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或者說規勸更合適!
果然,美人爹爹始終在試探,在不能確定自己能給二妹足夠多的保障前,爹不會輕易讓二妹入宮,甚至可能就此不許她再出現在他面前。
“太子,靜心為上。”我就看你這血氣方剛,年少氣盛的太子如何耐得住青春期的騷動。你若失守,那麼二丫此生都不會再踏入國門一步。
太子只能失望而回,美人爹爹拿定主意的事,強求無益。
而幾天之後,丞相大人奉召入宮陪皇帝下棋喝茶。
“據聞安之與太子時常私下會面?”開華帝開玩笑的說了這樣一句。
孟明遠淡然一笑,“陛下,臣忝為太子太傅,見面不是很正常嗎?更何況,所謂時常是怎樣一種說法?三五月算時常麼?還是半年六個月算?”
開華帝不由哈哈大笑,“安之所言甚是。”那些人都把他這一國之君當傻子嗎?
時常私下見面?
別說謹慎憊懶如丞相不會去做,即便要見他們又何需私下見面?
“太子這些日子並不容易。”
孟明遠低頭喝了口茶,道:“陛下,您容易麼?”
開華帝一愣,爾後笑了,“朕便知道,這天下朕若還有一知己,必是你孟安之無疑。”
“臣不敢當。”
“這天下也只有你當得起。”開華帝有些感慨,“每一個帝王的成長都需要磨刀石。”
孟明遠不語。
開華帝卻知道他懂,曾經南王兄弟是他的磨刀石,突厥與回鶻的犯邊是他的磨刀石,他與丞相都得到了迅速的成長。
而如今,太子也需要有他自己的磨刀石,有些事必須由太子自己去體會完成。
帝王之路不好走,它孤獨寂寞又滿布荊棘,一個成功的帝王之路更不好走……寄望愈深,他需要的磨礪便愈大。
所以,丞相始終做壁上觀,不輕易插手。
他們君臣有他們君臣的默契,有些事不需要他講,丞相也能明白。
“安之啊。”
“陛下。”
“朕的太子不小了。”你丫真打算讓他一直打光棍麼?那我大慶朝的皇太孫何時才能出生?
太子不急皇上也要急了,只有你這宰相穩坐釣魚台,不急不忙的,簡直豈有此理。
“陛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哥還要再看看呢,事關我閨女的終身幸福馬虎大意不得。
“你也給朕差不多點兒。”
“臣知道。”掐著底線來麼,不怕。
“其實,陛下,太子不必等的。”丞相還是忍不住跟開華帝說了句掏心窩子的話,這樣一來大家都省心省力麼,不用像現在這樣算計來算計去,多累啊。
開華帝哼了一聲,“朕的金口玉言,你可以不當回事,但朕不會食言。”
“陛下——”您真是太執著了,那密詔又沒人知道,完全可以永遠不見天日。
“這也是太子自己的選擇,只不過,皇嗣……”開華帝也有自己的顧慮。
“若無所出,她自當退位以讓賢。”皇嗣乃國之大事,是不允許摻雜太多個人感情的,到那時即使只出於父親的愛女之心,也不會讓二丫處於輿論漩渦,遭受千夫所指。
退讓有時才能得以保全!
開華帝頷首,“朕信安之。”該決斷時,丞相從不心慈手軟。
必要的時候,丞相的殺伐決斷不亞於任何一個作戰剽悍的三軍統帥,這才是他經歷過內亂與國戰的輔國之臣的手腕與氣度。
結束君臣會晤的丞相大人閒庭信步一般走在出宮的宮道之上,不想卻遇到了一個人。
娉婷妖嬈的董昭儀迎面而來,猶如仙子御風而行,確實有一股美感。
所謂美人!
“臣見過昭儀娘娘。”進階到是很快,能不能穩固便難說了。
美艷過人的董昭儀有些倨傲的走過。
孟明遠笑了,笑得頗耐人尋味。
不給他這致仕國相的面子,她以為是打了他的臉嗎?
錯了,那是打了給他致仕國相實權皇帝的臉。
他名義是致仕了,可實際上那所謂的參知政事權便是實實在在的相權,不過,他懶得用罷了。
有人要作死,那旁人實是不好攔著的。
孟明遠個人對這個董昭儀沒什麼好惡觀,不過是憑美色上位的妃嬪罷了。而容顏未老恩先斷之事,她怕是還不曾領略其中三味啊。
年輕,有時真是太天真!
