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姜姽的離開無人在意,除了柳姨娘。柳姨娘哭著求謝氏,讓她跟著去照顧姜姽。但姜姽是王府側妃,送去的地方也是王府的莊子,她一個姜家的姨娘去照顧並不合適。
謝氏很為難,讓她去找姜良。姜良一口回絕,命她死了這條心,安生在姜家好好養身體。她大哭一場,當天晚上就病重了。
她這一病,直到去世不過兩月時間。
這兩個月間,姜姒已顯孕相。
平日裡常與秦太妃相處,一起喝茶談天,從南說到北,從天說到地。她有著前世的見識,不管秦太妃說什麼都能接得上。
天氣漸熱,她衣著自是輕薄了許多,哪怕是屋子里早就置了冰盆,她依舊心火極旺,不時扇著美人團扇,瞧著隨意自在,更是極妍極嬌。
「兩個人的火氣,自是比一個人旺盛,清心經或許管用。」秦太妃見她燥氣不減,笑著說道。
她手上的團扇不停,「我也不知為何,總覺得燥得很。」
「這叫有其父必有其女。」
「此話怎講?」她來了精神,小臉滿是八卦好奇之色。
秦太妃見她這般模樣,不禁莞爾。
「我懷梵兒時,也是燥得厲害,便讓人念些清心的佛經來靜靜心。」
她不知想到什麼,手上的動作都停了。
「不是天上傳來的誦經聲嗎?」
秦太妃聞言,大笑出聲。
「那是我日日佛經聽多了,耳朵出現了幻聽,總覺得有人在我耳邊念經。誰知傳來傳去,竟然變成了那樣。」
「那這天眼石……」她抬起手腕,露出那串佛珠。
秦太妃更是笑出了眼淚,「這天眼石是我父親留給我的,我生梵兒時握著它,是希望我父親在天之靈保佑我。梵兒出生時,我將它放在了梵兒手中,誰知梵兒緊緊攥著不放,便有了那個傳言。」
「原來如此。」
姜姒恍然大悟。
這些是傳言,但慕容梵生而記事的事不是假,這又該如何解釋?
「王爺說他記事早,幼年時的事都記得清清楚楚。」
「這一點隨我。」秦太妃說,「我也記事早,兩三歲時發生的事都記得。倘若有可能,我真希望我和尋常人一樣,將那些事都忘了。」
「母妃。」
「都過去了。」秦太妃勉強一笑,忽然想到什麼似的,神情重新煥發出光彩來。「你可知鳳凰池三景是哪三景?」
這個姜姒還真知道。
所謂的鳳凰池三景,指的是萬柳飛花、霞光照水、以及池心畫舫。萬柳飛花有時節性,霞光照水也要看天氣,唯有池心畫舫最為常見。
兩岸的萬家燈火映照著池水,一艘艘畫舫悠閒在池心中,在闌珊中盡情地徜徉,灑下一水的金輝。
這些畫舫瞧著一般無二,內里的招待卻是大不相同,迎合著客人們的喜好。當姜姒隨秦太妃上了包下的畫舫之後才發現,她們包下的畫舫中全是男子。
「世人皆好色,男女都一樣。家養的牡丹看久了,偶爾出來看看野花野草也不錯。」秦太妃說著,朝她眨眼睛。
她心下嘖嘖,暗道這可不怪自己。
秦太妃落了座,姿態十分從容,看上去並非第一次光顧類似的地方。畢竟京外比京中更為不受約束,各地都有這樣的畫舫與館子。
往來端茶水送點心酒水的男子一個個眉清目秀,但又不顯得艷俗。
很快有人抱了琴上來,看樣子是要撫琴。撫琴的男子姿色上等,若不是在此地遇到,必會讓人以為他是哪戶人家出來的優雅貴公子。
貴公子的琴技同樣不俗,聽得人熏熏然。
姜姒不能飲酒,以茶代酒與秦太妃共飲。江風吹拂著輕紗簾,帶來池水獨有的氣味,清涼之中還有淡淡的腥草味。
這樣的愜意,這樣的自在,讓她無比的放鬆。
她看著那貴公子,似乎有幾分像自己認識的一個人,仔細一想,卻又怎麼也想不起到底是像誰。不由得在心下感嘆自己也逃不過一孕傻三年的老話。
突然,畫舫像是被什麼東西撞上,人和物都晃了幾晃。桌上的茶水點心散落一地,侍從們發出驚叫聲。
「有人撞畫舫!」
早在畫舫異動時,姜姒已被秦太妃緊緊護住,隨她們出門的人一個個嚴陣以待。
外面傳來一聲嬌叱,「我倒要看看,是誰敢和我搶人?」
第86章
姜姒聽到這聲音,和秦太妃相視一眼。
秦太妃唇角勾了勾,表情略帶一絲嘲諷。
她們今日外出沒有聲張身份,跟來的人也全是便衣出行。外面的人自是以為她們沒什麼來歷背景,聲音底氣十足地登上畫舫。
艷麗的妝扮,張揚的氣質,正是周鄉君。
周鄉君在看到她們後,明顯愣住。
秦太妃已經掩了面,作虛弱狀。
姜姒一臉的愁苦之色,半點也看不出是來尋歡作樂的人,「原來是周鄉君,還真是巧啊。我母親的病一直不好,我想哄她開心,便帶她出來散散心。說來也怪,我們包下的這艘畫舫竟然連個服侍的丫頭都沒有,全是些男子。」
