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秋亦思考片刻,眨動眼睛,還想再問,虞觀偏頭看他,豎起食指抵於唇邊:「噤聲。」
秋亦下意識屏住呼吸,眼睛微微睜大,一眨不眨,映著虞觀的影子。
虞觀覺得可愛,嚇唬小孩:「知道得太多會被捉走,以後再告訴你。」
「……」
秋亦把傘搶走,對虞觀這等惡劣幼稚行徑很看不上,嘀嘀咕咕:「我師尊就在身邊,誰能把我捉走。」
虞觀未用靈力,被細雨打濕了白髮與衣裳,也不惱,悠哉哉地跟上快步離開的弟子。
過了一會兒,傘又把他罩住了。
-
一片片雪白柔軟的信箋如同燕子般飛向修真界各處,其中一片徐徐破開皇宮的陣法禁制,於大庭廣眾之下飛向坐於一側聽政的年幼太子。
信箋被接住之前,除了太子、太后之外的其餘人都視若無睹,等到太子起身接住,大家一陣恍然,忽然醒覺,紛紛緊張道喊道:「敵襲!」「太子小心!」
梁紫微表情鎮定,還沒來得及看上面的字跡,「咚」的一聲,有什麼東西被信箋吐出,血腥味瞬間彌散。
森森寒氣漫進心底,有朝臣驚呼出聲:「是五王爺的門客!」
——更準確的來說,是五王爺門客的頭!
早已知道梁文秀身處不測的太后亦是目光一緊,面露怒容。
幾顆頭顱表情凝固在死前最後一刻,迷茫、驚恐、無措、悔恨,濃厚的感情似乎能從屍首中溢出。纖塵不染的宮殿朝堂瞬間被朱紅腥臭的血沾染。
簡直是挑釁!根本不把大夏放在眼裡!
有人想怒叱做出其事之人,話還沒說出口,他看著同僚們慘敗的神色,忽地也意識到了什麼,話堵在嗓子眼,「啊啊」地說不出一聲。
梁紫微也看到了那些人頭,但他看了看信,手中不知何時握著一塊留影石,面沉如水,只傳喚下人來將殿中收拾乾淨。
這般直接打臉的行徑,代表一朝之力的太子居然不動怒示威,究竟是……
有猜到的幾個老臣渾身戰慄,低著頭,宛若鵪鶉,心中打鼓:要不乘早離職吧。
太后輕聲詢問:「紫微,是誰?」
梁紫微一彈信箋,上面只落了兩個字,「觀之」,筆跡鋒利如刀,未有任何署名,氣息沉重可怕。
能有這般手段的……他道:「是那位。」
另一隻靴子終於點地,太后不語,心中掀起驚濤駭浪,深深皺眉。
朝中鴉雀無聲。
「他只是來告知我們一件事,」梁紫微看過眾臣子,聲音若定海神針,「既然諸位愛卿都在,便一起看看吧。」
留影石被拋至半空,一幕幕影像開始閃動。
……
半個月後。
老阿婆領著兩位客人上船,港口熱鬧,一路喧譁,一位客人彎彎眼睛,說:「天底下居然有這等手段。」
「是咯,幾個大洲都是這樣,據說那些大勢力一個都沒被放過,都收到了這鬼信。」老阿婆知道他是在說那些船員船客討論的事情,這半個月以來,「鬼信」之事都已經傳瘋了。
那客人似乎覺得好玩,歪頭看了看旁邊不言不語的同伴一眼,又笑了一下,對老阿婆說:「為何叫鬼信?不該叫仙信嗎?我看這是好心腸的神仙做的才對。」
老阿婆說:「書信傳來,講的是鬼族相關的事情,後來大家就都說是鬼信了。」
