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後來,洪家宗族裡的一個孤女頂著久未露面的洪大小姐身份,嫁給了新科舉子李鼎。
如果不是妹妹,她也不知道自己還會被困囿在那一方天地中多久,可能會在逼宮時當作威脅他的籌碼,也可能在被抄家時被殺死,抑或是,直接老死在那間屋子。
所幸,進宮後的妹妹逐漸擺脫了父親的控制,派了心腹來救自己出去。他們一路向西,直到離開大晉國土才算擺脫追兵,在踏入陌生國境的那一刻,她回頭望,看到了心腹冷鐵似的目光。
妹妹,原也是有心上人的。
護送自己的任務結束後,海文柏並未回去,而是選擇了浪跡天涯。妹妹在皇帝駕崩後登上了太後之位,這麼多年了,也不知現在變成了何種模樣。
淵太後長長地呼出一口氣。
只可惜世殊事異,沒有人記得這些事了,也不會有人相信,自己真的是來慶賀的了。
第90章公之於眾
拜別淵太后後, 安蘊秀收到了第一封軍報。
當初直覺璃王與巽風府有關,她特意派了梅成一同前往,如今猜測得以驗證, 這個決定也終於發揮了作用。雙方在璃王的封地附近爆發了一場交戰, 璃王不敵,已經往西北邊繼續逃竄了。
拋卻敵暗我明這個劣勢, 璃王的勢力也不過如此。想想也是,有限的食邑要供養儘可能多的軍隊,還要防著不被朝中發覺, 本就極不容易。說不定璃王潛伏這麼久都沒有動作,正是因為實力不足呢。
而越到西北境, 就越是利好的局面。大淵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 兩國邊境還駐紮著騰蛟軍, 安蘊秀從軍報中得知, 騰蛟軍主將陸將軍正是胡曜的徒弟,已經投身於此次鎮壓了。而奉山縣與騰蛟軍往來密切, 民眾們這些年日漸富裕, 聽說這件事也是毫不猶豫地捐錢捐物。
她不知道江抒懷和時逢君是怎樣決策調度的,總之馳名當世口口相傳, 也讓自己這個前知縣沾了些榮光。因著這份聲名,自己在官職變動時獲得了額外的加成。
不錯, 變動。自那日目送洪太師出殯, 宋鴻卓回去就病了一場。洪家眼下岌岌可危, 要自救肯定會有所動作,為了跟洪次輔對抗, 首輔的位置必須在他們這邊。
彼時宋鴻卓面色蒼白卻依舊含笑,說刑工兩部尚書與洪繼昌資歷不相上下, 從這個角度爭執沒有意義,先帝任命自己是忠臣而非能臣,而今自己任命新人,便只要能臣。
時勢造英雄,你可以理解為是臨危受命,也可以感謝當初寧折不彎的自己,一夕遠走去亂石中磨礪,如今璞玉成型,自有光華。
安蘊秀說不出什麼推拒的話。
這個位置她不是沒有想過,只是沒想過會這麼快。安蘊秀早就做好了徹底碾滅洪家的準備,條條罪狀羅列,以這個身份誅邪佞祭冤屈,再好不過。
這次官職的變動成了京中權柄轉移最新的風向標,除了安蘊秀,楊新覺奔波六年多才把新稅事推行下去,按理說,回來後應該在戶部被委以重任,只不過他回京路上轉投前線去了,戶部二把手的位置便落在了白朔身上。
可無論楊新覺還是白朔,一個是摯友一個是徒弟,二人誰上位增加的都是那一位的威勢。眾人側目以示,對於誰才是新貴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反觀洪家這邊卻是陰雲密布。
以往再怎麼看洪太師和洪天成不順眼,如今他們接連丟了性命,也都成了洪家元氣大傷的誘因。在洪家大亂的關頭,李鼎也趁機脫離控制,帶著妻女離開了京城。禮部尚書的位置空缺,竟被江與舟收入囊中。
以往那些攀附的人也一鬨而散,洪天璟難得頹廢,坐在廊下喝起了悶酒。
此刻太陽西斜,日薄西山的情景仿佛正是洪家的寫照。洪繼昌望著夕陽喃喃自語:「就快要輪到我們了。」
他早就亂了分寸,也不知該從何處下手反擊,如今關鍵的職位都被仇敵收入囊中,安蘊林他……一定正在謀劃著名怎麼收拾自己吧?
