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放心吧,我沒事的。」宋燕微微一笑。
季清月拉住袁銘的手:」夫君過來給我幫忙 ,別說那些不開心的了。」
第42章
「這怎麼行?袁銘是讀書人,君子遠庖廚,怎麼能跟超子一樣在廚房裡轉悠?」宋燕說道:「袁明你去外邊跟超子聊會天,飯很快就做好了。」
「沒事的燕子姐,君子遠庖廚不過是那些書生為了逃避做家務才編出來的說法。在家裡時我經常幫阿娘做飯,正好一天沒見清清了,我跟他說會兒話。」袁銘道。
聽他這麼說,總也不好再推辭,只能將廚房讓給他們兩個人。
宋燕出去了,季清月突然撲進袁銘懷裡,嬌聲嬌氣的說道:「夫君,我好想你。」
袁銘掐了掐他的臉,「被燕子姐出意外的事嚇到了?」
季清月窩在他的胸前,瓮聲瓮氣的點了點頭。
「那只是個意外,而且我絕對不會讓你出任何意外的。」
季清月從他懷裡出來,斜眼看著他:「金哥在話本里說,千萬不要相信男人的這種話,這叫畫大餅,現在做不到的,以後也肯定做不到。」
袁銘:「……」他這算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頗有點兒惱羞成怒,他曲起手指在記清月額頭上敲了敲:「我什麼時候說現在做不到了?我會一直努力的,努力做到最好。」
季清月吐了吐舌頭,跑去灶台邊繼續炒菜了。
袁銘看著他,搖了搖頭,笑了。
晚飯很快就好,現在晚上已經感覺到冷了,怕飯越吃越涼,楊超就把飯桌支在了廚房裡。就著灶台上的熱氣,吃完飯渾身都是熱乎的。
四個人這裡聊聊那裡侃侃,一頓簡單的飯足足吃了一個時辰。
袁銘和季清月攜手回家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街道上沒什麼人,季清月就拉著他走在路中央,連蹦帶跳的。
袁銘也跟著他胡鬧,兩個人很是開心,全然不知此時的情景已然被另一個人盡收眼底。
「那是袁銘和他的夫郎。」
不遠處的一座酒樓上,庸王伏在欄杆上,眼睛望著下面的街道,看到一個熟悉的人,突然說道。
帶著銀色面具的侍衛正在他身後給他捏肩膀,聞言只是把目光分過去一瞬間,好像他全部身心都放在了給用按摩這件事。
「嗯。」
「早就聽說袁銘和他夫郎感情甚篤,如今一看,果真如此,我還從沒見過誰家夫妻成婚之後會像他們這般如膠似漆。」
銀色面具罩著的臉看不出表情,他眼眸微動,聲音很輕但很堅定的說:「會有的。」
庸王聞言哈哈大笑起來,不再說這個話題。
「交給付礫的任務幹完成的怎麼樣了?
銀色面具侍衛今天之所以不在他身邊,就是因為被他派去監督付礫那邊的工作了。這次他帶的人雖然多,但是真能完全信任而且又有能力的人也就他和小武。
想到昨天晚上這人特意跟他說想去做付礫那邊的事,庸王挑起了眉:「本王倒是沒想到,付礫那樣的老頭更招你喜歡,寧願去看著他也不願跟本王在一起。」
銀色面具侍衛眼裡閃過一抹笑意,捏著他的肩膀的手緩緩下移:「難道殿下不知道我為什麼這麼做嗎?」
庸王趕緊抓住他那隻作亂的手,清了清嗓子,故作鎮定的說道:「先說正事。」
「付礫和他的人一直都在和下石村的村長交涉,期間沒有耍什麼花樣。不過下石村的村長對此很是牴觸,聽聞我們的來意之後,甚至不願多說,就只是拿著菸袋在那裡沉默的坐著。」
庸王對此並不感到意外,畢竟對農民來說土地就是一切,讓他們永遠離開生他養他的地方,不異於殺掉他們。
他嘖了一聲,他常說皇兄是個傻子,沒想到在這件事上看的這麼清楚,否則也不會把這個爛攤子丟給他。
「幾個鄉紳那邊可有回應?」
對他來說,難的不僅是說服下石村的村民舉村搬遷,還在於尋找一處比下石村更好的地方,保證人人都有房可住,有地可耕。
好在十方鎮有個能讓這麼多人長期生存的空地,不過都是有主治之地,也就是那些盤踞在十方鎮的大鄉紳的私產。
「我跟著韓懷英去拜訪了那些鄉紳,韓懷英能說會道,而且在十方鎮威望很好,那些香生無一不是乖乖聽話,唯有一人不太好辦。」
庸王皺眉:「誰?」
「劉懷仁,十方鎮最大的地主,我們看好的那塊地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他的。」
「我對他有點印象,據說他是這附近最有善心的商人,幾次天災之時都會施粥救濟,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還會主動降低地租,他怎麼會不同意?」
「去年夏天泥石流,為了防止滾落的石塊砸中下面的村莊,劉懷仁主動請求鎮守將泥石流引向了他的地里,毀壞了祖墳的邊界。有風水先生說他這是行善事,祖宗知道了也不會怪罪,但是必須將祖墳遷至其他地方。」
庸王說道:「所以你們看中的地方正是劉家的祖墳?」
「韓懷英還沒有去跟劉懷仁說,不過他的意思是,以劉懷仁的胸懷和善心,只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劉懷仁肯定不會不同意。」
見他點頭,庸王頓時氣笑了。
「就因為人家是個老實人,就活該他受委屈嗎?劉懷仁善良可以做善事,但這不是我們道德綁架的理由。」
