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郝村長不僅笑眯眯的,而且話也說得相當漂亮,庸王跟著笑起來,等侍衛試過酒沒問題之後,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村長沒有騙人,滋味真不錯,再給本官來一杯。」
「好!哈哈哈哈!」
飯菜早就備好,不多時,熱騰騰的四菜一湯就端了上來。
香辣手撕兔、風乾雞、豆腐燉泥鰍、涼拌野菜還有一碗奶白色的絲瓜雞蛋湯。
在南港漁村折騰了那麼久,大家都餓了,庸王說動筷之後,大家都迅速吃了起來。
不得不說,飯菜的味道是真的不錯,兩桌菜都是用大盆裝的,最後什麼都不剩。
吃完飯,天色已經不早了,郝村長不敢再耽擱,帶著他們上了山。
小河村的後山沒有名字,因為村里姓郝的人家最多,大家都叫它郝家山。
這次他們要去看的是生長在山上梯田中的一種山參。
以前小河村的人也種參,但那是長在高山峻岭中的,兩年一熟,而且因為對環境要求太高,產量始終上不起,對村民來說,種植的難度太大了。
在除草和採收的時節,甚至需要住在山上十多天。
而現在大規模種植的小山參是優化品種,不挑環境,一年一熟,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
眾人站在一處矮崖邊上,下方一塊塊的梯田中,一行一列整整齊齊排列著的參苗正在微風中輕輕擺頭。
「再有一個月,就能收穫了,今年是個豐收年,村民們日子能好過些。」郝村長由衷的露出了笑容。
這時,一道響亮的狗叫聲響起,循聲望去,一塊地里幾人一狗正在奔跑。
庸王皺起眉:「那是做什麼的人?這麼晚了,地里還有人幹活?」
他現在被漁村的事情整的有些草木皆兵,害怕小河村也跟漁村一樣,其實村民根本落不到一點好處,反而沒日沒夜的勞作。
郝村長定睛一看,一拍大腿:「是村裡的半大小伙子,叫他們不要來地里打獵又偷著來了!」
見庸王面露懷疑,村長繼續道:「大人有所不知,這種小山參不僅對人來說是好東西,而且十分吸引野雞野兔等野生小動物。村裡的半大小伙子總是計算著要來地里抓野兔,但是跑的過程中很容易傷了參苗,所以我們都是明令禁止的,沒想到他們趁著夜色又上了山。」
說完,他叉著腰往下大喊了一聲:「誒!你們這群小兔崽子!今天被我逮了個正著,看我回去怎麼收拾你們!」
正在奔跑的小漢子們聽到聲音,抬頭看到他們的村長,頓時驚慌極了,慌不擇路的四處逃竄。
「大人看到了吧?這些野小子就是這樣,一點兒也不服管教。」
庸王點點頭,心中的疑慮散去。
眾人又跟著村長去其他地頭轉了轉,山參長得都很不錯,根苗粗壯,葉片稍微泛黃,是成熟的標誌。
一圈走下來,天色已經黑了。
郝村長熱情的邀請他們去村里住一晚,庸王沒答應,一來二去,最後拿了村長滿滿一葫蘆的果酒,他才答應放行。
回到馬車上,庸王特意吩咐侍衛將這一葫蘆的果酒好好保存起來。
袁銘看在眼裡,想著這位王爺雖然時常捉弄他們,但是很是心軟善良。
到了十方鎮,庸王便吩咐他們各自回家,自己帶著侍衛回了鎮守府邸。
今天的所見所聞對這幾個從小到大都待在學堂里,沒怎麼見過世事人情的書生來說,衝擊很大。結伴回去的路上,都很沉默。
「夫子常教導我們,學問不能僅僅從書中得到,必須常去外面看看。以前我不懂其中的含義,今日好像突然破開了朦朦朧朧的障壁。」余飛說道。
他的話立馬得到了李清州和張必先的認同。
李清州拍了拍大腿:「南港漁村明明就在我們身邊,但我們從來沒想到那裡面的人正在過著怎樣水深火熱的生活,也從來沒想去看看。」
聽到這兒,張必先忍不住說道:「我們不知道,但是鎮守大人呢?他是十方鎮的父母官,理應護佑一方百姓安居樂業,南港漁村出了個魏福生,他就一點也不知道嗎?」
此話一出,大家都安靜了下來,片刻後,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投向了趙玉成。
所有人都知道,趙玉成的爹趙瓚就在鎮衙當幕首,專門負責整個十方鎮的刑民案件。」
趙玉成下意識握緊了拳頭。
袁銘道:「這件事情不是我們想像的這麼簡單,而且魏福生出現的時候,鎮守大人也不是現在這個,與其在這裡妄自猜測,不如回去好好休息。明日隨著王爺去南崗漁村一看便知真相如何。」
聞言,大家都冷靜下來,各自告辭了。
趙玉成站在原地沒動,沉默半晌,對袁銘說道:「多謝袁兄替我解圍。」
「我自然相信趙兄的人品,也願意相信趙伯父不是他們說的那種人。不過官場之上,沒有人能夠隨心所欲,更多的時候是身不由己。鎮守到底有沒有參與這件事,明日就見分曉。」
趙玉成點點頭:「我明白。」
和趙玉成告別後,袁銘加快步子回到了家裡,院子裡靜悄悄的,一盞燈都沒亮。
