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頁
「大姐說什麼見外的話,端陽節賽龍舟,滿城的人都要去看的。」
蔡詔還待要說什麼,宓鳳娘當著他的面「啪」一下就把門闔上了。
柳氏和裴昭做事嚴謹,前一天晚上就親自陪著宓家坐上了去城外的馬車。
葉大富還惦記著:「要不要給妹夫捎個話,免得他白跑一趟?」
「不用!都說了不去他死皮賴臉非要來,能怪我?」宓鳳娘瞪他一眼,「明兒個主角是盞兒,誰也別想來搗亂!」
於是一家人就坐上了馬車。
裴家在郊野的莊園不小,除了有田地和山林,還有一座依山而建的五進大院子,院裡栽種了青竹,還栽了各色花卉,建了水塘,養了荷花,如今恰逢初夏,到處花卉依依,逛起來恰如一座園林。
柳氏早就叫人在花園裡布置了酒宴,請了兩位官媒,還請了一位預料不到的客人做媒人,除了官媒再請一位地位高的夫人,這也是代表對親事看重的意思。
那位客人銀髮蒼蒼慈眉善眼,看著就德高望重,卻是相爺的娘親——蕭夫人。
蕭夫人笑起來很是和藹:「柳氏是我娘家堂孫女,德音這孩子是我堂重孫,老身就免不了跑這一趟。」她也姓柳,與柳氏同出一族,是隔房親戚,因著仕途上照應的緣故反而比關係近的血親關係更近,所以受柳氏所託特意跑一趟。
宰相,天下文官之首。
居然是這位蕭老夫人的兒子!
而老夫人本身也是位有品級的老封君!宮裡有內命婦的大場合,她老人家是要站在官員女眷之首的!她家往來人物一定是皇后、王妃這樣級別的,再不濟也是官家女眷!
而這般了不得的大人物如今居然要給自家女兒做媒人!
宓鳳娘幾乎要傾倒。但想起自己代表葉盞,便努力將意外和驚訝壓在心底,露出見過大世面的神情,不動聲色:「見過您老人家。」
她不卑不亢果然博得了蕭老夫人的好感,蕭老夫人身為老封君自然是見過不少人,見宓鳳娘雖然為民婦卻甚為端正,其餘家人也都是進退有禮,目光明澈,心里就更暗暗點頭。
再看今日主角葉盞,生得容貌昳麗,舉止端莊,眉宇之間自然有一股沉靜端穩的氣質,便添了歡喜,將她拉到自己身邊:「好孩子,看著就討喜。」
幾人聊了幾句,蕭老夫人察覺出葉盞說話有條理見識,學識不淺,非但如此她家不管男女老少都居然有點學識,好比說起門前的竹子,就連那個看似粗人宓鳳娘都會念兩句簡單的詩,頓覺刮目相看:
這家人聽說是在鄉村做地主,後面為了找女兒進城經商,可各個都有學識,可見是耕讀傳家的人家。
蕭老夫人能培養出做宰相的兒子,又出身詩書世家柳家,自然也是喜歡博覽群書然荻讀書的文化人,對這些承學之士天然有好感,因此對宓家全家的好感就更高了。
殊不知宓鳳娘為了這次會面早就提前勒令全家背了好幾天的書,
就在來赴宴的馬車上,還拿出小抄逼全家背詩呢,她振振有詞:「臨撿大糞前磨糞叉,不快也光!」
此時看著蕭老夫人連連點頭,宓鳳娘越發得意,掃視全家一眼,用目光問她們:「看看,這糞叉光吧?」
第166章
端午節在當今這個朝代是個大日子,又兼之柳氏有心要替葉盞做臉面,因此整個莊園裡都布置一心。
白團、紫蘇、菖蒲、木瓜都切成茸,用香藥拌勻了放在梅紅匣子里,據說可以祛除時疫守護身體康健。
四處門窗插著桃枝柳梢、佛道艾,看著新綠一片。
煮好的粽子和五色水團、茶酒放在正中條案上,供應四處仙人。
一會侍女端來紅漆烏木盤,上面擺著用五色彩繩系成各種花樣的百索和銀樣鼓兒花,還點綴著青金石、石榴石、硃砂這些辟邪的小彩寶,請諸位貴客挑選。
蕭老夫人親自取下一條石榴石和綠碧璽的百索,拉起葉盞的手腕給她系上:「圖個好彩頭。」
鮮紅的石榴石和明綠的碧璽,這兩種配色正好是婚宴上的紅男綠,諸人笑而不語。
還未上桌,幾人坐在一起閒聊,柳氏請葉盞幫忙布置席間,葉盞隨她起身,兩人獨處也不覺尷尬,說起天南海北各種江湖異聞。
因提起遼東,葉盞便隨口道:「小裴大人上次去遼東可真是驚心動魄,說起來他也是愛破案,居然敢往敵國去。」朝廷命官一旦被抓住,很容易演變為兩國
柳氏詫異看了看她,挑眉道:「德音去遼東不是為著那個緣由。」
「那是為著什麼?」葉盞納悶。
「他是為了升遷。」柳氏似乎想起了什麼,捂嘴笑。
葉盞不信,小裴大人光風霽月這麼一個人,居然是為了升遷?他又不是那等蠅營狗苟之輩。
可要再問柳氏,柳氏卻再不提了,只帶著藏不住的笑意:「雖說是我兒子,但兒大不由母,還是要看他的意思。回頭你問他便是。」
還能有什麼難以啟齒的理由呢?
升遷就已經算很難以啟齒了,可柳氏都這麼說出來了,難道升遷背後還有什麼事?
