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年立儲風波的舊事,蘇韻卿竟還記得真切,現下大著膽子與她當面鑼對面鼓的復盤來了,舒凌心底有些意外。

  為防蘇韻卿真的記恨陪她做局的韋贇,暗中將人收拾個好歹,她只得出言恐嚇。

  「臣不過好奇一問,您也不必教這些。臣沒想認您,更沒想按您的棋路走,您的這些為君之道,還是自己留著吧,我用不著。」

  蘇韻卿訕笑一聲,不屑的回應,垂眸理了理自己的衣袍,卻抖落了一顆狗尾草編的兔耳朵。

  那一瞬,母女二人盡皆一愣,蘇韻卿好不容易撐起的氣場徹底崩潰,有些尷尬地把草踩在了腳下。

  「朕會尋個時機把你的身世詔告天下,你倔也無用。」

  舒凌好整以暇的審視著她,憋著笑意勾唇提點:「跟朕耍心眼,你還嫩了點。滾出去與小青梅閒扯風月吧,這麼愜意的日子可不多了。」

  蘇韻卿甚是看不慣舒凌勝券在握的得意模樣,甩甩袖子離了宣和殿,去尋哭得梨花帶雨的蕭郁蘅。

  眼見蘇韻卿與舒凌相處的如此擰巴,關係大不如前,殿裡隨侍盡皆提心弔膽,巴巴的盼著二人少些獨處的機會。

  躲在廊下的蕭郁蘅哭濕了一張絲帕,蘇韻卿站在她身後心疼不已。

  她扯了扯蕭郁蘅的衣角,輕聲提議:「我們去御園湖邊吧。」

  「不去,眼紅著,讓人瞧了不好。」蕭郁蘅鼻音濃重的嘟囔。

  「我是說,今歲春旱,湖裡水少,咱倆給填滿些。」蘇韻卿說得一本正經。

  「噗嗤——」蕭郁蘅沒憋住,吐了個鼻涕泡泡。

  「怎笑了?我一人可沒那能耐。罷了,回家吧。」蘇韻卿掏出自己的帕子,給人擦著涕淚縱橫的花貓臉,挽著她的小爪子離了宮。

  ……

  是年五月,耶律茵在舒凌幫助下,自月支殺回了西遼。以女帝耶律明真長女的身份,討伐弒君的表弟,正位大統,成為西遼第二任女帝。

  她遣使遞送國書,依從先前盟約,每年交給大瑭二十城的賦稅,與大瑭各自瓜分月支半數疆土,分而治之,萬世盟好,互市通商。

  國朝邊疆悉數平定,疆域遼闊乃當朝之最,內政安平,海晏河清。

  舒凌見時機成熟,便頒詔改國號為雍,保有蕭家宗親一應尊位,封蕭郁蘅為寧親王,領京畿五萬禁軍,將其身世公諸於世,追封其母平婕妤為大瑭皇后;公開蘇韻卿為其與永嘉侯世子獨女的身份,更名舒韻卿,封宸親王,兼任中書令。

  與此同時,國朝蕭舒兩姓宗親大範圍聯姻,大赦天下,舉國同慶。改朝換代的舉措沉浸在一派喜樂祥和中,並未興動一兵一卒。

  永嘉侯世子追封儀親王,永嘉侯爵封與蘇旻,兼京中巡防營主將;舒朗權進榮親王,拜戶部尚書;宋知芮入職正三品鳳閣直學士,加太子少師;寧翊則封了正三品雲麾將軍,頂不住楚明庭的軟磨硬泡,順帶接下了舒凌欽賜的婚書。

  第123章 煙火

  盛安十四年六月初五, 南風向明堂,一簾篆煙驚夢。

  炙熱的扶光漫過宣和殿外的綠樹蔭濃,晨起議事的小麻雀都倦怠的飛回了巢穴。

  辰時已過, 麻雀雖散,可舒凌的耳根子卻愈發聒噪了。

  今日恰逢崇政殿朝會, 她特意躲懶沒召集小朝議,只為消暑解乏, 偷得浮生半日閒。

  舒凌半支著小臂斜倚美人榻, 小宮人在側給她打著團扇, 涼風送爽,實在愜意。

  「陛下,兵部和戶部二位尚書求見。」柳順子趨步入殿,小心翼翼地在舒凌身前低語。

  舒凌闔著的鳳眸微微轉了半圈, 眉心間扭曲出輕微的弧度, 不解道:

  「見朕作甚?今日不議政, 有事讓他們去找中書令。」

  「陛下, 宸王殿下她…告假了。」柳順子餘光瞄著舒凌容色細微的波動,一點點往外擠消息。

  「告假?她告什麼假?」舒凌沒好氣的睜開了眼, 擰眉反問:

  「知道外頭那倆老頭子為要錢掐架,她就去躲清靜,把爛攤子丟給朕?把人喊回來!」

  「殿下說是染了風寒, 身子不適, 散朝就回府了。」柳順子也不知蘇韻卿這情況是真是假,但他也沒膽子就這麼囫圇著往人府上跑。

  娘倆一個比一個脾氣臭,他才不去觸霉頭。

  舒凌抿了抿嘴, 扶額掂量了須臾, 又道:

  「把那二人打發去蕭郁蘅那兒, 左右是為軍費糧餉爭執,她的份內事,理應鍛鍊一二。」

  柳順子愈發心虛:「陛下,今兒不該寧王殿下當值,且今早朝會她就告假了,您忘了?」

  話音入耳,舒凌只覺腦殼嗡嗡的,想來不是天氣燥熱,而是她心火旺盛。

  躺是躺不住了。

  她拂袖站起身來,覷起鳳眸自花窗縫隙瞄著廊下那臉紅脖子粗,互相看不對眼的兩個老臣,頓覺心口堵了塊大石頭,有些噎得慌。

  「去備車,朕去看看那倆兔崽子耍什麼把戲。」

  舒凌悵然一嘆,有些無奈的吩咐:「走後門,晾著外頭那倆老東西。」

  「是,老奴這就去安排。」柳順子邊往外走,邊斂眸嗤笑,暗自期待起了一會兒宮外的好戲。

  兩刻後,宸王府內——

  正堂門窗緊閉,樹影打落窗扉,搖搖晃晃的,瞧著甚是愜意。

  蘇韻卿命人在房中擺了足量的冰塊,再合攏門窗阻隔外間暑熱,只為讓蕭郁蘅這小祖宗呆的舒舒服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