袁銘心裡咯噔一下,衣服鞋子都來不及換,連忙跑進臥房。
當看到床上被子裡微微隆起的時候,一顆心終於放回肚子裡。
「村長沒有騙人,滋味真不錯,再給本官來一杯。」
「好!哈哈哈哈!」
飯菜早就備好,不多時,熱騰騰的四菜一湯就端了上來。
香辣手撕兔、風乾雞、豆腐燉泥鰍、涼拌野菜還有一碗奶白色的絲瓜雞蛋湯。
在南港漁村折騰了那麼久,大家都餓了,庸王說動筷之後,大家都迅速吃了起來。
不得不說,飯菜的味道是真的不錯,兩桌菜都是用大盆裝的,最後什麼都不剩。
吃完飯,天色已經不早了,郝村長不敢再耽擱,帶著他們上了山。
小河村的後山沒有名字,因為村里姓郝的人家最多,大家都叫它郝家山。
這次他們要去看的是生長在山上梯田中的一種山參。
以前小河村的人也種參,但那是長在高山峻岭中的,兩年一熟,而且因為對環境要求太高,產量始終上不起,對村民來說,種植的難度太大了。
在除草和採收的時節,甚至需要住在山上十多天。
而現在大規模種植的小山參是優化品種,不挑環境,一年一熟,大大降低了投入成本。
眾人站在一處矮崖邊上,下方一塊塊的梯田中,一行一列整整齊齊排列著的參苗正在微風中輕輕擺頭。
「再有一個月,就能收穫了,今年是個豐收年,村民們日子能好過些。」郝村長由衷的露出了笑容。
這時,一道響亮的狗叫聲響起,循聲望去,一塊地里幾人一狗正在奔跑。
庸王皺起眉:「那是做什麼的人?這麼晚了,地里還有人幹活?」
他現在被漁村的事情整的有些草木皆兵,害怕小河村也跟漁村一樣,其實村民根本落不到一點好處,反而沒日沒夜的勞作。
郝村長定睛一看,一拍大腿:「是村裡的半大小伙子,叫他們不要來地里打獵又偷著來了!」
見庸王面露懷疑,村長繼續道:「大人有所不知,這種小山參不僅對人來說是好東西,而且十分吸引野雞野兔等野生小動物。村裡的半大小伙子總是計算著要來地里抓野兔,但是跑的過程中很容易傷了參苗,所以我們都是明令禁止的,沒想到他們趁著夜色又上了山。」
說完,他叉著腰往下大喊了一聲:「誒!你們這群小兔崽子!今天被我逮了個正著,看我回去怎麼收拾你們!」
正在奔跑的小漢子們聽到聲音,抬頭看到他們的村長,頓時驚慌極了,慌不擇路的四處逃竄。
「大人看到了吧?這些野小子就是這樣,一點兒也不服管教。」
庸王點點頭,心中的疑慮散去。
眾人又跟著村長去其他地頭轉了轉,山參長得都很不錯,根苗粗壯,葉片稍微泛黃,是成熟的標誌。
一圈走下來,天色已經黑了。
郝村長熱情的邀請他們去村里住一晚,庸王沒答應,一來二去,最後拿了村長滿滿一葫蘆的果酒,他才答應放行。
回到馬車上,庸王特意吩咐侍衛將這一葫蘆的果酒好好保存起來。
袁銘看在眼裡,想著這位王爺雖然時常捉弄他們,但是很是心軟善良。
到了十方鎮,庸王便吩咐他們各自回家,自己帶著侍衛回了鎮守府邸。
今天的所見所聞對這幾個從小到大都待在學堂里,沒怎麼見過世事人情的書生來說,衝擊很大。結伴回去的路上,都很沉默。
「夫子常教導我們,學問不能僅僅從書中得到,必須常去外面看看。以前我不懂其中的含義,今日好像突然破開了朦朦朧朧的障壁。」余飛說道。
他的話立馬得到了李清州和張必先的認同。
李清州拍了拍大腿:「南港漁村明明就在我們身邊,但我們從來沒想到那裡面的人正在過著怎樣水深火熱的生活,也從來沒想去看看。」
聽到這兒,張必先忍不住說道:「我們不知道,但是鎮守大人呢?他是十方鎮的父母官,理應護佑一方百姓安居樂業,南港漁村出了個魏福生,他就一點也不知道嗎?」
此話一出,大家都安靜了下來,片刻後,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投向了趙玉成。
所有人都知道,趙玉成的爹趙瓚就在鎮衙當幕首,專門負責整個十方鎮的刑民案件。」
趙玉成下意識握緊了拳頭。
袁銘道:「這件事情不是我們想像的這麼簡單,而且魏福生出現的時候,鎮守大人也不是現在這個,與其在這裡妄自猜測,不如回去好好休息。明日隨著王爺去南崗漁村一看便知真相如何。」
聞言,大家都冷靜下來,各自告辭了。
趙玉成站在原地沒動,沉默半晌,對袁銘說道:「多謝袁兄替我解圍。」
「我自然相信趙兄的人品,也願意相信趙伯父不是他們說的那種人。不過官場之上,沒有人能夠隨心所欲,更多的時候是身不由己。鎮守到底有沒有參與這件事,明日就見分曉。」
趙玉成點點頭:「我明白。」
和趙玉成告別後,袁銘加快步子回到了家裡,院子裡靜悄悄的,一盞燈都沒亮。
袁銘心裡咯噔一下,衣服鞋子都來不及換,連忙跑進臥房。
當看到床上被子裡微微隆起的時候,一顆心終於放回肚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