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頁
「汗阿瑪又叫你來給我帶了什麼口諭?」
胤禛沒吭聲,眼前的太子身上的戾氣似乎隨著再次被廢消失的一乾二淨了,他穿著月白色的長袍,長身玉立站在層層疊疊的書畫作品中,恍惚間讓胤禛以為又回到了幼年時候,面前站著的是那個還沒出宮,與外界接觸不深的小太子。
「怎麼不說話?」胤礽挑眉,給胤禛斟了小半杯茶。
胤禛吐了口氣緩緩道:「汗阿瑪他,問你願不願意搬出紫禁城。」
「我這樣結黨營私、策劃謀反的皇子,汗阿瑪竟然也放心讓我出宮?」
胤礽抿了一口茶笑道:「怕不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胤禛沒有接他的話茬,胤礽也沒讓場子冷下去,他嘆了口氣:「你肯定覺得,我不知足。」
「皇阿瑪都已經這麼寵愛我了,為何我還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一些傷他老人家心的事情來。」
胤礽笑了笑,他似乎並不在意胤禛有沒有聽他說話,只是自顧自地繼續往下說:「民間有句老話,是講母親與孩子之間的,叫什麼『不養兒不知道報娘恩』。從前我沒有親自養過孩子,自然不知道汗阿瑪在我身上付出了多少心血。直到我自己開始養孩子,才發覺汗阿瑪過去對我的行為有多寬容。」
「老四,其實我很羨慕你。」胤礽道,「汗阿瑪雖然偏寵我但也從來不忽視你,他也知道你用幾力的弓,也會在你生辰的時候在庫房裡到處尋找你會喜歡的生辰禮物......除此之外,你還有一個對你很好很好的額娘。」
「汗阿瑪雖然疼我,但到底是君主,不可能一天到晚把我貼身帶著。他不會像你額娘一樣教你那麼多道理,譬如哪怕是父子母子之間的感情也不是予求予取的,然而這個道理直到現在我才徹底領悟。」
胤禛沒有打斷他說話,胤礽也就接著說了下去:「小的時候我是真心把你當兄弟的,我還記得你寫的第一幅字,是我手把手教的。咱們的關系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了的......」
他的眼神逐漸迷茫起來:「好像是因為胤祚。」
胤禛喝茶的手頓住了。
胤礽苦笑道:「這件事我是真的不知道。不管你和你額娘信也好,不信也好,當時我雖然不喜歡胤祚這個弟弟,但也絕不會生出讓他去死的想法。」
「赫舍里氏失了皇后,自然想安安穩穩保住你這個太子。」胤禛垂眸冷聲道,「只是六弟何辜。」
「我知道。」胤礽咳了一聲,「所以德妃母、不、皇后娘娘將證據扣下全數交給明珠的時候,我什麼也沒有做。」
胤禛愕然。
「你額娘,很勇敢。」胤礽有些羨慕,「若不是汗阿瑪的故意偏袒,叔公光謀害皇子阿哥一事就夠喝一壺了。」
「二哥。」胤禛低聲道,「你可曾後悔?」
胤礽望著茶杯上熱氣騰騰的水汽,低頭輕笑了一聲。
大抵是、後悔的吧。
可是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後悔藥,而且如今他也為他的不甘心付出代價了。
「四弟。」他抬頭,目光凝視著胤禛,卻仿佛透過他看見了什麼人,「六弟的樣貌愛好肖似汗阿瑪,但是實際上,你的性格脾氣才是最像他的。」
「大多數人只記得汗阿瑪這幾年來寬厚待下,早已忘記了早年間他削蕃時的雷厲風行。」
所以其實,正大光明匾後放的是誰的名字,胤礽早已心知肚明。
他曬然一笑。
第124章 金地茶
