謀害父皇。

  這哥兒先叫大皇子守了皇陵,如今又想扳倒二皇子,豈非是把皇帝玩弄於鼓掌?

  想想他背後的人,凌王謝意。叫皇帝如何不疑,如何不懼。

  明德帝連夜把二皇子趕出沂都,又急召大皇子回宮,顯然是擔心宮中有變,想作依仗。

  這些皇家的事啊,他看得多了。

  這至高之位,可不好坐。不但要防百姓防臣子,更要防身邊的人。

  如今,皇帝關了時暮,凌王謝意定然不肯善罷甘休。

  但是趕走二皇子喚回大皇子,二皇子又如何肯善罷甘休?

  鬚髮盡白的老內侍邊走邊側首,從飛雪殿的窗格中看了一眼外面暗沉沉的夜。

  無星無月。

  今晚,恐怕風波要起了。

  明德帝激動過後,只覺胸間發悶,肢體再次控制不住地有些震顫。

  霍公公趕緊奉上熱茶,小心詢問,「陛下,若是沒有時院判在身邊,只怕今夜會有不適,需不需將朱院判請來?」

  這段時間,正是靠著時暮的銀針和各種藥物,明德帝才能維持正常的睡眠和飲食。

  雖然還有朱院判,但相比時院判的藥,朱院判的藥還是稍顯溫和了些,效果自然也有限。

  明德帝也知道,自己如今的身體很需要依靠時暮。

  但他不著急,不過是一個哥兒大夫,仗著有謝晏和撐腰,如此放肆,竟敢妄想摻和立儲之事。

  明德帝當然也知道兩個兒子狼子野心。

  但,兒子畢竟是兒子。至於他謝晏和,得先皇寵愛又如何?有張氏扶持又如何?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他莫不是真以為這皇位是他太子哥哥的?竟然也想來染指!

  聽到霍辛提議,明德帝坐於木榻上,疲憊抬手:「不必叫朱令了。」

  朱令來了也無濟於事。

  只道:「他不是有個藥箱?」

  霍公公知道明德帝是在說時暮日常傍身的藥箱。

  近日因為總在飛雪殿中出入,便把藥箱放在飛雪殿,由小內侍收起來,需要的時候在奉到他面前。

  這哥兒大夫的藥不多,也不需要開方抓藥,都是他自己提前備好,自這藥箱中取出。

  此刻明德帝提到,霍辛立刻吩咐小內侍把藥箱送來。

  那是一隻頗為陳舊的藤編竹筐,蓋著蓋子,背帶由黑色棉布縫製而成。看起來很不起眼,卻叫天子的視線停留了許久。

  敢關這哥兒大夫,就因為知道他的藥都在這隻藥箱裡。明德帝要讓這哥兒明白,這天下到底是誰的。讓他以後唯皇命是從,為自己的身體盡心盡力,而不是一心想著替謝晏和扳倒自己的兒子!

  明德帝看了藥箱片刻,道:「拿出來給朕服用吧。」

  霍公公應聲:「老奴遵命。」就著小內侍捧著藤編藥箱的手,穩重地打開藤筐。

  下一瞬,老內侍的臉色微變,開口時,語氣難掩驚訝,「陛下,這裡面……」

  明德帝疲憊地抬起頭,「裡面怎麼了?」

  霍公公把空空如也的藥箱奉到明德帝面前,「裡面連一瓶藥也沒有啊!」

  -

  小內侍離開飛雪殿,低著頭,快速穿過內宮的道路,拐進永凌殿,低聲向成紀稟報後,又悄無聲息離去。

  成紀大步進殿。

  殿裡的人端坐桌後,持筆寫字,聽到成紀腳步,微帶不耐地問:「怎麼還不回來?」

  成紀當然知道他問的是誰,等的是誰,但還是不得不稟報,「殿下,剛剛飛雪殿傳來消息,時公子……被陛下懲罰,關進了臨華殿。」

  桌後的男人微微一頓,抬頭,眉間慢慢暈開幾分冷意,卻沒有開口。

  成紀繼續稟報,「今夜,陛下不僅關了時公子,還命二皇子連夜去清涼寺反省,大皇子則被急召回宮。」

  關了時暮,趕走二皇子,急召大皇子。

  「發生了什麼?」

  成紀搖頭,「飛雪殿的內侍只聽到一句,丹藥。」

  丹藥?

  謝意默默思索了片刻,不動聲色,只問:「去清涼寺反省的皇命已經傳到二皇子的永陽宮了麼?」

  成紀回:「已經傳過去了。」又問:「需要屬下去截殺麼?」

  截殺的人自然就是大皇子。

  謝意抬手,「不用。」他道:「自會有人動手。」

  成紀懂了,大皇子連夜回宮,二皇子自己卻要離開皇城。二皇子籌謀多時,想必定然有所行動。

  他緩聲布置,「叫張綏連夜帶領孜縣的數千將士進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