她說到最後時,臉上的懵懂與不解盡現,那天真單純的模樣讓人絲毫不懷疑她說的話,還真當她是無知的情況下包了這艘畫舫。<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謝氏很為難,讓她去找姜良。姜良一口回絕,命她死了這條心,安生在姜家好好養身體。她大哭一場,當天晚上就病重了。
她這一病,直到去世不過兩月時間。
這兩個月間,姜姒已顯孕相。
平日裡常與秦太妃相處,一起喝茶談天,從南說到北,從天說到地。她有著前世的見識,不管秦太妃說什麼都能接得上。
天氣漸熱,她衣著自是輕薄了許多,哪怕是屋子里早就置了冰盆,她依舊心火極旺,不時扇著美人團扇,瞧著隨意自在,更是極妍極嬌。
「兩個人的火氣,自是比一個人旺盛,清心經或許管用。」秦太妃見她燥氣不減,笑著說道。
她手上的團扇不停,「我也不知為何,總覺得燥得很。」
「這叫有其父必有其女。」
「此話怎講?」她來了精神,小臉滿是八卦好奇之色。
秦太妃見她這般模樣,不禁莞爾。
「我懷梵兒時,也是燥得厲害,便讓人念些清心的佛經來靜靜心。」
她不知想到什麼,手上的動作都停了。
「不是天上傳來的誦經聲嗎?」
秦太妃聞言,大笑出聲。
「那是我日日佛經聽多了,耳朵出現了幻聽,總覺得有人在我耳邊念經。誰知傳來傳去,竟然變成了那樣。」
「那這天眼石……」她抬起手腕,露出那串佛珠。
秦太妃更是笑出了眼淚,「這天眼石是我父親留給我的,我生梵兒時握著它,是希望我父親在天之靈保佑我。梵兒出生時,我將它放在了梵兒手中,誰知梵兒緊緊攥著不放,便有了那個傳言。」
「原來如此。」
姜姒恍然大悟。
這些是傳言,但慕容梵生而記事的事不是假,這又該如何解釋?
「王爺說他記事早,幼年時的事都記得清清楚楚。」
「這一點隨我。」秦太妃說,「我也記事早,兩三歲時發生的事都記得。倘若有可能,我真希望我和尋常人一樣,將那些事都忘了。」
「母妃。」
「都過去了。」秦太妃勉強一笑,忽然想到什麼似的,神情重新煥發出光彩來。「你可知鳳凰池三景是哪三景?」
這個姜姒還真知道。
所謂的鳳凰池三景,指的是萬柳飛花、霞光照水、以及池心畫舫。萬柳飛花有時節性,霞光照水也要看天氣,唯有池心畫舫最為常見。
兩岸的萬家燈火映照著池水,一艘艘畫舫悠閒在池心中,在闌珊中盡情地徜徉,灑下一水的金輝。
這些畫舫瞧著一般無二,內里的招待卻是大不相同,迎合著客人們的喜好。當姜姒隨秦太妃上了包下的畫舫之後才發現,她們包下的畫舫中全是男子。
「世人皆好色,男女都一樣。家養的牡丹看久了,偶爾出來看看野花野草也不錯。」秦太妃說著,朝她眨眼睛。
她心下嘖嘖,暗道這可不怪自己。
秦太妃落了座,姿態十分從容,看上去並非第一次光顧類似的地方。畢竟京外比京中更為不受約束,各地都有這樣的畫舫與館子。
往來端茶水送點心酒水的男子一個個眉清目秀,但又不顯得艷俗。
很快有人抱了琴上來,看樣子是要撫琴。撫琴的男子姿色上等,若不是在此地遇到,必會讓人以為他是哪戶人家出來的優雅貴公子。
貴公子的琴技同樣不俗,聽得人熏熏然。
姜姒不能飲酒,以茶代酒與秦太妃共飲。江風吹拂著輕紗簾,帶來池水獨有的氣味,清涼之中還有淡淡的腥草味。
這樣的愜意,這樣的自在,讓她無比的放鬆。
她看著那貴公子,似乎有幾分像自己認識的一個人,仔細一想,卻又怎麼也想不起到底是像誰。不由得在心下感嘆自己也逃不過一孕傻三年的老話。
突然,畫舫像是被什麼東西撞上,人和物都晃了幾晃。桌上的茶水點心散落一地,侍從們發出驚叫聲。
「有人撞畫舫!」
早在畫舫異動時,姜姒已被秦太妃緊緊護住,隨她們出門的人一個個嚴陣以待。
外面傳來一聲嬌叱,「我倒要看看,是誰敢和我搶人?」
第86章
姜姒聽到這聲音,和秦太妃相視一眼。
秦太妃唇角勾了勾,表情略帶一絲嘲諷。
她們今日外出沒有聲張身份,跟來的人也全是便衣出行。外面的人自是以為她們沒什麼來歷背景,聲音底氣十足地登上畫舫。
艷麗的妝扮,張揚的氣質,正是周鄉君。
周鄉君在看到她們後,明顯愣住。
秦太妃已經掩了面,作虛弱狀。
姜姒一臉的愁苦之色,半點也看不出是來尋歡作樂的人,「原來是周鄉君,還真是巧啊。我母親的病一直不好,我想哄她開心,便帶她出來散散心。說來也怪,我們包下的這艘畫舫竟然連個服侍的丫頭都沒有,全是些男子。」
她說到最後時,臉上的懵懂與不解盡現,那天真單純的模樣讓人絲毫不懷疑她說的話,還真當她是無知的情況下包了這艘畫舫。<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