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這段話她說的極為艱難,幾乎是一字一頓。
袁銘和季清月都知道原因——她的親姐姐就在其中,而且要不是及時搗毀了賊窩,她也會遭遇同樣的痛苦。
韓曉霜深吸一口氣,對他們說道:「經過村里人商議之後,我們決定在三日後舉辦一次大型的葬禮,給她們所有死去的人,袁公子是我們村的大恩人,我們都希望你能來參加。」
袁銘沒有立刻說行也沒說不行,疑惑問道:「整件事清里我其實並沒有起到很大作用,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功勞,按理說哈南村的其他人不應該知道我才對,你對他們說了什麼?」
韓曉霜搖頭:「我什麼都沒說,那日鎮守大人親自去了村里,是他提到了袁公子。」
她說提到其實非常含蓄了,查明哈南村的傳教士確屬邪教,並且一直在利用村里人為自己謀私利之後,鎮守就帶人一眾衙役直搗黃龍,將他們的住處團團包圍,當著全村人的面將其逮捕。
鎮守抓住人之後,便將事情的原委全部告訴了村里人,尤其提到了袁銘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本官政務繁忙長居鎮中,在體察嗎民情方面做得確實不夠,愧對朝廷的栽培,愧對百姓的信任,哈南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已有數年,本官卻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沒做,要不是袁銘,本官還會繼續蒙在鼓裡。」他低下頭,片刻後,用極為認真嚴肅的語氣說道:「因此,本官決定設立村民辦事處,每村一位,由全村人共同推舉,定時向本官報告村裡的異常情況,讓本官了解村民的需求!」
這番慷慨陳詞叫全村人激動不已,跪地高呼大人英明。
韓曉霜說完,看向了袁銘:「村長邀請你參加儀式,其實就是想趁機請你幫我們選出一位負責人。」
袁銘不解:「為何讓我選?按照鎮守的意思,哈南村的代表人應當由全村人共同選出,這樣才能服眾,而我甚至都不是哈南村的人,僅僅是因為鎮守提到了我?那實在是太荒謬了。」
「並非如此。」韓曉霜道:「這是村長和幾位族□□同商議之後得出的結論,並且獲得了所有人的認可。」
見袁銘的眉頭皺的更深,韓曉霜解釋道:「這次的事對我們是個重大的的打擊,族老們自以為是為了大家好結果害了那麼多人,還讓哈南村成為整個十方鎮的笑話。」
說到這裡,韓曉霜苦笑了一下:「我們都不信任自己了。」
袁銘懂了,哈南村的遭遇一方面是因為傳教士們騙術了得,另一方面也歸咎於自己人愚昧無知,無法分辨是非善惡,這對他們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
沉吟片刻,袁銘回道:「好,我會去的。」
韓曉霜長長的送了口氣,連連道謝。
要是自己說不動,村里人不會善罷甘休,甚至村長可能會親自來找袁銘,韓曉霜擔心因此反倒讓袁銘對他們心生不滿。
韓曉霜沒有多留,很快就走了。
季清月有些疑惑:「夫君真要去替他們選代表?你一點都不了解他們,萬一選錯了,到時候他們再怪你怎麼辦?」
袁銘挑起眉,小夫郎終於知道人心險惡,學會為自己考慮了。
「放心吧,我沒有給別人做管家的愛好,至於我要怎麼做,到時候你就知道了。」他賣了個關子。
季清月鼓了鼓臉頰,沒有再問。
韓曉霜來的時候帶了很多東西,袁銘拒絕不過只能收下。
滿滿一背簍的禮物,有吃的有用的,臘雞臘鴨和各種曬乾的山珍占大多數,明顯是許多人家湊到一起的。
曹氏心軟,剛聽到哈南村女子的遭遇就紅了眼睛,看到這些東西又忍不住鼻子泛酸。這世上哪有那麼多壞人,只是大多數時候愚昧無知,連自己做的事是壞的都不知道。
背簍最底下是一個鼓囊的大包,季清月使了很大勁,拿到手上的時候卻感覺比較輕。
他捏了捏軟乎乎的大包,一邊解開帶子一邊奇怪地問道:「這是什麼?」
曹氏抬眼,看清楚裡頭的東西之後,頓時喜上眉梢。
「竟然是棉花!」
她從包里捏出來一團,指腹來回撫摸,棉絲又細又軟,曬得很乾,一看就是今年新摘的。
「棉花?」季清月也拿出來一團,放在鼻尖輕嗅:「原來填充在襖子的棉花就長這樣,我還是第一次見!」
曹氏笑著說:「這可是好東西,這麼大一包,足夠做兩套襖子了,新棉肯定暖和!」
袁銘道:「前幾年官府按照十方鎮各個村地質條件因地制宜,發展了許多經濟作物,看來哈南村的就是棉花。」
棉花適合生長在北方的沙地,要求高溫乾燥,因為離得遠,他們這裡的棉花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一些人做一件棉花襖子就要穿幾十年,當然這都是條件很好的了,大多數人一輩子都穿不上棉衣。
曹氏動作很快,迅速回屋找布料去了,還不忘了喊上季清月。
「月哥兒跟我一起來,看看喜歡什麼顏色的料子,我先給你做!」
袁銘知道她不捨得買成衣,特意多買了幾匹布,當時她還覺得浪費敗家,沒想到這麼快就派上用場了。
曹氏打開大衣櫃,對著季清月如數家珍。
其實這些布就是季清月挑的,不過他沒掃興,順著曹氏的話選了色彩比較鮮艷的一種。
選好布,曹氏就找出針線籃子去了隔壁,做棉襖這種大事她必須跟好姐妹商量商量才行。
