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董嘉柔老實跟著九阿哥落座,剛坐下,就聽見康熙道:「老九媳婦也來了,你們有什麼問題就問吧。」
董嘉柔忍不住迅速偷瞄了康熙一眼,見他一臉疲色,除此之外,看不出別的神色。
直郡王起身,朝康熙拱手,道:「皇阿瑪,那兒臣作為大哥,就先說了。」
康熙「嗯」了一聲,示意直郡王繼續。
「皇阿瑪,兒臣認為,不說其它,就說最近,九弟妹大義出資,解了南方水利的燃眉之急,又弄出活珠子,讓四弟能快速康復,於公於私,九弟妹都是大清的功臣,太子作為儲君,不僅不感念九弟妹的大恩,大義,反倒是聯合索額圖,甚至串通太子妃,想奪了九弟妹產業,傳出去,不僅讓我們愛新覺羅氏蒙羞,更是會動搖大清的統治。兒臣認為,太子德不配位!」
康熙垂眼,看不清神情,不過眉頭明顯緊了。
直郡王義見康熙沒有打斷,憤填膺地一陣輸出。
作為旁觀者的董嘉柔嘴角直抽抽,按理說,直郡王也是帶過兵,打過仗的,聽說,軍事方面,直郡王也是個厲害,難道看不出來康熙不想聽這些嗎?
董嘉柔轉念想到,自己這也是因為知道歷史,有了先知,再看康熙,自然就覺得自己什麼都看得出來。
作為長子,直郡王也曾是康熙十分看中的兒子,親自教導,能文能武,若是沒有機會也就罷了,眼看著太子頻頻出錯,直郡王有了軍功後,手中也有了一定的權勢,再看太子的時候,自然是越看越不服。
如今,太子犯了這麼大的事情,直郡王自然是不遺餘力地要拉太子下馬。
康熙忽然抬頭,直接看向董嘉柔,道:「老九媳婦也是這次事情的受害者,你說說,你對這事情的看法。」
董嘉柔有瞬間石化,她說什麼?從哪裡說起?她到現在為止都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和京中大多數人一樣,她只聽說索額圖謀反,太子府里搜出信件的事情,都還是因為五福晉的夢知道些,九阿哥只是簡單地提了一句,這會兒居然被康熙點名問話。
董嘉柔朝九阿哥投去求救的目光,九阿哥連忙起身,朝康熙拱手,道:「皇阿瑪恕罪,兒臣還沒來得及同董鄂氏說太子府里信件的具體事情,董鄂氏只知道信件與她有關,對於信件內容毫不知情,所以……」
不等九阿哥說完,康熙抬手制止了九阿哥,認真看向董鄂氏,道:「老九媳婦,那你如今也大概知道太子想幹什麼了吧?你對此有什麼看法?你認為朕該如何處置?」
康熙這話說完,別說董嘉柔了,就連在場的所有阿哥們都是一臉的不可思議,董鄂氏什麼時候這般得他們的皇阿瑪看中了,處置太子的事情,居然問董鄂氏的意思?
後宮不得干政,這董鄂氏如今竟得此殊榮?
一時間,看向董嘉柔的目光有不滿,有羨慕,更多的是複雜。
若不是康熙現在臉色實在難看,直郡王都想提一提「後宮不得干政」了。
董嘉柔再內心嘆息一聲,恭敬道:「回皇阿瑪的話,兒媳不知道太子的信件到底對兒媳如何,如果就只是讓太子妃加盟有間食肆這事,兒臣並不覺得太子對兒媳不利,畢竟太子妃雖然手頭沒有現金給兒媳作為加盟費,但太子妃給兒媳打了欠條了,兒媳的有間食肆本就是可以交加盟銀子並簽下契約就能開的,沒道理天下百姓都可以開,太子和太子妃想開,就是謀害兒媳。」
眼看著康熙神情漸漸放鬆,直郡王一時忍不住道:「董鄂氏,你可知……」
「住嘴!」不等直郡王說完,康熙就一聲怒吼,打斷了直郡王的話。
「皇阿瑪!」直郡王面上退讓不再繼續說,可眼中的不甘卻根本藏不住。
康熙卻朝董嘉柔放緩聲音道:「老九媳婦,宜妃昨兒還同朕提起,說想叫你進宮與她說說話,你現在去翊坤宮陪宜妃說說話吧,一會兒,朕就讓老九送你回府。」
董嘉柔垂頭恭敬道:「多謝皇阿瑪,兒媳告退。」
說完便有小太監引著董嘉柔出了養心殿。
走出養心殿,董嘉柔終於舒了口氣。
若是換平常,大早上叫她進宮就讓她聽那麼幾句話,再說那麼幾句話,就讓她退了,她怎麼也會在心裡念叨幾句。可這次,董嘉柔一點這種想法都沒有。
在經過太子身邊的時候,還不忘恭敬地朝太子行一禮。
若不是董嘉柔面色過於平靜,太子都得懷疑董嘉柔這是故意奚落他的。
從直郡王方才的反應來看,太子想害她的手段,絕不僅僅只是想占了她的產業,但康熙顯然不想讓她知道。
九阿哥是猜到康熙的想法,所以才故意沒同她細說的?
