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頁
靖:安定。
周立、趙豐盼著這娃娃能一生都過著如現在這般的安定日子。
其實周立更想以穩字為名,穩,安穩。
他不求這娃娃大富大貴,能一生都維持如今的生活水平,那他就心滿意足了。
但穩字顯得老成,當然,這娃娃本身輩分也大,還沒出生就有秦小響、秦小魚這兩個大外甥了。
但趙豐覺得靖字更好聽些,於是便取名為周靖。
小名糕糕。
糕:糕點。
周立、趙豐盼著這娃娃一生都能吃得上甜蜜的糕點。
小糕糕的大名定下之後,秦勁不由想到了周康寧。
有靖有康,氣氛烘托到這兒了,這時候應該來本或者來部《射鵰》啊。
可是,那已是上輩子的事了。
秦勁壓下惆悵,專注眼下。
現在日子也挺好,有妙妙,上有老下有小,家中有田七十餘畝,存銀二百餘兩。
妥妥富農!
周康寧、郭信懇二人從府城回來時,距離小糕糕的滿月酒還剩一周。
此次秋闈,郭信懇一是為了帶周康寧出去遊玩一番,二是下場混個經驗。
如今這兩個目的都已達到,所以落第這種小事,無需在意。
他們倆回了郭家,放下行李便直奔五里溝。
到秦家時,秦家眾人剛吃過午飯。
今日天氣不錯,葉妙、王秀芹坐在院子裡摟著秦小響秦小魚曬太陽。
但這倆小傢伙有些坐不住,一直伸著小腦袋往院門口看。
院子門口,秦勁、周延年正拿著糧斗收租子——魯家村的四戶人家來交租子了。
郭員外仁善,不想佃戶們帶著糧食奔波,就自己組織人手去佃戶所在的村子裡收租。
可秦家哪有人手。
秦勁忙著擺攤。
家中還有仨娃娃。
因此,租賃時秦勁特意強調,自家人手不夠,需得佃戶們親自來秦家交租子。
還有,他只收玉米。
玉米是秦家的主食,也能用來炸鍋巴,哪怕秦勁種了不少玉米,但依舊供不上自家所需,這幾年每年都得買玉米。
現在能收租子了,他就強調,秋季租子只收玉米。
玉米高產,若是上等田,玉米的畝產量能達到六百斤。
秦勁租出去的全是中等田,畝產量能有個四百多斤。
若按照四百二十斤算,首先,需得交十四斤的秋稅。
減去這十四斤,餘下四百零六斤。
秦勁可得三成,那便是一百二十一點八斤。
一畝是這個數,五十畝便是六千零九十斤。
六千斤!
若是平均到每一日,能有十六斤多。
自家人口雖多,但一日也吃不了十六斤的玉米。
若是換算成銀錢,那也有十多兩。
第一次收租就得十多兩銀子,照這個趨勢,只要不是災年,那一年大概能掙三十兩。
買這些田地共花了五百兩,一年掙三十兩,那十七年就能將這五百兩掙回來。
當然,真論起來,不是這麼算的。
因為這些田地本身就值五百兩,手握田契跟手握銀子一樣,秦勁並沒有失去五百兩,所以每年掙的三十兩是純利潤。
秦勁心情很好,活了兩輩子,終於能收上租子了。
正盤算著明年要不要繼續買田,不遠處響起了馬蹄聲。
他抬頭一瞧,見是周康寧、郭信懇來了,便笑著對院子裡的葉妙喊了一聲:「妙妙,寧哥兒小懇回來了。」
「小魚,走,你寧叔懇叔來了,咱們去迎迎他們。」
葉妙將秦小魚放在地上,牽著他往門口走。
秦小響忙也從王秀芹腿上下來,邁著小短腿跟了上去。
院門口,周康寧不等馬車停好就蹦了下來,他同秦勁、周延年打了招呼,就跑著進了院中。
瞧見葉妙和秦小響秦小魚,他衝過去挨個親親兩個寶貝蛋,又沖王秀芹笑笑,而後直奔趙豐、周立的屋子。
屋子裡,趙豐抱著小糕糕,周立則是端著羊奶在餵他。
快滿月的小糕糕比剛出生時胖了不少,臉蛋肉乎乎,大眼睛烏溜溜。
周康寧推門進來,瞧見他的小模樣,心都要化了,幾步來到炕邊,伸手將他接了過來。
周康寧有帶娃經驗,他抱著小糕糕,小糕糕沒有任何不適,大眼睛撲閃了兩下,沒哭沒鬧,當周立又將小勺子送到他嘴邊,他含著勺子將羊奶咽了下去。
「壯!還、還乖。」
周康寧忍不住戳戳他的小臉蛋。
趙豐聞言笑:「可不是,他特別乖,生人抱他他從不哭。」
「寧哥兒,你和小懇怎麼樣?」周立打量著周康寧。
此去府城,一去就是一個多月,這麼久沒見,哪怕有幼子在跟前,他也時常牽掛。
郭信懇正好走到門口,聞言立馬道:「爹,放心吧,有我呢,除了牽掛你們,平日寧哥兒玩的可開心了。」
周立此時也看出來了,出去奔波一個月,周康寧一點兒沒瘦。
精神也挺好。
他就放了心,招呼郭信懇坐下,他自己則是繼續給小糕糕餵羊奶。
郭信懇站到周康寧身邊,低頭打量了小糕糕幾眼,不禁也夸壯實。
這時,門口響起了秦小響秦小魚的聲音:「小舅舅,小舅舅。」
周立、趙豐盼著這娃娃能一生都過著如現在這般的安定日子。
其實周立更想以穩字為名,穩,安穩。
他不求這娃娃大富大貴,能一生都維持如今的生活水平,那他就心滿意足了。
但穩字顯得老成,當然,這娃娃本身輩分也大,還沒出生就有秦小響、秦小魚這兩個大外甥了。
但趙豐覺得靖字更好聽些,於是便取名為周靖。
小名糕糕。
糕:糕點。
周立、趙豐盼著這娃娃一生都能吃得上甜蜜的糕點。
小糕糕的大名定下之後,秦勁不由想到了周康寧。
有靖有康,氣氛烘托到這兒了,這時候應該來本或者來部《射鵰》啊。
可是,那已是上輩子的事了。
秦勁壓下惆悵,專注眼下。
現在日子也挺好,有妙妙,上有老下有小,家中有田七十餘畝,存銀二百餘兩。
妥妥富農!
