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賀岱嶽之所以在教授那耽擱了那麼久,為的便是親眼驗證豬飼料的效果是否真的那麼誇張。

  可惜配方保密,賀岱嶽拿到手的是多次實驗改進前的,不過有總比沒有強。

  「學校養了十幾種豬研究選育,教授說下半年送我一對小的。」賀岱嶽肉眼可見的開心,「我這次出去得太對了。」

  「村里沒河,水葫蘆你要怎麼種?」為賀岱嶽高興的同時,褚歸不能忽視現實的困境,「難道種公社的河裡,定期打撈運到養殖場,未免費事了些。」

  「不種河裡。」賀岱嶽思考過了,水葫蘆長勢快歸快,但按其繁殖習性,若不加以控制,將來恐怕會泛濫成災,「我看了種在河裡的狀態,感覺不行。」

  河流之間是連通的,水葫蘆的種子極易隨處傳播,且雨季漲水風險更大。

  外省養殖場接待賀岱嶽的人張口閉口全是水葫蘆的優點,對於賀岱嶽的話不以為然,全國各地都缺飼料,水葫蘆自己傳播省得他們找種源了。

  賀岱嶽眼光長遠,他打算在村里挖個水塘,既能養魚又能種水葫蘆,一舉兩得。

  「你記得黃泥坳不,上輩子你和我割麥子的地方,那有個小水潭,而且離河溝不遠,挖水塘最合適。」

  水塘一天兩天是挖不成的,在此之前,賀岱嶽將向郭書記闡明水葫蘆的隱患,申請租借公社其他生產隊的魚塘進行種植。

  一次外出明確了養殖場未來兩到三年內的清晰目標,賀岱嶽很是滿意,回了村行李箱一擱,立馬去找了楊桂平。

  郭書記對賀岱嶽說的水葫蘆充滿了興趣,當即通知生產隊有池塘的隊長到公社開會,提交申請與簽訂租借協議前後不過隔了三天。

  賀岱嶽電話聯繫外省養殖場拉了一車水葫蘆種苗,分別投放至各生產隊魚塘,引發了許多人圍觀。

  投放初期,賀岱嶽每天在魚塘之間輪流巡視,褚歸好奇有沒有人偷,一車水葫蘆平均到十幾個魚塘,被偷了應該挺明顯的。

  「挨著魚塘岸邊的少了些,但多數飄在魚塘中央,損失不大。」崔齊建議派隊員守塘,賀岱嶽覺得用不著,新鮮玩意兒,有人偷正常。

  「哦,對了,明天芝芝周歲,你上午早點收工,大伯娘叫我們吃飯。」褚歸攏攏衣襟,近幾日倒春寒,冷颼颼的,「一下冷得像過年似的,別把我天麻發的芽凍壞了。」

  「芝芝周歲了?」賀岱嶽忙得不知今夕何夕,竟然四月份了,「我明天陪你進山看看。」

  「嗯?」褚歸一臉驚訝,「你不忙了?」

  「忙得差不多了。」賀岱嶽連軸轉了快兩個月,處理完了前期工作,後面的事按部就班,歇一天也無妨。

  上午小雨霏霏,進山的行程改到了下午。吃了芝芝的周歲宴,禇歸和賀岱嶽跟著在前面歡快開路的冬瓜進了山。

  春寒料峭,枯葉覆蓋的地面顯得有些蕭索,禇歸仔細搜尋著天麻嫩芽的蹤跡。

  林中殘留著上午的潮氣,樹梢滴落的積水仿佛小雨未停,冬瓜的爪子成了泥土色,追著只兔子跑了。

  以樹木為參照物,禇歸找到了一處埋天麻的位置,他彎腰扒開枯葉,濕潤的泥土表面平坦,底部的天麻沒有破土的跡象。

  莫非他失敗了?

  禇歸呼吸微促,耳邊傳來冬瓜的吠叫,它伏身扒拉著什麼,賀岱嶽眼尖呵止了它的動作:「當歸,你種的天麻發芽了。」

  在冬瓜的前爪之間,指節長的一段嫩芽是如此醒目,禇歸注視著嫩芽,心情一派明朗。

  倒春寒沒有壓垮它,而眼前的土地,未來將會有無數的天麻蓬勃新生。清風習習,暖陽穿透雲層傾瀉而下,陰暗的林間霎時光華大作。

  作者有話說:正文就到這裡啦,感謝小可愛們的一路包容和陪伴。番外會設置為免費福利章,我們番外見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