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頁
道石靜靜佇立,建木長出了新葉,在風中柔柔抖葉。
-
距離盛會還有十年。
八喜在糖葫蘆和小銀的提攜下,緊趕慢趕,趕在生命的末尾,總算升上了金丹境,在小小的月華門中也算是大師兄、甚至長老級別的人物了。
而杜欣則是服下了又一枚駐顏丹,從百歲老人重新變回妙齡,境界仍停留在築基後期。
不入金丹,就算身體有靈力滋補,壽元終究也不長,杜欣在築基境修士中已經算是高齡,目前完全是半截身入土、硬撐著。
八喜他們都很擔心她這樣下去會痴到入土,但是別人的志向,也不敢改變。
杜欣憋著一口氣,她說:「為丹道付出我的生命也不成問題。」
朋友之間也只能保持尊重了。
這一年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月華門老祖閉關中不幸隕落,此事被許掌門遮掩起,用秘法偽造了老祖還在的假象,除了值得信任或必須要依靠的人外,沒再向外界透露半點風聲。
第二件,千里之外的赤血門上空有劫雲騰空七日,巨大的轟鳴聲不絕,是合體境劫,渡劫結束後,有一道身影透支墜落向赤血門的方向。
年初年終各一件,屬於月華門的山雨終究近了。
出於忌憚赤血門的心思,許掌門多年前就開始布置種種手段。
比方說宗門大陣,原先這燒錢玩意視情況而開,有外敵入侵時才會主動動用,現在雖然看似和往常一樣時開時不開,但若是仔細觀察,會發現陣法開啟的時間越來越長、頻次越來越高。背地裡,許掌門壓縮月華門別的開銷,硬生生攢下了一批足以供應足陣法維持強盛姿態的靈石。
又比方說弟子的訓練,新入門弟子現在的日子要比以前弟子難過許多,訓練難度和時間都大大加重了,一時害得這些少年哀聲載道。
百年下來,月華門添了十幾名金丹、兩三名元嬰,但出竅境一名也沒有(小銀是秋亦的靈寵,不能算是月華門勢力的修士),唯一一位出竅境還駕鶴西去了,若論整體實力,實際還下降了。
許掌門每天念著這些,數對月華門和赤血門的戰力對比,心底都在發寒:難道月華門真要在她這一代又散一遍嗎?
她甚至養成了向宗門列祖列宗禱告的習慣,每次最多禱告的就是那位月水尊者和她靈寵,祈求先輩若有靈,便出手救一救已經岌岌可危的月華門吧……
掌門雖然不說,但真正的聰明人都能感受到什麼,有人收拾收拾東西下山回老家,有人接取長期任務離開宗門。
八喜這些年也算成了月華門骨幹力量,知道一些內情,頗感憂愁,便去找糖葫蘆和小銀談話。
糖葫蘆告訴了他一個好消息——秋亦二十年前就晉升出竅中期啦!