葉盞詫異,仔細回想著當時的蛛絲馬跡,卻想不到什麼:當時明明沒聽過小裴大人辦案遇到什麼阻礙,也沒有聽到他有什麼非上進的理由。<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蔡詔還待要說什麼,宓鳳娘當著他的面「啪」一下就把門闔上了。
柳氏和裴昭做事嚴謹,前一天晚上就親自陪著宓家坐上了去城外的馬車。
葉大富還惦記著:「要不要給妹夫捎個話,免得他白跑一趟?」
「不用!都說了不去他死皮賴臉非要來,能怪我?」宓鳳娘瞪他一眼,「明兒個主角是盞兒,誰也別想來搗亂!」
於是一家人就坐上了馬車。
裴家在郊野的莊園不小,除了有田地和山林,還有一座依山而建的五進大院子,院裡栽種了青竹,還栽了各色花卉,建了水塘,養了荷花,如今恰逢初夏,到處花卉依依,逛起來恰如一座園林。
柳氏早就叫人在花園裡布置了酒宴,請了兩位官媒,還請了一位預料不到的客人做媒人,除了官媒再請一位地位高的夫人,這也是代表對親事看重的意思。
那位客人銀髮蒼蒼慈眉善眼,看著就德高望重,卻是相爺的娘親——蕭夫人。
蕭夫人笑起來很是和藹:「柳氏是我娘家堂孫女,德音這孩子是我堂重孫,老身就免不了跑這一趟。」她也姓柳,與柳氏同出一族,是隔房親戚,因著仕途上照應的緣故反而比關係近的血親關係更近,所以受柳氏所託特意跑一趟。
宰相,天下文官之首。
居然是這位蕭老夫人的兒子!
而老夫人本身也是位有品級的老封君!宮裡有內命婦的大場合,她老人家是要站在官員女眷之首的!她家往來人物一定是皇后、王妃這樣級別的,再不濟也是官家女眷!
而這般了不得的大人物如今居然要給自家女兒做媒人!
宓鳳娘幾乎要傾倒。但想起自己代表葉盞,便努力將意外和驚訝壓在心底,露出見過大世面的神情,不動聲色:「見過您老人家。」
她不卑不亢果然博得了蕭老夫人的好感,蕭老夫人身為老封君自然是見過不少人,見宓鳳娘雖然為民婦卻甚為端正,其餘家人也都是進退有禮,目光明澈,心里就更暗暗點頭。
再看今日主角葉盞,生得容貌昳麗,舉止端莊,眉宇之間自然有一股沉靜端穩的氣質,便添了歡喜,將她拉到自己身邊:「好孩子,看著就討喜。」
幾人聊了幾句,蕭老夫人察覺出葉盞說話有條理見識,學識不淺,非但如此她家不管男女老少都居然有點學識,好比說起門前的竹子,就連那個看似粗人宓鳳娘都會念兩句簡單的詩,頓覺刮目相看:
這家人聽說是在鄉村做地主,後面為了找女兒進城經商,可各個都有學識,可見是耕讀傳家的人家。
蕭老夫人能培養出做宰相的兒子,又出身詩書世家柳家,自然也是喜歡博覽群書然荻讀書的文化人,對這些承學之士天然有好感,因此對宓家全家的好感就更高了。
殊不知宓鳳娘為了這次會面早就提前勒令全家背了好幾天的書,
就在來赴宴的馬車上,還拿出小抄逼全家背詩呢,她振振有詞:「臨撿大糞前磨糞叉,不快也光!」
此時看著蕭老夫人連連點頭,宓鳳娘越發得意,掃視全家一眼,用目光問她們:「看看,這糞叉光吧?」
第166章
端午節在當今這個朝代是個大日子,又兼之柳氏有心要替葉盞做臉面,因此整個莊園裡都布置一心。
白團、紫蘇、菖蒲、木瓜都切成茸,用香藥拌勻了放在梅紅匣子里,據說可以祛除時疫守護身體康健。
四處門窗插著桃枝柳梢、佛道艾,看著新綠一片。
煮好的粽子和五色水團、茶酒放在正中條案上,供應四處仙人。
一會侍女端來紅漆烏木盤,上面擺著用五色彩繩系成各種花樣的百索和銀樣鼓兒花,還點綴著青金石、石榴石、硃砂這些辟邪的小彩寶,請諸位貴客挑選。
蕭老夫人親自取下一條石榴石和綠碧璽的百索,拉起葉盞的手腕給她系上:「圖個好彩頭。」
鮮紅的石榴石和明綠的碧璽,這兩種配色正好是婚宴上的紅男綠,諸人笑而不語。
還未上桌,幾人坐在一起閒聊,柳氏請葉盞幫忙布置席間,葉盞隨她起身,兩人獨處也不覺尷尬,說起天南海北各種江湖異聞。
因提起遼東,葉盞便隨口道:「小裴大人上次去遼東可真是驚心動魄,說起來他也是愛破案,居然敢往敵國去。」朝廷命官一旦被抓住,很容易演變為兩國
柳氏詫異看了看她,挑眉道:「德音去遼東不是為著那個緣由。」
「那是為著什麼?」葉盞納悶。
「他是為了升遷。」柳氏似乎想起了什麼,捂嘴笑。
葉盞不信,小裴大人光風霽月這麼一個人,居然是為了升遷?他又不是那等蠅營狗苟之輩。
可要再問柳氏,柳氏卻再不提了,只帶著藏不住的笑意:「雖說是我兒子,但兒大不由母,還是要看他的意思。回頭你問他便是。」
還能有什麼難以啟齒的理由呢?
升遷就已經算很難以啟齒了,可柳氏都這麼說出來了,難道升遷背後還有什麼事?
葉盞詫異,仔細回想著當時的蛛絲馬跡,卻想不到什麼:當時明明沒聽過小裴大人辦案遇到什麼阻礙,也沒有聽到他有什麼非上進的理由。<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