或許是年紀大了, 玄燁身子骨到底不像年輕的時候一樣,再加上太後的去世也給了他不小的打擊,本該早早癒合的風寒一直都沒有好。
雖說只是偶爾打幾個噴嚏或者咳嗽幾聲, 但拖得時間越久, 這小毛病就和他那最近老是發作的偏頭痛混在一起,漸漸地變得越來越嚴重, 祝蘭的冊封禮因此也就被一拖再拖。
沒辦法,皇上的身子骨根本禁不起一點折騰。
祝蘭從前還是個儀式感很重的姑娘, 但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在清朝生活的時間越來越久之後, 儀式感什麼的對她來說早就已經不重要了。
等到差不多三月末的時候,京城的天開始就開始暖和了。春暖花開, 恰是踏春賞玩的時節,玄燁在紫禁城裡一下子就待不住了。旁人勸他身體不好還是少走動為好, 他偏生犟起脾氣, 第二天就帶著後宮受寵的嬪妃和年紀尚小未曾開府的阿哥們去了暢春園, 當然, 祝蘭身為皇后也被一起帶著去了。
按照道理來說, 祝蘭雖然沒有經過正式冊封, 但也是皇后了,到了暢春園住的地方合該挪一挪才對。只是她自己不愛折騰,大手一揮仍舊住回了凝春堂。她實在是喜歡這里,雖然去玄燁所在的清溪書屋不太方便,卻實在住得舒服得很。
只是換了個舒適的地方卻並沒有讓玄燁的病好起來, 正如人們常說的「病來如山倒, 病去如抽絲」,他的病症反而越來越嚴重了, 甚至到了摺子都要魏珠來念的地步。
他批覆奏摺上的字跡也越發潦草,如同稚兒的信手塗鴉,朝中的官員們看到歪曲的筆墨慢慢也都回過味來。
萬歲爺只怕是要不好了。
「娘娘,您小心點腳下。」
祝蘭其實很少來清溪書屋,一來是從前做妃子的時候不好經常有事沒事到皇上的寢殿去,怕找人口舌,二來,她自身也不愛動彈。<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胤禛沒吭聲,眼前的太子身上的戾氣似乎隨著再次被廢消失的一乾二淨了,他穿著月白色的長袍,長身玉立站在層層疊疊的書畫作品中,恍惚間讓胤禛以為又回到了幼年時候,面前站著的是那個還沒出宮,與外界接觸不深的小太子。
「怎麼不說話?」胤礽挑眉,給胤禛斟了小半杯茶。
胤禛吐了口氣緩緩道:「汗阿瑪他,問你願不願意搬出紫禁城。」
「我這樣結黨營私、策劃謀反的皇子,汗阿瑪竟然也放心讓我出宮?」
胤礽抿了一口茶笑道:「怕不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胤禛沒有接他的話茬,胤礽也沒讓場子冷下去,他嘆了口氣:「你肯定覺得,我不知足。」
「皇阿瑪都已經這麼寵愛我了,為何我還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一些傷他老人家心的事情來。」
胤礽笑了笑,他似乎並不在意胤禛有沒有聽他說話,只是自顧自地繼續往下說:「民間有句老話,是講母親與孩子之間的,叫什麼『不養兒不知道報娘恩』。從前我沒有親自養過孩子,自然不知道汗阿瑪在我身上付出了多少心血。直到我自己開始養孩子,才發覺汗阿瑪過去對我的行為有多寬容。」
「老四,其實我很羨慕你。」胤礽道,「汗阿瑪雖然偏寵我但也從來不忽視你,他也知道你用幾力的弓,也會在你生辰的時候在庫房裡到處尋找你會喜歡的生辰禮物......除此之外,你還有一個對你很好很好的額娘。」
「汗阿瑪雖然疼我,但到底是君主,不可能一天到晚把我貼身帶著。他不會像你額娘一樣教你那麼多道理,譬如哪怕是父子母子之間的感情也不是予求予取的,然而這個道理直到現在我才徹底領悟。」