☆、第145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
鎮國公羅老爺子薨,享年七十有八,在武將中算是難得的高壽。
開華帝派內侍到祭。
孟明遠亦親自前往弔唁。
這一帝一相是給足了鎮國公府面子。
不管怎麼說,鎮國公府都是碩果僅存的兩家元勛中的一家,而老國公一薨,兩家元勛只剩下早已臥病在床如風燭殘年的威國公一人了。
鎮國公的喪事未完,威國公府又傳來噩耗,年已八十有九的威老國公也薨逝了。
帝罷朝三日。
兩家老國公一前一後薨逝,總讓人有那麼點不祥的感覺。
兩家國公府承爵的子嗣齊齊回家丁憂守制。
不到兩月,邊關風雲又起,突厥措頓可汗亡,繼任烏歷可汗舉兵再次犯邊而來。
這是明晃晃的打劫啊!
在邊關將帥甫自更換的情況下打了大慶朝一個措手不及。
開華帝奪情起復兩家國公府後人趕赴邊關統兵迎敵。
在整個朝堂忙作一團的時候,致仕在家的孟明遠依舊是閒看花開花落,坐看雲捲雲舒,偶爾到後園泛舟采荷,喝點小酒,生活過得頗是愜意。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他為相二十餘載,已經盡到了自己為人臣子的本分,不覺得有什麼好良心不安的。
只是孟明遠怎麼都沒料到自己以為最不用擔心的老三會選在這種時候把一個人帶回府,並言明要娶這人。
那是個女的,這個讓程雪蘭很是欣慰。
但是,那個女的是個出家的道姑,這讓程雪蘭受到了打擊。
丞相大人扶著自己的額頭心裡直嘆氣,兒女果然都是債,就沒有一個能省心的。
丞相大人沒急著去問兒子,他很有耐心地等。
三天後,比耐心輸給自己父親的孟三公子老老實實地往父親的“聽風閣”取經去。
“爹。”
“終於想來找為父了?”
“兒子一直覺得爹從不受世俗所拘。”
“帽子戴得不低。”
“小霞雖然是出家修行之人,但這並不是她的本意。”
“出家既離家,離家既無家,你去道觀贖了她出來就是了,哪有笨成你這樣的?”丞相大人簡直恨鐵不成鋼了,當年唐明皇就是這樣轉了個彎把兒媳婦變成自己的貴妃娘娘的。
“爹——”孟叔翰整個人都明亮了起來。
“給。”孟明遠將桌上一份東西扔給他。
孟叔翰接到手裡一看,不由眉開眼笑,那是贖買的文契,如今小霞已經是自由之身了。
晚上,他就摸進了暫住在他院落里的小霞的房間,一償夙願,終於失去了他保持了二十多年的童貞。
幾天後,孟家就辦了一個低調的喜宴,幫孟三公子終結了他的終身大事。
不是孟明遠想這麼急,這麼簡單辦,而是自家那個不成器的小子整日摸進人家姑娘的屋裡睡,真怕夜長夢多整出不好的結果來,還是早點辦了的好。
大家都省心!
如今,兒女們也只剩下二丫讓他這為人父者煩心不已了。
在丞相為自己女兒婚事煩惱的時候,宮裡也有了新變化。
楊妃的一個族侄女因著美色為帝所喜,被進為美人,如今聖眷正隆,風頭儼然已蓋過董昭儀。
果然是紅顏未老恩先斷!
對於開華帝這種越老越留戀花叢的德性,丞相大人不表示看法。年輕時兢兢業業守江山,年老了,後繼有人,放縱一下也是人之常情。
一個帝王,他有這樣放縱的權力和資本。
雖然如果做為一個忠臣,他應該進宮勸誡皇上龍體為要,國事為重,不可貪戀美色。但是,忠臣的下場通常都不怎麼美好,聰明如丞相這樣的,懶惰如丞相這般的,他斷然是沒可能去做那樣的事。
侫臣孟明遠是不當的,但是純粹的忠臣他也沒什麼興趣,不管誰要作死,那就作去好了,反正看戲的不嫌事大不是?
