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陛下恕罪,臣不願。」蘇韻卿固執的回絕了。
「蘇相或該去一次,你姑母為你準備了驚喜。」宋知芮眼見這局勢又要劍拔弩張,趕緊出言調停。
這一年多來,她已記不得見了多少次母女對峙的冷硬場面,每次都得及時出來滅火,早就應對的遊刃有餘了。
「芷蘭的仇一日未報,臣一日不見靖王府的人。」
蘇韻卿慪起氣來,偏頭別過了視線,說什麼不肯服軟,連宋知芮的面子也不給。
「回宮去,孝經三百遍,好生反省。若想不明白,抄上三千遍。」舒凌憤然拂袖離去,賭氣地吩咐:
「宋卿,你陪朕逛園子。紅鸞,給朕把和音抱來,大活人不如個貓。」
蘇韻卿的後槽牙咬得咯咯作響,甩甩袖子與人背道而馳,一路摧梅折枝。
都是二十三歲的人了,舒凌卻日日罰她抄三歲稚子發蒙所用的文字,令她的自尊心深受打擊。
而蕭郁蘅當時胡鬧,給貓取個不該取的名字,更令她恨得牙痒痒,卻也無處發泄。
二月初二,春風雋柔,柳枝纖軟,燕子輕喃,桃杏芬芳。
京城正南門外,清水潑街,揚鞭淨路,彩旗招展,文武百官夾道相迎,鼓樂笙歌不絕於耳。
一襲紫衣傲然立於百官之前,與一白髮老臣並肩一處,凝眸望著遠處的官道,盡皆是滿眼的期待。
「蘇相這儀仗操辦的甚是得體,揚我國威,後生可畏啊。」侍中劉培望著旌旗招展,由心而生出一聲感嘆。
「劉公謬讚,是萬千將士揮灑熱血,馬革裹屍,才讓國朝疆土遼闊,無人敢輕易來犯。他們才是國朝的脊樑,百姓的血肉長城。」蘇韻卿眼尾含笑的回應著,灼灼目光望眼欲穿。
整齊鏗鏘的噠噠馬蹄和甲冑碰撞的聲響由遠及近,晨起朝陽灑落在他們的盔甲上,散射出柔暖的光暈來。
蘇韻卿瞧見領頭的那一襲明媚颯爽的英姿,嘴角都要勾到了耳畔。
「臣等恭迎燕國公主殿下,楚大將軍得勝還朝!」蘇韻卿長揖一禮,垂下的眸子裡滿是藏都藏不下的歡喜。
「多謝蘇相、劉公出城相迎,謝過諸位。」蕭郁蘅微微抱拳,桃花眼彎成了兩道小月牙。
若非見了蘇韻卿的身後滿是整肅的朝臣,蕭郁蘅定要竄下馬背,直接給人一個飛撲的相擁。
而今,她只能故作矜持的享受著被百官迎入王都的殊榮,視線卻一直遊走在蘇韻卿的眉眼之間,翕動的嘴角潛藏了道不盡的思念悸動。
二人四目相對的剎那,如冰河消融,似百花盛放,春日的明媚,仿佛在那一眼中達到了巔峰。
蘇韻卿緊咬唇緣壓抑笑靨,翻身上馬跟在了蕭郁蘅身側。
「收著點。」楚明庭故作莊重,低聲提點了一句,這二人身下的馬蹄都要黏在一處了,若再不分開些,一會兒非得摔個四仰八叉不可。
蘇韻卿強忍著呼之欲出的笑意,用力扯過韁繩,拉開了與蕭郁蘅的距離,卻回敬了楚明庭一句:
「師傅的眼睛,原也能從寧翊身上挪開啊?」
她從蕭郁蘅的家書里,得了好些前線八卦,驚覺老楚是個痴心漢,以此拿捏了他。
楚明庭撇了撇嘴,如今他是沒膽子回懟蘇韻卿的,只能默然地扯遠了自己的寶馬。
半路往西南疆場馳援的寧翊身為副將,緊跟在蕭郁蘅的身後。
她與蘇韻卿的馬靠得很近,便壓著嗓子與人搭訕:「蘇相這一載光陰風生水起,政績突出,連邊軍都知曉您的赫赫威名呢。」
