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褚嫻知道她很聰明,女夫子教的那些東西,只一遍她就能明白、能參悟了,平素里衛國公和衛箴也沒少教她道理,所以她一心想著玩兒,褚嫻也不會覺得她不思進取。

  況且人都跑來了,特意來找厲鐸的,她要不讓厲鐸去,顯得她不近人情似的。

  她想了想,招手叫了大丫頭進前,又沖衛昀說:“叫妙珠領你去找他,可別在外頭胡鬧,你們如今大了,再不能像小時候那樣了,知道嗎?”

  衛昀縮了縮脖子,知道她說的仍是兩年前她打人的那件事。

  她年紀不大,但這些事情卻記得很清楚。

  之後的兩年裡,她很少那樣與人大打出手,即便偶爾動手,也都是小打小鬧,再不會下那樣重的手。

  那是因為她從厲鐸的口中得知,戶部那位大人,自那件事之後,沒少暗地裡使壞。

  一股子的怨氣往她爹娘身上撒了不夠,還牽扯上了厲家。

  據厲鐸所說的,厲霄叔叔那陣子,著實頭疼了一番。

  她雖不知道是如何暗地裡使壞,更不清楚什麼朝堂上的明爭暗鬥,卻在那時清醒過來。

  造成那種局面的人,是她。

  所有的麻煩,都是她惹出來的。

  不僅是牽累了爹娘,還連累的不相干的人。

  厲鐸只不過是陪著她一起玩而已,就被無辜的牽連進來了。

  褚姨現在說這個,她不知道是不是有口無心,但總之對她是個警醒。

  她從凳子上跳下來,也沒叫丫頭上手抱,一面往外走,一面又應聲說知道,一直到出了門走遠了才不提。

  褚嫻看著她的背影,只覺得頭疼不已。

  她其實有私心的,明里暗裡也跟謝池春提過幾次,謝池春好像也有這份兒心。

  厲霄和衛箴一起長大,情分不同,她有心親上加親,自己家的兒子喜不喜歡人家姑娘,她也都看在眼裡。

  厲鐸從小就見天的跟在她屁股後,這京城裡有多少跟他一般大的女孩子,他看都不多看一眼。

  如今也只是年紀小,尚且不懂這些而已,將來長大了,還能看不懂自己的心思嗎?

  但衛昀這樣子……她真不是說這樣如何不好,只是厲鐸畢竟是她第一個孩子。

  衛昀的出身、樣貌,哪一樣配厲鐸,都是厲鐸高攀了人家,唯獨就是她這個從小愛闖禍的性子,實在是個麻煩,襄元殿下又是那樣溺愛縱容她,難道還指望她能一朝就改過來嗎?

  褚嫻揉了揉眉心,無奈的長嘆了一聲。

  第一百九十五章:番外之回京

  第一百九十五章番外之回京

  鄭揚回京,已經是三年後的事情了。

  那時候懷章老邁,再無心力去管宮外的事,雖說早幾年的時候,鄭揚留下來的底子還在,也有東昇跟在他身邊為他鞍前馬後,但人老了,就不能不服老。

  在宮裡頭,他服侍天子尚遊刃有餘,可要再去插手宮外事務,實在是提不起那個精神。

  後來幾個月,懷章接二連三的生病,今兒個好了,過不了三五日,就又病倒了。

  他畢竟是從先帝在時就隨時的近侍,盡心效忠主子了一輩子,皇帝都看在眼裡,他這麼接連病倒,皇帝實在於心不忍,後來就點了太醫院判去給他診脈,得到的回話,也無非是上了年紀,操勞太多,傷了神。

  這人嘛,都是靠這一口精氣神吊著的,懷章眼下傷了神,身體自然而然就會垮了。

  於是皇帝明白了,這是不能再為他操持宮外事情了。

  懷章自己也不說,強撐著替他支應,這是個忠心耿耿的奴才。

  皇帝動容之餘,便叫東昇暫且從他手中接管了西廠的事。

  可西廠是交付出去了,那司禮監呢?

  他總病著,司禮監底下幾個秉筆太監不是說不能辦事兒,可沒了主心骨啊。

  那一日,還是懷章在天子跟前進了言,叫把遠在大同的鄭揚,召回京城來。

  皇帝猶豫了。

  他知道此時召回鄭揚,意味著什麼。

  鄭揚此番離京遠走,說穿了,那是躲出去的。

  因他上次回京,是徐貴妃枕邊風吹出來的,不是天子自己要召回他的。

  皇帝猶豫了約莫有三五日,終於還是下定了決心,一紙詔書,召回了鄭揚。

  鄭揚從大同回京,前後走了近兩個月,足可見他腳程之慢。

  這倒不是他遷延托大,這天底下,誰敢在聖旨詔書面前托大呢?

  東昇給他傳來的消息,是陛下當日曾經猶豫過,即便懷章年老,再無力操持,陛下都猶豫著是否要找回他。

  此時的鄭揚,一顆心跌回肚子裡,可卻越發明白,今後的每一步路,都要更加的小心。

  東昇暫時接管了西廠,那是他的心腹,懷章這樣一撂開手,朝中就真的再沒有大太監能與他抗衡。

  這就是為什麼,陛下在下旨前,猶豫不決。

  一旦召回他,只要他不犯大錯,就再沒有理由把他送出去。

  司禮監已成了他鄭揚囊中之物,連西廠大權少不得都要交付他的手中,即便東昇如今得了天子青睞有加,西廠今後就歸了東昇提督,那又如何?他明著不插手,暗地裡,東昇還不是一樣聽他的?

  他也曾去信問過,在他將要回京這事兒上,朝堂中,還有昭德宮,是個什麼態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