一邊修行一邊感悟一邊參悟練習功法,卷生卷死,借道石之威,秋亦現在是一個境界紮實雄渾的出竅中期修士。
「嘶嘶。」
小銀表示,他們大主人能一個打三個,剩下的兩個它們來解決。
八喜對月華門感情還是挺深的,聞言,不由面露喜色:「太好了!」
糖葫蘆啾啾叫,說別怕,說不準到時候都用不到他們大主人出場呢,咱們還是去玩吧。
在高層人的膽戰心驚,和普通弟子的一無所知中,月華門如履薄冰,戰戰兢兢走到了冬天。
八喜講究人,認為大家交情已經足夠深了,除夕當夜直接請大家一起吃年夜飯。
秋亦他們本就是不歸家的遊子,見糖葫蘆和小銀感興趣,恰好秋亦也有空閒,便答應了下來。
答應後,他私底下戳戳金線,埋怨某人:「看看,都過年了,你還不來和我一起吃團圓飯。」
一年又一年,歲月無盡頭。過年對修士來說沒那麼重要,秋亦對這些節日一概不在意,所以糖葫蘆和小銀在他手底下一次年也沒過過,但虞觀在身邊時,如果秋亦沒有在修行,就會得到他師尊的投喂,或是糕點,或是膳食,偶爾還能被塞奇妙的木工造物、精美玉雕石雕、一本罕見的古籍等等。
簡而言之,相當於凡間的壓歲錢,是師尊給弟子許許多多的關照之一。
現在虞觀不在,秋亦就沒有壓歲錢拿了。
心中念頭說來就來,秋亦看著前方糖葫蘆和小銀歡騰的背影,心想:等有機會了,一定要和師尊過一個完整的年。
可以只有他們兩個人,也可以叫來糖葫蘆、小銀,還有紅魚,白麵團也許也能叫來……
應該會很熱鬧吧。
杜欣特意推了家族的聚餐過來,還給大家展示了她新換的拐杖,糖葫蘆嘴甜,直夸品味好,小銀則嘶嘶,說雕個老鷹腦袋或是巨龍腦袋就更帥了。
既然來吃這個年夜飯、來過這個年了,秋亦作為這裡真正的長輩,就默默備了幾份壓歲錢,在紅布荷裡面隨便塞了點小輩能用上的東西。
給紅包時情況是這樣的:一個外表看上去十八九歲的少年給一個三十來歲青壯年、一個滿臉褶皺老人發壓歲錢,發完,還出聲寬慰鼓勵祝福兩人幾句。青壯年和老人眼含熱淚,連連點頭。
怎麼看都感覺有種顛倒的搞笑。
糖葫蘆和小銀笑到打滾,於是被扣了一天壓歲錢,等第二天才可以拿到手它們的份。
等宴散人去,以為這個年就這麼結束了,結果第二天一早,太陽還沒完全升輪廓,秋亦從陣法和神識的修行中醒來,懶洋洋轉身側躺,正準備起床,便看見枕頭邊金線盤成團,底下壓著一個柔軟的針織小鳥。
-
距離盛會還有十年。
八喜在糖葫蘆和小銀的提攜下,緊趕慢趕,趕在生命的末尾,總算升上了金丹境,在小小的月華門中也算是大師兄、甚至長老級別的人物了。
而杜欣則是服下了又一枚駐顏丹,從百歲老人重新變回妙齡,境界仍停留在築基後期。
不入金丹,就算身體有靈力滋補,壽元終究也不長,杜欣在築基境修士中已經算是高齡,目前完全是半截身入土、硬撐著。
八喜他們都很擔心她這樣下去會痴到入土,但是別人的志向,也不敢改變。
杜欣憋著一口氣,她說:「為丹道付出我的生命也不成問題。」
朋友之間也只能保持尊重了。
這一年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月華門老祖閉關中不幸隕落,此事被許掌門遮掩起,用秘法偽造了老祖還在的假象,除了值得信任或必須要依靠的人外,沒再向外界透露半點風聲。
第二件,千里之外的赤血門上空有劫雲騰空七日,巨大的轟鳴聲不絕,是合體境劫,渡劫結束後,有一道身影透支墜落向赤血門的方向。
年初年終各一件,屬於月華門的山雨終究近了。
出於忌憚赤血門的心思,許掌門多年前就開始布置種種手段。
比方說宗門大陣,原先這燒錢玩意視情況而開,有外敵入侵時才會主動動用,現在雖然看似和往常一樣時開時不開,但若是仔細觀察,會發現陣法開啟的時間越來越長、頻次越來越高。背地裡,許掌門壓縮月華門別的開銷,硬生生攢下了一批足以供應足陣法維持強盛姿態的靈石。
又比方說弟子的訓練,新入門弟子現在的日子要比以前弟子難過許多,訓練難度和時間都大大加重了,一時害得這些少年哀聲載道。
百年下來,月華門添了十幾名金丹、兩三名元嬰,但出竅境一名也沒有(小銀是秋亦的靈寵,不能算是月華門勢力的修士),唯一一位出竅境還駕鶴西去了,若論整體實力,實際還下降了。
許掌門每天念著這些,數對月華門和赤血門的戰力對比,心底都在發寒:難道月華門真要在她這一代又散一遍嗎?
