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頁
許嬋在一旁幫忙端盆,嘴裡也不閒著:「子謙哥也會釣魚嗎?我剛學,之前半年都沒釣上來,今日運氣好,一下子釣上來兩條。」
「嗯,家裡有一口魚塘,閒暇時候我就坐在魚塘邊釣魚,釣起來再放回去,然後再釣。」
許嬋一聽兩眼放光:「魚塘!那豈不是天天都能吃魚?真羨慕,我要吃還得自己到河邊釣,你們家魚塘大嗎?」
「還行,也就半畝,自己吃,還能賣一些。不過我還是喜歡在江河裡釣魚,那樣的魚味道更鮮美。」
……
許嬋用家裡現有的食材,做了三菜一湯,雖然已經吃過了,孫秀娥和許嬋仍坐在一旁陪著。
用飯時石慧蓮問到肖克嵐,孫秀娥和許嬋滿臉喜滋滋的。
前兩日肖克嵐才接到文書,就要升任岳州府通判,不過要等年底才上任。這兩天又出差到巴陵,似乎比以前更忙了。
石慧蓮:「我就說嘛,肖大人的才能,到哪裡都能往上走。只是畢竟不比年輕時候,身子還是得多注意些,不能太受累。」
孫秀娥:「他的身子倒是一直很好的,年輕時就少有害過病,當初剛來安鄉的時候,我倆都是水土不服,他兩三月身子便安然無恙,我一病就是兩三年。」
石慧蓮笑了笑:「妹子年輕時操心受累,家裡家外一個人操持,這會兒該是享清福的時候了。」
飯吃過後,孫秀娥和石慧蓮仍在敘舊,許嬋猶豫了許久,開口說道:「外祖母,我能帶子謙哥哥出去玩嗎?」
孫秀娥看了看外頭的天色:「還出去什麼?都落更了,就在院子裡玩會兒,人家大老遠來,夜了才落腳,你也不讓人早些休息。」
東方子謙連忙說道:「沒事的肖夫人,我不累。」
因為實在太晚了,兩人只好在院子裡玩。
東方子謙到客房裡找了找包袱,拿出一個蟈蟈籠子出來,「給你的,子峻說你想要個大的蟈蟈籠子,本來想趕在你生辰的時候過來送你,但這邊我和祖母都是第一次來,不認得路,來晚了些。」
許嬋開心地雙手接過籠子:「謝謝子謙哥哥,這……這個是你親手做的嗎?」
東方子謙:「嗯,喜歡嗎?」
許嬋點了點頭,眼睛一直盯著籠子看:「喜歡,這麼大的籠子,裝個十隻八隻肯定沒問題。集市上的賣的籠子都太小了,還是你心靈手巧。」
這是個四方型的籠子,每一面都有巴掌大小,是東方子謙用竹子劈成一根根小木棍製成的,像個鳥籠子一樣,但木棍間隙比鳥籠更小,看起來更精緻。
許嬋:「子謙哥哥,益州離這裡遠嗎?你們來這裡路上走了多久?」
東方子謙想了想回道:「好像也不是很遠,也就半個多月,主要是我們不認得路,還有離開蜀地的山路難走些,若下次來我一定能更快些。」
說道下次,許嬋頓時欣喜,「下次什麼時候?要不我讓祖母帶我去益州好了,我好想看看你家的魚塘,你再教我釣魚吧?我今日看到河邊有人釣了條大鯉魚,好生羨慕。」
東方子謙略有羞澀地笑了笑:「沒事,我明天就能教你。你能早起嗎?這會兒天越來越熱,早上要比傍晚涼快些。」
許嬋信誓旦旦道:「沒問題,咱們趕在城門開的時候就出去,釣幾條魚回來,中午我給你們做好吃的。」
翌日,東方子謙五更一點就起了床,孫秀娥和石慧蓮一輩子勞碌命,雖然到老了鬆快些,也是天沒亮就醒了。
