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董嘉柔皺眉, 廢太子遇刺?這種說法還挺奇特。雖然康熙已經下令廢了太子, 朝臣便稱胤礽為二阿哥, 而在京中百姓看來, 胤礽雖被廢了太子之位, 但還沒有立新太子,廢太子那也是太子,百姓還是習慣稱呼胤礽為太子。
就連紫蘇,如今都還有些轉不過來,開口就直接是「太子遇刺」,別說紫蘇,就是董嘉柔自己,也都還沒轉過來。
再說,廢太子遇刺這種事情, 怎麼會在街頭巷尾傳開?九阿哥這邊都還沒得到消息吧?「九爺呢?」
「奴婢還沒來得及派人去問, 金寶就讓人回來傳話, 說是九爺進宮去了,讓福晉不必擔心。」
「這麼說來, 太子遇刺這事也是才傳回京城的?怎的這消息, 這麼快就傳遍大街小巷了?」
「是傳令官一路縱馬大喊, 廢太子遇刺, 一直到皇宮,京城便傳開了。」
董嘉柔皺眉, 又不是什麼八百里加急,更不是什麼大捷,犯得著一路大喊嗎?還廢太子!是生怕京中眾人忘記太子已經被廢了嗎?若說那傳令的沒有問題,董嘉柔頭一個不相信。
這種道理董嘉柔都能想到,康熙和他的人精兒子們哪裡會想不到。
只是現在事關太子安危,康熙也顧不上這些,只忙著詢問具體情況,然後又是送藥又是派太醫,好一通分派,這才算稍稍歇口氣。
想了想,還是覺得很不放心,便道:「朕想親自過去看看。」
這會兒,養心殿內只有康熙與一眾阿哥們。
直郡王擔憂道:「皇阿瑪,不可,二弟剛遭到刺客的刺殺,這會兒,指不定刺客還在附近,您現在過去,指不定正好落入刺客的圈套。」
「指不定,指不定,什麼是指得定的?那是胤礽,是朕的兒子,他原本好好地呆在京中,你們非逼得他去熱河,如今出了事,還要朕眼睜睜看著他沒命嗎?」康熙也怒了。
一眾阿哥連忙起身,跪地道:「皇阿瑪息怒。」
「息怒?朕如何息怒?現在太子生死未卜!」
「皇阿瑪,胤礽已經不是太子了!您不能為一個謀逆之人,以身犯險!」直郡王跪地請求,他心裡十分不甘,都已經廢了,還太子太子的,京中百姓這樣也就罷了,可如今,他的皇阿瑪還這樣,直郡王心中不甘,也有些惶恐,難不成胤礽還能再成為太子?
康熙眯了眯眼,眼神銳利地朝直郡王看去,感受到康熙情緒的變化,一眾阿哥們直接低頭不敢看康熙。
想到胤礽可能會重新成為太子,被憤怒沖昏頭腦的直郡王卻沒注意到康熙正盯著自己,眼看著太子之位唾手可得,卻轉眼因為胤礽遇刺,太子之位可能又要回到胤礽手裡,直郡王忽然覺得,這一定是陰謀,至於是誰的陰謀,自然是誰得利,就是誰的。
對!是這樣的,一定是這樣的!
「皇阿瑪,胤礽遇刺的事情到目前位置根本不知道真假,說不定這是胤礽的陰謀,為的就是讓皇阿瑪內疚!」
康熙聞言,不僅不怒,反而語氣平靜道:「哦?朕內疚,他能得什麼好處?」
直郡王聽康熙這麼問,還以為康熙是將自己的話聽進去了,更是堅定道:「自然是想皇阿瑪接他回京,然後,然後……」
「然後什麼?」康熙甚至給了直郡王一個鼓勵的眼神。
「然後再讓他重新成為太子!」
康熙眼神有些複雜地看向直郡王,這也是他自小帶大的孩子,之前明明挺機靈的一個孩子,怎麼如今能蠢到說出這樣的話?就差沒將自己的野心寫在腦門上了。
康熙閉著眼睛點頭。
直郡王受到莫大的鼓舞,道:「皇阿瑪,胤礽這樣的亂臣賊子,理應誅殺,兒臣不怕背負罵名,願當皇阿瑪手中的利刃,掃除一切對大清不利的人!」
康熙猛然睜眼,眼神直直地看向直郡王,「你當真是這麼想的?」
直郡王立馬表忠心,磕頭道:「兒臣願為皇阿瑪分憂!」
康熙點頭。
九阿哥卻立馬道:「皇阿瑪,不可,太子,哦,二哥定是被索額圖蒙蔽的,他本就是太子,完全沒必要行謀逆……」
直郡王不等九阿哥說完,就怒道:「胤禟!你閉嘴,胤礽謀反的事情證據確鑿,豈容你說有沒有必要!」關鍵時刻,豈容老九亂了他的布局!
