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百姓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啊,那鳳仙郡郡侯的日子倒是一如既往的沒受影響,您說您懲罰的到底是誰啊!」

  這個問題,玉帝也反思了一下,「是我疏忽了,以往某地多久不下雨,帝王都要反省自身,還以為鳳仙郡郡侯……」

  「你是不是又做了什麼?」

  妙華沒有瞞著,「我託夢了啊,總得告訴百姓原因吧,本來能有雨的,只要郡侯只拿自己應拿的,多做善事就好,誰想郡侯一點也不反思自己。既然他到如今都還想著屯糧,那就讓他屯不了糧,做不了這個郡侯唄。」

  玉帝失笑,不在這個問題上多加討論,轉而問道:「那金蟬就快要到靈山了,便是做凡人,也不過一年路程,如今已成佛,腳程定然更快,你可還要下去?」

  妙華搖頭,「正要說這個呢,師父給我講講道,我閉關一陣子。」

  「哈哈,行。」

  一如玉帝所說,除鳳仙郡這個玉帝特別「關照」的地方外,後續的劫難倒也簡單,流程師徒幾人也很熟悉。

  貞觀二十一年夏,師徒幾人,終於到了靈山。

  金蟬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道路是正確的。

  靈山,師兄弟四人圍坐在一起品茶,此番西行,雖然過程有那麼一點意外,但總的來說也算是為佛門傳道,白馬持恆勞苦功高,又心志堅定,不辭辛勞,去那化龍池走了一遭,雖沒有封八部天龍廣力菩薩,但也給了一個羅漢的果位,可謂一步登天。

  「大師兄,這師父都進去多久了,我怎麼感覺不太妙啊。」

  「師父與佛祖難得重逢,回憶往昔,談久一點也無可厚非嘛。」這佛祖既然正式宣布了師父成佛,又給了自己一個佛位,那就說明佛祖無意再搞出什麼爭端。

  與其把自己的親徒弟給推出去,倒不如做個面上的和諧師徒。

  「大師兄覺得,師父會留在靈山嗎?」二徒弟持恆問道。

  悟空搖頭,「不知道,但肯定會先回一趟長安,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師父做事向來有始有終。」

  持恆點頭,「我要跟著師父一起回長安。你們呢?」

  「我?先和師父回長安,後面嘛,肯定要回我的花果山的。」如今修得正果,他自然得親自回去護著孩兒們。

  第68章 回長安

  ◎悟空:大鬧天宮+大鬧靈山◎

  「轟隆——」

  「師父?!」

  「佛祖?!」

  靈山,亂了。

  從不曾想,佛光能如硝煙一般,「咳咳,這怎麼回事?!」

  幾個弟子聚在一起,手持武器,一副隨時準備出手的模樣,其餘的羅漢菩薩,同樣嚴陣以待。

  唐僧一行人剛到靈山,靈山其實就已經給了一波下馬威,諸位羅漢法相威嚴,口若懸河,從金蟬一進門,便已經開始了論經。

  羅漢,菩薩等與其論經結束,這才有了後面如來的封佛,你好我好大家好,面子和樂。

  但如來和金蟬,卻終究各有其道,註定要論過一場。

  這不,便私下開始了論經,不料,就這一個不慎,兩師徒這是幹起來了?不然何至於這麼大動靜?

  如來面色緊肅,自認他已經退步了不少,若非念著金蟬的天資和師徒情誼,哪兒有機會給金蟬自證成佛?

  可現在呢,金蟬這個好徒兒,竟然還意圖自立門戶!

  給予徒弟權限,讓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發展,與完全放手任其施為,是完全不能一概而論的。

  【「大唐取經的是唐三藏,你已是金蟬,既已成佛,便在靈山享人間香火,捏一人身往返長安,汝之弟子,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各占其一,正好傳道。」

  「玄奘便是金蟬,金蟬便是玄奘,金蟬已達靈山論經,卻還未曾著大唐佛經,自當親自返回長安,與諸位弟子,一起收尾。」

  「金蟬,你先是佛門弟子,再是人間玄奘,你入障了。」

  「佛祖,金蟬先是世間人,再是三界佛。」

  「執迷不悟!」】

  另一側,金蟬與如來相對而立,金蟬含笑面向如來,師父,早猜到您會來這一招了。強渡,那也得看,自己願不願意。

  「嚦——」

  一聲尖銳的鳥鳴響起,是孔雀大明王趁著混亂率先對金蟬出手,若非金蟬一行斤斤計較,她弟弟何至於輪迴受苦?

  如來她不喜,金蟬她更不喜!

  像是摔杯為號一般,有人一上場,其他人再不能幹看著,紛紛加入混戰。

  混亂中,靈山腳下,紅孩兒掐準時機,竄進了靈山,煽風點火!

  「嘿嘿,刺激!」

  前腳剛被封佛的悟空熟練地應付各位羅漢,五百年前大鬧天宮,刑滿釋放跟著師父西行取經,如今取經到了靈山,又跟著師父打鬧靈山,當真是——刺激啊!

  如來倒是不缺法寶,但是金蟬對於他的法寶,大多都很熟悉啊!

  一個孫悟空就夠鬧騰了,如今還是師徒一起,這叫什麼事兒啊!

  天庭:

  「報——」

  「陛下!陛下!靈山打起來了!」

  「金蟬帶著孫悟空,大鬧了靈山!」

  啊?

  眾仙家瞌睡一下就沒了,一個個精神抖擻,快說說,怎麼一回事兒啊!

  這瓜還沒吃完,又有一瓜來了。

  「陛下,陛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