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頁
小久也想過這個問題。「若是順利的話,孩兒明年參加童生試,後年科試,再後年是鄉試,連續好幾年都要兩地奔波。且不說耽擱讀書,又要同爹娘分開。孩兒想多留在爹娘身邊盡孝,所以孩兒想在盛天府考,孩兒對自己還是有信心的。」
李幀這幾日也看了兒子的文章水平,在他看來,莫說童生試,就是參加鄉試也是可以的。
「你自己有主意就成,需要為父幫你之處同為父說。」
「謝爹。」
-
次年初春,盛天府縣試,天還未亮,俞慎微同李幀要送小久去參加縣試。小久怎麼都不願意,勸道:「孩兒都這麼大人了,而且只是一個小小縣試,哪裡還需要爹娘送,讓朋友看見要笑話孩兒的。」
俞慎微戳了下他腦袋教訓:「心思不少。」
小久吃了口熱食,笑道:「參加縣試還有十多歲的小學子,他們可能都是自己過去。孩兒也算大半個男子漢了,這麼大的個子,去考個縣試還要爹娘送,多丟面兒,同窗知道了能取笑孩兒幾年。爹娘不放心,就讓俞竹叔陪我過去。」
「聽你的,你在朋友跟前面子要緊。」俞慎微揶揄兒子一句,然後讓人去叫俞竹過來,囑咐一番。
盛天府二月縣試、四月府試、六月院試,小久全都順順利利參加。在全家人在等院試結果的日子裡,朝中傳來了兩個好消息。
一個是這日朝中廷議,皇帝下旨召回俞慎言接任兵部左侍郎職,西北雍涼宣撫司由程宣任宣撫使,當日旨意便發了出去。還有一個消息則是官船下個月抵達楚江口的月浦港,俞慎行亦回國。
伴隨著兩個好消息,小久院試的結果也出來。
陪著他一起看榜的是白清晏和幾位同窗好友,看到俞如圭的名字赫然列在第一名,白清晏扇子敲了下旁邊幾個人肩膀:「你們輸了,輪流請我們吃酒,不許耍賴。」
旁邊幾個同樣看榜的少年撇了撇嘴:「還真讓俞如圭拿了小-三-元,不過我們願賭服輸,不會賴你們的帳!」
俞如圭笑著道:「那好,地兒我們選,花費多了你們可別心疼。」
「嘁,兄弟們不是摳門的人,你們儘管挑地兒。」綠衣少年昂首插懷豪爽地道。
白清晏一拍手高聲道:「好!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你們也都榜上有名,咱們一起去慶祝,如何?」
「走!」對方先上前搭上俞如圭的肩頭,將人拉走。
「嘿!如圭是我們同窗,這都搶?」白清晏和自己的同窗立即上去擠開其他幾人。
「過兩年我要考鄉試的,自然要沾沾喜氣。」
「我們也考呢!」幾人不退讓,擠來擠去。
小久笑道:「我那兒還有不少喜錢,都是歷科解元和三鼎甲散的,還有今年三鼎甲的,趕明兒我給你們每人都送一些,鄉試時隨身帶著,肯定都能高中。」
「如圭,還是你夠義氣。一定要向你小叔多討一些,大三-元的喜錢肯定更靈。」
一行七八個少年人說說笑笑朝酒樓去。
-
俞家長孫奪得盛天府小.三.元,前來道賀的人絡繹不絕。
本是小小童試,俞家只準備家裡慶祝,最多同姻親的白家、趙家和沈家說一聲,卻未想到官場上的人都湧來,有的是親自登門道喜,有的則是人沒來豐厚的賀禮送過來。
如今俞家今非昔比,自少不得許多人想攀附結交,特別是這幾年,俞家兄弟幾人在朝中風頭正盛,且個個都是手握實權的位置。如今俞慎言又被召回京接任兵部侍郎,今後必然蒸蒸日上,哪個不想往上湊。
李幀還是
秉承相熟的人送來薄禮代表心意的收下,不相熟和厚禮的全都退回去。
因為他如今偵事所校事的身份,這些官員也不敢說什麼,萬一給他們扣個賄賂的罪名,那可就夠他們受的。
九月俞慎行和俞慎言先後回京,二人都給小久準備了一份貴重的賀禮,小久故意玩笑地同李幀道:「爹,二位叔叔這算不算賄賂?」
李幀笑著教訓:「渾小子,你別收了,還給二位叔叔。」
「那不成!這可都是稀罕的寶貝,孩兒都沒見過呢!」小久立即叫來人,吩咐將東西全都抱到自己的院中去,然後鄭重地謝過兩位叔叔和兩位嬸嬸。知道長輩們有話要說,他便帶著一幫弟弟妹妹出去玩。
……
景和三十七年春,城郊。
惠風和暢,春日融融,俞慎言兄弟三人和李幀坐在草坪上矮桌邊談論如今朝野諸事。
如今西北東南皆安定,四海昇平,新策在全大盛境內基本完成,百姓的生活比十數年前改觀很大,人口大幅增加。
隨著勞力剩餘和海外貿易盛行,朝廷再次放開工場的開辦限制,江南江北湧現大大小小工場,同時也促進了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
陸地和海上的商路全都打開,和西方國家建立往來。因為蒸汽船和大量火器的改進,海外航路和市場的開拓也更加順利,今年秋冬俞慎行會隨著官船再次前往地中海沿岸國家。
