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沈寂沒吭聲,彎腰去揀筆,一隻手覆蓋他的手背,讓他的手掌釘在地上,下巴被托起,通身美麗的青年滿是蠱惑,不依不饒道:「老師,給我吧,求你了。」
這哪裡是哀求?分明是威脅。沈寂看到那雙黑色的眼睛,野心勃勃。
「好。」但他答應了,如以往每一次那樣。
江沉蜻蜓點水吻了他,沈寂覺得自己的眼睛好像被火燎了一下。
他撿起那支筆,半跪在地上,將它送到了江沉的手中。
江沉問道:「故事的內容,老師還記得多少?」
追溯故事的起源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如今該書寫故事的結局了。
沈寂面容平靜,安靜順從,連眼神都沒有變化,可只有江沉知道,他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而且,他正在剖析出自己內心深處最珍貴的東西。
這種行為不被賦予更深層次的意義,只為達到自毀。
他承認他的存在,即完成人格上的自毀。
沈寂視他為另一重人格,卻從未承認他的存在,以江沉對他的了解,沈寂之所以從未接納他,只因出於傲慢。
他從未將他放在眼裡,他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裡,他們擁有相同傲慢的本質,他理所應當被他吸引,可他的眼中沒有他。
他喜歡他的眼睛,卻不喜歡輸。
他下沉到十八層地獄,叩響一扇又一扇重生之門,他入侵夢境,為沈寂編織一場大夢,他親眼看著沈寂無數次從他的手中逃出,勢不可擋奔赴毀滅的途中,他不知道有多開心,可漸漸地,隨之而來的卻是無法滿足的毀滅欲。
沈寂越想完成人格上的統一,江沉就越想打破它。
打破他生而不自知的傲慢,擊潰他高高在上的本性,叫他哭,叫他笑,叫他完整而錐心刻骨,叫他被他吞噬,醒來不死不滅,永遠活在萬丈迷霧之中,死生崩毀,不得安息。
一開始,他只當這是一場遊戲,太過漫長的守護與摧毀,死亡與新生,叫這一切面目全非,而今只想贏。
只想沈寂承認他的存在。
等待的時間漫長到無聊,隱隱顯露失控的一角,他快要待不下去了。
他想,一切是時候結束了。
今天是江沉給沈寂的結局。
-
「……故事的開頭是一具無頭屍體,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主人公為了抹殺副人格,把自己送進噩夢深處,逃殺在一棟大樓里展開,一個又一個幻象死在黑夜深處。
故事進入到最終,身為主人公的作家與讀者不死不休,他們都說自己才是最初的主人格,可他們都不記得誰才是最初的主人格。
他們在現實中度過相安無事的數十年,本該彼此相依為命,如今置身噩夢,懷疑,恐慌,猜忌,憤怒,仇恨,嫉妒,他們終於由衷地詛咒對方從未存在過。
讀者死在作家的刀下,作家獲得了勝利,卻在現實中親眼看到了讀者的頭顱。
故事的結局,是作家打開冰箱,看見一顆早已腐爛的頭顱。」
厚厚一沓的稿紙書寫完畢,如今只差一樣,「在老師的心中,這本書該叫什麼名字?」
「……」
江沉彎了彎唇角,仿佛聽到一個答案,似笑非笑的眼神挪到沈寂身上,注視他接下來的動作,「我有個更好聽的名字,老師願意聽聽看嗎?」
「……」
他望著沈寂打開冰箱,緩慢的聲音與向外打開的冰箱門同步。
「《為被斬首而生的頭顱》。」
「這是我給老師的結局,喜歡嗎?老師。」
「……」
江沉微微笑著,抬臂將所有稿紙高高揚起,凌空響起子彈的呼嘯,整齊的紙張飛散塌陷,潔白的紙面,除了長長一串的書名,其餘皆是空白。
他望著朝四面八方散開的心血,它在無限擴大,卻磅礴得尋不到一個錨點,一道能夠撬開這個錨點的縫隙。
為了這道縫隙,他已等待太久。
而今,終於得償所願。
終於得以把自己釘進去,砸碎這個虛假荒唐的世界,砸碎沈寂。
夢境與現實的重疊,讓作家再也逃不出名為讀者的噩夢。
冰箱裡擺放的究竟是頭顱還是蛋糕,已經不再重要。
讀者在作家的身上死而復生。
江沉則永久地睡在沈寂體內。
漫長的等待終於迎來結局,江沉拄臂撐著頭顱,他的眼神無聲且平靜,莫大的哀慟在這間心房緩緩降臨,眨眼間厲鬼橫生,整個世界已不能成為他的牢籠,可他卻仍滿身枷鎖,掙脫不得。
不斷下墜的心境中,唯有那道身影真實存在,陪伴依舊。
(完)
第42章 番外食我飲我
沈寂一直被困在過去的陰影中。
父親出軌後,母親精神崩潰,一邊說愛他,一邊折磨他,愛與恨的界限在沈寂的認知中變得模糊。
父母雙亡,沈寂被送進孤兒院,歷經多次領養又被送回,始終無法擺脫過去的陰影,只能一邊頂著精神壓力一邊努力生活。
大學畢業後,他留校擔任心理醫生,因不健全的師生關係被校方辭退,重重打擊之下,沈寂愈加自閉,不願見人。
窮困潦倒時,被房東的善意接納,再次遇見從前的學生江沉,被江沉示愛,因害怕而逃避,最後終於可以鼓起勇氣面對,卻發現江沉的愛同樣扭曲。
