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她用積蓄開了一家餐廳,東城人生活的節奏太快了,她想要慢一點,所以把餐廳開在了福市,那邊也是靠海,一個沈見白並不熟悉的地方。
餐廳的名字叫作歸霽。
杳杳歸霽的歸霽。
餐廳第一年的生意並不好,後來,來吃過的人都說口味拔尖,在網上強推後才有了起色,後來不知道誰放的消息,說餐廳老闆是個十足十的大美人,每周六都會親自下廚,慕名而來的人就更加多了。
但依舊沒人見過餐廳的老闆到底長什麼樣,只知道她做的菜很好吃,比任何一家餐廳吃過的最好吃。
這家餐廳很奇特,其他餐廳的招牌菜或許會是什麼大魚大肉的新鮮做法,可『歸霽』不一樣,『歸霽』的特色招牌菜竟然是一碗果子飯。
十幾二十塊錢的果子飯,是這樣一家火熱店的活招牌。
往後的兩三年,『歸霽』生意越來越好,許多人過來都反應想讓老闆開分店,不知怎的,這家店的老闆說什麼也不開,全福市,僅此一家。
吃的人多了,發現的人也多了,這家菜品的名稱也很有意思,和菜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但卻很生動形象,有點像在思念什麼人。
這個發現被越來越多人知道,來的吃飯的人漸漸不再只是為了一睹老闆芳容或者單純為了菜品好吃而來了,還有一小部分人,是失戀分手後,選擇來這裡邊哭邊飽餐的一頓。
『歸霽』在網上迅速走紅,被網友稱之為深情餐館。
然後?然後『歸霽』閉門了一個月。
不是因為網上的調侃,而是因為老闆外出旅遊了。
沈見白來了這座城市五年,生活了五年,第一次知道這座城市的最東邊有座寺廟,建在了海上,被當地人稱為『海上佛國』。
海上。
沈見白想到了五年前,她還沒穿回來的時候,她和蘇杳在S市遊玩時的那座寺廟。
也是建在海上,規模不大,但去拜的人卻很多。
這座『海上佛國』也一樣。
五年了,沈見白所有的時間幾乎都在『歸霽』和研究菜譜上了,不曾社交,也不怎麼出遠門,剛開始時,她還能在夢裡和蘇杳見見面,一周大概,四五次吧,很頻繁。
可日子越久,她夢見蘇杳的頻率就越少,由一周的四五次,變成了一個月的四五次,半年的四五次,到現在為止,蘇杳已經很少出現她夢裡了。
有幾次,她還看見了那個孩子,已經有蘇杳大腿那麼高了,是個女孩,看不清臉,但應該很可愛,跟在蘇杳旁邊『媽媽』『媽媽』的喊著,可愛極了。
可沈見白沒有聽過她叫自己一句『媽媽』,沈見白不怪她,她怪她也是應該的,是她沒保護好她們。
每次夢見蘇杳,沈見白都是哭醒的,然後整宿整宿的睡不著,閉眼沒有蘇杳,睜眼也沒有蘇杳。
後來她想到一個辦法,她買了一本很厚很厚的日記本,每天都會寫下和蘇杳的曾經,日記本寫滿了她就抱著日記本哭。
然後再買,再寫,再哭。
五年,沈見白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差,約心裡醫生的次數卻從頻繁變成偶爾。
因為她清楚的知道,哪怕是再好的心理醫生也救不了她。
能救她的人不在了。
這麼多年過去,她也依舊開不了車,也坐不了車,因為每次在車內狹小的空間裡,眼前就會浮現和大貨車相撞的畫面,還有蘇杳渾身是血地喊著她的名字。
「阿白」
「阿白」
阿白在,阿白一直都在,可是你呢?
沈見白苦笑,背著包往寺廟去。
她在這邊訂了一個月的酒店,是該放鬆一下自己了。
沈見白去的第一天,找到一家咖啡館,夏日炎炎,咖啡館供應空調,點一杯咖啡喝著倒還算愜意。
旁邊那桌估計也是來旅遊的遊客,兩個小姑娘,聽上去大概是剛從海上佛國過來,沈見白無意聽她們的聊天,但她們聊著聊著竟自己端著咖啡坐了過來。
沈見白喝咖啡的動作一愣,視線透過眼鏡疑惑地看向對面。
兩個小姑娘倒沒有惡意,抱歉地笑笑後,跟她打招呼:「小姐姐你好,我們是暑假過來旅遊的,請問您是本地人嗎?」
沈見白收了視線,抿了口咖啡,淡淡答:「不是。」
兩個姑娘臉上有些尷尬,繼續道:「我們沒有惡意,就是聽說明天下午在這邊會有一個新的畫展開展,兩個女生一起過去的會有優惠,我們在酒店還有一個同學,就是想問問您,有沒有興趣?要不要和我們一起蹭個優惠什麼的。」
畫展?