在廊下飲酒的洪天璟忽然摔了酒壺。
他近來脾氣愈發暴躁無常,半點不見曾經溫文爾雅的模樣。此刻酒壺碎裂,他緊閉著雙眼揉捏鬢角,待再睜開時,雙眸已是血紅一片。
「再去薛府,我一定要見到洪雲韶!」
——
朝會。
擔任首輔的第一日,安蘊秀叩謝皇帝的信賴和諸位前輩的栽培,熟練無比地處理了看似毫無章法的政事,順便把那幾個跳出來說她不夠格的朝臣懟了回去。
第二日,她捧著厚厚的捲軸來上朝,當那幾個朝臣再度跳出來叫囂時,直接抽出幾卷甩到他們臉上。捲軸骨碌碌地展開,白紙黑字儘是幾人的罪狀,他們當庭便被拖了下去,午門前的劊子手接了最乾脆利落的活兒。
那幾個唱反調的朝臣,正是洪家如今為數不多的擁躉。
今日是安蘊秀任首輔的第三天,她腳下生風,手中只有一個笏板。眾人剛鬆了口氣,就見她身後一左一右跟了兩個文吏,各自捧著半人高的捲軸。
在場眾人瞬間全都低下了頭。
「陛下,諸位同僚。」
安蘊秀先是打了個招呼,隨即道:「微臣近日通覽捲軸,發現很多不妥,年歲雖久,真相卻不容遮掩。今日特此羅列罪狀誅凶討逆,望諸位一同做個見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如果不是妹妹,她也不知道自己還會被困囿在那一方天地中多久,可能會在逼宮時當作威脅他的籌碼,也可能在被抄家時被殺死,抑或是,直接老死在那間屋子。
所幸,進宮後的妹妹逐漸擺脫了父親的控制,派了心腹來救自己出去。他們一路向西,直到離開大晉國土才算擺脫追兵,在踏入陌生國境的那一刻,她回頭望,看到了心腹冷鐵似的目光。
妹妹,原也是有心上人的。
護送自己的任務結束後,海文柏並未回去,而是選擇了浪跡天涯。妹妹在皇帝駕崩後登上了太後之位,這麼多年了,也不知現在變成了何種模樣。
淵太後長長地呼出一口氣。
只可惜世殊事異,沒有人記得這些事了,也不會有人相信,自己真的是來慶賀的了。
第90章公之於眾
拜別淵太后後, 安蘊秀收到了第一封軍報。
當初直覺璃王與巽風府有關,她特意派了梅成一同前往,如今猜測得以驗證, 這個決定也終於發揮了作用。雙方在璃王的封地附近爆發了一場交戰, 璃王不敵,已經往西北邊繼續逃竄了。
拋卻敵暗我明這個劣勢, 璃王的勢力也不過如此。想想也是,有限的食邑要供養儘可能多的軍隊,還要防著不被朝中發覺, 本就極不容易。說不定璃王潛伏這麼久都沒有動作,正是因為實力不足呢。
而越到西北境, 就越是利好的局面。大淵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 兩國邊境還駐紮著騰蛟軍, 安蘊秀從軍報中得知, 騰蛟軍主將陸將軍正是胡曜的徒弟,已經投身於此次鎮壓了。而奉山縣與騰蛟軍往來密切, 民眾們這些年日漸富裕, 聽說這件事也是毫不猶豫地捐錢捐物。
她不知道江抒懷和時逢君是怎樣決策調度的,總之馳名當世口口相傳, 也讓自己這個前知縣沾了些榮光。因著這份聲名,自己在官職變動時獲得了額外的加成。