季清月拉住袁銘的手:」夫君過來給我幫忙 ,別說那些不開心的了。」
第42章
「這怎麼行?袁銘是讀書人,君子遠庖廚,怎麼能跟超子一樣在廚房裡轉悠?」宋燕說道:「袁明你去外邊跟超子聊會天,飯很快就做好了。」
「沒事的燕子姐,君子遠庖廚不過是那些書生為了逃避做家務才編出來的說法。在家裡時我經常幫阿娘做飯,正好一天沒見清清了,我跟他說會兒話。」袁銘道。
聽他這麼說,總也不好再推辭,只能將廚房讓給他們兩個人。
宋燕出去了,季清月突然撲進袁銘懷裡,嬌聲嬌氣的說道:「夫君,我好想你。」
袁銘掐了掐他的臉,「被燕子姐出意外的事嚇到了?」
季清月窩在他的胸前,瓮聲瓮氣的點了點頭。
「那只是個意外,而且我絕對不會讓你出任何意外的。」
季清月從他懷裡出來,斜眼看著他:「金哥在話本里說,千萬不要相信男人的這種話,這叫畫大餅,現在做不到的,以後也肯定做不到。」
袁銘:「……」他這算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頗有點兒惱羞成怒,他曲起手指在記清月額頭上敲了敲:「我什麼時候說現在做不到了?我會一直努力的,努力做到最好。」
季清月吐了吐舌頭,跑去灶台邊繼續炒菜了。
袁銘看著他,搖了搖頭,笑了。
晚飯很快就好,現在晚上已經感覺到冷了,怕飯越吃越涼,楊超就把飯桌支在了廚房裡。就著灶台上的熱氣,吃完飯渾身都是熱乎的。
四個人這裡聊聊那裡侃侃,一頓簡單的飯足足吃了一個時辰。
袁銘和季清月攜手回家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街道上沒什麼人,季清月就拉著他走在路中央,連蹦帶跳的。
袁銘也跟著他胡鬧,兩個人很是開心,全然不知此時的情景已然被另一個人盡收眼底。
「那是袁銘和他的夫郎。」
不遠處的一座酒樓上,庸王伏在欄杆上,眼睛望著下面的街道,看到一個熟悉的人,突然說道。
帶著銀色面具的侍衛正在他身後給他捏肩膀,聞言只是把目光分過去一瞬間,好像他全部身心都放在了給用按摩這件事。
「嗯。」
「早就聽說袁銘和他夫郎感情甚篤,如今一看,果真如此,我還從沒見過誰家夫妻成婚之後會像他們這般如膠似漆。」
銀色面具罩著的臉看不出表情,他眼眸微動,聲音很輕但很堅定的說:「會有的。」
庸王聞言哈哈大笑起來,不再說這個話題。
「交給付礫的任務幹完成的怎麼樣了?
銀色面具侍衛今天之所以不在他身邊,就是因為被他派去監督付礫那邊的工作了。這次他帶的人雖然多,但是真能完全信任而且又有能力的人也就他和小武。
想到昨天晚上這人特意跟他說想去做付礫那邊的事,庸王挑起了眉:「本王倒是沒想到,付礫那樣的老頭更招你喜歡,寧願去看著他也不願跟本王在一起。」
銀色面具侍衛眼裡閃過一抹笑意,捏著他的肩膀的手緩緩下移:「難道殿下不知道我為什麼這麼做嗎?」
庸王趕緊抓住他那隻作亂的手,清了清嗓子,故作鎮定的說道:「先說正事。」
「付礫和他的人一直都在和下石村的村長交涉,期間沒有耍什麼花樣。不過下石村的村長對此很是牴觸,聽聞我們的來意之後,甚至不願多說,就只是拿著菸袋在那裡沉默的坐著。」
庸王對此並不感到意外,畢竟對農民來說土地就是一切,讓他們永遠離開生他養他的地方,不異於殺掉他們。
他嘖了一聲,他常說皇兄是個傻子,沒想到在這件事上看的這麼清楚,否則也不會把這個爛攤子丟給他。
「幾個鄉紳那邊可有回應?」
對他來說,難的不僅是說服下石村的村民舉村搬遷,還在於尋找一處比下石村更好的地方,保證人人都有房可住,有地可耕。
好在十方鎮有個能讓這麼多人長期生存的空地,不過都是有主治之地,也就是那些盤踞在十方鎮的大鄉紳的私產。
「我跟著韓懷英去拜訪了那些鄉紳,韓懷英能說會道,而且在十方鎮威望很好,那些香生無一不是乖乖聽話,唯有一人不太好辦。」
庸王皺眉:「誰?」
「劉懷仁,十方鎮最大的地主,我們看好的那塊地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他的。」
「我對他有點印象,據說他是這附近最有善心的商人,幾次天災之時都會施粥救濟,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還會主動降低地租,他怎麼會不同意?」
「去年夏天泥石流,為了防止滾落的石塊砸中下面的村莊,劉懷仁主動請求鎮守將泥石流引向了他的地里,毀壞了祖墳的邊界。有風水先生說他這是行善事,祖宗知道了也不會怪罪,但是必須將祖墳遷至其他地方。」
庸王說道:「所以你們看中的地方正是劉家的祖墳?」
「韓懷英還沒有去跟劉懷仁說,不過他的意思是,以劉懷仁的胸懷和善心,只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劉懷仁肯定不會不同意。」
見他點頭,庸王頓時氣笑了。
「就因為人家是個老實人,就活該他受委屈嗎?劉懷仁善良可以做善事,但這不是我們道德綁架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