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昨天胡巧英和胡巧月兩兄妹去市里簽字, 領到了六間房共21把鑰匙。
胡巧英早就明確表示, 國內的財產他都不要, 全都留給胡巧月, 所以辦手續時直接就辦到了胡巧月名下, 鑰匙也都給了胡巧月。
胡巧月心疼林思危一直跟自己擠一間屋,便想立刻騰一間一樓臨街的大房子出來,能有個兩層, 一樓起居, 二樓住宿,讓林思危也過上寬敞日子。於是約好了今天晚上林思危下班後,二人一起去看房子。
顧洽一聽, 覺得這事他也能幫忙啊。便自告奮勇,趁他在晉陵的最後一個星期, 幫林思危她們把新居所安頓好。
於是等林思危下班,顧洽陪她一起去了陽川路。
胡巧月已經在281號等林思危下班,見顧洽也一起來,倒也很高興。雖說祖孫倆都能幹,但要論力氣活,當然是顧洽這樣的小伙子更頂用。
而且……胡巧月暗暗想,看思危丫頭和顧洽這相處,感情倒是很穩定,顧洽估計就是未來孫女婿了。那自家這點事,讓未來孫女婿提前參與一下也不錯。
五月末,日頭已經很長,三人都覺得晚飯可以等會兒吃,趁著天色還亮,先去把房子看了。
陽川路的門牌,北邊單號,南邊雙號,胡巧月現在住的281號,就是坐北朝南,算陽面,是比較好的朝向。如果是雙號的屋子,則要從臨街的陰面進出,朝南面只有窗戶,沒有街道,窗外是運河支流,也叫市河。
胡巧月喜歡住陽面,所以還是著重看單號。
261、263、265,三間屋子緊緊挨著,因為原來的居民搬得匆忙,裡頭一片狼籍。
三間屋子皆是兩層帶閣樓的建築,但畢竟曾經住過十一戶人家,這些人家對原有格局進行了很多改造,每一層都被格得特別狹小,其中261和263也像胡巧月現在居住的281號一樣,從旁邊隔了一個單獨的樓梯間,二樓和三樓都分別住了人家。
唯有265號不同。
265號光面寬就比其他兩戶大一倍,在前後兩棟建築之間,還有個很是寬敞的天井。
當然,這天井現在也被搭了一大半,所以265號之前整整塞了五家人。
前排一樓二樓各住一家,後排一樓二樓各住一家,天井搭起來的小屋子也住了一家。另外天井角落裡還有個低矮的小屋,則是五家人使用的公共廚房。
林思危見狀也是感概,別說後世的林總沒住過這樣熙熙攘攘的屋子,就是在鄉下,生活雖然過得清苦,也不至於擠成這樣。
如此一看,魚骨巷的屋子到底是安置的市里各機關工作人員,比起陽川路這種安置市區各企業工人的屋子,還是好太多了。
胡巧月嘆道:「雖只離了百來米,我卻幾十年沒有進這些屋子了。跟他們比,我竟住得不算擠了。」
林思危感覺到了奶奶的慈悲。
她以前的冷漠疏離,都是悽苦歲月之下的保護色,她的底子是善良慈悲的。
林思危輕聲安慰:「聽說這幾家先搬走的,政策上有優惠,他們給分了花園新村呢。」
「是啊。我也聽說了。」胡巧月臉上有了笑意,「隔壁王婆婆都羨慕壞了,說她也想住花園新村,還讓我去跟市里說說,先把她騰退了。我說我哪有這麼大臉面嘛,我要這麼厲害,自己先進花園新村了,你說是不是。」
顧洽在三間屋子裡都轉了一圈,回到265號,聽見祖孫倆對話,笑道:「這房子就是舊一點,整修一下,肯定比花園新村好。」
「我也猶豫呢,我心里中意這間265號,但要整修的話,好像工程量太大了。」
顧洽早想好了:「奶奶你拿定主意,你要想住這265號,不怕工程量大,我中學同學,關係可鐵了,就在建築公司,讓他叫個工程隊過來。他手下那些瓦匠木匠,呵呵,巴不得接點私活呢。」
這倒不錯。胡巧月也想過,一般這些小打小鬧的泥瓦匠活,都是喊些熟人幫忙,工藝什麼的不能講究。對胡巧月這種大戶人家出身的,眼裡一看便知好歹,只是以前沒有資格講究罷了。
但現在房子已經發還,胡巧英也帶了一點現金回來給她。胡巧英的一點小心意,擱這里就完全可以整幾間樓房了,她完全有條件講究了。
國營建築公司的工程隊,手藝自然比熟人幫忙要好太多。何況顧洽還說,他還有一周歸隊,這一周他可以現場監工,爭取把大工程都做完,收尾交給他同學負責,一定給辦得妥妥噹噹。
林思危給他遞去一個讚賞的眼神。別看顧洽同志平時吊兒郎當,關鍵時刻特別頂用。
胡巧月當即拍板,就這麼定了。
「天井裡加蓋的全拆了,這種屋子就圖個有天有地有院子,原本這造型是四水歸堂,風水上有說法的,要儘量恢復到以前的樣子。前後兩個外樓梯也拆了,以後就住我們一家人,可以直接從屋裡的內樓梯。臨街的一樓做客廳和廚房,二樓隔一個套間,後面這棟一樓二樓各一個套間……」
顧洽好奇地問:「奶奶,你們只有兩個人,要三個套間?」