她甚至養成了向宗門列祖列宗禱告的習慣,每次最多禱告的就是那位月水尊者和她靈寵,祈求先輩若有靈,便出手救一救已經岌岌可危的月華門吧……
掌門雖然不說,但真正的聰明人都能感受到什麼,有人收拾收拾東西下山回老家,有人接取長期任務離開宗門。
八喜這些年也算成了月華門骨幹力量,知道一些內情,頗感憂愁,便去找糖葫蘆和小銀談話。
糖葫蘆告訴了他一個好消息——秋亦二十年前就晉升出竅中期啦!
一邊修行一邊感悟一邊參悟練習功法,卷生卷死,借道石之威,秋亦現在是一個境界紮實雄渾的出竅中期修士。
「嘶嘶。」
小銀表示,他們大主人能一個打三個,剩下的兩個它們來解決。
八喜對月華門感情還是挺深的,聞言,不由面露喜色:「太好了!」
糖葫蘆啾啾叫,說別怕,說不準到時候都用不到他們大主人出場呢,咱們還是去玩吧。
在高層人的膽戰心驚,和普通弟子的一無所知中,月華門如履薄冰,戰戰兢兢走到了冬天。
八喜講究人,認為大家交情已經足夠深了,除夕當夜直接請大家一起吃年夜飯。
秋亦他們本就是不歸家的遊子,見糖葫蘆和小銀感興趣,恰好秋亦也有空閒,便答應了下來。
答應後,他私底下戳戳金線,埋怨某人:「看看,都過年了,你還不來和我一起吃團圓飯。」
一年又一年,歲月無盡頭。過年對修士來說沒那麼重要,秋亦對這些節日一概不在意,所以糖葫蘆和小銀在他手底下一次年也沒過過,但虞觀在身邊時,如果秋亦沒有在修行,就會得到他師尊的投喂,或是糕點,或是膳食,偶爾還能被塞奇妙的木工造物、精美玉雕石雕、一本罕見的古籍等等。
簡而言之,相當於凡間的壓歲錢,是師尊給弟子許許多多的關照之一。
現在虞觀不在,秋亦就沒有壓歲錢拿了。
心中念頭說來就來,秋亦看著前方糖葫蘆和小銀歡騰的背影,心想:等有機會了,一定要和師尊過一個完整的年。
可以只有他們兩個人,也可以叫來糖葫蘆、小銀,還有紅魚,白麵團也許也能叫來……
應該會很熱鬧吧。
杜欣特意推了家族的聚餐過來,還給大家展示了她新換的拐杖,糖葫蘆嘴甜,直夸品味好,小銀則嘶嘶,說雕個老鷹腦袋或是巨龍腦袋就更帥了。
既然來吃這個年夜飯、來過這個年了,秋亦作為這裡真正的長輩,就默默備了幾份壓歲錢,在紅布荷裡面隨便塞了點小輩能用上的東西。
給紅包時情況是這樣的:一個外表看上去十八九歲的少年給一個三十來歲青壯年、一個滿臉褶皺老人發壓歲錢,發完,還出聲寬慰鼓勵祝福兩人幾句。青壯年和老人眼含熱淚,連連點頭。
怎麼看都感覺有種顛倒的搞笑。
糖葫蘆和小銀笑到打滾,於是被扣了一天壓歲錢,等第二天才可以拿到手它們的份。
等宴散人去,以為這個年就這麼結束了,結果第二天一早,太陽還沒完全升輪廓,秋亦從陣法和神識的修行中醒來,懶洋洋轉身側躺,正準備起床,便看見枕頭邊金線盤成團,底下壓著一個柔軟的針織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