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頁
今天加班時間有點久,原本早上答應了今晚要給湯圓講故事,但現在這個時間點不知道湯圓睡了沒,路過兒子房間的時候瞅了一眼,黑漆漆的,估計睡了。
林知秋估摸著人快回來準備出來看看,正好和院子裡的人遇上,「回來啦,我正想出去看看你回來了沒,要吃夜宵嗎?」
「回來了,清淡點就好。」上前牽著人手一塊回屋,「湯圓睡了?」
林知秋點了點頭,「我就估摸著你會餓,湯圓下午跟元寶他們玩的有點久,累了,剛睡著沒多久。」
「怪不得今晚睡的這麼早,原本還想跟他講故事呢。」宋予歸說道,「我今晚跟陛下一塊用的膳,都沒怎麼吃飽。」
飯菜是早就準備好的熱一下就好,林知秋給人盛好粥遞過去,「弄的青菜肉末粥,用砂鍋慢慢熬煮的。」
今天知道他相公會晚點回來他就知道這人一定會餓,晚上也吃不了太油膩的就準備了這個。
砂鍋燉煮出來的粥口感最好,恰到好處的火候將米粒中的米脂都熬了出來,近似膠質,青菜的爽脆和肉香結合的剛剛好,香氣正好撫慰了晚歸人的飢餓。
其實剛才在跟那些人說話的時候他就餓了尤其他還站在那些食物的旁邊,他都懷疑當時聽見的那幾聲聲音是他的。
一口下去胃裡飢餓帶來的躁動瞬間被撫平,「宮門口那幾位脾氣是真倔,之前打算在烈日下抗議,不是被搭棚子這事給攪了麼,結果人想出來一個絕食,前頭那兩位從昨晚就開始絕食了,這不是打算道德綁架麼。」
「那這些人就打算這麼餓著?」林知秋將小菜往前推了推,「吃點小菜。」
小菜是前段時間醃的蘿蔔和辣白菜,酸辣開胃,搭配著粥剛剛好,「沒,也不是全部人都這麼有毅力的,我走的時候已經有人過去吃了。」
粥的分量不是很多,就一碗的量暖暖胃就好,宋予歸很快吃完,「這些人當中有些只是一時間熱血上頭,因為一些兄弟義氣之類的原由答應著一塊去的,冷靜下來之後就後悔了,我看著他們那群人會堅持下去的不過半數甚至更少。」
事實證明宋予歸的猜想還真沒錯,他第二天去上衙的時候門口的抗議隊伍人數明顯已經減少了,問了看守的官兵,昨天後半夜有幾個堅持不住趁著天黑跑回家了。
按照昨天的約定他去找了那兩位夫子,「張山長、王山長,不知信件是否已經寫好?」
張明起將早已準備好的信封拿了出來,行禮後道:「已經準備好了,有勞大人幫我等跑這一趟。」
「山長客氣了,這本也是我該做的。」宋予歸道。
宋予歸接過信封捏了捏,貌似還挺厚的,也不知道這些人昨晚寫了多久。吩咐守在他們周圍的人看好他們,宋予歸問了下昨晚的情況後便拿著信件前往御書房。
明德帝和二皇子都在書房內,明德帝在慢慢放權給花奕承,基本上現在大半國事和奏摺都是由花奕承來處理,眾人也都見怪不怪了。
宋予歸將信件交上去,退到楊明軒旁邊站好,他倒是有些好奇這信里會寫些什麼內容。
父子倆慢悠悠的翻看著,看完一張往下遞一張給宋予歸他們,明德帝頗有些無奈的說道:「我以為他會些什麼特別的言論,翻來覆去不過還是那一套。」
信件在眾人手中流轉,宋予歸看清內容後也明白了為什麼明德帝會這麼說,通篇下來所有的內容轉換成一句話就是有違常理。
這封信是結合了很多人的想法組合而成,有的說女子和小哥兒所思所想都太過小家子氣,無法像男子一樣建功立業;有的說自古一來就沒有這樣的先河,這樣的行為有違歷史等等亂七八糟的理由。
無外乎就那麼幾個理由翻來覆去的說,問女子和小哥兒不應該上學科舉的理由是什麼,答有違常理,以前沒有過這種現象那現在也不應該有。
看下來也就一兩個人說話還算中肯,其他全都是站在受益者的角度高高在上的指點,覺得女子和小哥兒繡花彈琴、偶爾做做詩便好。但要是參加科舉做官就算了,成不了什麼氣候。
當然要呈上來給皇上看這信件中的言論都是美化過的,宋予歸問過守在他們周圍的暗衛,有不少人的態度都很輕蔑,言辭話語間的污名化讓人氣憤。
宋予歸也沒有藏著,將聽到的全都一一告知。
之前印象還算好的張山長倒是讓他很失望,這位山長倒是沒有參與那些人的嘲諷批判大會,但他也沒阻住自己的學生帶有歧視性的發言,因為在他的認知里他不覺得這樣的說法有什麼不對。
而且結合著他信件里的內容來看,這位山長固執且守舊,他從小接受到的教育理念里就沒有女子和小哥兒能夠享受和男子同樣資源的道理,他認死了這個理,覺得陛下的這個做法是不對的,但要他說理由,他又只有有違常理這一類的理論。
