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要麼是九死一生,將一顆心在血里染過,刀里滾過,被那些陰謀算計割出一道又一道的血口子,最終殘留著這顆千瘡百孔的心,殘喘著逃了出來。
未近景仁宮,便聽到大殿中傳出來的歡笑聲。
檀香氣,脂粉氣,混著其他各種的香味兒,混成令人喘不上氣的濃郁惡臭,讓人聞之卻步,更不得掉走就走。
但走是不能走的,不管裡面是獸是鬼還是人,都要硬著頭皮進去。小心翼翼地包裹著自己的心,在這血刀里滾一回。
秦太后秦貴妃姑侄倆和莊皇后都在,自然少不了兩位皇家的新媳婦,太子妃韓氏和二皇子妃宋玉婉。還有兩名臉生的女子,年長些的盛氣凌人,瞧著並不一個好相與的,年輕些也不遑多讓,從相貌上來看應是一對母女。
他們一進來,秦太后就招手讓秦太妃過去。
「這麼多年了,你可算是回來了。」
秦太妃一臉病色,說話也是有氣無力。「這些年臣妾一直記掛著太后娘娘,太后娘娘恕罪…恕臣妾這些年沒能在您身邊侍候……」
她一句話三喘,聽得人心裡不舒服。但凡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來,她的身體很不好,分明是在勉強支撐。早有看懂秦太妃臉色的宮人,給她搬了凳子,她謝了恩,堪堪地坐下。
秦太后有些惻隱和感慨,「當年你離宮時,瞧著還跟花兒似的。這一轉眼近二十年,你竟老了這些,身體也衰敗成這樣,哀家看著都難過。你這次回來就別走了,搬進宮裡來,陪哀家住些時日,哀家讓太醫給你好好調理身子。」
「太后娘娘體恤,臣妾感激不盡。臣妾早已別了紅塵,又拖著這樣的身子,萬萬不敢叨擾太后娘娘,更不敢把病氣過給太后娘娘。太后娘娘若是憐憫臣妾,還是讓臣妾住在王府。梵兒剛成親…他這王妃啊,臣妾看著還是個孩子,怕是還得多教幾日才能放心離開……」
這個離開二字,聽在其他人的耳朵里自是不一樣的意思。但姜姒和慕容梵知道,離開就是離開,單純字面上的意思而已。
話說到這個份上,秦太后自是不會再強行讓秦太妃搬進宮。唏噓了幾句後,又叮囑了幾句,將此事揭過。
姜姒離秦太妃最近,她看得分明,秦太妃看秦太后的目光明顯有著不一樣的感情。傳言說秦太后當年對秦太妃頗為照顧,或許確有其事。
韓氏和宋玉婉給她們見禮之後,那對母女起身給他們請安,聽她們自稱,原來是靖平縣主和她的女兒周鄉君。
說到這位靖平縣主,她可不是慕容氏的血脈,與慕容氏也沒有什麼關係。她出身英國公府,是秦貴妃的庶姐。
雖說靖平縣主是個庶女,但卻入了秦太后的眼,深處秦太后這位姑母的喜愛。秦太后膝下無子無女,早年時常接她入宮小住。因著這份榮寵,她被破例封了縣主。這份寵愛從未衰敗過,一直長盛,且惠及其女。其女周伊人也沾了光,得了一個鄉君的封號。
提到周鄉君此人,姜姒頗有幾分印象,原因無他:這位鄉君在整個雍京城還是一個名人。
所謂名人,是此名聲遠揚,不管是美名還是毀譽。而這位周鄉君,卻不是美名,而是行事輕浮備受世人詬病。她雖未嫁人,可非清白之身。據說她的後院中養了好些面首,平日裡尋歡作樂好不快活。
對於這樣的人,姜姒其實是佩服的。
敢於和封建社會之下的男尊女卑作對,還能我行我素隨心所欲,絕非一般人能做到。強大的背景支撐不說,本人也要經得起世人指責。
「太后娘娘,先前臣女還想著到底是怎麼樣的天仙人兒,才能讓芳業王殿下那般處心積慮。卻原來芳業王妃還真是仙女下凡,這模樣看得臣女都有些眼熱,難怪芳業王殿下費了那些心思。」周鄉君捂著嘴笑,說出來的話粘膩得讓人難受。
姜姒作害羞狀,慕容梵神色平淡至極。
秦太后面上看不出什麼來,甚至還有一些慈祥,「上回哀家見這孩子就覺得不一般,若是一早知道是神秀看中的人,哀家定會看得更仔細些。」
「母后恕罪,是兒臣胡鬧了。」
「誰胡鬧了?」正嘉帝的聲音從外面傳來,除了秦太后外,所有人都起身恭迎。
等正嘉帝在秦太后的身邊落了座,秦太后才笑道:「是神秀這孩子,他說自己這次胡鬧了。」
「胡鬧好啊!」正嘉帝滿面笑容,平日裡的帝王威嚴在看到慕容梵之後明顯緩和了許多,連帶著看姜姒的目光也多了幾分隨和。
當他看到秦太妃時,眼底隱有一絲動容。
「太妃回來了。」
秦太妃給他請安,只有恭敬。
他看了秦太妃一眼,目光很快划走。
「神秀娶了妻,太妃也該放心了。」
「陛下說的是,臣妾確實放心了。他日便是走了,也能走得安心。」
一個走字,配著秦太妃病入膏肓的模樣,無端的讓人覺出些許不吉利。但秦太妃仿佛一無所知,依舊病歪歪地喪著一張臉。