兩人正在廚房裡做早飯,孫秀娥看水缸里沒水了,叫小廝去挑水,東方子謙見狀也挑著兩個水桶幫忙。
孫秀娥著急地追上去:「你這孩子,怎麼不多睡會兒?這等事情讓下人做就行。」
東方子謙一邊往外走一邊說道:「我沒有睡懶覺的習慣,起來幫您挑點水,也算鍛鍊身體了。」
石慧蓮把孫秀娥勸回廚房內,「別管他了,這小子從小幫著家裡幹活兒都習慣了,每天早上家裡劈柴挑水的事,都是他做的。」
孫秀娥誇讚道:「這孩子從小就懂事,那會兒在臨安的時候我就能看出來,有個當大哥哥的模樣。姐姐你也是好福氣,大孫子這麼勤懇懂事又孝順,子峻呢,聽說這會兒在西北跟著卓昱打仗,這將來也定是個當將軍命。」
石慧蓮被誇得滿臉堆笑,謙虛道:「嗨,子峻還是個孩子,我只求他一生安穩康樂,別的都隨天意吧。」
包子蒸上鍋,兩人又準備煮紅薯粥、煎兩道時蔬小菜。
孫秀娥正在淘米,又問道:「對了,子謙都到娶媳婦的年紀了,什麼時候也能喝你們家的喜酒?我還沒去益州玩過呢,都說蜀地是天府之國,好吃好玩的多著去了。」
石慧蓮微微一愣,手裡擇菜的動作一停,若有所思道:「他……唉,這孩子也不知怎麼想的,說想再等幾年娶妻。他娘物色了幾位姑娘,都沒有合意的。還有個是鄰縣裡的大戶人家,找了媒婆來說親,我們也不認得這戶人家,也不知主人家怎麼認得子謙的?」
孫秀娥笑了笑:「怕不是人家姑娘在外頭無意見到了?子謙這俊模樣大個頭,又身強力壯的,只怕是你們附近村裡的小姑娘們都心動了?」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嗯,家裡有一口魚塘,閒暇時候我就坐在魚塘邊釣魚,釣起來再放回去,然後再釣。」
許嬋一聽兩眼放光:「魚塘!那豈不是天天都能吃魚?真羨慕,我要吃還得自己到河邊釣,你們家魚塘大嗎?」
「還行,也就半畝,自己吃,還能賣一些。不過我還是喜歡在江河裡釣魚,那樣的魚味道更鮮美。」
……
許嬋用家裡現有的食材,做了三菜一湯,雖然已經吃過了,孫秀娥和許嬋仍坐在一旁陪著。
用飯時石慧蓮問到肖克嵐,孫秀娥和許嬋滿臉喜滋滋的。
前兩日肖克嵐才接到文書,就要升任岳州府通判,不過要等年底才上任。這兩天又出差到巴陵,似乎比以前更忙了。
石慧蓮:「我就說嘛,肖大人的才能,到哪裡都能往上走。只是畢竟不比年輕時候,身子還是得多注意些,不能太受累。」
孫秀娥:「他的身子倒是一直很好的,年輕時就少有害過病,當初剛來安鄉的時候,我倆都是水土不服,他兩三月身子便安然無恙,我一病就是兩三年。」
石慧蓮笑了笑:「妹子年輕時操心受累,家裡家外一個人操持,這會兒該是享清福的時候了。」
飯吃過後,孫秀娥和石慧蓮仍在敘舊,許嬋猶豫了許久,開口說道:「外祖母,我能帶子謙哥哥出去玩嗎?」
孫秀娥看了看外頭的天色:「還出去什麼?都落更了,就在院子裡玩會兒,人家大老遠來,夜了才落腳,你也不讓人早些休息。」
東方子謙連忙說道:「沒事的肖夫人,我不累。」
因為實在太晚了,兩人只好在院子裡玩。
