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頁
他們就回他們二房的院子吃早飯。
早飯後,郭厚夫婦、郭信平、郭信薇跑去他們的小灶房觀看如何烤蛋黃酥。
很快,他們聞到了蛋黃酥剛出爐時的甜香,之前沒聞過,不覺得有什麼,現在聞到了,他們頓時覺得從前吃過的蛋黃酥不香了。
沒法比。
真沒法比。
郭員外也有些意外,雖然不餓,但還是一口氣吃掉了三個。
第一日售賣,周康寧、郭信懇只做了五十個蛋黃酥。
自家吃掉二十個,餘下三十個拿去茶館售賣。
他們到茶館時,秦勁正要收攤。
秦勁就過去看了看他們的小攤子。
還給夥計傳授了幾句吆喝詞。
之後他就推上小推車回家。
周康寧、郭信懇沒有搞試吃。
定價也高,一個二兩重的蛋黃酥就要十文——其實,真論成本的話,不算高。
雖然炒豆沙需要加豬油、蔗糖,可一斤紅豆就能做三斤豆沙。
鹹蛋黃也不算貴。
但這是郭家少奶奶親手做的!
而且,過程複雜!
因此郭信懇大手一揮,將價格定為十文。
這個價格,一般人家真捨不得買。
但架不住茶館客流量大。
雖說《郭記茶館筆記續》的熱度已經下降,但地府三篇情節好,說書先生也講的繪聲繪色。
而且,此時已經有外地的商旅入了東陽縣。
因此,茶館日日都是爆滿狀態。
每日來來往往那麼多客人,消化三十個蛋黃酥,輕而易舉。
一個月後,待天氣熱起來,蛋黃酥的日銷量已經固定到了五十個。
這個數量,周康寧不至於累,每日也能全部賣完。
利潤也還行,一個能掙六文,五十個就是三百文。
與秦勁五五分之後,一日也能有一百五十文的進帳。
一個月就是四兩五錢。
再加上抽空還能編個手繩,總體而言,月入五兩問題不大。
周康寧、郭信懇都很高興。
嘿嘿,五兩!
足以裹得住他們日常的花銷了。
他們的月錢,能全部攢下來!
秦勁、葉妙也很高興,他們夫夫每個月多了四兩五錢的進帳,壓力大減。
雙贏!
秦勁家從今年開始,家裡開銷著實大了些。
給周立、趙豐的孝敬銀子漲到了每月一兩,兩人就是二兩。
李嬌的工錢是每月四百五十文。
呂夫郎、石車夫雖是下人,但秦勁不是黑心老財主,因此每個月也給他們發工錢,一個月五十文。
這樣兩人若是有個頭疼腦熱的需得吃藥,或者想吃點什麼了,手裡也能有個錢。
兩人合一起,一個月就是一百文。
再者,還有王秀芹。
王秀芹日日過來帶娃,且給趙豐的孝敬銀子都漲到一兩了,親娘不能一文不給。
不然說不過去。
王秀芹見他非得給,便也接了。
一個月是五百文。
周延年的零花錢,一日是八文,一個月就是二百四十文。
這樣加一起,一個月的支出是三千二百九十文。
至於吃食上,周立時常給趙豐添油水,秦勁買肉的次數少了不少。
但倆寶貝蛋正是長身子的時候,得變著花樣給他們做輔食,牛乳也時不時的買一些。
因此,總體而言,吃食上的支出和從前相比沒大的差別。
但工錢上的支出如此大,如今多了四兩五錢的入帳,兩人的壓力大減。
第119章 買地
春末,一場雨落下來。
農人終於有喘息的時刻。
天氣陰沉,即便開著窗,室內光線也有些昏暗。
秦勁坐在書房,也就是堂屋西邊那間,他提著筆,正聚精會神的構思《郭記茶館筆記叄》的情節。
臘八上市的《郭記茶館筆記續》,首批刊印了三千本,後續又刊印了兩千本。
這兩千本,隨著外地商旅的到來,已賣得七七八八。
昨日,周康寧郭信懇與郭厚來了五里溝。
小夫夫是常回家看看。
郭厚則是來送兩千本的潤筆費。
一本他可得三十文,兩千本就是六十兩。
六十兩!
另外,《郭記茶館筆記》的精裝版,陸陸續續的又賣出去二百多本。
上次只賣出八十多本,郭厚按一百本給他結算的潤筆費,此次減去那十多本,也有二百一十本。
一本他可得一百五十文。
二百一十本,那就是三十一兩五錢。
六十兩加上三十一兩五錢,又是近百兩銀子!
算上臘八那日結算的一百零七兩五錢,兩次共得一百九十九兩銀子!
暴利!
