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這裡楊母見楊少江去了,便道:“你們樂一樂罷。”一語未了,只見世寶跑至圍屏燈前,指手畫腳,信口批評:“這個這一句不好。”“那個破的不恰當。”如同開了鎖的猴兒一般。春花便道:“還像方才大家坐著,說說笑笑,豈不斯文些兒?”雲秀姐自裡間屋裡出來,插口說道:“你這個人,就該老爺每日合你寸步兒不離才好。剛才我忘了,為什麼不當著老爺,攛掇著叫你作詩謎兒這會子不怕你不出汗呢。”說的世寶急了,扯著雲秀姐廝纏了一會。楊母又和胡靜並眾姊妹等說笑了一會,也覺有些睏倦,聽了聽,已交四鼓了。因命將食物撤去,賞給眾人,遂起身道:“我們歇著罷。明日還是節呢,該當早些起來。明日晚上再玩罷。”於是眾人方慢慢的散去。
未知次日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24章
楊母次日仍領眾人過節。那貴妃卻自省親回宮去後,便命將那日所有
的題詠,命梅花抄錄妥協,自己編次優劣,又令在梧桐苑立了一塊石在上鐫刻省親故事,為千古風流雅事。
因此楊少江命人選拔精工,梧桐園磨石鐫字。楊德祿率領楊光明楊明志等監工。因楊明志又管著文官等十二個女戲子並行頭等事,不得空閒,因此又將楊世科、楊世舉、楊世芳喚來監工。一日燙蠟釘朱,動起手來。這也不在話下。
且說梧桐園中建有一寺院,棲雲寺並一庵名春芳庵兩處,一班的十二個小沙彌並十二個小道士,如今挪出梧桐園來,正想發到各廟去分住。不想后街上住的楊世高之母楊氏,正打算到楊少江這邊謀一個大小事件與兒子管管,也好弄些銀錢使用,可巧聽見這件事,便坐車來求雲秀姐。雲秀姐因見他素日嘴頭兒乖滑,便依允了。想了幾句話,便回了趙夫人說:
“這些小和尚小道士萬不可打發到別處去,一時娘娘出來,就要應承的。倘或散了,若再用時,可又費事。依我的主意,不如將他們都送到大相國寺去,月間不過派一個人拿幾兩銀子去買柴米就是了。說聲用,走去叫一聲就來,一點兒不費事。”趙夫人聽了,便商之於楊少江。楊少江聽了笑道:“倒是提醒了我。就是這樣。”即時喚楊德官。楊德官正同雲秀姐吃飯,一聞呼喚,放下飯便走。雲秀姐一把拉住,笑道:“你先站住,聽我說話:要是別的事,我不管;要是為小和尚小道士們的事,好歹你依著我這麼著。”如此這般,教了一套話。楊德官搖頭笑道:“我不管!你有本事你說去。”雲秀姐聽說,把頭一梗,把筷子一放,腮上帶笑不笑的瞅著楊德官道:“你是真話,還是玩笑話兒?”楊德官笑道:“家裡嫂子的兒子楊世仁求了我兩三遭,要件事管管,我應了,叫他等著。好容易出來這件事,你又奪了去!”雲秀姐兒笑道:“你放心。園子東北角上,娘娘說了,還叫多多的種松柏樹,樓底下還叫種些花草兒。
等這件事出來,我包管叫楊世仁管這工程就是了。”楊德官道:“這也罷了。”因又悄悄的笑道:“我問你,我昨兒晚上不過要改個樣兒,你為什麼就那麼扭手扭腳的呢?”雲秀姐聽了,把臉飛紅,“嗤”的一笑,向楊德官啐了一口,依舊低下頭吃飯。楊德官笑著一徑去了。
走到前面見了楊少江,果然為小和尚的事。楊德官便依著雲秀姐的話,說道:“看來楊世仁倒出息了,這件事竟交給他去管,橫豎照裡頭的規例,每月支領就是了。”楊少江原不大理論這些小事,聽楊德官如此說,便依允了。楊德官回房告訴雲秀姐,雲秀姐即命人去告訴楊氏,楊世高便來見楊德官夫妻,感謝不盡。雲秀姐又做情先支三個月的費用,
叫他寫了領字,楊德官畫了押,登時發了對牌出去,銀庫上按數發出三個月的供給來,白花花三百兩。楊世高隨手拈了一塊與掌稱的人,叫他們“喝了茶罷”。於是命小廝拿了回家,與母親商議。登時僱車坐上,又雇了幾輛車子至楊少江府角門前,喚出二十四個人來,坐上車子,一逕往城外大相國寺去了。當下無話。
如今且說那鳳儀貴妃在宮中編次《梧桐園題詠》,忽然想起那園中的景致,自從玩過之後,楊少江必定敬謹封鎖,不叫人進去,豈不辜負此園況家中現有幾個能詩會賦的姊妹們,何不命他們進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無顏。卻又想世寶自幼在姊妹叢中長大,不比別的兄弟,若不命他進去,又怕冷落了他,恐楊母趙夫人心上不喜,須得也命他進去居住方妥。命太監小李子到楊府下一道諭:“命張敏等在園中居住,不可封錮;命世寶也隨進去讀書。”楊少江趙夫人接了諭命。小李子去後,便回明楊母,遣人進去各處收拾打掃,安設簾幔床帳。