「太妃娘娘說的是什麼話,如今十七皇叔已娶了妻。十七皇嬸瞧著就是一個孝順的,她還會變戲法哄人開心,必能哄得太妃娘娘的身體一日比一日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未近景仁宮,便聽到大殿中傳出來的歡笑聲。
檀香氣,脂粉氣,混著其他各種的香味兒,混成令人喘不上氣的濃郁惡臭,讓人聞之卻步,更不得掉走就走。
但走是不能走的,不管裡面是獸是鬼還是人,都要硬著頭皮進去。小心翼翼地包裹著自己的心,在這血刀里滾一回。
秦太后秦貴妃姑侄倆和莊皇后都在,自然少不了兩位皇家的新媳婦,太子妃韓氏和二皇子妃宋玉婉。還有兩名臉生的女子,年長些的盛氣凌人,瞧著並不一個好相與的,年輕些也不遑多讓,從相貌上來看應是一對母女。
他們一進來,秦太后就招手讓秦太妃過去。
「這麼多年了,你可算是回來了。」
秦太妃一臉病色,說話也是有氣無力。「這些年臣妾一直記掛著太后娘娘,太后娘娘恕罪…恕臣妾這些年沒能在您身邊侍候……」
她一句話三喘,聽得人心裡不舒服。但凡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來,她的身體很不好,分明是在勉強支撐。早有看懂秦太妃臉色的宮人,給她搬了凳子,她謝了恩,堪堪地坐下。
秦太后有些惻隱和感慨,「當年你離宮時,瞧著還跟花兒似的。這一轉眼近二十年,你竟老了這些,身體也衰敗成這樣,哀家看著都難過。你這次回來就別走了,搬進宮裡來,陪哀家住些時日,哀家讓太醫給你好好調理身子。」
「太后娘娘體恤,臣妾感激不盡。臣妾早已別了紅塵,又拖著這樣的身子,萬萬不敢叨擾太后娘娘,更不敢把病氣過給太后娘娘。太后娘娘若是憐憫臣妾,還是讓臣妾住在王府。梵兒剛成親…他這王妃啊,臣妾看著還是個孩子,怕是還得多教幾日才能放心離開……」
這個離開二字,聽在其他人的耳朵里自是不一樣的意思。但姜姒和慕容梵知道,離開就是離開,單純字面上的意思而已。
話說到這個份上,秦太后自是不會再強行讓秦太妃搬進宮。唏噓了幾句後,又叮囑了幾句,將此事揭過。
姜姒離秦太妃最近,她看得分明,秦太妃看秦太后的目光明顯有著不一樣的感情。傳言說秦太后當年對秦太妃頗為照顧,或許確有其事。
韓氏和宋玉婉給她們見禮之後,那對母女起身給他們請安,聽她們自稱,原來是靖平縣主和她的女兒周鄉君。
說到這位靖平縣主,她可不是慕容氏的血脈,與慕容氏也沒有什麼關係。她出身英國公府,是秦貴妃的庶姐。
雖說靖平縣主是個庶女,但卻入了秦太后的眼,深處秦太后這位姑母的喜愛。秦太后膝下無子無女,早年時常接她入宮小住。因著這份榮寵,她被破例封了縣主。這份寵愛從未衰敗過,一直長盛,且惠及其女。其女周伊人也沾了光,得了一個鄉君的封號。
提到周鄉君此人,姜姒頗有幾分印象,原因無他:這位鄉君在整個雍京城還是一個名人。
所謂名人,是此名聲遠揚,不管是美名還是毀譽。而這位周鄉君,卻不是美名,而是行事輕浮備受世人詬病。她雖未嫁人,可非清白之身。據說她的後院中養了好些面首,平日裡尋歡作樂好不快活。
對於這樣的人,姜姒其實是佩服的。
敢於和封建社會之下的男尊女卑作對,還能我行我素隨心所欲,絕非一般人能做到。強大的背景支撐不說,本人也要經得起世人指責。
「太后娘娘,先前臣女還想著到底是怎麼樣的天仙人兒,才能讓芳業王殿下那般處心積慮。卻原來芳業王妃還真是仙女下凡,這模樣看得臣女都有些眼熱,難怪芳業王殿下費了那些心思。」周鄉君捂著嘴笑,說出來的話粘膩得讓人難受。
姜姒作害羞狀,慕容梵神色平淡至極。
秦太后面上看不出什麼來,甚至還有一些慈祥,「上回哀家見這孩子就覺得不一般,若是一早知道是神秀看中的人,哀家定會看得更仔細些。」
「母后恕罪,是兒臣胡鬧了。」
「誰胡鬧了?」正嘉帝的聲音從外面傳來,除了秦太后外,所有人都起身恭迎。
等正嘉帝在秦太后的身邊落了座,秦太后才笑道:「是神秀這孩子,他說自己這次胡鬧了。」
「胡鬧好啊!」正嘉帝滿面笑容,平日裡的帝王威嚴在看到慕容梵之後明顯緩和了許多,連帶著看姜姒的目光也多了幾分隨和。
當他看到秦太妃時,眼底隱有一絲動容。
「太妃回來了。」
秦太妃給他請安,只有恭敬。
他看了秦太妃一眼,目光很快划走。
「神秀娶了妻,太妃也該放心了。」
「陛下說的是,臣妾確實放心了。他日便是走了,也能走得安心。」
一個走字,配著秦太妃病入膏肓的模樣,無端的讓人覺出些許不吉利。但秦太妃仿佛一無所知,依舊病歪歪地喪著一張臉。
「太妃娘娘說的是什麼話,如今十七皇叔已娶了妻。十七皇嬸瞧著就是一個孝順的,她還會變戲法哄人開心,必能哄得太妃娘娘的身體一日比一日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