客人點點頭,又看向船上鑲嵌的明珠:「這些珠子只是裝飾用嗎?」
「不,霧海風浪大,經常泛起迷霧,又有精怪邪異愛作弄掀翻船隻,鑲嵌夜明珠是為了給大家照亮前方、讓所有人船翻時也能重回船邊,」老阿婆問,「兩位是要去哪的?」
鹹濕海風拂面,秋亦望著遠方蔚藍海面,皮膚下潛藏的惡咒似乎還在流淌,使人隱隱作疼。
他對老阿婆一笑,回答道:「西洲。」
第84章 漂浮著的
「萬明七十一年,霧海出行時有人見到巧靈,與之交談,得五階寶物海珠花。」
「元興十六年,霧海高境界邪祟出沒,兩年後才被大夏遣送的修士捉到除去。」
「章寶三十七年,霧海魚妖作亂,連續掀翻六隻海船。」
……
大夏年號每五百年一換,秋亦翻了翻,發現霧海歷史還挺有趣的,單單今世就有百來頁異聞。
東洲到西洲正好相對,渡過需橫跨中洋,耗費時間不少,所以秋亦選擇漂洋過霧海去最近的一個傳送陣直達西洲。
原本是想搭載靈舟直接飛渡過去的,不過港口的飛行靈舟頗為搶手,兩人來得遲了些,沒能趕得上,權衡利弊後還是直接搭乘渡海靈舟過去。
秋亦放下那本《霧海誌異》,提筆圈出其中幾行,其中距離最近的一條是:「永安元年,霧海船翻,有人被困第二劫一座城池,五十載後才脫困歸鄉。」
類似的記載有數條。
「砰砰砰」。
門被敲響。
門打開,一個船上幹活的小廝說:「船要起航了。霧海最近不太平,客人記得時時點燈,夜晚少出行,那些傢伙怕這些。若是燈油不夠了,可以叫我們來添上。」
他說完很快就走了。
秋亦想了想,轉身同虞觀道:「船要啟航了,我們出去瞧瞧嗎?」
說來他還是第一次坐船過海。
虞觀不感興趣,海在他眼裡是水,無論哪裡的景色都已經過了會新鮮驚奇的年紀。
秋亦下意識屏住呼吸,眼睛微微睜大,一眨不眨,映著虞觀的影子。
虞觀覺得可愛,嚇唬小孩:「知道得太多會被捉走,以後再告訴你。」
「……」
秋亦把傘搶走,對虞觀這等惡劣幼稚行徑很看不上,嘀嘀咕咕:「我師尊就在身邊,誰能把我捉走。」
虞觀未用靈力,被細雨打濕了白髮與衣裳,也不惱,悠哉哉地跟上快步離開的弟子。
過了一會兒,傘又把他罩住了。
-
一片片雪白柔軟的信箋如同燕子般飛向修真界各處,其中一片徐徐破開皇宮的陣法禁制,於大庭廣眾之下飛向坐於一側聽政的年幼太子。
信箋被接住之前,除了太子、太后之外的其餘人都視若無睹,等到太子起身接住,大家一陣恍然,忽然醒覺,紛紛緊張道喊道:「敵襲!」「太子小心!」
梁紫微表情鎮定,還沒來得及看上面的字跡,「咚」的一聲,有什麼東西被信箋吐出,血腥味瞬間彌散。
森森寒氣漫進心底,有朝臣驚呼出聲:「是五王爺的門客!」
——更準確的來說,是五王爺門客的頭!
早已知道梁文秀身處不測的太后亦是目光一緊,面露怒容。
幾顆頭顱表情凝固在死前最後一刻,迷茫、驚恐、無措、悔恨,濃厚的感情似乎能從屍首中溢出。纖塵不染的宮殿朝堂瞬間被朱紅腥臭的血沾染。
簡直是挑釁!根本不把大夏放在眼裡!
