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頁
次日一早,天剛蒙蒙亮,勤快的鳥兒已經嘰嘰喳喳個沒完,舟雨被吵醒,伸了個懶腰跳下牆頭,抖抖毛變回人形,順手將發簪插在發髻上。
屋裡的歲始還睡得很沉,臉頰上糊滿了淚痕,舟雨沒吵醒他,在小院中布了個簡單的防護陣,自己出門溜達去了。
走著走著就又走到村口的老榆樹下,此時太陽已經露了頭,有不少村民聚集在榆樹下吃早飯閒磕牙,見到從晨光中走來的舟雨,無論男女老少,一個個全都看直了眼。
舟雨倒是自來熟得很,揮揮手同大家打招呼:「早啊各位!我昨天晚上帶趙家的小歲始回來找他阿婆,沒想到老人家已經離世了,唉,這孩子實在可憐,攤上這麼個混帳爹,他娘要是知道的話,該多難過啊。」
提到村裡有名的混帳玩意兒,大傢伙兒頓時都有話說了。
「沒錯,趙盛那孫子真不是個人!」
「唉,歲始他娘要是活著,恐怕也早就被他賣了。」
「對啊,走得早也算是逃過一劫了。」
有人搭話,舟雨順勢便聊了起來,繼續問歲始母親的事:「歲始他娘是何時過世的呢?之前我遇上這孩子,他竟說他娘是狐仙娘娘。」
舟雨起了個頭,大家便七嘴八舌將這個話題聊了下去。
「他剛生下來兩個月就沒了娘。」
「他說自己娘是狐仙娘娘也沒錯,咱們村有狐仙廟,供奉的就是狐仙娘娘,村里多病多災的小孩都認狐仙娘娘作乾娘,保平安啊!」
「歲始這孩子從小沒娘,又病歪歪的,沒少被欺負,他阿婆就哄他說狐仙娘娘是他親娘。」
「說起來他家跟狐仙娘娘確實有幾分淵源。」
「對對對,趙嬸子年輕時經常說,她娘當年是被狐仙娘娘救過命的。」
「我也聽她說過,有鼻子有眼的,還說狐仙娘娘給了信物呢。」
「什麼信物?我怎麼沒聽說過。」
「那我可就沒見過了,她寶貝得很。」
聽到這裡,舟雨心中一動,趕緊問道:「趙嬸子的娘又是誰?也是這個村裡的人嗎?」
熱情的村民有問必答:「是李阿婆,也是咱們村的!李阿婆都過世十來年了吧。」
村民們紛紛附和,肯定了這個答案,但舟雨努力在記憶中搜索了一遍,卻沒找到曾經送過一隻毛狐狸給李姓女子的事,她暫時放棄這個問題,轉而問起狐仙的事。
「你們村為何供奉狐仙娘娘呢?」
她語氣誠懇眼神真摯,村民們也不覺此話冒犯,但說來說去也沒說出個具體緣由來,無非是狐仙娘娘慈悲、神通厲害之類的話,倒是昨天遇到的張翁忽然道:「狐仙娘娘確實救過我們全村人的命,你們這些年輕人啊,那時候還沒出生呢。」
舟雨連忙追問:「張阿公,您知道這事?能講講嗎?」
張翁咳了兩聲才緩緩道:「我也是聽我爹娘那一輩講的,我們村從前被一個假道士給騙了,說家裡老人不能留過六十歲,否則會變成吃小孩的妖怪,以前村里但凡滿六十的老人,要麼自己去東山水潭投水,要麼被家裡人推下去,那水潭底下骨頭都堆成了山。後來是狐仙娘娘殺了那假道士,又替咱們村里人解了毒,狐仙娘娘大義,對我們奉上的財寶分文不取,只收了幾隻雞便化雲而去,為了記住狐仙娘娘的大恩大德,村里修了狐仙廟,將東山和村子都改名叫『莫忘』,世世代代供奉她老人家,村里小孩也認她作乾娘,保平安。」
聽完這段故事,村民們開始嘰嘰喳喳討論東山那片已經乾涸的水潭,舟雨卻聽不進去了。
這個故事實在太熟悉,在張翁說到「假道士」的時候,她幾乎下意識在心裡反駁:是邪修,是玩鬼的邪修啊;說到「奉上財寶」的時候,她又條件反射般想要否認,酸澀的情緒堵在她胸口,讓她幾乎喘不過氣來。
渾渾噩噩告別熱情的村民們,舟雨順著土路來到張翁口中的狐仙廟。
這座小廟只有一間低矮的屋子,粉牆青瓦,收拾得極為整潔,甚至許多村民的房子都比不了,小廟正中的神龕上,端端正正坐著一尊身披紅斗篷的泥塑狐狸,幾乎跟歲始手中那隻毛狐狸一模一樣。
小廟門口有一方小小的石碑,碑文講述了狐仙娘娘拯救村民的事跡,跟張翁所說一般無二。
碑文落款處寫著,莫忘村,啟元三千零八十八年五月初九。
莫忘村,原來是不是魔王村啊。
舟雨失笑,笑著笑著卻忽然怔怔落下淚來。
莫忘莫忘,村民們修廟刻碑改村名以提醒子孫莫要忘記的事,她卻已經忘了。
八十年前的分界之禍中,她曾受過重傷,昏迷了一年才醒來,從那以後便記不清離開太華山後一年多發生的事了,但奇怪的是,身邊的朋友好像都是在那一年里認識的,每個人她都很親切熟悉,但具體發生過什麼,卻總像是隔著一層紗,看不清又摸不到。