趕得上他家擺攤的收入了。
更關鍵的是:不辛苦。
他只需要坐在家中,搞一些設定、大綱,再審審稿,餘下的都交由郭厚去做。
然後小錢錢就飛來了。
續作的精裝版,如今也到了刊刻的階段。
精裝版里有插畫,得先尋畫師畫畫,畫完之後交由匠人刻版,這一套流程走完,才能印刷成冊。
耗時久,程序複雜,因此售價就高。
但利潤也高。
續作比第一本更火爆,精裝版的銷量會更高,待明年此時,又是一筆小錢錢入帳。
早飯後,郭厚夫婦、郭信平、郭信薇跑去他們的小灶房觀看如何烤蛋黃酥。
很快,他們聞到了蛋黃酥剛出爐時的甜香,之前沒聞過,不覺得有什麼,現在聞到了,他們頓時覺得從前吃過的蛋黃酥不香了。
沒法比。
真沒法比。
郭員外也有些意外,雖然不餓,但還是一口氣吃掉了三個。
第一日售賣,周康寧、郭信懇只做了五十個蛋黃酥。
自家吃掉二十個,餘下三十個拿去茶館售賣。
他們到茶館時,秦勁正要收攤。
秦勁就過去看了看他們的小攤子。
還給夥計傳授了幾句吆喝詞。
之後他就推上小推車回家。
周康寧、郭信懇沒有搞試吃。
定價也高,一個二兩重的蛋黃酥就要十文——其實,真論成本的話,不算高。
雖然炒豆沙需要加豬油、蔗糖,可一斤紅豆就能做三斤豆沙。
鹹蛋黃也不算貴。
但這是郭家少奶奶親手做的!
而且,過程複雜!
因此郭信懇大手一揮,將價格定為十文。
這個價格,一般人家真捨不得買。
但架不住茶館客流量大。
雖說《郭記茶館筆記續》的熱度已經下降,但地府三篇情節好,說書先生也講的繪聲繪色。
而且,此時已經有外地的商旅入了東陽縣。
因此,茶館日日都是爆滿狀態。
每日來來往往那麼多客人,消化三十個蛋黃酥,輕而易舉。
一個月後,待天氣熱起來,蛋黃酥的日銷量已經固定到了五十個。
這個數量,周康寧不至於累,每日也能全部賣完。
利潤也還行,一個能掙六文,五十個就是三百文。
與秦勁五五分之後,一日也能有一百五十文的進帳。
一個月就是四兩五錢。
再加上抽空還能編個手繩,總體而言,月入五兩問題不大。
周康寧、郭信懇都很高興。
嘿嘿,五兩!
足以裹得住他們日常的花銷了。
他們的月錢,能全部攢下來!
秦勁、葉妙也很高興,他們夫夫每個月多了四兩五錢的進帳,壓力大減。
雙贏!
秦勁家從今年開始,家裡開銷著實大了些。
給周立、趙豐的孝敬銀子漲到了每月一兩,兩人就是二兩。
李嬌的工錢是每月四百五十文。
呂夫郎、石車夫雖是下人,但秦勁不是黑心老財主,因此每個月也給他們發工錢,一個月五十文。
這樣兩人若是有個頭疼腦熱的需得吃藥,或者想吃點什麼了,手裡也能有個錢。
兩人合一起,一個月就是一百文。
再者,還有王秀芹。
王秀芹日日過來帶娃,且給趙豐的孝敬銀子都漲到一兩了,親娘不能一文不給。
不然說不過去。
王秀芹見他非得給,便也接了。
一個月是五百文。
周延年的零花錢,一日是八文,一個月就是二百四十文。
這樣加一起,一個月的支出是三千二百九十文。
至於吃食上,周立時常給趙豐添油水,秦勁買肉的次數少了不少。
但倆寶貝蛋正是長身子的時候,得變著花樣給他們做輔食,牛乳也時不時的買一些。
因此,總體而言,吃食上的支出和從前相比沒大的差別。
但工錢上的支出如此大,如今多了四兩五錢的入帳,兩人的壓力大減。
第119章 買地
春末,一場雨落下來。
農人終於有喘息的時刻。
天氣陰沉,即便開著窗,室內光線也有些昏暗。
秦勁坐在書房,也就是堂屋西邊那間,他提著筆,正聚精會神的構思《郭記茶館筆記叄》的情節。
臘八上市的《郭記茶館筆記續》,首批刊印了三千本,後續又刊印了兩千本。
這兩千本,隨著外地商旅的到來,已賣得七七八八。
昨日,周康寧郭信懇與郭厚來了五里溝。
小夫夫是常回家看看。
郭厚則是來送兩千本的潤筆費。
一本他可得三十文,兩千本就是六十兩。
六十兩!
另外,《郭記茶館筆記》的精裝版,陸陸續續的又賣出去二百多本。
上次只賣出八十多本,郭厚按一百本給他結算的潤筆費,此次減去那十多本,也有二百一十本。
一本他可得一百五十文。
二百一十本,那就是三十一兩五錢。
六十兩加上三十一兩五錢,又是近百兩銀子!
算上臘八那日結算的一百零七兩五錢,兩次共得一百九十九兩銀子!
暴利!
趕得上他家擺攤的收入了。
更關鍵的是:不辛苦。
他只需要坐在家中,搞一些設定、大綱,再審審稿,餘下的都交由郭厚去做。
然後小錢錢就飛來了。
續作的精裝版,如今也到了刊刻的階段。
精裝版里有插畫,得先尋畫師畫畫,畫完之後交由匠人刻版,這一套流程走完,才能印刷成冊。
耗時久,程序複雜,因此售價就高。
但利潤也高。
續作比第一本更火爆,精裝版的銷量會更高,待明年此時,又是一筆小錢錢入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