有人想怒叱做出其事之人,話還沒說出口,他看著同僚們慘敗的神色,忽地也意識到了什麼,話堵在嗓子眼,「啊啊」地說不出一聲。
梁紫微也看到了那些人頭,但他看了看信,手中不知何時握著一塊留影石,面沉如水,只傳喚下人來將殿中收拾乾淨。
這般直接打臉的行徑,代表一朝之力的太子居然不動怒示威,究竟是……
有猜到的幾個老臣渾身戰慄,低著頭,宛若鵪鶉,心中打鼓:要不乘早離職吧。
太后輕聲詢問:「紫微,是誰?」
梁紫微一彈信箋,上面只落了兩個字,「觀之」,筆跡鋒利如刀,未有任何署名,氣息沉重可怕。
能有這般手段的……他道:「是那位。」
另一隻靴子終於點地,太后不語,心中掀起驚濤駭浪,深深皺眉。
朝中鴉雀無聲。
「他只是來告知我們一件事,」梁紫微看過眾臣子,聲音若定海神針,「既然諸位愛卿都在,便一起看看吧。」
留影石被拋至半空,一幕幕影像開始閃動。
……
半個月後。
老阿婆領著兩位客人上船,港口熱鬧,一路喧譁,一位客人彎彎眼睛,說:「天底下居然有這等手段。」
「是咯,幾個大洲都是這樣,據說那些大勢力一個都沒被放過,都收到了這鬼信。」老阿婆知道他是在說那些船員船客討論的事情,這半個月以來,「鬼信」之事都已經傳瘋了。
那客人似乎覺得好玩,歪頭看了看旁邊不言不語的同伴一眼,又笑了一下,對老阿婆說:「為何叫鬼信?不該叫仙信嗎?我看這是好心腸的神仙做的才對。」
老阿婆說:「書信傳來,講的是鬼族相關的事情,後來大家就都說是鬼信了。」
客人點點頭,又看向船上鑲嵌的明珠:「這些珠子只是裝飾用嗎?」
「不,霧海風浪大,經常泛起迷霧,又有精怪邪異愛作弄掀翻船隻,鑲嵌夜明珠是為了給大家照亮前方、讓所有人船翻時也能重回船邊,」老阿婆問,「兩位是要去哪的?」
鹹濕海風拂面,秋亦望著遠方蔚藍海面,皮膚下潛藏的惡咒似乎還在流淌,使人隱隱作疼。
他對老阿婆一笑,回答道:「西洲。」
第84章 漂浮著的
「萬明七十一年,霧海出行時有人見到巧靈,與之交談,得五階寶物海珠花。」
「元興十六年,霧海高境界邪祟出沒,兩年後才被大夏遣送的修士捉到除去。」
「章寶三十七年,霧海魚妖作亂,連續掀翻六隻海船。」
……
大夏年號每五百年一換,秋亦翻了翻,發現霧海歷史還挺有趣的,單單今世就有百來頁異聞。
東洲到西洲正好相對,渡過需橫跨中洋,耗費時間不少,所以秋亦選擇漂洋過霧海去最近的一個傳送陣直達西洲。
原本是想搭載靈舟直接飛渡過去的,不過港口的飛行靈舟頗為搶手,兩人來得遲了些,沒能趕得上,權衡利弊後還是直接搭乘渡海靈舟過去。
秋亦放下那本《霧海誌異》,提筆圈出其中幾行,其中距離最近的一條是:「永安元年,霧海船翻,有人被困第二劫一座城池,五十載後才脫困歸鄉。」
類似的記載有數條。
「砰砰砰」。
門被敲響。
門打開,一個船上幹活的小廝說:「船要起航了。霧海最近不太平,客人記得時時點燈,夜晚少出行,那些傢伙怕這些。若是燈油不夠了,可以叫我們來添上。」
他說完很快就走了。
秋亦想了想,轉身同虞觀道:「船要啟航了,我們出去瞧瞧嗎?」
說來他還是第一次坐船過海。
虞觀不感興趣,海在他眼裡是水,無論哪裡的景色都已經過了會新鮮驚奇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