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秦太妃垂了眸,道:「去過,是個很美的地方。」
黃州地處江南,是有名的才子之鄉,因著盛產香墨,而十分富庶。
她說著,翻開那本佛經,將書籤取出。
那書籤如姜姒所想,果然很是精美。畫的是一副標準的江南水鄉圖,小橋流水,流水從白牆黑瓦的民宅中穿過,水中泛著一葉輕舟,輕舟上搖漿的不是披著蓑笠的老翁,而是一位妙齡的少女。
「這畫是母妃所作?」
秦太妃點頭,「我有一小友,最愛黃州。我與她偶然相遇,卻一見如故。我聽她提起過黃州,便心生嚮往。」
姜姒湊近了些,聞到了墨香。
這是黃州特有的龍香墨,且還不是一般的龍香墨,因為這味道她有些熟悉。
「母妃的那位小友,如今可還有往來?」
秦太妃聞言,沉默不語。
半晌,才道:「她已經不在了。」
她看著姜姒,擠出一抹笑來,「今日你也乏了,早些回去歇息吧。」
姜姒起身,告辭離開。
一出門,便看到等在外面的慕容梵。
慕容梵的手里不知何時多了一件披風,披在她身上。她回望著屋檐下的那兩盞燈籠,攏了攏披風的帶子。
有緣而來,無緣而去,道盡這世間所有的聚散。
「你的易容術,是誰教你的?」
慕容梵替她系好披風的帶子,道:「是江叔。」
江叔,那便是江先生。
「我外祖父是妓生子,從小混跡在煙花之地,自學了這門手藝。」
所以江先生的這門手藝,傳承自慕容梵的外祖父。
「母妃是不是也會?」
「會一些。」
姜姒沒再問了,她已經知道自己想知道的一切。
夜風微涼,吹在臉上極其的舒適,卻吹得人心翻湧。如同那無邊天際中的烏沉涌動,讓人無法平靜。
她一時沒了話,默默地走著路。突然她感覺慕容梵停了下來,仰著望去時,對上了一雙似頭頂天際一般的眼睛。
「怎麼了?」她問。
慕容梵似有一聲嘆息,握著她的手。「有時候聰慧未必是好事。」
她聽到這話,便知自己的心思掛了相。若論聰慧,她恐怕遠不及他吧。他這般的洞察人心,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那怎麼辦呢,我都猜到了。」
這聲音真是又嬌又軟,聽得人心蕩漾。
慕容梵手下的力道緊了緊,「玉兒,你要記住,這世間有無數的因果,除了你自己的因果,其他人的因果都與你無關。」
是啊。
那是別人的因果,她便是知道了那又如何。
「我知道了,我不會做什麼的。」
……
黑暗中,風雲變幻。
景仁宮內,秦太后聽著靖平縣主的哭聲,無比的頭疼。
這麼晚還能入宮的人,除了被召見外,也只有少數有特權而獨寵的人,靖平縣主就是其中之一。
她自小被秦太后看重,秦太后對她的寵愛人盡皆知,她進宮如自家的後院,想什麼時候進就什麼時候進。
「姑母,您可不能不管伊人哪。她可是您看著出生的,也是您看著長大的。那孩子這些年就一門心思,卻求而不得。您最是疼她,您難道就忍心看著她越陷越深,被世人嘲笑嗎?」
秦太后按著突突直跳的太陽穴,「哀家如何願意看到她被人嘲笑,可她實在是…你看看她做的那些事,哪一樣拎出來不得被世人的唾沫星子淹死。若是尋常人家的姑娘,早就沒了活路。」
「她也是沒有辦法啊。」靖平縣主哽咽著,「我們母女都是苦命人,天生長了一副痴情的心肝,半點也由不得人。姑母,您就可憐可憐她,成全她吧。」
秦太后頭疼得越發厲害,強撐著道:「這事哀家再思量思量,天太晚了,你就別出宮了。」
景仁宮中,有一間屬于靖平縣主的房間。但凡是見過這間房間的人,無不一是驚嘆靖平縣主的受寵。
靖平縣主目的沒有達到,一晚上氣不順,哪怕是半夜聽到主殿請太醫的動靜,她也賭著氣裝沒聽到。
秦太后夜裡頭疼的睡不著,一連宣了好幾個太醫。這樣的消息瞞不住人,不管是宮裡的還是宮外的。
宮外的媳婦女兒得到消息,自然要進宮探望。
姜姒剛到宮門時,正巧碰上宜安長公主。
宜安長公主是那種碧玉般的女子,文氣而淡雅,她給人的印象不似皇家出身的公主之尊,而更似清貴人家出來的書香女子。
兩人一同進了宮門,沿路話著家常。
女人們的家常有三大類,一是老公孩子,二是衣裳首飾,三是京中軼事。
宜安長公主僅有沈溯一子,提及自己唯一的兒子頗為頭疼,「方家那丫頭多文氣穩重,我瞧著闔京上下再也沒有比她更安靜的姑娘。偏我家那臭小子是個死腦筋,嫌人家是個書呆子,橫看豎看不順眼,一口一口書呆子的叫著,實在是讓人操心。」
姜姒聽著這樣的抱怨,半點也不操心。