他覺得女子和小哥兒就應該遵守他們的人生軌跡,待在後院打理家務,和丈夫生兒育女侍奉公婆,學習女工、琴棋書畫,認識幾個字就好,不應該出來拋頭露面。
林知秋估摸著人快回來準備出來看看,正好和院子裡的人遇上,「回來啦,我正想出去看看你回來了沒,要吃夜宵嗎?」
「回來了,清淡點就好。」上前牽著人手一塊回屋,「湯圓睡了?」
林知秋點了點頭,「我就估摸著你會餓,湯圓下午跟元寶他們玩的有點久,累了,剛睡著沒多久。」
「怪不得今晚睡的這麼早,原本還想跟他講故事呢。」宋予歸說道,「我今晚跟陛下一塊用的膳,都沒怎麼吃飽。」
飯菜是早就準備好的熱一下就好,林知秋給人盛好粥遞過去,「弄的青菜肉末粥,用砂鍋慢慢熬煮的。」
今天知道他相公會晚點回來他就知道這人一定會餓,晚上也吃不了太油膩的就準備了這個。
砂鍋燉煮出來的粥口感最好,恰到好處的火候將米粒中的米脂都熬了出來,近似膠質,青菜的爽脆和肉香結合的剛剛好,香氣正好撫慰了晚歸人的飢餓。
其實剛才在跟那些人說話的時候他就餓了尤其他還站在那些食物的旁邊,他都懷疑當時聽見的那幾聲聲音是他的。
一口下去胃裡飢餓帶來的躁動瞬間被撫平,「宮門口那幾位脾氣是真倔,之前打算在烈日下抗議,不是被搭棚子這事給攪了麼,結果人想出來一個絕食,前頭那兩位從昨晚就開始絕食了,這不是打算道德綁架麼。」
「那這些人就打算這麼餓著?」林知秋將小菜往前推了推,「吃點小菜。」
小菜是前段時間醃的蘿蔔和辣白菜,酸辣開胃,搭配著粥剛剛好,「沒,也不是全部人都這麼有毅力的,我走的時候已經有人過去吃了。」
粥的分量不是很多,就一碗的量暖暖胃就好,宋予歸很快吃完,「這些人當中有些只是一時間熱血上頭,因為一些兄弟義氣之類的原由答應著一塊去的,冷靜下來之後就後悔了,我看著他們那群人會堅持下去的不過半數甚至更少。」
事實證明宋予歸的猜想還真沒錯,他第二天去上衙的時候門口的抗議隊伍人數明顯已經減少了,問了看守的官兵,昨天後半夜有幾個堅持不住趁著天黑跑回家了。
按照昨天的約定他去找了那兩位夫子,「張山長、王山長,不知信件是否已經寫好?」
張明起將早已準備好的信封拿了出來,行禮後道:「已經準備好了,有勞大人幫我等跑這一趟。」
「山長客氣了,這本也是我該做的。」宋予歸道。
宋予歸接過信封捏了捏,貌似還挺厚的,也不知道這些人昨晚寫了多久。吩咐守在他們周圍的人看好他們,宋予歸問了下昨晚的情況後便拿著信件前往御書房。
明德帝和二皇子都在書房內,明德帝在慢慢放權給花奕承,基本上現在大半國事和奏摺都是由花奕承來處理,眾人也都見怪不怪了。
宋予歸將信件交上去,退到楊明軒旁邊站好,他倒是有些好奇這信里會寫些什麼內容。
父子倆慢悠悠的翻看著,看完一張往下遞一張給宋予歸他們,明德帝頗有些無奈的說道:「我以為他會些什麼特別的言論,翻來覆去不過還是那一套。」
信件在眾人手中流轉,宋予歸看清內容後也明白了為什麼明德帝會這麼說,通篇下來所有的內容轉換成一句話就是有違常理。
這封信是結合了很多人的想法組合而成,有的說女子和小哥兒所思所想都太過小家子氣,無法像男子一樣建功立業;有的說自古一來就沒有這樣的先河,這樣的行為有違歷史等等亂七八糟的理由。
無外乎就那麼幾個理由翻來覆去的說,問女子和小哥兒不應該上學科舉的理由是什麼,答有違常理,以前沒有過這種現象那現在也不應該有。
看下來也就一兩個人說話還算中肯,其他全都是站在受益者的角度高高在上的指點,覺得女子和小哥兒繡花彈琴、偶爾做做詩便好。但要是參加科舉做官就算了,成不了什麼氣候。
當然要呈上來給皇上看這信件中的言論都是美化過的,宋予歸問過守在他們周圍的暗衛,有不少人的態度都很輕蔑,言辭話語間的污名化讓人氣憤。
宋予歸也沒有藏著,將聽到的全都一一告知。
之前印象還算好的張山長倒是讓他很失望,這位山長倒是沒有參與那些人的嘲諷批判大會,但他也沒阻住自己的學生帶有歧視性的發言,因為在他的認知里他不覺得這樣的說法有什麼不對。
而且結合著他信件里的內容來看,這位山長固執且守舊,他從小接受到的教育理念里就沒有女子和小哥兒能夠享受和男子同樣資源的道理,他認死了這個理,覺得陛下的這個做法是不對的,但要他說理由,他又只有有違常理這一類的理論。
他覺得女子和小哥兒就應該遵守他們的人生軌跡,待在後院打理家務,和丈夫生兒育女侍奉公婆,學習女工、琴棋書畫,認識幾個字就好,不應該出來拋頭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