心裡藏著事情,董嘉柔腦子裡也一直在想這些,宜妃顯然也十分擔心兒子們,婆媳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麼。
倒是如康熙所言,沒多久,九阿哥就來接董嘉柔了。
「兒子給母妃請安!」
宜妃見到兒子,心下稍安,但因為九阿哥是皇上身邊的小太監送過來的,這個時候,她也不敢留九阿哥多問,便道:「你來就好,跟你媳婦回府吧,今兒受累了。」
兩人自當恭敬告退。
董嘉柔忍不住迅速偷瞄了康熙一眼,見他一臉疲色,除此之外,看不出別的神色。
直郡王起身,朝康熙拱手,道:「皇阿瑪,那兒臣作為大哥,就先說了。」
康熙「嗯」了一聲,示意直郡王繼續。
「皇阿瑪,兒臣認為,不說其它,就說最近,九弟妹大義出資,解了南方水利的燃眉之急,又弄出活珠子,讓四弟能快速康復,於公於私,九弟妹都是大清的功臣,太子作為儲君,不僅不感念九弟妹的大恩,大義,反倒是聯合索額圖,甚至串通太子妃,想奪了九弟妹產業,傳出去,不僅讓我們愛新覺羅氏蒙羞,更是會動搖大清的統治。兒臣認為,太子德不配位!」
康熙垂眼,看不清神情,不過眉頭明顯緊了。
直郡王義見康熙沒有打斷,憤填膺地一陣輸出。
作為旁觀者的董嘉柔嘴角直抽抽,按理說,直郡王也是帶過兵,打過仗的,聽說,軍事方面,直郡王也是個厲害,難道看不出來康熙不想聽這些嗎?
董嘉柔轉念想到,自己這也是因為知道歷史,有了先知,再看康熙,自然就覺得自己什麼都看得出來。
作為長子,直郡王也曾是康熙十分看中的兒子,親自教導,能文能武,若是沒有機會也就罷了,眼看著太子頻頻出錯,直郡王有了軍功後,手中也有了一定的權勢,再看太子的時候,自然是越看越不服。
如今,太子犯了這麼大的事情,直郡王自然是不遺餘力地要拉太子下馬。
康熙忽然抬頭,直接看向董嘉柔,道:「老九媳婦也是這次事情的受害者,你說說,你對這事情的看法。」
董嘉柔有瞬間石化,她說什麼?從哪裡說起?她到現在為止都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和京中大多數人一樣,她只聽說索額圖謀反,太子府里搜出信件的事情,都還是因為五福晉的夢知道些,九阿哥只是簡單地提了一句,這會兒居然被康熙點名問話。
董嘉柔朝九阿哥投去求救的目光,九阿哥連忙起身,朝康熙拱手,道:「皇阿瑪恕罪,兒臣還沒來得及同董鄂氏說太子府里信件的具體事情,董鄂氏只知道信件與她有關,對於信件內容毫不知情,所以……」
不等九阿哥說完,康熙抬手制止了九阿哥,認真看向董鄂氏,道:「老九媳婦,那你如今也大概知道太子想幹什麼了吧?你對此有什麼看法?你認為朕該如何處置?」
康熙這話說完,別說董嘉柔了,就連在場的所有阿哥們都是一臉的不可思議,董鄂氏什麼時候這般得他們的皇阿瑪看中了,處置太子的事情,居然問董鄂氏的意思?
後宮不得干政,這董鄂氏如今竟得此殊榮?
一時間,看向董嘉柔的目光有不滿,有羨慕,更多的是複雜。
若不是康熙現在臉色實在難看,直郡王都想提一提「後宮不得干政」了。
董嘉柔再內心嘆息一聲,恭敬道:「回皇阿瑪的話,兒媳不知道太子的信件到底對兒媳如何,如果就只是讓太子妃加盟有間食肆這事,兒臣並不覺得太子對兒媳不利,畢竟太子妃雖然手頭沒有現金給兒媳作為加盟費,但太子妃給兒媳打了欠條了,兒媳的有間食肆本就是可以交加盟銀子並簽下契約就能開的,沒道理天下百姓都可以開,太子和太子妃想開,就是謀害兒媳。」
眼看著康熙神情漸漸放鬆,直郡王一時忍不住道:「董鄂氏,你可知……」
「住嘴!」不等直郡王說完,康熙就一聲怒吼,打斷了直郡王的話。
「皇阿瑪!」直郡王面上退讓不再繼續說,可眼中的不甘卻根本藏不住。
康熙卻朝董嘉柔放緩聲音道:「老九媳婦,宜妃昨兒還同朕提起,說想叫你進宮與她說說話,你現在去翊坤宮陪宜妃說說話吧,一會兒,朕就讓老九送你回府。」
董嘉柔垂頭恭敬道:「多謝皇阿瑪,兒媳告退。」
說完便有小太監引著董嘉柔出了養心殿。
走出養心殿,董嘉柔終於舒了口氣。
若是換平常,大早上叫她進宮就讓她聽那麼幾句話,再說那麼幾句話,就讓她退了,她怎麼也會在心裡念叨幾句。可這次,董嘉柔一點這種想法都沒有。
在經過太子身邊的時候,還不忘恭敬地朝太子行一禮。
若不是董嘉柔面色過於平靜,太子都得懷疑董嘉柔這是故意奚落他的。
從直郡王方才的反應來看,太子想害她的手段,絕不僅僅只是想占了她的產業,但康熙顯然不想讓她知道。
九阿哥是猜到康熙的想法,所以才故意沒同她細說的?
心裡藏著事情,董嘉柔腦子裡也一直在想這些,宜妃顯然也十分擔心兒子們,婆媳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麼。
倒是如康熙所言,沒多久,九阿哥就來接董嘉柔了。
「兒子給母妃請安!」
宜妃見到兒子,心下稍安,但因為九阿哥是皇上身邊的小太監送過來的,這個時候,她也不敢留九阿哥多問,便道:「你來就好,跟你媳婦回府吧,今兒受累了。」
兩人自當恭敬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