不錯, 變動。自那日目送洪太師出殯, 宋鴻卓回去就病了一場。洪家眼下岌岌可危, 要自救肯定會有所動作,為了跟洪次輔對抗, 首輔的位置必須在他們這邊。
彼時宋鴻卓面色蒼白卻依舊含笑,說刑工兩部尚書與洪繼昌資歷不相上下, 從這個角度爭執沒有意義,先帝任命自己是忠臣而非能臣,而今自己任命新人,便只要能臣。
時勢造英雄,你可以理解為是臨危受命,也可以感謝當初寧折不彎的自己,一夕遠走去亂石中磨礪,如今璞玉成型,自有光華。
安蘊秀說不出什麼推拒的話。
這個位置她不是沒有想過,只是沒想過會這麼快。安蘊秀早就做好了徹底碾滅洪家的準備,條條罪狀羅列,以這個身份誅邪佞祭冤屈,再好不過。
這次官職的變動成了京中權柄轉移最新的風向標,除了安蘊秀,楊新覺奔波六年多才把新稅事推行下去,按理說,回來後應該在戶部被委以重任,只不過他回京路上轉投前線去了,戶部二把手的位置便落在了白朔身上。
可無論楊新覺還是白朔,一個是摯友一個是徒弟,二人誰上位增加的都是那一位的威勢。眾人側目以示,對於誰才是新貴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反觀洪家這邊卻是陰雲密布。
以往再怎麼看洪太師和洪天成不順眼,如今他們接連丟了性命,也都成了洪家元氣大傷的誘因。在洪家大亂的關頭,李鼎也趁機脫離控制,帶著妻女離開了京城。禮部尚書的位置空缺,竟被江與舟收入囊中。
以往那些攀附的人也一鬨而散,洪天璟難得頹廢,坐在廊下喝起了悶酒。
此刻太陽西斜,日薄西山的情景仿佛正是洪家的寫照。洪繼昌望著夕陽喃喃自語:「就快要輪到我們了。」
他早就亂了分寸,也不知該從何處下手反擊,如今關鍵的職位都被仇敵收入囊中,安蘊林他……一定正在謀劃著名怎麼收拾自己吧?
在廊下飲酒的洪天璟忽然摔了酒壺。
他近來脾氣愈發暴躁無常,半點不見曾經溫文爾雅的模樣。此刻酒壺碎裂,他緊閉著雙眼揉捏鬢角,待再睜開時,雙眸已是血紅一片。
「再去薛府,我一定要見到洪雲韶!」
——
朝會。
擔任首輔的第一日,安蘊秀叩謝皇帝的信賴和諸位前輩的栽培,熟練無比地處理了看似毫無章法的政事,順便把那幾個跳出來說她不夠格的朝臣懟了回去。
第二日,她捧著厚厚的捲軸來上朝,當那幾個朝臣再度跳出來叫囂時,直接抽出幾卷甩到他們臉上。捲軸骨碌碌地展開,白紙黑字儘是幾人的罪狀,他們當庭便被拖了下去,午門前的劊子手接了最乾脆利落的活兒。
那幾個唱反調的朝臣,正是洪家如今為數不多的擁躉。
今日是安蘊秀任首輔的第三天,她腳下生風,手中只有一個笏板。眾人剛鬆了口氣,就見她身後一左一右跟了兩個文吏,各自捧著半人高的捲軸。
在場眾人瞬間全都低下了頭。
「陛下,諸位同僚。」
安蘊秀先是打了個招呼,隨即道:「微臣近日通覽捲軸,發現很多不妥,年歲雖久,真相卻不容遮掩。今日特此羅列罪狀誅凶討逆,望諸位一同做個見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