蘇韻卿卻是冷笑一聲:「寧總領,蘇某與你還有舊帳要清算呢。你昔年將某耍得團團轉,騙我應承你的人情,還散了財。這是姑母無事,若是有事,寧總領覺得,依蘇某的性子,會將你如何?」
「蘇相這帳算錯人了,臣是陛下的臣,假意允您放蘇旻出走,是陛下的局。況且蘇相當年親口承認,您欠臣兩條人命的恩情,臣今日一筆勾銷了,算臣與您恩怨兩散,您看可好啊?」
寧翊當初拿捏蘇韻卿,便是怕這人早晚得勢,有秋後算帳的一日,這才提前留了一手。
蘇韻卿眼底含笑的望著她調侃:「寧總領深得陛下倚重,何必再跟蘇某裝生意人呢?」
寧翊聽得這話,算是明白這睚眥必報的小狐狸打算翻臉不認帳了,這可還了得?她眸光一轉,趕緊補充:
「蘇相,看在臣是你臨世後第一個抱你的人,看在臣冒死將你順出宮,護下你性命的情分上,看在臣為公主鞍前馬後,提刀退敵,無功也有苦勞的份上,饒臣一次,可否?」
蕭郁蘅在側附和:「寧將軍幫我良多呢,她肩頭有道刀傷,是為我擋的,蘇相通融一二吧。」
話音入耳,蘇韻卿頭皮一緊,為寧翊二十年前的行止,也為蕭郁蘅曾面對的危險後怕。
單憑為蕭郁蘅擋刀一事,蘇韻卿便不會怪寧翊分毫了,但她卻未曾表露出來,只覷眸審視著寧翊,似笑非笑的試探:
「送我入蘇府的是你?這恩比天大的事,可開不得玩笑,寧大總領。」
「臣與您說這話是擔了風險的,陛下曾有封口令,此生都不准臣再提此事。」
寧翊裝得甚是委屈,一張閻王冷麵上竟有違和的柔婉之色。
「寧姨此番戰功赫赫,回朝想要個什麼官職,總不能一直做內衛,蘇某或可助您一臂之力。」
「蘇相或該去一次,你姑母為你準備了驚喜。」宋知芮眼見這局勢又要劍拔弩張,趕緊出言調停。
這一年多來,她已記不得見了多少次母女對峙的冷硬場面,每次都得及時出來滅火,早就應對的遊刃有餘了。
「芷蘭的仇一日未報,臣一日不見靖王府的人。」
蘇韻卿慪起氣來,偏頭別過了視線,說什麼不肯服軟,連宋知芮的面子也不給。
「回宮去,孝經三百遍,好生反省。若想不明白,抄上三千遍。」舒凌憤然拂袖離去,賭氣地吩咐:
「宋卿,你陪朕逛園子。紅鸞,給朕把和音抱來,大活人不如個貓。」
蘇韻卿的後槽牙咬得咯咯作響,甩甩袖子與人背道而馳,一路摧梅折枝。
都是二十三歲的人了,舒凌卻日日罰她抄三歲稚子發蒙所用的文字,令她的自尊心深受打擊。
而蕭郁蘅當時胡鬧,給貓取個不該取的名字,更令她恨得牙痒痒,卻也無處發泄。
二月初二,春風雋柔,柳枝纖軟,燕子輕喃,桃杏芬芳。
京城正南門外,清水潑街,揚鞭淨路,彩旗招展,文武百官夾道相迎,鼓樂笙歌不絕於耳。
一襲紫衣傲然立於百官之前,與一白髮老臣並肩一處,凝眸望著遠處的官道,盡皆是滿眼的期待。
「蘇相這儀仗操辦的甚是得體,揚我國威,後生可畏啊。」侍中劉培望著旌旗招展,由心而生出一聲感嘆。
「劉公謬讚,是萬千將士揮灑熱血,馬革裹屍,才讓國朝疆土遼闊,無人敢輕易來犯。他們才是國朝的脊樑,百姓的血肉長城。」蘇韻卿眼尾含笑的回應著,灼灼目光望眼欲穿。
整齊鏗鏘的噠噠馬蹄和甲冑碰撞的聲響由遠及近,晨起朝陽灑落在他們的盔甲上,散射出柔暖的光暈來。