東方子謙到客房裡找了找包袱,拿出一個蟈蟈籠子出來,「給你的,子峻說你想要個大的蟈蟈籠子,本來想趕在你生辰的時候過來送你,但這邊我和祖母都是第一次來,不認得路,來晚了些。」
許嬋開心地雙手接過籠子:「謝謝子謙哥哥,這……這個是你親手做的嗎?」
東方子謙:「嗯,喜歡嗎?」
許嬋點了點頭,眼睛一直盯著籠子看:「喜歡,這麼大的籠子,裝個十隻八隻肯定沒問題。集市上的賣的籠子都太小了,還是你心靈手巧。」
這是個四方型的籠子,每一面都有巴掌大小,是東方子謙用竹子劈成一根根小木棍製成的,像個鳥籠子一樣,但木棍間隙比鳥籠更小,看起來更精緻。
許嬋:「子謙哥哥,益州離這裡遠嗎?你們來這裡路上走了多久?」
東方子謙想了想回道:「好像也不是很遠,也就半個多月,主要是我們不認得路,還有離開蜀地的山路難走些,若下次來我一定能更快些。」
說道下次,許嬋頓時欣喜,「下次什麼時候?要不我讓祖母帶我去益州好了,我好想看看你家的魚塘,你再教我釣魚吧?我今日看到河邊有人釣了條大鯉魚,好生羨慕。」
東方子謙略有羞澀地笑了笑:「沒事,我明天就能教你。你能早起嗎?這會兒天越來越熱,早上要比傍晚涼快些。」
許嬋信誓旦旦道:「沒問題,咱們趕在城門開的時候就出去,釣幾條魚回來,中午我給你們做好吃的。」
翌日,東方子謙五更一點就起了床,孫秀娥和石慧蓮一輩子勞碌命,雖然到老了鬆快些,也是天沒亮就醒了。
兩人正在廚房裡做早飯,孫秀娥看水缸里沒水了,叫小廝去挑水,東方子謙見狀也挑著兩個水桶幫忙。
孫秀娥著急地追上去:「你這孩子,怎麼不多睡會兒?這等事情讓下人做就行。」
東方子謙一邊往外走一邊說道:「我沒有睡懶覺的習慣,起來幫您挑點水,也算鍛鍊身體了。」
石慧蓮把孫秀娥勸回廚房內,「別管他了,這小子從小幫著家裡幹活兒都習慣了,每天早上家裡劈柴挑水的事,都是他做的。」
孫秀娥誇讚道:「這孩子從小就懂事,那會兒在臨安的時候我就能看出來,有個當大哥哥的模樣。姐姐你也是好福氣,大孫子這麼勤懇懂事又孝順,子峻呢,聽說這會兒在西北跟著卓昱打仗,這將來也定是個當將軍命。」
石慧蓮被誇得滿臉堆笑,謙虛道:「嗨,子峻還是個孩子,我只求他一生安穩康樂,別的都隨天意吧。」
包子蒸上鍋,兩人又準備煮紅薯粥、煎兩道時蔬小菜。
孫秀娥正在淘米,又問道:「對了,子謙都到娶媳婦的年紀了,什麼時候也能喝你們家的喜酒?我還沒去益州玩過呢,都說蜀地是天府之國,好吃好玩的多著去了。」
石慧蓮微微一愣,手裡擇菜的動作一停,若有所思道:「他……唉,這孩子也不知怎麼想的,說想再等幾年娶妻。他娘物色了幾位姑娘,都沒有合意的。還有個是鄰縣裡的大戶人家,找了媒婆來說親,我們也不認得這戶人家,也不知主人家怎麼認得子謙的?」
孫秀娥笑了笑:「怕不是人家姑娘在外頭無意見到了?子謙這俊模樣大個頭,又身強力壯的,只怕是你們附近村裡的小姑娘們都心動了?」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