江沉口口聲聲對他訴說愛,床上卻一次比一次手段激烈,沈寂無力承受江沉粗暴的虐待,只能一遍遍洗腦自己,疼痛成為愛意最好的詮釋。
這哪裡是哀求?分明是威脅。沈寂看到那雙黑色的眼睛,野心勃勃。
「好。」但他答應了,如以往每一次那樣。
江沉蜻蜓點水吻了他,沈寂覺得自己的眼睛好像被火燎了一下。
他撿起那支筆,半跪在地上,將它送到了江沉的手中。
江沉問道:「故事的內容,老師還記得多少?」
追溯故事的起源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如今該書寫故事的結局了。
沈寂面容平靜,安靜順從,連眼神都沒有變化,可只有江沉知道,他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而且,他正在剖析出自己內心深處最珍貴的東西。
這種行為不被賦予更深層次的意義,只為達到自毀。
他承認他的存在,即完成人格上的自毀。
沈寂視他為另一重人格,卻從未承認他的存在,以江沉對他的了解,沈寂之所以從未接納他,只因出於傲慢。
他從未將他放在眼裡,他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裡,他們擁有相同傲慢的本質,他理所應當被他吸引,可他的眼中沒有他。
他喜歡他的眼睛,卻不喜歡輸。
他下沉到十八層地獄,叩響一扇又一扇重生之門,他入侵夢境,為沈寂編織一場大夢,他親眼看著沈寂無數次從他的手中逃出,勢不可擋奔赴毀滅的途中,他不知道有多開心,可漸漸地,隨之而來的卻是無法滿足的毀滅欲。
沈寂越想完成人格上的統一,江沉就越想打破它。
打破他生而不自知的傲慢,擊潰他高高在上的本性,叫他哭,叫他笑,叫他完整而錐心刻骨,叫他被他吞噬,醒來不死不滅,永遠活在萬丈迷霧之中,死生崩毀,不得安息。
一開始,他只當這是一場遊戲,太過漫長的守護與摧毀,死亡與新生,叫這一切面目全非,而今只想贏。
只想沈寂承認他的存在。
等待的時間漫長到無聊,隱隱顯露失控的一角,他快要待不下去了。
他想,一切是時候結束了。
今天是江沉給沈寂的結局。
-
「……故事的開頭是一具無頭屍體,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主人公為了抹殺副人格,把自己送進噩夢深處,逃殺在一棟大樓里展開,一個又一個幻象死在黑夜深處。
故事進入到最終,身為主人公的作家與讀者不死不休,他們都說自己才是最初的主人格,可他們都不記得誰才是最初的主人格。
他們在現實中度過相安無事的數十年,本該彼此相依為命,如今置身噩夢,懷疑,恐慌,猜忌,憤怒,仇恨,嫉妒,他們終於由衷地詛咒對方從未存在過。
讀者死在作家的刀下,作家獲得了勝利,卻在現實中親眼看到了讀者的頭顱。
故事的結局,是作家打開冰箱,看見一顆早已腐爛的頭顱。」
厚厚一沓的稿紙書寫完畢,如今只差一樣,「在老師的心中,這本書該叫什麼名字?」
「……」
江沉彎了彎唇角,仿佛聽到一個答案,似笑非笑的眼神挪到沈寂身上,注視他接下來的動作,「我有個更好聽的名字,老師願意聽聽看嗎?」
「……」
他望著沈寂打開冰箱,緩慢的聲音與向外打開的冰箱門同步。
「《為被斬首而生的頭顱》。」
「這是我給老師的結局,喜歡嗎?老師。」
「……」
江沉微微笑著,抬臂將所有稿紙高高揚起,凌空響起子彈的呼嘯,整齊的紙張飛散塌陷,潔白的紙面,除了長長一串的書名,其餘皆是空白。
他望著朝四面八方散開的心血,它在無限擴大,卻磅礴得尋不到一個錨點,一道能夠撬開這個錨點的縫隙。
為了這道縫隙,他已等待太久。
而今,終於得償所願。
終於得以把自己釘進去,砸碎這個虛假荒唐的世界,砸碎沈寂。
夢境與現實的重疊,讓作家再也逃不出名為讀者的噩夢。
冰箱裡擺放的究竟是頭顱還是蛋糕,已經不再重要。
讀者在作家的身上死而復生。
江沉則永久地睡在沈寂體內。
漫長的等待終於迎來結局,江沉拄臂撐著頭顱,他的眼神無聲且平靜,莫大的哀慟在這間心房緩緩降臨,眨眼間厲鬼橫生,整個世界已不能成為他的牢籠,可他卻仍滿身枷鎖,掙脫不得。
不斷下墜的心境中,唯有那道身影真實存在,陪伴依舊。
(完)
第42章 番外食我飲我
沈寂一直被困在過去的陰影中。
父親出軌後,母親精神崩潰,一邊說愛他,一邊折磨他,愛與恨的界限在沈寂的認知中變得模糊。
父母雙亡,沈寂被送進孤兒院,歷經多次領養又被送回,始終無法擺脫過去的陰影,只能一邊頂著精神壓力一邊努力生活。
大學畢業後,他留校擔任心理醫生,因不健全的師生關係被校方辭退,重重打擊之下,沈寂愈加自閉,不願見人。
窮困潦倒時,被房東的善意接納,再次遇見從前的學生江沉,被江沉示愛,因害怕而逃避,最後終於可以鼓起勇氣面對,卻發現江沉的愛同樣扭曲。
江沉口口聲聲對他訴說愛,床上卻一次比一次手段激烈,沈寂無力承受江沉粗暴的虐待,只能一遍遍洗腦自己,疼痛成為愛意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