不過,致仕的丞相不出頭,朝官自然有出頭的人。
從古至今,拋頭顱灑熱血總是喜歡跟皇帝唱反調的諫臣諍臣那多了去了,不缺這種人才。
果然,美人爹爹始終在試探,在不能確定自己能給二妹足夠多的保障前,爹不會輕易讓二妹入宮,甚至可能就此不許她再出現在他面前。
“太子,靜心為上。”我就看你這血氣方剛,年少氣盛的太子如何耐得住青春期的騷動。你若失守,那麼二丫此生都不會再踏入國門一步。
太子只能失望而回,美人爹爹拿定主意的事,強求無益。
而幾天之後,丞相大人奉召入宮陪皇帝下棋喝茶。
“據聞安之與太子時常私下會面?”開華帝開玩笑的說了這樣一句。
孟明遠淡然一笑,“陛下,臣忝為太子太傅,見面不是很正常嗎?更何況,所謂時常是怎樣一種說法?三五月算時常麼?還是半年六個月算?”
開華帝不由哈哈大笑,“安之所言甚是。”那些人都把他這一國之君當傻子嗎?
時常私下見面?
別說謹慎憊懶如丞相不會去做,即便要見他們又何需私下見面?
“太子這些日子並不容易。”
孟明遠低頭喝了口茶,道:“陛下,您容易麼?”
開華帝一愣,爾後笑了,“朕便知道,這天下朕若還有一知己,必是你孟安之無疑。”
“臣不敢當。”
“這天下也只有你當得起。”開華帝有些感慨,“每一個帝王的成長都需要磨刀石。”
孟明遠不語。
開華帝卻知道他懂,曾經南王兄弟是他的磨刀石,突厥與回鶻的犯邊是他的磨刀石,他與丞相都得到了迅速的成長。
而如今,太子也需要有他自己的磨刀石,有些事必須由太子自己去體會完成。
帝王之路不好走,它孤獨寂寞又滿布荊棘,一個成功的帝王之路更不好走……寄望愈深,他需要的磨礪便愈大。
所以,丞相始終做壁上觀,不輕易插手。
他們君臣有他們君臣的默契,有些事不需要他講,丞相也能明白。
“安之啊。”
“陛下。”
“朕的太子不小了。”你丫真打算讓他一直打光棍麼?那我大慶朝的皇太孫何時才能出生?
太子不急皇上也要急了,只有你這宰相穩坐釣魚台,不急不忙的,簡直豈有此理。
“陛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哥還要再看看呢,事關我閨女的終身幸福馬虎大意不得。
“你也給朕差不多點兒。”
“臣知道。”掐著底線來麼,不怕。
“其實,陛下,太子不必等的。”丞相還是忍不住跟開華帝說了句掏心窩子的話,這樣一來大家都省心省力麼,不用像現在這樣算計來算計去,多累啊。
開華帝哼了一聲,“朕的金口玉言,你可以不當回事,但朕不會食言。”
“陛下——”您真是太執著了,那密詔又沒人知道,完全可以永遠不見天日。
“這也是太子自己的選擇,只不過,皇嗣……”開華帝也有自己的顧慮。
“若無所出,她自當退位以讓賢。”皇嗣乃國之大事,是不允許摻雜太多個人感情的,到那時即使只出於父親的愛女之心,也不會讓二丫處於輿論漩渦,遭受千夫所指。
退讓有時才能得以保全!
開華帝頷首,“朕信安之。”該決斷時,丞相從不心慈手軟。
必要的時候,丞相的殺伐決斷不亞於任何一個作戰剽悍的三軍統帥,這才是他經歷過內亂與國戰的輔國之臣的手腕與氣度。
結束君臣會晤的丞相大人閒庭信步一般走在出宮的宮道之上,不想卻遇到了一個人。
娉婷妖嬈的董昭儀迎面而來,猶如仙子御風而行,確實有一股美感。
所謂美人!
“臣見過昭儀娘娘。”進階到是很快,能不能穩固便難說了。
美艷過人的董昭儀有些倨傲的走過。
孟明遠笑了,笑得頗耐人尋味。
不給他這致仕國相的面子,她以為是打了他的臉嗎?
錯了,那是打了給他致仕國相實權皇帝的臉。
他名義是致仕了,可實際上那所謂的參知政事權便是實實在在的相權,不過,他懶得用罷了。
有人要作死,那旁人實是不好攔著的。
孟明遠個人對這個董昭儀沒什麼好惡觀,不過是憑美色上位的妃嬪罷了。而容顏未老恩先斷之事,她怕是還不曾領略其中三味啊。
年輕,有時真是太天真!
