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袁銘道:「王爺是個好人。」

  「是啊,聽村長說,下石村一直都很幸運,百年間遇到的都是貴人。」

  袁銘心裡一動,追問道:「百年間下石村還遇到過其他貴人?」

  王大虎摸摸頭,毫不設防的說道:「我只是聽村裡的老人提起過,那都是六七十年前的事了,不知道真假。」

  「不知道王兄弟是否願意給我分享分享,我就喜歡聽上了的故事。」袁銘道。

  王大虎點點頭:「這有什麼不行的。」

  他去廚房將茶壺提了過來,坐在袁銘身邊,將他知道的都說了出來。

  本朝建國已有五十年多年,下石村的故事則發生在六十年前,也就是前朝。

  那時候前朝已經瀕臨油盡燈枯,上下離心,皇權旁落,沉重的賦稅徭役壓得百姓喘不過氣,全國各地爆發起義。

  先皇就是起義軍中最勇猛的一支。

  彼時全國都陷入混亂,唯有一小塊地方屬於世外桃源,就是當朝皇帝親哥哥南瀛王的封地。

  南瀛王自己就有軍隊,而且愛民如子,在戰亂年代,竭盡所能護佑一方安寧,一度成為百姓心中的守護神。

  但是凡人終究是有軟肋的,南瀛王的軟肋就是他的家人,他自己可以為了百姓付出一切,但是沒辦法眼睜睜看著尚在襁褓中的兒子死無全屍。

  最後他只能大開城門,迎接起義軍入城。

  「起義軍也並非是大奸大惡之人,他們兵力不足,千方百計的想要吸收更多的人壯大隊伍,所以王城裡的人並沒有因此受到太大的傷害。」

  袁銘皺起眉,起義軍會善待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但絕對不可能放過皇室成員。

  「那南瀛王和他的家人?」

  王大虎嘆了口氣:「自那之後他們就消失了,有人說是逃回了京城,有人說死了,還有人說歸隱山林再不問世事,但真相如何沒有人知道。」

  「下石村就是曾經南瀛王的封地?」

  「南瀛王的封地很大,只是大多數人隨著起義軍開疆拓土,就把曾經的王拋到了腦後,下石村是後來組建起來的,老一輩基本都是不願意忘記南瀛王忠誠信徒。」

  王大虎微微一頓:「不過到了我這一代,基本上沒人記得南瀛王了,村長他們只希望後代平靜的生活,所以很少提起以前的事。」

  袁銘點點頭,身在本朝想著的卻是前朝的王,稍有不慎就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第56章

  回去的路上,袁銘一直在想王大虎說的那些話,他從來沒有聽說過南瀛王,也不知道他做過什麼,但是偏偏對此很是在意。

  庸王對下石村的村民格外寬厚,不肯動用半點武力,不惜動用私庫將其納入自己的保護範圍。

  很巧的是,前朝的軍隊也在這個時候席捲而來,袁銘不知道領頭的人是誰,也不知道他們打的是誰的旗號,但從來不問政事的庸王偏偏在這個時候趕回了京城。

  袁銘不相信這些都只是巧合。

  下了幾場雪,山路有些難走,馬車不敢跑了,袁銘頂著寒風走下了山,到鎮上的時候,身上出了汗,厚重的棉衣覆蓋著,很不舒服。

  大雪毫無預兆落,紛紛揚揚飄飄灑灑,走了沒幾步,他的帽子上就覆了一層雪。

  雪要是化了,衣服就得濕,袁銘走到屋檐下,摘下帽子抖了抖上面的雪,又把身上的積雪掃了下來,正要繼續走的時候,突然聽到角落裡傳出細聲細氣的嗚咽。

  袁銘腳步一頓,走到近前,才看清楚那是一個女子,身上裹著麻袋,身體蜷縮著。

  不知道她在雪地里呆了多久,已經快被積雪淹沒了,眉毛上生了霜。

  袁銘不是善意泛濫的人,相反他很冷漠。

  看到這樣一個人出現在冬日的大街上,他心裡不帶沒有任何同情可憐的情緒,甚至默默往後退了幾步,怕因此惹上麻煩。

  然而就在他轉身之際,一個渾厚的聲音響起:「袁銘?你是嗎?你在這裡做什麼?」

  袁銘回頭,巷子裡停了一輛牛車,坐在前面趕著車的可不就是楊濤。

  「楊大哥。」

  他側了側身,把身後幾乎凍僵的女子露了出來。

  「這邊有個人,好像快凍死了,我過來看看能不能幫上忙。」

  楊濤一驚,連忙從牛車上跳下來,來到袁銘身邊先低頭看了一眼,緊接著蹲了下去,手指放在女子鼻端試了試,驚喜道:「還有氣息!」

  袁銘挑起一邊的眉毛,用鬆了一口氣的語氣說道:「那真是太好了,還是楊大哥膽子大,我根本不敢離得太近,就怕……」

  楊濤不好意思的撓撓頭:「其實也沒有,我就想著萬一是個大活人,這麼冷的天不及時救起來恐怕真要死了,所以才壯著膽子伸出了手。」

  女子雖然還有氣息,但明顯已經暈過去了,任楊濤多次推動搖晃都沒有半點回應。

  「這可怎麼辦?也不知道她是誰,把人繼續放在這裡不是辦法,但是我還要去學堂,不能把人帶回去……」

  楊濤看了女子一眼,又看了看牛車,咬牙道:「我正要回村里,把她抬進車裡,我先帶回去吧。」

  袁銘面露糾結,躊躇半晌,只能點頭:「眼下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兩人把女子抬進了牛車裡,楊濤絲毫沒有發現,整個過程袁銘幾乎沒有出太多力氣,只是在旁邊吆喝的起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