胡巧月非常堅決地點頭:「要的,我得預備一間客房,家裡萬一來客人。」<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胡巧英早就明確表示, 國內的財產他都不要, 全都留給胡巧月, 所以辦手續時直接就辦到了胡巧月名下, 鑰匙也都給了胡巧月。
胡巧月心疼林思危一直跟自己擠一間屋,便想立刻騰一間一樓臨街的大房子出來,能有個兩層, 一樓起居, 二樓住宿,讓林思危也過上寬敞日子。於是約好了今天晚上林思危下班後,二人一起去看房子。
顧洽一聽, 覺得這事他也能幫忙啊。便自告奮勇,趁他在晉陵的最後一個星期, 幫林思危她們把新居所安頓好。
於是等林思危下班,顧洽陪她一起去了陽川路。
胡巧月已經在281號等林思危下班,見顧洽也一起來,倒也很高興。雖說祖孫倆都能幹,但要論力氣活,當然是顧洽這樣的小伙子更頂用。
而且……胡巧月暗暗想,看思危丫頭和顧洽這相處,感情倒是很穩定,顧洽估計就是未來孫女婿了。那自家這點事,讓未來孫女婿提前參與一下也不錯。
五月末,日頭已經很長,三人都覺得晚飯可以等會兒吃,趁著天色還亮,先去把房子看了。
陽川路的門牌,北邊單號,南邊雙號,胡巧月現在住的281號,就是坐北朝南,算陽面,是比較好的朝向。如果是雙號的屋子,則要從臨街的陰面進出,朝南面只有窗戶,沒有街道,窗外是運河支流,也叫市河。
胡巧月喜歡住陽面,所以還是著重看單號。
261、263、265,三間屋子緊緊挨著,因為原來的居民搬得匆忙,裡頭一片狼籍。
三間屋子皆是兩層帶閣樓的建築,但畢竟曾經住過十一戶人家,這些人家對原有格局進行了很多改造,每一層都被格得特別狹小,其中261和263也像胡巧月現在居住的281號一樣,從旁邊隔了一個單獨的樓梯間,二樓和三樓都分別住了人家。
唯有265號不同。
265號光面寬就比其他兩戶大一倍,在前後兩棟建築之間,還有個很是寬敞的天井。
當然,這天井現在也被搭了一大半,所以265號之前整整塞了五家人。
前排一樓二樓各住一家,後排一樓二樓各住一家,天井搭起來的小屋子也住了一家。另外天井角落裡還有個低矮的小屋,則是五家人使用的公共廚房。
林思危見狀也是感概,別說後世的林總沒住過這樣熙熙攘攘的屋子,就是在鄉下,生活雖然過得清苦,也不至於擠成這樣。
如此一看,魚骨巷的屋子到底是安置的市里各機關工作人員,比起陽川路這種安置市區各企業工人的屋子,還是好太多了。
胡巧月嘆道:「雖只離了百來米,我卻幾十年沒有進這些屋子了。跟他們比,我竟住得不算擠了。」
林思危感覺到了奶奶的慈悲。
她以前的冷漠疏離,都是悽苦歲月之下的保護色,她的底子是善良慈悲的。
林思危輕聲安慰:「聽說這幾家先搬走的,政策上有優惠,他們給分了花園新村呢。」
「是啊。我也聽說了。」胡巧月臉上有了笑意,「隔壁王婆婆都羨慕壞了,說她也想住花園新村,還讓我去跟市里說說,先把她騰退了。我說我哪有這麼大臉面嘛,我要這麼厲害,自己先進花園新村了,你說是不是。」
顧洽在三間屋子裡都轉了一圈,回到265號,聽見祖孫倆對話,笑道:「這房子就是舊一點,整修一下,肯定比花園新村好。」
「我也猶豫呢,我心里中意這間265號,但要整修的話,好像工程量太大了。」
顧洽早想好了:「奶奶你拿定主意,你要想住這265號,不怕工程量大,我中學同學,關係可鐵了,就在建築公司,讓他叫個工程隊過來。他手下那些瓦匠木匠,呵呵,巴不得接點私活呢。」
這倒不錯。胡巧月也想過,一般這些小打小鬧的泥瓦匠活,都是喊些熟人幫忙,工藝什麼的不能講究。對胡巧月這種大戶人家出身的,眼裡一看便知好歹,只是以前沒有資格講究罷了。
但現在房子已經發還,胡巧英也帶了一點現金回來給她。胡巧英的一點小心意,擱這里就完全可以整幾間樓房了,她完全有條件講究了。
國營建築公司的工程隊,手藝自然比熟人幫忙要好太多。何況顧洽還說,他還有一周歸隊,這一周他可以現場監工,爭取把大工程都做完,收尾交給他同學負責,一定給辦得妥妥噹噹。
林思危給他遞去一個讚賞的眼神。別看顧洽同志平時吊兒郎當,關鍵時刻特別頂用。
胡巧月當即拍板,就這麼定了。
「天井裡加蓋的全拆了,這種屋子就圖個有天有地有院子,原本這造型是四水歸堂,風水上有說法的,要儘量恢復到以前的樣子。前後兩個外樓梯也拆了,以後就住我們一家人,可以直接從屋裡的內樓梯。臨街的一樓做客廳和廚房,二樓隔一個套間,後面這棟一樓二樓各一個套間……」
顧洽好奇地問:「奶奶,你們只有兩個人,要三個套間?」
胡巧月非常堅決地點頭:「要的,我得預備一間客房,家裡萬一來客人。」<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