周康寧、郭信懇二人從府城回來時,距離小糕糕的滿月酒還剩一周。
此次秋闈,郭信懇一是為了帶周康寧出去遊玩一番,二是下場混個經驗。
如今這兩個目的都已達到,所以落第這種小事,無需在意。
他們倆回了郭家,放下行李便直奔五里溝。
到秦家時,秦家眾人剛吃過午飯。
今日天氣不錯,葉妙、王秀芹坐在院子裡摟著秦小響秦小魚曬太陽。
但這倆小傢伙有些坐不住,一直伸著小腦袋往院門口看。
院子門口,秦勁、周延年正拿著糧斗收租子——魯家村的四戶人家來交租子了。
郭員外仁善,不想佃戶們帶著糧食奔波,就自己組織人手去佃戶所在的村子裡收租。
可秦家哪有人手。
秦勁忙著擺攤。
家中還有仨娃娃。
因此,租賃時秦勁特意強調,自家人手不夠,需得佃戶們親自來秦家交租子。
還有,他只收玉米。
玉米是秦家的主食,也能用來炸鍋巴,哪怕秦勁種了不少玉米,但依舊供不上自家所需,這幾年每年都得買玉米。
現在能收租子了,他就強調,秋季租子只收玉米。
玉米高產,若是上等田,玉米的畝產量能達到六百斤。
秦勁租出去的全是中等田,畝產量能有個四百多斤。
若按照四百二十斤算,首先,需得交十四斤的秋稅。
減去這十四斤,餘下四百零六斤。
秦勁可得三成,那便是一百二十一點八斤。
一畝是這個數,五十畝便是六千零九十斤。
六千斤!
若是平均到每一日,能有十六斤多。
自家人口雖多,但一日也吃不了十六斤的玉米。
若是換算成銀錢,那也有十多兩。
第一次收租就得十多兩銀子,照這個趨勢,只要不是災年,那一年大概能掙三十兩。
買這些田地共花了五百兩,一年掙三十兩,那十七年就能將這五百兩掙回來。
當然,真論起來,不是這麼算的。
因為這些田地本身就值五百兩,手握田契跟手握銀子一樣,秦勁並沒有失去五百兩,所以每年掙的三十兩是純利潤。
秦勁心情很好,活了兩輩子,終於能收上租子了。
正盤算著明年要不要繼續買田,不遠處響起了馬蹄聲。
他抬頭一瞧,見是周康寧、郭信懇來了,便笑著對院子裡的葉妙喊了一聲:「妙妙,寧哥兒小懇回來了。」
「小魚,走,你寧叔懇叔來了,咱們去迎迎他們。」
葉妙將秦小魚放在地上,牽著他往門口走。
秦小響忙也從王秀芹腿上下來,邁著小短腿跟了上去。
院門口,周康寧不等馬車停好就蹦了下來,他同秦勁、周延年打了招呼,就跑著進了院中。
瞧見葉妙和秦小響秦小魚,他衝過去挨個親親兩個寶貝蛋,又沖王秀芹笑笑,而後直奔趙豐、周立的屋子。
屋子裡,趙豐抱著小糕糕,周立則是端著羊奶在餵他。
快滿月的小糕糕比剛出生時胖了不少,臉蛋肉乎乎,大眼睛烏溜溜。
周康寧推門進來,瞧見他的小模樣,心都要化了,幾步來到炕邊,伸手將他接了過來。
周康寧有帶娃經驗,他抱著小糕糕,小糕糕沒有任何不適,大眼睛撲閃了兩下,沒哭沒鬧,當周立又將小勺子送到他嘴邊,他含著勺子將羊奶咽了下去。
「壯!還、還乖。」
周康寧忍不住戳戳他的小臉蛋。
趙豐聞言笑:「可不是,他特別乖,生人抱他他從不哭。」
「寧哥兒,你和小懇怎麼樣?」周立打量著周康寧。
此去府城,一去就是一個多月,這麼久沒見,哪怕有幼子在跟前,他也時常牽掛。
郭信懇正好走到門口,聞言立馬道:「爹,放心吧,有我呢,除了牽掛你們,平日寧哥兒玩的可開心了。」
周立此時也看出來了,出去奔波一個月,周康寧一點兒沒瘦。
精神也挺好。
他就放了心,招呼郭信懇坐下,他自己則是繼續給小糕糕餵羊奶。
郭信懇站到周康寧身邊,低頭打量了小糕糕幾眼,不禁也夸壯實。
這時,門口響起了秦小響秦小魚的聲音:「小舅舅,小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