沈見白眼底有一絲動容,她沒正兒八經去看過什麼畫展,對畫畫的了解也不多,有且僅有還是因為蘇杳,她微微抬首,放在咖啡杯上的指尖輕輕點著:「什麼類型的?」
兩個小姑娘給她科普:「大概比較雜,風景人物還有一些中國風的水墨畫」
聽到最後幾個字,沈見白輕點的手一頓,好看的脖頸動了動。
「嗯,去吧,怎麼聯繫你們?」
第89章
開在海邊的畫展沈見白還是第一次聽說,本來還以為畫展是開在海邊的市內,沒想到是在市區邊上,單獨一棟的畫展,在這樣的環境下開了一個與周邊格格不入的畫展,倒是沒讓人覺得突兀。
當天來看的人還不少,沈見白聯繫那幾個女學生,約定提前半個小時在門口集合,沈見白索性沒什麼事,便比她們早到了幾分鐘。
餐廳的名字叫作歸霽。
杳杳歸霽的歸霽。
餐廳第一年的生意並不好,後來,來吃過的人都說口味拔尖,在網上強推後才有了起色,後來不知道誰放的消息,說餐廳老闆是個十足十的大美人,每周六都會親自下廚,慕名而來的人就更加多了。
但依舊沒人見過餐廳的老闆到底長什麼樣,只知道她做的菜很好吃,比任何一家餐廳吃過的最好吃。
這家餐廳很奇特,其他餐廳的招牌菜或許會是什麼大魚大肉的新鮮做法,可『歸霽』不一樣,『歸霽』的特色招牌菜竟然是一碗果子飯。
十幾二十塊錢的果子飯,是這樣一家火熱店的活招牌。
往後的兩三年,『歸霽』生意越來越好,許多人過來都反應想讓老闆開分店,不知怎的,這家店的老闆說什麼也不開,全福市,僅此一家。
吃的人多了,發現的人也多了,這家菜品的名稱也很有意思,和菜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但卻很生動形象,有點像在思念什麼人。
這個發現被越來越多人知道,來的吃飯的人漸漸不再只是為了一睹老闆芳容或者單純為了菜品好吃而來了,還有一小部分人,是失戀分手後,選擇來這裡邊哭邊飽餐的一頓。
『歸霽』在網上迅速走紅,被網友稱之為深情餐館。
然後?然後『歸霽』閉門了一個月。
不是因為網上的調侃,而是因為老闆外出旅遊了。
沈見白來了這座城市五年,生活了五年,第一次知道這座城市的最東邊有座寺廟,建在了海上,被當地人稱為『海上佛國』。
海上。
沈見白想到了五年前,她還沒穿回來的時候,她和蘇杳在S市遊玩時的那座寺廟。
也是建在海上,規模不大,但去拜的人卻很多。
這座『海上佛國』也一樣。
五年了,沈見白所有的時間幾乎都在『歸霽』和研究菜譜上了,不曾社交,也不怎麼出遠門,剛開始時,她還能在夢裡和蘇杳見見面,一周大概,四五次吧,很頻繁。
可日子越久,她夢見蘇杳的頻率就越少,由一周的四五次,變成了一個月的四五次,半年的四五次,到現在為止,蘇杳已經很少出現她夢裡了。
有幾次,她還看見了那個孩子,已經有蘇杳大腿那麼高了,是個女孩,看不清臉,但應該很可愛,跟在蘇杳旁邊『媽媽』『媽媽』的喊著,可愛極了。
可沈見白沒有聽過她叫自己一句『媽媽』,沈見白不怪她,她怪她也是應該的,是她沒保護好她們。
每次夢見蘇杳,沈見白都是哭醒的,然後整宿整宿的睡不著,閉眼沒有蘇杳,睜眼也沒有蘇杳。
後來她想到一個辦法,她買了一本很厚很厚的日記本,每天都會寫下和蘇杳的曾經,日記本寫滿了她就抱著日記本哭。
然後再買,再寫,再哭。
五年,沈見白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差,約心裡醫生的次數卻從頻繁變成偶爾。
因為她清楚的知道,哪怕是再好的心理醫生也救不了她。
能救她的人不在了。
這麼多年過去,她也依舊開不了車,也坐不了車,因為每次在車內狹小的空間裡,眼前就會浮現和大貨車相撞的畫面,還有蘇杳渾身是血地喊著她的名字。
「阿白」
「阿白」
阿白在,阿白一直都在,可是你呢?
沈見白苦笑,背著包往寺廟去。
她在這邊訂了一個月的酒店,是該放鬆一下自己了。
沈見白去的第一天,找到一家咖啡館,夏日炎炎,咖啡館供應空調,點一杯咖啡喝著倒還算愜意。
旁邊那桌估計也是來旅遊的遊客,兩個小姑娘,聽上去大概是剛從海上佛國過來,沈見白無意聽她們的聊天,但她們聊著聊著竟自己端著咖啡坐了過來。
沈見白喝咖啡的動作一愣,視線透過眼鏡疑惑地看向對面。
兩個小姑娘倒沒有惡意,抱歉地笑笑後,跟她打招呼:「小姐姐你好,我們是暑假過來旅遊的,請問您是本地人嗎?」
沈見白收了視線,抿了口咖啡,淡淡答:「不是。」
兩個姑娘臉上有些尷尬,繼續道:「我們沒有惡意,就是聽說明天下午在這邊會有一個新的畫展開展,兩個女生一起過去的會有優惠,我們在酒店還有一個同學,就是想問問您,有沒有興趣?要不要和我們一起蹭個優惠什麼的。」
畫展?
沈見白眼底有一絲動容,她沒正兒八經去看過什麼畫展,對畫畫的了解也不多,有且僅有還是因為蘇杳,她微微抬首,放在咖啡杯上的指尖輕輕點著:「什麼類型的?」
兩個小姑娘給她科普:「大概比較雜,風景人物還有一些中國風的水墨畫」
聽到最後幾個字,沈見白輕點的手一頓,好看的脖頸動了動。
「嗯,去吧,怎麼聯繫你們?」
第89章
開在海邊的畫展沈見白還是第一次聽說,本來還以為畫展是開在海邊的市內,沒想到是在市區邊上,單獨一棟的畫展,在這樣的環境下開了一個與周邊格格不入的畫展,倒是沒讓人覺得突兀。
當天來看的人還不少,沈見白聯繫那幾個女學生,約定提前半個小時在門口集合,沈見白索性沒什麼事,便比她們早到了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