蘇韻卿瞧見領頭的那一襲明媚颯爽的英姿,嘴角都要勾到了耳畔。
「臣等恭迎燕國公主殿下,楚大將軍得勝還朝!」蘇韻卿長揖一禮,垂下的眸子裡滿是藏都藏不下的歡喜。
「多謝蘇相、劉公出城相迎,謝過諸位。」蕭郁蘅微微抱拳,桃花眼彎成了兩道小月牙。
若非見了蘇韻卿的身後滿是整肅的朝臣,蕭郁蘅定要竄下馬背,直接給人一個飛撲的相擁。
而今,她只能故作矜持的享受著被百官迎入王都的殊榮,視線卻一直遊走在蘇韻卿的眉眼之間,翕動的嘴角潛藏了道不盡的思念悸動。
二人四目相對的剎那,如冰河消融,似百花盛放,春日的明媚,仿佛在那一眼中達到了巔峰。
蘇韻卿緊咬唇緣壓抑笑靨,翻身上馬跟在了蕭郁蘅身側。
「收著點。」楚明庭故作莊重,低聲提點了一句,這二人身下的馬蹄都要黏在一處了,若再不分開些,一會兒非得摔個四仰八叉不可。
蘇韻卿強忍著呼之欲出的笑意,用力扯過韁繩,拉開了與蕭郁蘅的距離,卻回敬了楚明庭一句:
「師傅的眼睛,原也能從寧翊身上挪開啊?」
她從蕭郁蘅的家書里,得了好些前線八卦,驚覺老楚是個痴心漢,以此拿捏了他。
楚明庭撇了撇嘴,如今他是沒膽子回懟蘇韻卿的,只能默然地扯遠了自己的寶馬。
半路往西南疆場馳援的寧翊身為副將,緊跟在蕭郁蘅的身後。
她與蘇韻卿的馬靠得很近,便壓著嗓子與人搭訕:「蘇相這一載光陰風生水起,政績突出,連邊軍都知曉您的赫赫威名呢。」
蘇韻卿卻是冷笑一聲:「寧總領,蘇某與你還有舊帳要清算呢。你昔年將某耍得團團轉,騙我應承你的人情,還散了財。這是姑母無事,若是有事,寧總領覺得,依蘇某的性子,會將你如何?」
「蘇相這帳算錯人了,臣是陛下的臣,假意允您放蘇旻出走,是陛下的局。況且蘇相當年親口承認,您欠臣兩條人命的恩情,臣今日一筆勾銷了,算臣與您恩怨兩散,您看可好啊?」
寧翊當初拿捏蘇韻卿,便是怕這人早晚得勢,有秋後算帳的一日,這才提前留了一手。
蘇韻卿眼底含笑的望著她調侃:「寧總領深得陛下倚重,何必再跟蘇某裝生意人呢?」
寧翊聽得這話,算是明白這睚眥必報的小狐狸打算翻臉不認帳了,這可還了得?她眸光一轉,趕緊補充:
「蘇相,看在臣是你臨世後第一個抱你的人,看在臣冒死將你順出宮,護下你性命的情分上,看在臣為公主鞍前馬後,提刀退敵,無功也有苦勞的份上,饒臣一次,可否?」
蕭郁蘅在側附和:「寧將軍幫我良多呢,她肩頭有道刀傷,是為我擋的,蘇相通融一二吧。」
話音入耳,蘇韻卿頭皮一緊,為寧翊二十年前的行止,也為蕭郁蘅曾面對的危險後怕。
單憑為蕭郁蘅擋刀一事,蘇韻卿便不會怪寧翊分毫了,但她卻未曾表露出來,只覷眸審視著寧翊,似笑非笑的試探:
「送我入蘇府的是你?這恩比天大的事,可開不得玩笑,寧大總領。」
「臣與您說這話是擔了風險的,陛下曾有封口令,此生都不准臣再提此事。」
寧翊裝得甚是委屈,一張閻王冷麵上竟有違和的柔婉之色。
「寧姨此番戰功赫赫,回朝想要個什麼官職,總不能一直做內衛,蘇某或可助您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