袁銘和季清月都知道原因——她的親姐姐就在其中,而且要不是及時搗毀了賊窩,她也會遭遇同樣的痛苦。
韓曉霜深吸一口氣,對他們說道:「經過村里人商議之後,我們決定在三日後舉辦一次大型的葬禮,給她們所有死去的人,袁公子是我們村的大恩人,我們都希望你能來參加。」
袁銘沒有立刻說行也沒說不行,疑惑問道:「整件事清里我其實並沒有起到很大作用,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功勞,按理說哈南村的其他人不應該知道我才對,你對他們說了什麼?」
韓曉霜搖頭:「我什麼都沒說,那日鎮守大人親自去了村里,是他提到了袁公子。」
她說提到其實非常含蓄了,查明哈南村的傳教士確屬邪教,並且一直在利用村里人為自己謀私利之後,鎮守就帶人一眾衙役直搗黃龍,將他們的住處團團包圍,當著全村人的面將其逮捕。
鎮守抓住人之後,便將事情的原委全部告訴了村里人,尤其提到了袁銘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本官政務繁忙長居鎮中,在體察嗎民情方面做得確實不夠,愧對朝廷的栽培,愧對百姓的信任,哈南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已有數年,本官卻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沒做,要不是袁銘,本官還會繼續蒙在鼓裡。」他低下頭,片刻後,用極為認真嚴肅的語氣說道:「因此,本官決定設立村民辦事處,每村一位,由全村人共同推舉,定時向本官報告村裡的異常情況,讓本官了解村民的需求!」
這番慷慨陳詞叫全村人激動不已,跪地高呼大人英明。
韓曉霜說完,看向了袁銘:「村長邀請你參加儀式,其實就是想趁機請你幫我們選出一位負責人。」
袁銘不解:「為何讓我選?按照鎮守的意思,哈南村的代表人應當由全村人共同選出,這樣才能服眾,而我甚至都不是哈南村的人,僅僅是因為鎮守提到了我?那實在是太荒謬了。」
「並非如此。」韓曉霜道:「這是村長和幾位族□□同商議之後得出的結論,並且獲得了所有人的認可。」
見袁銘的眉頭皺的更深,韓曉霜解釋道:「這次的事對我們是個重大的的打擊,族老們自以為是為了大家好結果害了那麼多人,還讓哈南村成為整個十方鎮的笑話。」
說到這裡,韓曉霜苦笑了一下:「我們都不信任自己了。」
袁銘懂了,哈南村的遭遇一方面是因為傳教士們騙術了得,另一方面也歸咎於自己人愚昧無知,無法分辨是非善惡,這對他們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
沉吟片刻,袁銘回道:「好,我會去的。」
韓曉霜長長的送了口氣,連連道謝。
要是自己說不動,村里人不會善罷甘休,甚至村長可能會親自來找袁銘,韓曉霜擔心因此反倒讓袁銘對他們心生不滿。
韓曉霜沒有多留,很快就走了。
季清月有些疑惑:「夫君真要去替他們選代表?你一點都不了解他們,萬一選錯了,到時候他們再怪你怎麼辦?」
袁銘挑起眉,小夫郎終於知道人心險惡,學會為自己考慮了。
「放心吧,我沒有給別人做管家的愛好,至於我要怎麼做,到時候你就知道了。」他賣了個關子。
季清月鼓了鼓臉頰,沒有再問。
韓曉霜來的時候帶了很多東西,袁銘拒絕不過只能收下。
滿滿一背簍的禮物,有吃的有用的,臘雞臘鴨和各種曬乾的山珍占大多數,明顯是許多人家湊到一起的。
曹氏心軟,剛聽到哈南村女子的遭遇就紅了眼睛,看到這些東西又忍不住鼻子泛酸。這世上哪有那麼多壞人,只是大多數時候愚昧無知,連自己做的事是壞的都不知道。
背簍最底下是一個鼓囊的大包,季清月使了很大勁,拿到手上的時候卻感覺比較輕。
他捏了捏軟乎乎的大包,一邊解開帶子一邊奇怪地問道:「這是什麼?」
曹氏抬眼,看清楚裡頭的東西之後,頓時喜上眉梢。
「竟然是棉花!」
她從包里捏出來一團,指腹來回撫摸,棉絲又細又軟,曬得很乾,一看就是今年新摘的。
「棉花?」季清月也拿出來一團,放在鼻尖輕嗅:「原來填充在襖子的棉花就長這樣,我還是第一次見!」
曹氏笑著說:「這可是好東西,這麼大一包,足夠做兩套襖子了,新棉肯定暖和!」
袁銘道:「前幾年官府按照十方鎮各個村地質條件因地制宜,發展了許多經濟作物,看來哈南村的就是棉花。」
棉花適合生長在北方的沙地,要求高溫乾燥,因為離得遠,他們這裡的棉花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一些人做一件棉花襖子就要穿幾十年,當然這都是條件很好的了,大多數人一輩子都穿不上棉衣。
曹氏動作很快,迅速回屋找布料去了,還不忘了喊上季清月。
「月哥兒跟我一起來,看看喜歡什麼顏色的料子,我先給你做!」
袁銘知道她不捨得買成衣,特意多買了幾匹布,當時她還覺得浪費敗家,沒想到這麼快就派上用場了。
曹氏打開大衣櫃,對著季清月如數家珍。
其實這些布就是季清月挑的,不過他沒掃興,順著曹氏的話選了色彩比較鮮艷的一種。
選好布,曹氏就找出針線籃子去了隔壁,做棉襖這種大事她必須跟好姐妹商量商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