四貝勒瞥了眼康熙,察覺到康熙看向九阿哥的眼神中似乎透著一絲絲讚賞,立馬道:「皇阿瑪,兒臣也覺得二哥不會做那等大逆不道的事情……」
直郡王的一句「老四」剛出口,另一邊,五阿哥也開始為胤礽說話。
就在直郡王生出「被全世界背叛」的憤怒與無奈的時候,康熙發話了,「亂臣賊子,確實該死!」
直郡王心裡一喜,還來不及贊同康熙,迎面就被康熙砸過來一盞熱茶,「哐」「嘩啦」瓷器落地直接碎了一地,「朕說的就是你!老四、老五、老九尚且知道顧念兄弟之情,你這個當大哥卻一心想置胤礽於死地,他當太子的時候對你這個大哥可是禮遇有加的,你呢?在他落難的時候,不說替他說話,反而一再逼他入絕境!」
直郡王被康熙這一茶盞,直接砸蒙,再聽康熙這一頓怒吼,哪裡還有不明白的,方才到底是他怒令智昏了,吶吶道:「皇阿瑪!」
就連紫蘇,如今都還有些轉不過來,開口就直接是「太子遇刺」,別說紫蘇,就是董嘉柔自己,也都還沒轉過來。
再說,廢太子遇刺這種事情, 怎麼會在街頭巷尾傳開?九阿哥這邊都還沒得到消息吧?「九爺呢?」
「奴婢還沒來得及派人去問, 金寶就讓人回來傳話, 說是九爺進宮去了,讓福晉不必擔心。」
「這麼說來, 太子遇刺這事也是才傳回京城的?怎的這消息, 這麼快就傳遍大街小巷了?」
「是傳令官一路縱馬大喊, 廢太子遇刺, 一直到皇宮,京城便傳開了。」
董嘉柔皺眉, 又不是什麼八百里加急,更不是什麼大捷,犯得著一路大喊嗎?還廢太子!是生怕京中眾人忘記太子已經被廢了嗎?若說那傳令的沒有問題,董嘉柔頭一個不相信。
這種道理董嘉柔都能想到,康熙和他的人精兒子們哪裡會想不到。
只是現在事關太子安危,康熙也顧不上這些,只忙著詢問具體情況,然後又是送藥又是派太醫,好一通分派,這才算稍稍歇口氣。
想了想,還是覺得很不放心,便道:「朕想親自過去看看。」
這會兒,養心殿內只有康熙與一眾阿哥們。
直郡王擔憂道:「皇阿瑪,不可,二弟剛遭到刺客的刺殺,這會兒,指不定刺客還在附近,您現在過去,指不定正好落入刺客的圈套。」
「指不定,指不定,什麼是指得定的?那是胤礽,是朕的兒子,他原本好好地呆在京中,你們非逼得他去熱河,如今出了事,還要朕眼睜睜看著他沒命嗎?」康熙也怒了。
一眾阿哥連忙起身,跪地道:「皇阿瑪息怒。」
「息怒?朕如何息怒?現在太子生死未卜!」
「皇阿瑪,胤礽已經不是太子了!您不能為一個謀逆之人,以身犯險!」直郡王跪地請求,他心裡十分不甘,都已經廢了,還太子太子的,京中百姓這樣也就罷了,可如今,他的皇阿瑪還這樣,直郡王心中不甘,也有些惶恐,難不成胤礽還能再成為太子?
康熙眯了眯眼,眼神銳利地朝直郡王看去,感受到康熙情緒的變化,一眾阿哥們直接低頭不敢看康熙。
想到胤礽可能會重新成為太子,被憤怒沖昏頭腦的直郡王卻沒注意到康熙正盯著自己,眼看著太子之位唾手可得,卻轉眼因為胤礽遇刺,太子之位可能又要回到胤礽手裡,直郡王忽然覺得,這一定是陰謀,至於是誰的陰謀,自然是誰得利,就是誰的。
對!是這樣的,一定是這樣的!
「皇阿瑪,胤礽遇刺的事情到目前位置根本不知道真假,說不定這是胤礽的陰謀,為的就是讓皇阿瑪內疚!」
康熙聞言,不僅不怒,反而語氣平靜道:「哦?朕內疚,他能得什麼好處?」
直郡王聽康熙這麼問,還以為康熙是將自己的話聽進去了,更是堅定道:「自然是想皇阿瑪接他回京,然後,然後……」
「然後什麼?」康熙甚至給了直郡王一個鼓勵的眼神。
「然後再讓他重新成為太子!」
康熙眼神有些複雜地看向直郡王,這也是他自小帶大的孩子,之前明明挺機靈的一個孩子,怎麼如今能蠢到說出這樣的話?就差沒將自己的野心寫在腦門上了。
康熙閉著眼睛點頭。
直郡王受到莫大的鼓舞,道:「皇阿瑪,胤礽這樣的亂臣賊子,理應誅殺,兒臣不怕背負罵名,願當皇阿瑪手中的利刃,掃除一切對大清不利的人!」
康熙猛然睜眼,眼神直直地看向直郡王,「你當真是這麼想的?」
直郡王立馬表忠心,磕頭道:「兒臣願為皇阿瑪分憂!」
康熙點頭。
九阿哥卻立馬道:「皇阿瑪,不可,太子,哦,二哥定是被索額圖蒙蔽的,他本就是太子,完全沒必要行謀逆……」
直郡王不等九阿哥說完,就怒道:「胤禟!你閉嘴,胤礽謀反的事情證據確鑿,豈容你說有沒有必要!」關鍵時刻,豈容老九亂了他的布局!
四貝勒瞥了眼康熙,察覺到康熙看向九阿哥的眼神中似乎透著一絲絲讚賞,立馬道:「皇阿瑪,兒臣也覺得二哥不會做那等大逆不道的事情……」
直郡王的一句「老四」剛出口,另一邊,五阿哥也開始為胤礽說話。
就在直郡王生出「被全世界背叛」的憤怒與無奈的時候,康熙發話了,「亂臣賊子,確實該死!」
直郡王心裡一喜,還來不及贊同康熙,迎面就被康熙砸過來一盞熱茶,「哐」「嘩啦」瓷器落地直接碎了一地,「朕說的就是你!老四、老五、老九尚且知道顧念兄弟之情,你這個當大哥卻一心想置胤礽於死地,他當太子的時候對你這個大哥可是禮遇有加的,你呢?在他落難的時候,不說替他說話,反而一再逼他入絕境!」
直郡王被康熙這一茶盞,直接砸蒙,再聽康熙這一頓怒吼,哪裡還有不明白的,方才到底是他怒令智昏了,吶吶道:「皇阿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