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她的話被秦浦和無視了。
他漠然盯著屏幕,話音平靜:「看見了嗎,剛剛那座塔已經很高了,可如果它要坍塌,速度快得你甚至無法行動。」
「舒予,爸爸媽媽也是一樣。」
「爸爸媽媽在外奔波,為的只是不讓坍塌的時刻來臨。舒予,你是我們唯一的女兒,我們很愛你,可你也要學會體諒父母,明白父母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
當時的秦舒予怔怔與秦浦和對視。
她想,她聽懂了。
她滿心歡欣期待成品的那座塔,是她的父親故意為之。
他故意讓它倒塌。
第62章 插pter 62
秦浦和想通過一座崩裂的積木塔告訴年幼的女兒:高聳的大廈並不像看起來那樣安穩, 稍有不慎便會跌落塵埃。
也因此,他和季從露的忙碌理所應當,事出有因。
而秦舒予想, 除此之外,自己或許還窺見了另一層意思——
她現在的生活並不可靠。
看似應有盡有, 卻像那座立刻就在眼前倒下的塔。
那是父母和她都無力回天的一刻。
那些散落的積木最終落在了地板上柔軟的米色長毛毯的絲線里, 錯落著,格外五彩斑斕。
又因為大人擅自賦予了它過於嚴肅的意義, 那場景竟有一種不諳世事的殘忍。
幼時的秦舒予尚不能仔細分辨清楚這種反差,不妨礙她那時感受到了異樣的情緒。
異樣不會消失, 潛藏於心,在後來某一天, 她真的有了個家中企業進行破產清算的同學。
讓一個還在成長期的小孩子一點點告別自己曾經的生活,從自信變得沉默, 從穩重變得易怒……需要多久呢?
那個同學只用了一個月。
屬於他的座位空了後, 教室走廊里有傳言散落, 說他去了別的城市, 讀了所學費更低的公立學校。
與此同時,一塊他曾在班級群里炫耀過的, 說多少錢都不賣的絕版簽名球拍落入了另一位同學的手中。
那時候, 秦舒予的馬尾辮扎得極低, 一手撐著下巴, 藍色的簽字筆在指尖微微轉動。
傳言落進耳朵里,她從窗外的操場上收回視線,不經意低眸, 看到書本上那行工整的列印體楷書——「人生得意須盡歡」。
老師強調過,這篇課文需要全文背誦。
那麼, 也包括這一句。
年幼的積木、離去的同學、換了主人的球拍……
以及眼前短短的一行七個字。
秦舒予的低馬尾柔順地垂落,一部分髮絲落到了脖頸的一側,刺得略有些癢,她沒空注意。
她只是安靜地想到,那些始終定格在散落的那天,至今也沒能再次搭建起來的積木,或許重新有了拼湊的方向。
它們拼湊成了一條極盡直白的線。
線條蜿蜒,指向的終點就是——盡歡。
人生盡歡。
有時一陣無由頭的風經過時,秦舒予會忍不住思考,如果自己是個有志向的人,也許那一天會得出個眼光更長遠,更符合普世價值的答案:
努力拼搏,和父母一樣投身於商場爭鬥,不讓自己的大廈倒塌。
可惜,她不是。
也許懷揣著對繼承父母衣缽的牴觸,她最終選擇了享受當下。
她參加宴會,在拍賣行和珠寶展一擲千金,早上還在米蘭看展,下午已經乘飛機抵達了巴塞隆納。
原因只是因為在那天晚上,當地是用肉眼觀賞超級圓月是最佳地點。
相應的,周圍人的捧賀一同在享受範圍內。
那些讚美與她的物質相伴相生,既然已經選擇了在能享受的時刻盡情享受……她又有什麼理由去拒絕呢?