跟程澤、錦年、小老虎他們一起參加祭神節,浮玉島結識青蛟大王,和奚懷淵、蘭娘一起去魔界,青丘妖冢中遇到父親,縹緲山上見到清微前輩,親手殺了太華山三位長老,每件事她都知道,也從朋友們口中聽過來龍去脈,但卻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屋裡的歲始還睡得很沉,臉頰上糊滿了淚痕,舟雨沒吵醒他,在小院中布了個簡單的防護陣,自己出門溜達去了。
走著走著就又走到村口的老榆樹下,此時太陽已經露了頭,有不少村民聚集在榆樹下吃早飯閒磕牙,見到從晨光中走來的舟雨,無論男女老少,一個個全都看直了眼。
舟雨倒是自來熟得很,揮揮手同大家打招呼:「早啊各位!我昨天晚上帶趙家的小歲始回來找他阿婆,沒想到老人家已經離世了,唉,這孩子實在可憐,攤上這麼個混帳爹,他娘要是知道的話,該多難過啊。」
提到村裡有名的混帳玩意兒,大傢伙兒頓時都有話說了。
「沒錯,趙盛那孫子真不是個人!」
「唉,歲始他娘要是活著,恐怕也早就被他賣了。」
「對啊,走得早也算是逃過一劫了。」
有人搭話,舟雨順勢便聊了起來,繼續問歲始母親的事:「歲始他娘是何時過世的呢?之前我遇上這孩子,他竟說他娘是狐仙娘娘。」
舟雨起了個頭,大家便七嘴八舌將這個話題聊了下去。
「他剛生下來兩個月就沒了娘。」
「他說自己娘是狐仙娘娘也沒錯,咱們村有狐仙廟,供奉的就是狐仙娘娘,村里多病多災的小孩都認狐仙娘娘作乾娘,保平安啊!」
「歲始這孩子從小沒娘,又病歪歪的,沒少被欺負,他阿婆就哄他說狐仙娘娘是他親娘。」
「說起來他家跟狐仙娘娘確實有幾分淵源。」
「對對對,趙嬸子年輕時經常說,她娘當年是被狐仙娘娘救過命的。」
「我也聽她說過,有鼻子有眼的,還說狐仙娘娘給了信物呢。」
「什麼信物?我怎麼沒聽說過。」
「那我可就沒見過了,她寶貝得很。」
聽到這裡,舟雨心中一動,趕緊問道:「趙嬸子的娘又是誰?也是這個村裡的人嗎?」
熱情的村民有問必答:「是李阿婆,也是咱們村的!李阿婆都過世十來年了吧。」
村民們紛紛附和,肯定了這個答案,但舟雨努力在記憶中搜索了一遍,卻沒找到曾經送過一隻毛狐狸給李姓女子的事,她暫時放棄這個問題,轉而問起狐仙的事。
「你們村為何供奉狐仙娘娘呢?」
她語氣誠懇眼神真摯,村民們也不覺此話冒犯,但說來說去也沒說出個具體緣由來,無非是狐仙娘娘慈悲、神通厲害之類的話,倒是昨天遇到的張翁忽然道:「狐仙娘娘確實救過我們全村人的命,你們這些年輕人啊,那時候還沒出生呢。」
舟雨連忙追問:「張阿公,您知道這事?能講講嗎?」
張翁咳了兩聲才緩緩道:「我也是聽我爹娘那一輩講的,我們村從前被一個假道士給騙了,說家裡老人不能留過六十歲,否則會變成吃小孩的妖怪,以前村里但凡滿六十的老人,要麼自己去東山水潭投水,要麼被家裡人推下去,那水潭底下骨頭都堆成了山。後來是狐仙娘娘殺了那假道士,又替咱們村里人解了毒,狐仙娘娘大義,對我們奉上的財寶分文不取,只收了幾隻雞便化雲而去,為了記住狐仙娘娘的大恩大德,村里修了狐仙廟,將東山和村子都改名叫『莫忘』,世世代代供奉她老人家,村里小孩也認她作乾娘,保平安。」
聽完這段故事,村民們開始嘰嘰喳喳討論東山那片已經乾涸的水潭,舟雨卻聽不進去了。
這個故事實在太熟悉,在張翁說到「假道士」的時候,她幾乎下意識在心裡反駁:是邪修,是玩鬼的邪修啊;說到「奉上財寶」的時候,她又條件反射般想要否認,酸澀的情緒堵在她胸口,讓她幾乎喘不過氣來。
渾渾噩噩告別熱情的村民們,舟雨順著土路來到張翁口中的狐仙廟。
這座小廟只有一間低矮的屋子,粉牆青瓦,收拾得極為整潔,甚至許多村民的房子都比不了,小廟正中的神龕上,端端正正坐著一尊身披紅斗篷的泥塑狐狸,幾乎跟歲始手中那隻毛狐狸一模一樣。
小廟門口有一方小小的石碑,碑文講述了狐仙娘娘拯救村民的事跡,跟張翁所說一般無二。
碑文落款處寫著,莫忘村,啟元三千零八十八年五月初九。
莫忘村,原來是不是魔王村啊。
舟雨失笑,笑著笑著卻忽然怔怔落下淚來。
莫忘莫忘,村民們修廟刻碑改村名以提醒子孫莫要忘記的事,她卻已經忘了。
八十年前的分界之禍中,她曾受過重傷,昏迷了一年才醒來,從那以後便記不清離開太華山後一年多發生的事了,但奇怪的是,身邊的朋友好像都是在那一年里認識的,每個人她都很親切熟悉,但具體發生過什麼,卻總像是隔著一層紗,看不清又摸不到。
跟程澤、錦年、小老虎他們一起參加祭神節,浮玉島結識青蛟大王,和奚懷淵、蘭娘一起去魔界,青丘妖冢中遇到父親,縹緲山上見到清微前輩,親手殺了太華山三位長老,每件事她都知道,也從朋友們口中聽過來龍去脈,但卻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