☆、第145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
鎮國公羅老爺子薨,享年七十有八,在武將中算是難得的高壽。
開華帝派內侍到祭。
孟明遠亦親自前往弔唁。
這一帝一相是給足了鎮國公府面子。
不管怎麼說,鎮國公府都是碩果僅存的兩家元勛中的一家,而老國公一薨,兩家元勛只剩下早已臥病在床如風燭殘年的威國公一人了。
鎮國公的喪事未完,威國公府又傳來噩耗,年已八十有九的威老國公也薨逝了。
帝罷朝三日。
兩家老國公一前一後薨逝,總讓人有那麼點不祥的感覺。
兩家國公府承爵的子嗣齊齊回家丁憂守制。
不到兩月,邊關風雲又起,突厥措頓可汗亡,繼任烏歷可汗舉兵再次犯邊而來。
這是明晃晃的打劫啊!
在邊關將帥甫自更換的情況下打了大慶朝一個措手不及。
開華帝奪情起復兩家國公府後人趕赴邊關統兵迎敵。
在整個朝堂忙作一團的時候,致仕在家的孟明遠依舊是閒看花開花落,坐看雲捲雲舒,偶爾到後園泛舟采荷,喝點小酒,生活過得頗是愜意。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他為相二十餘載,已經盡到了自己為人臣子的本分,不覺得有什麼好良心不安的。
只是孟明遠怎麼都沒料到自己以為最不用擔心的老三會選在這種時候把一個人帶回府,並言明要娶這人。
那是個女的,這個讓程雪蘭很是欣慰。
但是,那個女的是個出家的道姑,這讓程雪蘭受到了打擊。
丞相大人扶著自己的額頭心裡直嘆氣,兒女果然都是債,就沒有一個能省心的。
丞相大人沒急著去問兒子,他很有耐心地等。
三天後,比耐心輸給自己父親的孟三公子老老實實地往父親的“聽風閣”取經去。
“爹。”
“終於想來找為父了?”
“兒子一直覺得爹從不受世俗所拘。”
“帽子戴得不低。”
“小霞雖然是出家修行之人,但這並不是她的本意。”
“出家既離家,離家既無家,你去道觀贖了她出來就是了,哪有笨成你這樣的?”丞相大人簡直恨鐵不成鋼了,當年唐明皇就是這樣轉了個彎把兒媳婦變成自己的貴妃娘娘的。
“爹——”孟叔翰整個人都明亮了起來。
“給。”孟明遠將桌上一份東西扔給他。
孟叔翰接到手裡一看,不由眉開眼笑,那是贖買的文契,如今小霞已經是自由之身了。
晚上,他就摸進了暫住在他院落里的小霞的房間,一償夙願,終於失去了他保持了二十多年的童貞。
幾天後,孟家就辦了一個低調的喜宴,幫孟三公子終結了他的終身大事。
不是孟明遠想這麼急,這麼簡單辦,而是自家那個不成器的小子整日摸進人家姑娘的屋裡睡,真怕夜長夢多整出不好的結果來,還是早點辦了的好。
大家都省心!
如今,兒女們也只剩下二丫讓他這為人父者煩心不已了。
在丞相為自己女兒婚事煩惱的時候,宮裡也有了新變化。
楊妃的一個族侄女因著美色為帝所喜,被進為美人,如今聖眷正隆,風頭儼然已蓋過董昭儀。
果然是紅顏未老恩先斷!
對於開華帝這種越老越留戀花叢的德性,丞相大人不表示看法。年輕時兢兢業業守江山,年老了,後繼有人,放縱一下也是人之常情。
一個帝王,他有這樣放縱的權力和資本。
雖然如果做為一個忠臣,他應該進宮勸誡皇上龍體為要,國事為重,不可貪戀美色。但是,忠臣的下場通常都不怎麼美好,聰明如丞相這樣的,懶惰如丞相這般的,他斷然是沒可能去做那樣的事。
侫臣孟明遠是不當的,但是純粹的忠臣他也沒什麼興趣,不管誰要作死,那就作去好了,反正看戲的不嫌事大不是?
不過,致仕的丞相不出頭,朝官自然有出頭的人。
從古至今,拋頭顱灑熱血總是喜歡跟皇帝唱反調的諫臣諍臣那多了去了,不缺這種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