胤禛沒有打斷他說話,胤礽也就接著說了下去:「小的時候我是真心把你當兄弟的,我還記得你寫的第一幅字,是我手把手教的。咱們的關系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了的......」
他的眼神逐漸迷茫起來:「好像是因為胤祚。」
胤禛喝茶的手頓住了。
胤礽苦笑道:「這件事我是真的不知道。不管你和你額娘信也好,不信也好,當時我雖然不喜歡胤祚這個弟弟,但也絕不會生出讓他去死的想法。」
「赫舍里氏失了皇后,自然想安安穩穩保住你這個太子。」胤禛垂眸冷聲道,「只是六弟何辜。」
「我知道。」胤礽咳了一聲,「所以德妃母、不、皇后娘娘將證據扣下全數交給明珠的時候,我什麼也沒有做。」
胤禛愕然。
「你額娘,很勇敢。」胤礽有些羨慕,「若不是汗阿瑪的故意偏袒,叔公光謀害皇子阿哥一事就夠喝一壺了。」
「二哥。」胤禛低聲道,「你可曾後悔?」
胤礽望著茶杯上熱氣騰騰的水汽,低頭輕笑了一聲。
大抵是、後悔的吧。
可是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後悔藥,而且如今他也為他的不甘心付出代價了。
「四弟。」他抬頭,目光凝視著胤禛,卻仿佛透過他看見了什麼人,「六弟的樣貌愛好肖似汗阿瑪,但是實際上,你的性格脾氣才是最像他的。」
「大多數人只記得汗阿瑪這幾年來寬厚待下,早已忘記了早年間他削蕃時的雷厲風行。」
所以其實,正大光明匾後放的是誰的名字,胤礽早已心知肚明。
他曬然一笑。
第124章 金地茶
或許是年紀大了, 玄燁身子骨到底不像年輕的時候一樣,再加上太後的去世也給了他不小的打擊,本該早早癒合的風寒一直都沒有好。
雖說只是偶爾打幾個噴嚏或者咳嗽幾聲, 但拖得時間越久, 這小毛病就和他那最近老是發作的偏頭痛混在一起,漸漸地變得越來越嚴重, 祝蘭的冊封禮因此也就被一拖再拖。
沒辦法,皇上的身子骨根本禁不起一點折騰。
祝蘭從前還是個儀式感很重的姑娘, 但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在清朝生活的時間越來越久之後, 儀式感什麼的對她來說早就已經不重要了。
等到差不多三月末的時候,京城的天開始就開始暖和了。春暖花開, 恰是踏春賞玩的時節,玄燁在紫禁城裡一下子就待不住了。旁人勸他身體不好還是少走動為好, 他偏生犟起脾氣, 第二天就帶著後宮受寵的嬪妃和年紀尚小未曾開府的阿哥們去了暢春園, 當然, 祝蘭身為皇后也被一起帶著去了。
按照道理來說, 祝蘭雖然沒有經過正式冊封, 但也是皇后了,到了暢春園住的地方合該挪一挪才對。只是她自己不愛折騰,大手一揮仍舊住回了凝春堂。她實在是喜歡這里,雖然去玄燁所在的清溪書屋不太方便,卻實在住得舒服得很。
只是換了個舒適的地方卻並沒有讓玄燁的病好起來, 正如人們常說的「病來如山倒, 病去如抽絲」,他的病症反而越來越嚴重了, 甚至到了摺子都要魏珠來念的地步。
他批覆奏摺上的字跡也越發潦草,如同稚兒的信手塗鴉,朝中的官員們看到歪曲的筆墨慢慢也都回過味來。
萬歲爺只怕是要不好了。
「娘娘,您小心點腳下。」
祝蘭其實很少來清溪書屋,一來是從前做妃子的時候不好經常有事沒事到皇上的寢殿去,怕找人口舌,二來,她自身也不愛動彈。<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