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只不過這位貴賓很不給面子,遲遲未列席,就在席間眾臣以為慕真不會出席送別宴時,他姍姍來遲。來時還帶來了北狄王獻給趙錦繁的大禮。
慕真臉上掛著違和地笑,在眾目睽睽之下走上前來:「此次來周,你我兩國雖未談攏,但我王十分欽佩大周陛下的勇氣與果敢,命我為陛下奉上這條百鳥朝鳳裙。此裙采百鳥羽毛織成,顏色鮮艷,日照流光,精美無比,還望陛下喜歡。」
酒宴上,笙歌忽止。在坐眾臣看著北狄王送給趙錦繁的大禮,面面相覷。
北狄王送陛下女裙。
薛太傅當即站起來道:「陛下尚未納妃,北狄王此禮送得未免過早。」
慕真卻道:「我王說了,這份禮只是送給陛下的。」
「荒唐,陛下堂堂男兒要什么女裙。」
「北狄王此舉豈非羞辱我大周!」
慕真道:「我王並非想羞辱大周,送陛下此裙,僅因陛下合適。」
席間眾臣聞言驚怒,驚怒過後漸漸緩過神來,想到了什麼,頓時一靜,齊齊朝高台之上望去。
如果不是為了羞辱大周,那麼合適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的陛下本來就是位女子。
慕真看向趙錦繁道:「不知這份大禮陛下可否滿意?」就像在問她,你敢認嗎?
趙錦繁在沉默中抬眼,該面對的事總要面對,她沒有辯駁,沒有撕扯,平靜地開口道:「請你轉告北狄王,這份禮朕收下了。」
此言一出,眾臣譁然。
「豈有此理,這、這成何體統啊!」
趙錦繁靜靜地聽著方才還與她齊心一致對外的大臣們一改嘴臉出聲質疑。
慕真不忘添一把火,道:「女子為帝,出了如此有違倫理綱常之事,你們大周還有沒有王法?」
眾臣交頭接耳,一句句質疑聲中,有人朗聲道:「大周沒有女子不能為帝的法令,亦沒有哪條法令規定女子不能扮作男裝。」
慕真朝說話人望去,見此人眉目濃深,面容冷肅,正是對大周法令細數家珍,從前任大理寺卿一職的言懷真。
慕真聞言一笑:「此事說到底是大周的『家務事』,我王無意插手。禮,臣已經送到了,先行告辭。」話畢他行過一禮,帶著一眾北狄使臣離殿。
這場宴後,昔年葉貴妃拿公主假充皇子之事敗露。與此事有關的兩位當事人先帝與葉貴妃都早已身故,最急的莫過於趙氏宗親。
「趙九這皇位肯定是坐不成了,成王世子早就不在了,我看不如讓昭王之子繼位?」
「你想讓誰坐就讓誰坐,你以為你是誰,也不拿面鏡子照照自己。你肯,信王肯嗎?趙氏出了這種駭人聽聞之事,這可是他打壓趙氏登極的最好機會,他會就這樣放過?」
「駭人聽聞倒也不算……前朝不是也曾出過女帝嗎?只不過大周從未有過先例……」
「哎,怎麼偏偏在這種時候敗露!」比起皇帝是男是女,他們更在意坐在皇位上的是不是趙氏中人。如果坐在皇位之上的不再是趙氏中人,他們所有的榮華富貴都將不復存在。
正在此時,某位剛從西北回來的皇親開口道:「稚子無辜,女扮男裝原非她本意,犯錯之人皆已故去。這個皇位本也不是她想坐才坐的,當初她被架在那副田地,迫於無奈坐上了帝位。今日她之所以敗露說到底是因為不肯受北狄脅迫,延長借城期限。我趙氏子弟皆是忠義之輩,若她因一己之私棄城割讓土地,我趙氏有何顏面再面對天下百姓?北狄拿捏了我趙氏私密,今日只借一城,來日未必不會要十城,若真如此,就算沒有信王,我趙氏照樣坐不穩皇位。她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下對得起大周萬千黎民,何錯之有?」
「問題不是她錯沒錯,而是眼下該如何是好?」
那位從西北回來的皇親道:「當然是該鼎力支持她繼續為帝了。既然她一沒觸犯法令,二無過錯,開個先例又如何?信王虎視眈眈,難道諸位以為現在的趙氏還有別條路能選嗎?這不光是為了她,更是為了諸位和諸位子孫的未來。」
「呵,若水,你這麼為她說話,她許了你不少好處吧?」
「當然。不止我,她也會給諸位該有的好處。怎麼說諸位?」
「也只能聽你的了。」
「我們是好說服,可別人呢?遠的不說,就說該如何堵住百姓悠悠眾口。」
「前朝那位女帝登頂之時,不是也有不少文人墨客稱,那個大逆不道的女子會被天下百姓的唾沫給淹死嗎?可她不僅壽終正寢,還締造了一代盛世。百姓所求是生計,是安穩,是富足,是過好日子。趙九與北狄人重新立契,與烏連諸國互通商貿,推行糊名謄錄製,停修天下宮觀,樁樁件件都是利民的好事。她少不得要被人編排些難聽的話,但這些流言蜚語未必就能動搖她的帝位。」
「百姓尚能應付,但那些從前支持趙氏的老臣,怕是都寒了心。」
正說著,前頭派去打探消息的親信著急跑了進來。
「怎麼樣?打探到什麼沒有?」
來人跑得上氣不接下氣道:「定、定國公調在京城的人馬,眼下全部聚在了皇城外。」<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慕真臉上掛著違和地笑,在眾目睽睽之下走上前來:「此次來周,你我兩國雖未談攏,但我王十分欽佩大周陛下的勇氣與果敢,命我為陛下奉上這條百鳥朝鳳裙。此裙采百鳥羽毛織成,顏色鮮艷,日照流光,精美無比,還望陛下喜歡。」
酒宴上,笙歌忽止。在坐眾臣看著北狄王送給趙錦繁的大禮,面面相覷。
北狄王送陛下女裙。
薛太傅當即站起來道:「陛下尚未納妃,北狄王此禮送得未免過早。」
慕真卻道:「我王說了,這份禮只是送給陛下的。」
「荒唐,陛下堂堂男兒要什么女裙。」
「北狄王此舉豈非羞辱我大周!」
慕真道:「我王並非想羞辱大周,送陛下此裙,僅因陛下合適。」
席間眾臣聞言驚怒,驚怒過後漸漸緩過神來,想到了什麼,頓時一靜,齊齊朝高台之上望去。
如果不是為了羞辱大周,那麼合適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的陛下本來就是位女子。
慕真看向趙錦繁道:「不知這份大禮陛下可否滿意?」就像在問她,你敢認嗎?