朝中,今年兵部尚書榮退,俞慎言順利接了兵部尚書的位子兼廣平郡王傅。<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李幀這幾日也看了兒子的文章水平,在他看來,莫說童生試,就是參加鄉試也是可以的。
「你自己有主意就成,需要為父幫你之處同為父說。」
「謝爹。」
-
次年初春,盛天府縣試,天還未亮,俞慎微同李幀要送小久去參加縣試。小久怎麼都不願意,勸道:「孩兒都這麼大人了,而且只是一個小小縣試,哪裡還需要爹娘送,讓朋友看見要笑話孩兒的。」
俞慎微戳了下他腦袋教訓:「心思不少。」
小久吃了口熱食,笑道:「參加縣試還有十多歲的小學子,他們可能都是自己過去。孩兒也算大半個男子漢了,這麼大的個子,去考個縣試還要爹娘送,多丟面兒,同窗知道了能取笑孩兒幾年。爹娘不放心,就讓俞竹叔陪我過去。」
「聽你的,你在朋友跟前面子要緊。」俞慎微揶揄兒子一句,然後讓人去叫俞竹過來,囑咐一番。
盛天府二月縣試、四月府試、六月院試,小久全都順順利利參加。在全家人在等院試結果的日子裡,朝中傳來了兩個好消息。
一個是這日朝中廷議,皇帝下旨召回俞慎言接任兵部左侍郎職,西北雍涼宣撫司由程宣任宣撫使,當日旨意便發了出去。還有一個消息則是官船下個月抵達楚江口的月浦港,俞慎行亦回國。
伴隨著兩個好消息,小久院試的結果也出來。
陪著他一起看榜的是白清晏和幾位同窗好友,看到俞如圭的名字赫然列在第一名,白清晏扇子敲了下旁邊幾個人肩膀:「你們輸了,輪流請我們吃酒,不許耍賴。」
旁邊幾個同樣看榜的少年撇了撇嘴:「還真讓俞如圭拿了小-三-元,不過我們願賭服輸,不會賴你們的帳!」
俞如圭笑著道:「那好,地兒我們選,花費多了你們可別心疼。」
「嘁,兄弟們不是摳門的人,你們儘管挑地兒。」綠衣少年昂首插懷豪爽地道。
白清晏一拍手高聲道:「好!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你們也都榜上有名,咱們一起去慶祝,如何?」
「走!」對方先上前搭上俞如圭的肩頭,將人拉走。
「嘿!如圭是我們同窗,這都搶?」白清晏和自己的同窗立即上去擠開其他幾人。
「過兩年我要考鄉試的,自然要沾沾喜氣。」
「我們也考呢!」幾人不退讓,擠來擠去。
小久笑道:「我那兒還有不少喜錢,都是歷科解元和三鼎甲散的,還有今年三鼎甲的,趕明兒我給你們每人都送一些,鄉試時隨身帶著,肯定都能高中。」
「如圭,還是你夠義氣。一定要向你小叔多討一些,大三-元的喜錢肯定更靈。」
一行七八個少年人說說笑笑朝酒樓去。
-
俞家長孫奪得盛天府小.三.元,前來道賀的人絡繹不絕。
本是小小童試,俞家只準備家裡慶祝,最多同姻親的白家、趙家和沈家說一聲,卻未想到官場上的人都湧來,有的是親自登門道喜,有的則是人沒來豐厚的賀禮送過來。
如今俞家今非昔比,自少不得許多人想攀附結交,特別是這幾年,俞家兄弟幾人在朝中風頭正盛,且個個都是手握實權的位置。如今俞慎言又被召回京接任兵部侍郎,今後必然蒸蒸日上,哪個不想往上湊。
李幀還是
秉承相熟的人送來薄禮代表心意的收下,不相熟和厚禮的全都退回去。
因為他如今偵事所校事的身份,這些官員也不敢說什麼,萬一給他們扣個賄賂的罪名,那可就夠他們受的。
九月俞慎行和俞慎言先後回京,二人都給小久準備了一份貴重的賀禮,小久故意玩笑地同李幀道:「爹,二位叔叔這算不算賄賂?」
李幀笑著教訓:「渾小子,你別收了,還給二位叔叔。」
「那不成!這可都是稀罕的寶貝,孩兒都沒見過呢!」小久立即叫來人,吩咐將東西全都抱到自己的院中去,然後鄭重地謝過兩位叔叔和兩位嬸嬸。知道長輩們有話要說,他便帶著一幫弟弟妹妹出去玩。
……
景和三十七年春,城郊。
惠風和暢,春日融融,俞慎言兄弟三人和李幀坐在草坪上矮桌邊談論如今朝野諸事。
如今西北東南皆安定,四海昇平,新策在全大盛境內基本完成,百姓的生活比十數年前改觀很大,人口大幅增加。
隨著勞力剩餘和海外貿易盛行,朝廷再次放開工場的開辦限制,江南江北湧現大大小小工場,同時也促進了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
陸地和海上的商路全都打開,和西方國家建立往來。因為蒸汽船和大量火器的改進,海外航路和市場的開拓也更加順利,今年秋冬俞慎行會隨著官船再次前往地中海沿岸國家。
朝中,今年兵部尚書榮退,俞慎言順利接了兵部尚書的位子兼廣平郡王傅。<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