所有賜婚的都成了親,唯剩沈溯和方寧玉。她和方寧玉熟稔,當然知道他們還不成親的原因不在沈溯,而是在方寧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黃州地處江南,是有名的才子之鄉,因著盛產香墨,而十分富庶。
她說著,翻開那本佛經,將書籤取出。
那書籤如姜姒所想,果然很是精美。畫的是一副標準的江南水鄉圖,小橋流水,流水從白牆黑瓦的民宅中穿過,水中泛著一葉輕舟,輕舟上搖漿的不是披著蓑笠的老翁,而是一位妙齡的少女。
「這畫是母妃所作?」
秦太妃點頭,「我有一小友,最愛黃州。我與她偶然相遇,卻一見如故。我聽她提起過黃州,便心生嚮往。」
姜姒湊近了些,聞到了墨香。
這是黃州特有的龍香墨,且還不是一般的龍香墨,因為這味道她有些熟悉。
「母妃的那位小友,如今可還有往來?」
秦太妃聞言,沉默不語。
半晌,才道:「她已經不在了。」
她看著姜姒,擠出一抹笑來,「今日你也乏了,早些回去歇息吧。」
姜姒起身,告辭離開。
一出門,便看到等在外面的慕容梵。
慕容梵的手里不知何時多了一件披風,披在她身上。她回望著屋檐下的那兩盞燈籠,攏了攏披風的帶子。
有緣而來,無緣而去,道盡這世間所有的聚散。
「你的易容術,是誰教你的?」
慕容梵替她系好披風的帶子,道:「是江叔。」
江叔,那便是江先生。
「我外祖父是妓生子,從小混跡在煙花之地,自學了這門手藝。」
所以江先生的這門手藝,傳承自慕容梵的外祖父。
「母妃是不是也會?」
「會一些。」
姜姒沒再問了,她已經知道自己想知道的一切。
夜風微涼,吹在臉上極其的舒適,卻吹得人心翻湧。如同那無邊天際中的烏沉涌動,讓人無法平靜。
她一時沒了話,默默地走著路。突然她感覺慕容梵停了下來,仰著望去時,對上了一雙似頭頂天際一般的眼睛。
「怎麼了?」她問。
慕容梵似有一聲嘆息,握著她的手。「有時候聰慧未必是好事。」
她聽到這話,便知自己的心思掛了相。若論聰慧,她恐怕遠不及他吧。他這般的洞察人心,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那怎麼辦呢,我都猜到了。」
這聲音真是又嬌又軟,聽得人心蕩漾。
慕容梵手下的力道緊了緊,「玉兒,你要記住,這世間有無數的因果,除了你自己的因果,其他人的因果都與你無關。」
是啊。
那是別人的因果,她便是知道了那又如何。
「我知道了,我不會做什麼的。」
……
黑暗中,風雲變幻。
景仁宮內,秦太后聽著靖平縣主的哭聲,無比的頭疼。
這麼晚還能入宮的人,除了被召見外,也只有少數有特權而獨寵的人,靖平縣主就是其中之一。
她自小被秦太后看重,秦太后對她的寵愛人盡皆知,她進宮如自家的後院,想什麼時候進就什麼時候進。
「姑母,您可不能不管伊人哪。她可是您看著出生的,也是您看著長大的。那孩子這些年就一門心思,卻求而不得。您最是疼她,您難道就忍心看著她越陷越深,被世人嘲笑嗎?」
秦太后按著突突直跳的太陽穴,「哀家如何願意看到她被人嘲笑,可她實在是…你看看她做的那些事,哪一樣拎出來不得被世人的唾沫星子淹死。若是尋常人家的姑娘,早就沒了活路。」
「她也是沒有辦法啊。」靖平縣主哽咽著,「我們母女都是苦命人,天生長了一副痴情的心肝,半點也由不得人。姑母,您就可憐可憐她,成全她吧。」
秦太后頭疼得越發厲害,強撐著道:「這事哀家再思量思量,天太晚了,你就別出宮了。」
景仁宮中,有一間屬于靖平縣主的房間。但凡是見過這間房間的人,無不一是驚嘆靖平縣主的受寵。
靖平縣主目的沒有達到,一晚上氣不順,哪怕是半夜聽到主殿請太醫的動靜,她也賭著氣裝沒聽到。
秦太后夜裡頭疼的睡不著,一連宣了好幾個太醫。這樣的消息瞞不住人,不管是宮裡的還是宮外的。
宮外的媳婦女兒得到消息,自然要進宮探望。
姜姒剛到宮門時,正巧碰上宜安長公主。
宜安長公主是那種碧玉般的女子,文氣而淡雅,她給人的印象不似皇家出身的公主之尊,而更似清貴人家出來的書香女子。
兩人一同進了宮門,沿路話著家常。
女人們的家常有三大類,一是老公孩子,二是衣裳首飾,三是京中軼事。
宜安長公主僅有沈溯一子,提及自己唯一的兒子頗為頭疼,「方家那丫頭多文氣穩重,我瞧著闔京上下再也沒有比她更安靜的姑娘。偏我家那臭小子是個死腦筋,嫌人家是個書呆子,橫看豎看不順眼,一口一口書呆子的叫著,實在是讓人操心。」
姜姒聽著這樣的抱怨,半點也不操心。
所有賜婚的都成了親,唯剩沈溯和方寧玉。她和方寧玉熟稔,當然知道他們還不成親的原因不在沈溯,而是在方寧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