別人聽了,還猶自可,惟世寶喜之不勝。正和楊母盤算要這個要那個,忽見丫鬟來說:“老爺叫世寶。”世寶呆了半晌,登時掃了興,臉上轉了色,便拉著楊母扭的扭股兒糖似的,死也不敢去。楊母只得安慰他道:“好寶貝,你只管去,有我呢。他不敢委屈了你。況你做了這篇好文章,想必娘娘叫你進園去住,他吩咐你幾句話,不過是怕你在裡頭淘氣。他說什麼,你只好生答應著就是了。”一面安慰,一面喚了兩個老嬤嬤來,吩咐:“好生帶了世寶去,別叫他老子唬著他。”老嬤嬤答應了。世寶只得前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這邊來。
未知次日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24章
楊母次日仍領眾人過節。那貴妃卻自省親回宮去後,便命將那日所有
的題詠,命梅花抄錄妥協,自己編次優劣,又令在梧桐苑立了一塊石在上鐫刻省親故事,為千古風流雅事。
因此楊少江命人選拔精工,梧桐園磨石鐫字。楊德祿率領楊光明楊明志等監工。因楊明志又管著文官等十二個女戲子並行頭等事,不得空閒,因此又將楊世科、楊世舉、楊世芳喚來監工。一日燙蠟釘朱,動起手來。這也不在話下。
且說梧桐園中建有一寺院,棲雲寺並一庵名春芳庵兩處,一班的十二個小沙彌並十二個小道士,如今挪出梧桐園來,正想發到各廟去分住。不想后街上住的楊世高之母楊氏,正打算到楊少江這邊謀一個大小事件與兒子管管,也好弄些銀錢使用,可巧聽見這件事,便坐車來求雲秀姐。雲秀姐因見他素日嘴頭兒乖滑,便依允了。想了幾句話,便回了趙夫人說:
“這些小和尚小道士萬不可打發到別處去,一時娘娘出來,就要應承的。倘或散了,若再用時,可又費事。依我的主意,不如將他們都送到大相國寺去,月間不過派一個人拿幾兩銀子去買柴米就是了。說聲用,走去叫一聲就來,一點兒不費事。”趙夫人聽了,便商之於楊少江。楊少江聽了笑道:“倒是提醒了我。就是這樣。”即時喚楊德官。楊德官正同雲秀姐吃飯,一聞呼喚,放下飯便走。雲秀姐一把拉住,笑道:“你先站住,聽我說話:要是別的事,我不管;要是為小和尚小道士們的事,好歹你依著我這麼著。”如此這般,教了一套話。楊德官搖頭笑道:“我不管!你有本事你說去。”雲秀姐聽說,把頭一梗,把筷子一放,腮上帶笑不笑的瞅著楊德官道:“你是真話,還是玩笑話兒?”楊德官笑道:“家裡嫂子的兒子楊世仁求了我兩三遭,要件事管管,我應了,叫他等著。好容易出來這件事,你又奪了去!”雲秀姐兒笑道:“你放心。園子東北角上,娘娘說了,還叫多多的種松柏樹,樓底下還叫種些花草兒。
等這件事出來,我包管叫楊世仁管這工程就是了。”楊德官道:“這也罷了。”因又悄悄的笑道:“我問你,我昨兒晚上不過要改個樣兒,你為什麼就那麼扭手扭腳的呢?”雲秀姐聽了,把臉飛紅,“嗤”的一笑,向楊德官啐了一口,依舊低下頭吃飯。楊德官笑著一徑去了。
走到前面見了楊少江,果然為小和尚的事。楊德官便依著雲秀姐的話,說道:“看來楊世仁倒出息了,這件事竟交給他去管,橫豎照裡頭的規例,每月支領就是了。”楊少江原不大理論這些小事,聽楊德官如此說,便依允了。楊德官回房告訴雲秀姐,雲秀姐即命人去告訴楊氏,楊世高便來見楊德官夫妻,感謝不盡。雲秀姐又做情先支三個月的費用,
叫他寫了領字,楊德官畫了押,登時發了對牌出去,銀庫上按數發出三個月的供給來,白花花三百兩。楊世高隨手拈了一塊與掌稱的人,叫他們“喝了茶罷”。於是命小廝拿了回家,與母親商議。登時僱車坐上,又雇了幾輛車子至楊少江府角門前,喚出二十四個人來,坐上車子,一逕往城外大相國寺去了。當下無話。
如今且說那鳳儀貴妃在宮中編次《梧桐園題詠》,忽然想起那園中的景致,自從玩過之後,楊少江必定敬謹封鎖,不叫人進去,豈不辜負此園況家中現有幾個能詩會賦的姊妹們,何不命他們進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無顏。卻又想世寶自幼在姊妹叢中長大,不比別的兄弟,若不命他進去,又怕冷落了他,恐楊母趙夫人心上不喜,須得也命他進去居住方妥。命太監小李子到楊府下一道諭:“命張敏等在園中居住,不可封錮;命世寶也隨進去讀書。”楊少江趙夫人接了諭命。小李子去後,便回明楊母,遣人進去各處收拾打掃,安設簾幔床帳。
別人聽了,還猶自可,惟世寶喜之不勝。正和楊母盤算要這個要那個,忽見丫鬟來說:“老爺叫世寶。”世寶呆了半晌,登時掃了興,臉上轉了色,便拉著楊母扭的扭股兒糖似的,死也不敢去。楊母只得安慰他道:“好寶貝,你只管去,有我呢。他不敢委屈了你。況你做了這篇好文章,想必娘娘叫你進園去住,他吩咐你幾句話,不過是怕你在裡頭淘氣。他說什麼,你只好生答應著就是了。”一面安慰,一面喚了兩個老嬤嬤來,吩咐:“好生帶了世寶去,別叫他老子唬著他。”老嬤嬤答應了。世寶只得前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這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