趙錦繁在沉默中抬眼,該面對的事總要面對,她沒有辯駁,沒有撕扯,平靜地開口道:「請你轉告北狄王,這份禮朕收下了。」
此言一出,眾臣譁然。
「豈有此理,這、這成何體統啊!」
趙錦繁靜靜地聽著方才還與她齊心一致對外的大臣們一改嘴臉出聲質疑。
慕真不忘添一把火,道:「女子為帝,出了如此有違倫理綱常之事,你們大周還有沒有王法?」
眾臣交頭接耳,一句句質疑聲中,有人朗聲道:「大周沒有女子不能為帝的法令,亦沒有哪條法令規定女子不能扮作男裝。」
慕真朝說話人望去,見此人眉目濃深,面容冷肅,正是對大周法令細數家珍,從前任大理寺卿一職的言懷真。
慕真聞言一笑:「此事說到底是大周的『家務事』,我王無意插手。禮,臣已經送到了,先行告辭。」話畢他行過一禮,帶著一眾北狄使臣離殿。
這場宴後,昔年葉貴妃拿公主假充皇子之事敗露。與此事有關的兩位當事人先帝與葉貴妃都早已身故,最急的莫過於趙氏宗親。
「趙九這皇位肯定是坐不成了,成王世子早就不在了,我看不如讓昭王之子繼位?」
「你想讓誰坐就讓誰坐,你以為你是誰,也不拿面鏡子照照自己。你肯,信王肯嗎?趙氏出了這種駭人聽聞之事,這可是他打壓趙氏登極的最好機會,他會就這樣放過?」
「駭人聽聞倒也不算……前朝不是也曾出過女帝嗎?只不過大周從未有過先例……」
「哎,怎麼偏偏在這種時候敗露!」比起皇帝是男是女,他們更在意坐在皇位上的是不是趙氏中人。如果坐在皇位之上的不再是趙氏中人,他們所有的榮華富貴都將不復存在。
正在此時,某位剛從西北回來的皇親開口道:「稚子無辜,女扮男裝原非她本意,犯錯之人皆已故去。這個皇位本也不是她想坐才坐的,當初她被架在那副田地,迫於無奈坐上了帝位。今日她之所以敗露說到底是因為不肯受北狄脅迫,延長借城期限。我趙氏子弟皆是忠義之輩,若她因一己之私棄城割讓土地,我趙氏有何顏面再面對天下百姓?北狄拿捏了我趙氏私密,今日只借一城,來日未必不會要十城,若真如此,就算沒有信王,我趙氏照樣坐不穩皇位。她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下對得起大周萬千黎民,何錯之有?」
「問題不是她錯沒錯,而是眼下該如何是好?」
那位從西北回來的皇親道:「當然是該鼎力支持她繼續為帝了。既然她一沒觸犯法令,二無過錯,開個先例又如何?信王虎視眈眈,難道諸位以為現在的趙氏還有別條路能選嗎?這不光是為了她,更是為了諸位和諸位子孫的未來。」
「呵,若水,你這麼為她說話,她許了你不少好處吧?」
「當然。不止我,她也會給諸位該有的好處。怎麼說諸位?」
「也只能聽你的了。」
「我們是好說服,可別人呢?遠的不說,就說該如何堵住百姓悠悠眾口。」
「前朝那位女帝登頂之時,不是也有不少文人墨客稱,那個大逆不道的女子會被天下百姓的唾沫給淹死嗎?可她不僅壽終正寢,還締造了一代盛世。百姓所求是生計,是安穩,是富足,是過好日子。趙九與北狄人重新立契,與烏連諸國互通商貿,推行糊名謄錄製,停修天下宮觀,樁樁件件都是利民的好事。她少不得要被人編排些難聽的話,但這些流言蜚語未必就能動搖她的帝位。」
「百姓尚能應付,但那些從前支持趙氏的老臣,怕是都寒了心。」
正說著,前頭派去打探消息的親信著急跑了進來。
「怎麼樣?打探到什麼沒有?」
來人跑得上氣不接下氣道:「定、定國公調在京城的人馬,眼下全部聚在了皇城外。」<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