當讚美只是享樂的一環,不作為人生高光時刻的證明,那批評造成的影響就遠比想像中要低了。
是以,她還能在鋪天蓋地的輿論中,擁有一份似乎不符常理的冷靜。
積木的隱喻被說出來的時候,沈淮之凝視秦舒予烏黑的眼珠,發覺於他來說,她就如同一塊沒有上鎖的,層層的puzzle解密盒。
秦舒予同樣是多面的,一張「大小姐」的標籤不足以概括她。
許多人給puzzle解密盒的標籤是複雜、燒腦,但當表達「允許」的鑰匙握在了秦舒予自己手裡,尋找她的解法反而成了次要。
她的允許,她的放任,乃至她自己主動展露謎底……這一切的意義,都遠大於探尋並找到她的人格成因。
愛的本質是看見。
可少有人提起,能看見的前提是另一方允許看見。
年幼時被父親親手推翻巴別塔的秦舒予,允許他看見她。
安靜半晌後,沈淮之牽起了她的手腕,「舒予。」
他的手掌寬厚,溫度與她的相貼,聲線微沉著,一針見血地指出:「我想,對現在的你來說,積木不再是需要和父母一起完成的遊戲。」
秦舒予倏爾抬頭。
沈淮之的瞳孔同樣是亮的,目光明銳,一層冷靜極為清晰,看向人時似乎可以洞穿一切。<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漠然盯著屏幕,話音平靜:「看見了嗎,剛剛那座塔已經很高了,可如果它要坍塌,速度快得你甚至無法行動。」
「舒予,爸爸媽媽也是一樣。」
「爸爸媽媽在外奔波,為的只是不讓坍塌的時刻來臨。舒予,你是我們唯一的女兒,我們很愛你,可你也要學會體諒父母,明白父母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
當時的秦舒予怔怔與秦浦和對視。
她想,她聽懂了。
她滿心歡欣期待成品的那座塔,是她的父親故意為之。
他故意讓它倒塌。
第62章 插pter 62
秦浦和想通過一座崩裂的積木塔告訴年幼的女兒:高聳的大廈並不像看起來那樣安穩, 稍有不慎便會跌落塵埃。
也因此,他和季從露的忙碌理所應當,事出有因。
而秦舒予想, 除此之外,自己或許還窺見了另一層意思——
她現在的生活並不可靠。
看似應有盡有, 卻像那座立刻就在眼前倒下的塔。
那是父母和她都無力回天的一刻。
那些散落的積木最終落在了地板上柔軟的米色長毛毯的絲線里, 錯落著,格外五彩斑斕。
又因為大人擅自賦予了它過於嚴肅的意義, 那場景竟有一種不諳世事的殘忍。
幼時的秦舒予尚不能仔細分辨清楚這種反差,不妨礙她那時感受到了異樣的情緒。
異樣不會消失, 潛藏於心,在後來某一天, 她真的有了個家中企業進行破產清算的同學。
讓一個還在成長期的小孩子一點點告別自己曾經的生活,從自信變得沉默, 從穩重變得易怒……需要多久呢?
那個同學只用了一個月。
屬於他的座位空了後, 教室走廊里有傳言散落, 說他去了別的城市, 讀了所學費更低的公立學校。
與此同時,一塊他曾在班級群里炫耀過的, 說多少錢都不賣的絕版簽名球拍落入了另一位同學的手中。
那時候, 秦舒予的馬尾辮扎得極低, 一手撐著下巴, 藍色的簽字筆在指尖微微轉動。
傳言落進耳朵里,她從窗外的操場上收回視線,不經意低眸, 看到書本上那行工整的列印體楷書——「人生得意須盡歡」。
老師強調過,這篇課文需要全文背誦。
那麼, 也包括這一句。
年幼的積木、離去的同學、換了主人的球拍……
以及眼前短短的一行七個字。
秦舒予的低馬尾柔順地垂落,一部分髮絲落到了脖頸的一側,刺得略有些癢,她沒空注意。
她只是安靜地想到,那些始終定格在散落的那天,至今也沒能再次搭建起來的積木,或許重新有了拼湊的方向。
它們拼湊成了一條極盡直白的線。
線條蜿蜒,指向的終點就是——盡歡。
人生盡歡。
有時一陣無由頭的風經過時,秦舒予會忍不住思考,如果自己是個有志向的人,也許那一天會得出個眼光更長遠,更符合普世價值的答案:
努力拼搏,和父母一樣投身於商場爭鬥,不讓自己的大廈倒塌。
可惜,她不是。
也許懷揣著對繼承父母衣缽的牴觸,她最終選擇了享受當下。
她參加宴會,在拍賣行和珠寶展一擲千金,早上還在米蘭看展,下午已經乘飛機抵達了巴塞隆納。
原因只是因為在那天晚上,當地是用肉眼觀賞超級圓月是最佳地點。
相應的,周圍人的捧賀一同在享受範圍內。
那些讚美與她的物質相伴相生,既然已經選擇了在能享受的時刻盡情享受……她又有什麼理由去拒絕呢?
當讚美只是享樂的一環,不作為人生高光時刻的證明,那批評造成的影響就遠比想像中要低了。
是以,她還能在鋪天蓋地的輿論中,擁有一份似乎不符常理的冷靜。
積木的隱喻被說出來的時候,沈淮之凝視秦舒予烏黑的眼珠,發覺於他來說,她就如同一塊沒有上鎖的,層層的puzzle解密盒。
秦舒予同樣是多面的,一張「大小姐」的標籤不足以概括她。
許多人給puzzle解密盒的標籤是複雜、燒腦,但當表達「允許」的鑰匙握在了秦舒予自己手裡,尋找她的解法反而成了次要。
她的允許,她的放任,乃至她自己主動展露謎底……這一切的意義,都遠大於探尋並找到她的人格成因。
愛的本質是看見。
可少有人提起,能看見的前提是另一方允許看見。
年幼時被父親親手推翻巴別塔的秦舒予,允許他看見她。
安靜半晌後,沈淮之牽起了她的手腕,「舒予。」
他的手掌寬厚,溫度與她的相貼,聲線微沉著,一針見血地指出:「我想,對現在的你來說,積木不再是需要和父母一起完成的遊戲。」
秦舒予倏爾抬頭。
沈淮之的瞳孔同樣是亮的,目光明銳,一層冷靜極為清晰,看向人時似乎可以洞穿一切。<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